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一家亲(彭立、师鹏演唱歌曲)

《两岸一家亲》是彭立和师鹏演唱的歌曲,由唐炳椿作词、彭立作曲,收录于音乐专辑《唱响中国》。

2011年,该曲获得“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十大歌曲奖。

两岸一家亲(彭立、师鹏演唱歌曲)

创作背景

这首歌曲由两岸作者联手创作,2011年成功入围“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十大歌曲。值得一提的是,《两岸一家亲》的词作者其实是一位来自妈祖故乡湄洲岛的基层干部。

说起创作初衷,词作者唐炳椿坦言当初的无奈却成就了后来的十大歌曲。2006年,时任湄洲岛管委会副主任的唐炳椿想宣传“妈祖圣地,度假天堂”,“一打听,在中央级电视台播放湄洲岛风光,5秒钟一次,广告费要8万元,一年下来就要2000多万元。”唐炳椿苦笑说,“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大数字,都用在宣传上,大家都不用发工资、搞建设了。”

“何不借鉴《外婆的澎湖湾》,制作一首能传唱两岸的歌曲。”唐炳椿心里面琢磨,请人写歌谱曲,费用不菲,还是自个儿试着写吧。

写一首两岸歌曲,反映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唐炳椿心里有说不完的话。“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妈祖是联系两岸的精神纽带。”在湄洲岛工作了10多年,唐炳椿感慨地说,他目睹了台胞直航赴湄洲妈祖祖庙朝拜的那份虔诚,聆听了台胞千里迢迢赶来寻根认祖的感人故事,更感受了两岸同胞遭遇天灾时心手相牵、相互援助的骨肉亲情,见证了两岸同胞合力将妈祖信俗申报为“世遗”的团结精神……

“所有这些都激发着我的创作灵感,”唐炳椿说,“2010年10月,开始创作歌词,我有意将‘同宗同祖、同文同种、中华魂、中国印、骨肉同胞、炎黄子孙、华夏故园、神州大地’等,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词组元素写入歌词中。”在他看来,这些蕴含中华元素的词语,可以推动两岸同胞传承民族文化、强化集体记忆、重建身份认同、共筑精神家园。

“只要我们献出爱,华夏故园更温馨。只要我们勇向前,神州大地满眼春。”唐炳椿这样写着,他想表达两岸同胞众志成城共抵天灾的那一份真情,他想反映两岸和平统一征程上一路向前的态势。“尽管写词时思路明确,但时间很赶,加上我是个业余作者,写好词,再请人谱曲、演唱,直到报名截止日前3天才制作完成参赛版本。”回忆创作过程曲折之处,唐炳椿仍记忆犹新。

为《两岸一家亲》作曲的是台湾创作型才女彭立。2008年,彭立来到湄洲朝拜妈祖时,希望能为弘扬妈祖文化尽份心力,当时唐炳椿就记在心里。唐炳椿一写好词,第一时间就联系了彭立,两人一拍即合。彭立认真地为《两岸一家亲》谱曲,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要体现民族的大气的,要谱成流行版本,让年轻人唱得来……”唐炳椿这样叮嘱彭立。

46天的灵感碰撞,200多条的短信交流。唐炳椿短信鼓励:“您要加油啊!”彭立回复说:“我尽力!我这辈子最大的挑战应该就是认识你吧!哈哈。”在唐炳椿和彭立默契的合作下,由北京合成、台北录音、福州指导、莆田中转而制作的歌曲终于完成。《两岸一家亲》继获得“唱响中国”福建赛区优秀歌曲第一名后,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的1.8万部作品中脱颖而出,位列全国十大优秀歌曲第6名。这也是唯一由两岸同胞联手创作的入选歌曲。

歌曲歌词

女:一个大门分两扇

进进出出一家人/n

一道海峡连两岸/n

世世代代一条根/n

男:无论家里无论家外/n

血浓于水情意深/n

合:无论此岸无论彼岸/n

同宗同祖中华魂/n

女:两岸一家亲/n

中华心连心/n

男:只要我们携起手/n

骨肉同胞不离分/n

女:两岸一家亲/n

中华心连心/n

男:只要我们献出爱/n

华夏故园更温馨/n

女:一个大门分两扇/n

开开合合一股劲/n

一道海峡连两岸/n

说说唱唱一个韵/n

男:无论何时无论何地/n

心手相牵力千斤/n

合:无论这边无论那边/n

同文同种中国印/n

女:两岸一家亲/n

中华心连心/n

男:只要我们抱成团/n

炎黄子孙震乾坤/n

女:两岸一家亲/n

中华心连心/n

男:只要我们勇向前/n

神州大地满眼春/n

合:两岸一家亲/n

中华心连心/n

只要我们携起手/n

骨肉同胞不离分/n

两岸一家亲/n

中华心连心/n

只要我们永向前/n

神州大地满眼春

该文章由作者:【勤修戒定慧】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