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诉讼中证明活动的法律规范)

证据法是指诉讼中证明活动的法律规范。目前,在中国,有关证据的法律散见于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等)、司法解释中,中国的司法界曾尝试制定统一的证据法法典,但至今仍未成功。理论界和实务界在是否制定统一的证据法法典问题上,存在不少争议。

定义

证据法是指诉讼中证明活动的 法律规范。

狭义的 证据法是当事人主义国家在案件事实的认定时,解决一定的认定行为准则和事实认定标准问题及诉讼风险分担的法律。

广义的 证据法是有关证据收集、制作、保全、提交以及运用的法规的总和。

目录

第一编 一般规定/n第一章 任务、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n第二编 证据法则/n第二章 证据方法及调查法则/n  第一节 通则/n  第二节 当事人陈述证据及调查法则/n  第三节 行为证人陈述证据及调查法则/n  第四节 专家证人意见陈述证据及调查法则/n  第五节 职务证据及调查法则/n  第六节 文书证据及调查法则/n  第七节 视听资料证据及调查法则/n  第八节 物证及调查法则/n第三章 证据能力法则/n第三编 证明法则/n第四章 证明负担分配及承受法则/n  第一节 证明负担分配法则/n  第二节 事实不证自明法则/n  第三节 举证妨碍法则/n  第四节 司法认知法则/n  第五节 自认法则/n  第六节 推定法则/n第五章 证据评价法则/n第六章 证明度法则/n第四编 附则/n第七章 法律责任/n第八章 其他规定

原则理论

证据法本质上是一个法律化的“认识法”,其基础是经验,基本方法是盖然性的。因此,任何证据法都不可能是天然的事实查证保证法。 证据

基本原则

证据法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遵守法制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证据为本原则,

直接言词原则,

公平诚信原则,

法定证明与自由证明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基础

证据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三点:

认识论——物质论,反映论,可知论

方法论——信息论,系统论,概率论

价值论——外部平衡,内部平衡。外部平衡包括:法律正义与道德正义,司法公平与经济效率,司法正义与传统文化。内部平衡包括: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案件真相与解决纠纷,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

该文章由作者:【胡作非】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