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祖康(1947年-),中国江苏宜兴人,南京大学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前是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的代表和大使。沙祖康自1970年起服务于中国外交部,曾在中国派驻伦敦、科隆坡、新德里、纽约和日内瓦的外交代表机构任职,先后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中国常驻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大使、外交部军控司司长、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的代表和大使。在长达37年外交生涯中,沙祖康涉足政治、安全、经济、社会、人权、人道等广泛领域。
人物资料
沙祖康,男,1947年9月生,江苏省人,大学毕业。
婚姻状况:已婚,有一子;夫人刘谨凤是他在南大外语系时的同学,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韩国釜山总领事等职。
语言:中文(母语)、英语(流利)、法语(较熟练)
教育程度:197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在英国伦敦伊林工程学院进修英文。
履历年表
1971-1974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使馆职员
1974-1980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大使馆职员
1980-1985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共和国大使馆随员、三秘
1985-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国际司三秘、副处长、一秘
1988-1992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一秘、参赞
1992-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国际司参赞、副司长
1995-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副代表、裁军事务大使
1997-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
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大使、代表
2001年-2006年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大使、代表。
2006年2月起,沙祖康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
职业贡献
沙祖康自1970年起服务于中国外交部,曾在中国派驻伦敦、科隆坡、新德里、纽约和日内瓦的外交代表机构任职,在多年的外交生涯中,沙祖康涉足政治、安全、经济、社会、人权、人道等广泛领域。曾先后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中国常驻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大使、外交部军控司司长、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的代表和大使。在长达37年外交生涯中,沙祖康涉足政治、安全、经济、社会、人权、人道等广泛领域。他作为中国政府和军方的顾问,参与了中国政府在许多重大外交问题上的决策,是中国一系列重大军控和裁军倡议的设计者之一,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沙祖康具有很强的危机处理能力。作为中国政府代表,他于1993年8月在沙特的配合下,与美方谈判,妥善解决了“银河号”事件。作为中国外交部高级官员,他于1993年-1994年、参与了第一次朝核危机的处理。作为外交部长唐家璇的主要顾问,他于1998年参与处理南亚核危机,参加五国外长关于南亚核问题联合声明的起草和磋商,并为此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172号决议做出了贡献。作为中国大使,他参与了中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对2003年“非典事件”的处理。
沙祖康是一位杰出的谈判者。作为中国政府代表,他参与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和《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等军控和裁军领域重大国际条约的谈判和审议,参与了起草联大和安理会通过一些重要的关于军控和国际安全的决议,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积极倡导国际安全合作,维护国际和平和地区稳定和安全。
沙祖康积极推动中俄、中美以及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双边军控合作。作为中方谈判代表,他参与了中俄和中美关于核武器互不瞄准对方的谈判和有关文件的起草工作,促成了中俄两国首脑于1994年9月发表《关于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互不将核武器瞄准对方的声明》,中美两国首脑于1998年6月宣布战略核武器互不瞄准对方。
沙祖康是优秀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协调者。他于1997年组建了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并担任首任司长。在中国履行军控、人权国际条约过程中,他多次承担中国政府各部门、军队和民间社会之间的协调工作,提出履约报告,配合履约视察和联合国工作组和报告员的调查访问,倡导成立中国非政府组织,推动国际组织在中国设立代表处。
沙祖康具有丰富的多边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经验。他曾于1994年至1999年担任联合国秘书长裁军咨询委员会委员;于2002年至2003年担任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政府组主席;于2003年至2004年担任第50届贸发大会理事会主席、第11届贸发大会筹备委员会主席和第11届贸发大会全体委员会主席;于2004年至2007年担任联合国人权会和人权理事会“相同观点集团”协调员。此外,还先后担任涉及军控、贸易、知识产权、社会、电信等各议题的国际会议主席、副主席、主持人、协调员和专家等职务。
人物性格
沙祖康常常称自己是农民外交官。他说:“我确实是农民出身,身上冒着乡土味,讲话也带着农民的幽默,讲话比较坦率、直爽,不喜欢弯弯绕。同时我也有农民所赋予我的智慧。我觉得农民最朴实也最勤劳,热爱自己的土地、热爱自己的家乡。我做农民的外交官,我爱自己的祖国。”
沙祖康个子不高,但是用“雄纠纠,气昂昂”来形容他恐怕是恰当的。老沙有着绝大多数外交部干部,确切的说,绝大多数中国人所没有的个性和作派。沙确实是一个人物。他总是直话直说,坦率的惊人。在交流方式上,他其实更像欧美人。因为军控谈判,一些军方的高层领导对老沙很是欣赏,说他是外交部的“硬骨头”。据说老沙也对江泽民的脾气,江叫他“沙将军”。
老沙实际中粗中有细,如果不是沙祖康九十年代的三个军控谈判大概结果和过程都会很不一样。当时中国的底气远不如现在,整个西方围剿中国,国际舆论也对我不利,核武器的问题又攸关国家利益,谈判的难度可想而知。整个过程中,沙很注重研究,注重其它单位和研究机构的意见,对内对外的协调都展示了他粗中有细的一面。
“他是侠骨柔情,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夫人刘瑾凤说,沙祖康是个性情中人,心地善良,为人正直,是非观念特别强。“老沙不会讲假话,也不会做假事。他喜欢直来直去。他除了两颗牙是假的,身上没任何别的假东西。在读大学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他这种性格。”刘瑾凤说。“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老沙都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常常跟我说起,现在要讲究了,不能将就。”夫人刘瑾凤对沙祖康的外交风格持肯定态度。刘瑾凤说:“老沙是一个善于战斗的人,也是容易打交道的人,进退有度、取舍有法,讲原则又不失灵活。正因为如此,他在外交工作上才取得如此多的成绩。”
外交经历
担任国际职务
1、军控和裁军领域
2006年任《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4次审议大会副主席。
2002年任《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经修订的二号议定书第4次缔约国年会副主席,。
2001-2002年任《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5次审议大会副主席。
2001年任《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第2次审议大会副主席,及《特定常规武器公约》所附经修订的二号议定书第3次缔约国年会副主席。
1992-1993年任联合国常规武器转让登记册政府专家组中方专家。
2、社会领域
2006年任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条约》第1届缔约国大会副主席。
2005年任联合国训研所第43届理事会成员。
2004-2006年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与人权理事会“相同观点集团”协调员。
2002-2003年任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政府组主席。
2001-2006年任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政府代理代表。
3、经济领域
2006年任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大会秘书长名人报告务虚会主席(大使级)。
2006年任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大会第11届大会中期审议务虚会调解人(大使级)。
2004年任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大会第11期届大会全体委员会主席。
2003-2004年任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大会第50届贸易和发展理事会主席,以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大会秘书长咨询小组主席。
2003-2004年任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大会第11届大会筹备会主席。
2002-2003年任国际电信联盟北京知识产权峰会筹委会两主席之一。
代表团专家、代表任职
1、政治领域
2005年任出席斯坦利基金会联合国改革会议中方专家,瑞士
2003年任出席国际议会联盟第109届大会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特别顾问,日内瓦
2002-2006年任出席联合国赔偿委员会(安理会附属机构)第39-60届理事会中国代表团团长,日内瓦
2、军控和裁军领域
2006年任出席裁军谈判会议2006年第1期会中国代表团团长,日内瓦
2000年任出席第6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
1998年在安理会“五常”外长关于处理南亚核危机的日内瓦会议期间,担任中国外长唐家璇的顾问,并在谈判起草后来成为安理会1172号决议基础的“五常”外长会议《联合公报》时,担任中方首席谈判代表。1995-2001年任出席分别于1995-1996年和2001年召开的《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第1-2届审议大会、分别于1997年和2001年召开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5-6届审议大会、分别于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召开的《特定常规武器公约》所附经修订的《地雷议定书》第1-4届年会、以及2001年召开的促进《全面禁核试条约》生效第1次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
1995-1997年任出席裁军谈判会议各期会中国代表团团长
1995-1997年任出席联合国裁军审议委员会各期会中国代表团团长
1995年任出席第5届《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与延长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并任出席该会的中国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的顾问,为该会通过《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无限期延长的历史性决定做出积极贡献
1995年任起草和通过安理会有关在无核武器国家遭受核袭击时向其提供积极安全保证的984号决议的中方谈判代表
1993-1994年是参与中国外交部处理第一次朝核危机的主要高级官员之一
1993年任处理“银河号”事件的中国政府代表
3、社会领域
2006年任出席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1-3次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日内瓦
2006年任出席世界卫生大会第1次特别会议、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执理会第119次会议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日内瓦
2006年任出席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条约》缔约国第1次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日内瓦
2005年任中国代表团团长,与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就中国政府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公约》的初始报告问题进行对话,日内瓦
2005年任中国代表团团长,与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就中国政府履行《儿童权利公约》的第二份报告问题进行对话,日内瓦
2005年任出席《日内瓦公约》缔约国外交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日内瓦
2004-2005年任出席修订《国际卫生条例》政府间工作组第1-2次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日内瓦
2004年任出席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就业论坛”(北京)中国代表
2003-2006年任出席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国际联合会第28-29届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日内瓦
2002-2006年任出席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第58-62届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日内瓦
2001-2006年任出席第90-95届国际劳工大会(日内瓦)中国代表团代表
2001-2005年任出席国际移民组织理事会第82-90届大会中国观察员代表团团长。
2001-2003年任出席联合国难民高专执行委员会第52-54次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日内瓦
2001年任出席国际劳工组织“全球就业论坛”中国代表,日内瓦
4、经济领域
2006年任出席国际电联第17届全体会议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土耳其安大利亚
2006年作为专家出席法国阿斯潘研究所举办的第7届欧非关系国际研讨会
2004-2006年任出席第40-42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大会中国代表团副团长,日内瓦
2002-2005年任出席世界信息社会峰会突尼斯阶段会议筹备会中国代表团团长,日内瓦;任出席世界信息社会峰会突尼斯阶段会议中国代表团副团长,突尼斯
2002-2007年任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的中国政府代表
2001-2006年任出席南方中心代表理事会年会中国代表团团长
2001-2002年作为大使参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事务
双边谈判
1998年在中方与美国国务院就南亚核试验的三个联合声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经修订的二号议定书、起草中美两国元首关于互不将战略核武器瞄准对方的双边文件等事务谈判中担任中方谈判代表。
1994-1995年在中国与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就中方向两国提供安全保证有关文件起草谈判和磋商中担任中方谈判代表。
1994年在中俄就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互不将战略核武器瞄准对方的联合声明》谈判中担任中方谈判代表。
国际组织机构任职
2005-2007年任联合国训研所执行理事会理事(第二任)
2002-2004年应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邀请,担任联合国训研所执行理事会理事
2001年至今任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会员
1994-1999年任联合国裁军咨询委员会委员
经典语录
——我们建议美国自己照照镜子。虽然中国并不富裕,但愿意向美国免费提供一面镜子。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我们将散发的《2003年美国人权状况白皮书》。但我在此建议大家不要在睡前读,因为那会让你做噩梦的。
——美国的军费占全世界军费总额的一半,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6倍或5倍,为什么要指责中国?美国最好闭嘴并保持安静。这样最好!
——有话就说嘛。我是农民出身,讲话粗,有话就说,放到桌面上,大家好好谈。所以我讲话非常尖锐,实话实说,直来直去。
——我要赢你就赢定了,要不你把我尸体抬出去。所有的谈判,都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
——美国在中国军费问题上应该“闭嘴”,任何国家如果支持台湾独立,中国都将“别无选择”,不惜一战。
个人著述
《标本兼治解决扩散问题》——在“国际战略研究所第四次战略审议会议”上的讲话,2006年9月9日,日内瓦
《中国与美国关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观点》——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沙祖康在2001年3月14日吹风会上的讲话,载于《裁军外交》第55期,2001年3月
《维护反导条约,促进国际安全》——2001年3月,渥太华。
《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不容破坏》——发表于《人民日报》,2000年8月
《展望未来》——发表于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刊物《纵览》,2000年5月
《美国导弹防御计划:中国的观点》——发表于《裁军外交》第43期,2000年2月
《面临十字路口的不扩散体系》——在英国“威尔顿公园研讨会”上的讲话,1999年12月14日
《中国反对美国导弹防御计划》——发表于《人民日报》,1999年11月26日
《为何维护反导条约》——发表于《人民日报》网络版“热点观察”栏目
人物故事
曾差点和美卫生部长打起来
沙祖康不吃亏,吃软不吃硬。据可靠消息,他曾经和美国卫生部长在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的大会会议室外差点打起来,两个人都动了手,互相推搡,因为旁边的人拉架,才没有大打出手。冲突的起因有不同版本,但大概是因为美国的部长说了一句脏话,老沙一点不吃亏,马上反唇相击。中美两个部长级干部发生如此的冲突,这大概也算两国关系中一件大事。
一针见血指出印度核问题
本质上,沙祖康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哈佛大学的一个博士生对比研究中国和印度的核武器发展,他的问题是这两个国家几乎同时开始研发核武器,为什么中国成功地成为了核国家,而印度在很长时间里没有成功。1998年印度核试验之后,沙曾经对印度裁军大使说(大意):“中国和印度就一个区别,我们有毛泽东,你们没有。”的确如此,这不是经济的问题,也不是技术的问题,根本上是领导人的意志问题和贯彻意志的能力问题。
为婚姻问题曾上书周总理
刘瑾凤说,她和沙祖康是南京大学的同班同学,早在1965年就认识了,虽然当时彼此都有好感,但实际上在5年的大学生活中基本没有讲过什么话。直到1970年毕业后,在别人的撮合下,两人才捅破那层窗户纸,真正确立恋爱关系。毕业后不久,沙祖康被派到英国留学。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两人通过书信保持联系。那个时候,要1个多月才能收到一封信。他回国以后,因为一些原因,组织上不同意他们结合,但老沙坚持认为爱情的命运应该由自己掌握。所以,当时他就给外交部干部司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要求转交周恩来总理。这封信虽然被扣了下来,但却促成了两人的姻缘。
耍酒疯后向潘基文道歉
美国杂志《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2010年9月9日报道说,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最近酒后向秘书长潘基文耍酒风,事后为此亲自道歉。
在奥地利阿尔卑巴赫举行的一个晚宴上,沙祖康向潘基文祝酒时说:“我知道你不喜欢我,可是我也不喜欢你。”目击者们说,当时沙祖康已“喝了几杯”(a few drinks),《外交政策》则说沙祖康“耍了酒风(intoxicated rant)”。沙祖康还说,潘基文想除掉他,而且随时都可能解雇他。沙祖康说,他本来一点都不想来纽约。但他又语无伦次地说,他喜欢上了联合国,而且对潘基文的几项优点产生了敬意。沙祖康的失言并未止于此,他还说:“我真的很讨厌美国人。”
据联合国工作人员透露,沙祖康次日上午要求会见潘基文,当面向潘基文道了歉。2007年7月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沙祖康,心直口快,曾被叫做“中国外交部的约翰·博尔顿(美国驻联合国前代表)。
外交界认为,沙祖康此次失言可能会让中国政府非常尴尬,因为中方为了在联合国扩大发言权,曾力助潘基文竞选秘书长,以求让沙祖康出任副秘书。
该文章由作者:【十月初七】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