三过氧化三丙酮(爆炸危险物品)

三聚过氧化丙酮(英文:Triacetonetriperoxide,简称TATP),又称“熵炸药”。分子为环形结构。略带酸味的白色晶体,不溶于水。由丙酮、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下低温合成。与可以融化并制成各种形状的TNT不同,TATP分子的双氧键既弱又不稳定,这意味着它非常容易自发起爆。TATP是只要很少量就可以爆炸的危险物品,曾用于恐怖袭击。

简介

TATP在1895年由化学家Richard Wolffenstein发明,他是第一个用无机酸作催化剂的化学家,也是第一个因用过氧化氢合成炸药而获得专利的研究者。

这种炸药极为敏感,轻微摩擦或温度稍高即会爆炸。是2005年英国7·21爆炸案的主角。它在爆炸时并不会产生任何火焰。因为只需很少的能量就可引发炸药爆炸。且这个过程是一个分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TATP分子释放出丙酮,使联在一起的氧原子散开,形成 氧气和 臭氧。这个过程释放出的能量足可使另一个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维持了反应的连续发生。一个TATP分子可以生成四个气体分子,这就是为什么TATP会发生爆炸的原因。在不到一秒钟内,仅几百克的TATP就可产生成百上千升气体。

TATP在国际上被恐怖分子广泛使用,原因是其威力非常大,甚至可以媲美军用C4级别的炸药,但TATP极不稳定,甚至摩擦即可以令其爆炸,因此制作、运送期间皆十分危险,更有“撒旦之母”之称。

它不同于常规炸药。是一种性质特殊的炸药,当然有这种特性的炸药并非只TATP这一种物质,例如 叠氮化物在其发生化学分解反应时会生成大量 氮气,但只产生很少的热量。人们利用叠氮化物的这种性质将它用做汽车上的 安全气囊中。

工业用途

漂白面粉,引发聚合作用反应。工业上有不少氧化反应会产生TATP,人们可以通过改变pH值使其偏碱性,调整反应温度,或者加入可溶性铜盐减少TATP的产生。危险物品,只要很少量就可以爆炸。

反应

遇热受撞击发生爆炸性分解。燃烧时的反应为:

2 C9H18O6+ 21 O2→ 18 H2O + 18 CO2

受撞击时的反应1:

C9H18O6→ O3+ 3 C3H6O(丙酮)

受撞击时的反应2:

2 C9H18O6→ 3O2+ 6 C3H6O(丙酮)

该文章由作者:【夏孤临】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