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声川1954年10月25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人。中国台湾省剧作家、导演,表演工作坊、上剧场创始人,毕业于美国加州柏克利大学。曾任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院长、美国斯坦佛大学客座教授及驻校艺术家。赖声川29岁开始剧场创作,被誉为“台北剧场最闪亮的一颗星”,出品代表作《暗恋桃花源》等经典舞台剧。
生平概况
赖声川1972年就读辅仁大学英语系,同时在台北一家餐厅从事民歌演唱和演奏,玩音乐玩了整整5年。1978年,赖声川申请到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读戏剧艺术,对当时许多人而言,这是不可思议的决定,因为那时台湾是剧场沙漠,很少有人有“看戏”的习惯。
1983年,29岁的赖声川选择回台湾。他认为,台湾没有剧场工业,这是一个机会,他想创造剧场,也创造观众。1984年他的第一部作品《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上演时剧场里只有100多人,直到他采用中国传统的曲艺相声和舞台剧相结合的独创手法创作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在17年前,台湾人口只有2000万的时候,该剧的磁带就卖出了100万盒。因此有报纸称:“赖声川拯救了台湾相声。”
随后20多年,赖声川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千禧夜,我们说相声》、《如梦之梦》、《遥远的星球一粒沙》等。今年,赖声川用他的经典剧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征服了内地观众,从而也迅速打开了内地市场。
赖声川是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戏剧艺术博士,前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院教授及院长,美国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暨驻校艺术家;曾二度荣获台湾文艺大奖,也曾获选为十大杰出青年;电影《暗恋桃花源》获东京影展银樱奖、柏林影展卡里加里奖、金马奖、新加坡影展最佳影片等;《那一夜,我们说相声》于1999年获选为联合报选出之台湾文学经典作品;《如梦之梦》并于2003年荣获香港舞台剧奖「最佳整体演出」等三项奖项。
赖声川曾于1998年起在大陆先后推出《红色的天空》、《千禧夜,我们说相声》、《他没有两个老婆》等多部剧目,均大受欢迎。2006年初,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赖声川导演主持的【表演工作坊】达成共识,于2006年9月携手共同推出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大陆版。自2006年11月18日在北京首都剧场后,已经在中国十个城市演出近60场,观众人数已达12万之众,被纽约时报誉为“当代中国最受欢迎的剧目”。
赖声川于2006年在海峡两岸发布新书《赖声川的创意学》,分享多年的创意心得。其它出版包括《赖声川:剧场》一至四册(元尊,1999)、《如梦之梦》(远流,2001)、《世纪之音》、《两夜情》、《魔幻都市》、《对照》、及《拼贴》(群声,2005)。《刹那中——赖声川的剧场艺术》(台北:时报,2003)是研究赖声川的专书。2006年9-10月在台北举行的赖声川国际研讨会聚集了来自各地的学者,发表了关于赖声川作品之十四篇论文。2007年8月大陆版《赖声川剧本辑之一“暗恋桃花源”•“红色的天空”》出版。
2007年8月,为了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香港话剧团建团30周年、中国话剧百年,香港话剧团特别邀请赖声川导演为该剧团排演了一版以全粤语演出的香港版《暗恋桃花源》,并在香港版和大陆版的基础上创出新意,推出“两岸三地联演版”,别出心裁地以大陆版“暗恋”部分和香港版“桃花源”部分拼贴碰撞,在舞台上分别用普通话和粤语“双语”碰撞,将原剧中两个剧团争一个剧场的戏剧冲突演化至高峰,也将“暗恋”的悲怆凄美和“桃花源”笑闹鬼马展现得淋漓尽致。
2007年中国纪念话剧百年期间,《暗恋桃花源》入选话剧百年十大经典剧目,赖声川也入选中国话剧百年当代名人堂,被《亚洲周刊》誉为「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赖声川是华文世界最著名的剧场工作者之一,从1984以来,以强烈的创意吸引观众涌入剧场,带给台湾剧场新生命,从此持续为中国语文剧场开拓新的领域与境界。在余秋雨的观点中,赖声川和他领导的【表演工作坊】总能弹拨到无数观众的心弦。
赖声川被日本NHK电视台称为台湾剧场最灿烂的一颗星;美国橘郡记事报称他为台湾现代剧场的创造者……世界上很少剧场艺术家有赖声川如此广远的成就。远东经济评论曾称他的作品为中国语文世界中最精彩的戏剧;美国新闻周刊说他的作品是最新的印证,台湾正创造着亚洲最大胆的中国艺术。新加坡联合早报说赖声川的戏为世界华语剧场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悲喜剧经验。赖声川自己认为,“我是相信戏剧的力量的,它运作好的时候,很少东西力量比它大。因为是真的人,你跟你周围的观众也算是一个群体,那种感觉真的很好。跟看电影又不一样,看电影是一个人在黑暗中看,跟旁边的人没什么关系,你并没有感觉这一晚在这个地方发生的事是独一无二的,因为电影可以随时放。”
获奖记录
作品奖项
1993 柏林国际影展卡里加里奖 暗恋桃花源 (获奖) /n
1993 新加坡国际影展最佳影片 暗恋桃花源 (获奖) /n
1993 新加坡国际影展飞比西国际评审团奖 暗恋桃花源 (获奖) /n
1992 东京国际影展青年导演银樱奖 暗恋桃花源 (获奖)
1992 第29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暗恋桃花源 (获奖)
个人奖项
2019 锡比乌名人步道一颗星 (获奖) /n
2012 第1届北京丹尼国际舞台表演艺术奖最佳编剧奖 宝岛一村 (获奖) /n
2010 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年度人物 (获奖) /n
2010 中国新闻周刊最有影响力人物 (获奖) /n
2000 香港舞台剧奖特别荣誉奖 (获奖) /n
1993 新加坡国际影展最佳导演 暗恋桃花源 (获奖) /n
1988 台湾文学大奖 暗恋桃花源 (获奖)
主要作品
舞台剧
1、《那一夜,我们说相声》1985
这个由5个相声段子所组成的“相声剧场”,借由正在消失中的艺术形式来反映现代社会中的许多事物与观念的消逝。
2、《暗恋桃花源》1986
前后三度上演的《暗恋桃花源》。排练悲剧《暗恋》和排练喜剧《桃花源》的两个不同剧团,阴错阳差地必须轮流使用一个舞台。最后,两团甚至象合唱团二重唱似地公用舞台演出。
3、《红色的天空》1994
“表演工作坊”十周年纪念演出。赖声川透过演员还年轻的身体,诠释人老年、老化、以及生命末端的种种情境。
4、《如梦之梦》2000
《如梦之梦》从一个医生的故事,连结到一个病人的故事,在连到一个上海老女人、一个法国伯爵的故事,然后又回到病人的故事,最后再度成为医生的故事。
话剧(导演、剧本非自创)
1. 《落脚声?古厝中的贝克特》(剧作家贝克特;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演出、1988)
2. 《海鸥》(剧作家契诃夫;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演出、1990)
3. 《面试》(剧作家范?意大利;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演出、1991)
4. 《一夫二主》(剧作家高多尼;“表演工作坊”演出,1995)
5. 《新世纪,天使隐藏人间》(剧作家库许纳;“表演工作坊”演出,1996)
6. 《灵戏》(剧作家郭宝昆;新加坡实践话剧团演出,1998)
剧场(舞台设计)
1. 《摘星》(兰陵剧坊演出、1984)
2. 《先生,开个门!》(“表演工作坊”演出於香港,1998)
3. 《绝不付帐!》(“表演工作坊”演出,1998)
4. 《十三角关系》(“表演工作坊”演出,1999)
5. 《菩萨之三十七种修行之李尔王》(“表演工作坊”演出於香港,2000)
电影(编剧与导演)
1. 《暗恋桃花源》(1992)
2. 《飞侠阿达》(1994)
电视(编剧与导演)
《我们一家都是人》(1995-97,共244集)
该文章由作者:【琴瑟仙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