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洛阳市西部,北临黄河,与济源市及山西省垣曲县隔河相望;南与宜阳县接壤;西与渑池县及义马市为邻;东与孟津县及洛阳市毗连。县域面积1160平方公里,总人口54万,辖11个镇,2个省级产业集聚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新安县常住人口为483375人。
2020年,新安县实现生产总值530亿元,同比增长4%,分别高于省市2.7、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14亿元,同比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2.4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8312元、18596元。
建制沿革
春秋,属东周王城畿地。战国,先属西周(原王城地),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并于韩。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新安县(故治在渑池县塔泥和义马市千秋乡石河村一带),属三川郡。
汉高祖二年(前205),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属司隶部。析新安东境为谷成县(县治约在今洛阳市郊红山乡一带)。元鼎四年(前113),以新安属弘农郡,谷成仍属河南郡。始建国元年(9),改弘农郡为右队,改河南郡为保忠信乡,皆属司隶部。新安、谷成两县如故。东汉,恢复西汉建置,仍以新安属弘农郡。改谷成县为谷城,属河南郡。建武十五年(39),改河南郡为河南尹。
三国,新安、谷城皆属魏,分隶于弘农、河南两郡。
西晋太始元年(265),撤销谷城县,分其境西归新安,东归河阴(今孟津)。新安改属河南郡。永嘉五年(311),新安属汉(即前赵)。咸和三年(328),复司州(石虎时改洛州),新安地属后赵。永和六年(350),新安属冉魏。永和八年(352),新安属前燕。永和十二年(356),复置河南郡,隶司州,新安重归于东晋。兴宁三年(365),新安复属前燕。太和五年(370),新安地属前秦。太元九年(384),新安复属东晋。划分新安东境为东垣县。太元十九年(394),新安、东垣同属后秦。义熙十二年(416),新安、东垣复归晋。更置西东垣县,同属河南郡。元熙二年(420),新安、东垣、西东垣洛阳俱属刘宋。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升新安为郡(郡治即今县治,县废),隶洛州,辖东垣、西东垣两县。太和十七年(493),改洛州为司州。太和十九年(495),复置新安县,与东垣、西东垣并属新安郡,隶司州。孝昌三年(527),废新安郡,置北绛郡,隶晋州,新安属之。另置西新安县(即秦新安故城处),属宜阳郡,隶阳州。东魏天平元年(534),新安属东魏。天平初,复置新安郡,隶洛州,领新安、东垣、河南3县。西新安仍隶宜阳郡。兴和二年(540),以新安郡改隶义州,所辖仍3县。新安、东垣如故,去河南,增西垣(即刘宋之西东垣),同时以西新安改属渑池郡。西魏大统十六年(550),东魏亡,新安属西魏,郡县如故。北周孝闵帝元年(557),西魏亡,新安属北周。保定五年(565),改新安郡为中州,同时废西垣县。建德六年(577),废中州,复置新安郡,隶东京(洛阳)。
隋开皇三年(583),废诸郡,新安、东垣如故。开皇十六年(596),置谷州,新安、东垣并属之。仁寿四年(604),废谷州,并废新安入东垣。大业元年(605),改东垣为新安(县治即原东垣城)。并复置河南郡,新安属之。义宁二年(618),复置新安郡,领新安1县。
唐武德元年(618),复改新安郡为谷州(州治即今县城),并又析置东垣县。时谷州领新安、东垣、渑池3县,并以新安为畿。武德四年(621),将东垣并入新安,东垣自此废。贞观元年(627),新安隶河南道。同时,将原谷州治移入渑池,新安移入旧州城(即今县治),改属洛州。咸亨四年(673),于洛阳、河南、新安、济源、王屋、河阳(今孟县)6县间分置大基、柏崖2县,隶怀州。当年废柏崖。先天元年(712),改大基为河清。开元元年(713),改洛州为河南府,新安、河清同属之。
五代,新安建置未改,隶河南府河南郡,郡府之上隶于京都洛阳。后梁,改唐东都(洛阳)为西都。后唐,改为洛京。后晋、后汉、后周,皆称西京。
宋至道三年(997),新安隶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郡。靖康二年(1127),河南地沦于金。金初以汴为南京,于河南府置德昌军,新安属南京路德昌军。金兴定元年(1217),升德昌军为中京,改河南府为金昌府,新安属之。南宋端平元年(1234),新安地属蒙古。
元至元八年(1271),新安隶河南江北行中书省河南府路河南府。
明洪武元年(1368),新安属明,隶河南行中书省河南府。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新安隶河南布政使司河南府。
清顺治元年(1644),仍以新安属河南府,隶河南布政使司河陕汝道。
民国元年(1912年),于洛阳置豫西道,旋改河洛道,新安属之。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直隶河南省政府。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新安隶河南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8月,日伪维持会(即县政府)组成。11月,太岳区抗日民主政府新安县办事处成立。次年2月,成立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新安重由国民党统治,县政府仍隶第十一督察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成立新安县民主县政府,隶于太岳第五专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太岳五专区改为豫西一专区。5月,又以新安改隶豫陕鄂边区行政公署。同年冬季,洛阳专员公署成立,新安县属之。
1949年,新安仍隶河南省洛阳专区。
1968年,改隶洛阳地区。
1983年,改属洛阳市。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45年,渑池县东西关村、王家沟、峪里、石渠、太涧、麻峪、山窝等村划归新安县,属第六区(即渑北区)。
1948年,渑北区复归渑池县。
1954年,渑池县第五区所属山窝、石渠、王家沟3个乡划归新安县第一区(石井)。
1955年,渑池县峪里、东山底、麻峪、太润等村划入新安,仍属第一区。宜阳县高庄、蔡庄两个村划入新安三区晁村乡,新安石人洼村划归宜阳。
1957年,宜阳县五里岭、何庄两个村划入新安磁涧乡。
1961年6月,宜阳县的江沟、汪沟、寥庄、石人洼、姚家岭5个大队共38个村庄划入新安县磁润公社。同年冬,渑池县段村公社所属城崖地大队(包括下地、瓦房、黑鱼沟、夥好园等17个村庄)划归新安县曹村公社。渑池县仁村公社所属沟头大队(包括沟头、萍垄、前村、于家沟4个生产队)划归新安县铁门公社。
2017年,撤销曹村乡,设立青要山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新安县下辖11个镇:城关镇、石寺镇、五头镇、磁涧镇、铁门镇、南李村镇、北冶镇、仓头镇、正村镇、石井镇、青要山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新安县位于洛阳市西部,介于东经111°53′~112°19′,北纬34°36′~35°05′之间、隶属洛阳市。北以黄河为界,与济源市、山西省垣曲县隔河相望,南与宜阳县毗邻,西接渑池县,东临洛阳市和孟津县。县境南北长约44公里,东西宽约31公里,总面积1164.24平方公里。
地质
新安县地处华北陆台之南缘,秦岭地盾之东北,淮阳地盾之北,山西地台及渤海凹陷之南,河南地台之西,垣曲穹窿之南端。大部分岩层走向为北东25~50°,倾角除构造边缘外均在5~15°。未见有明显的褶皱。断层以阶梯式断层为主,多形成两组走向:一组为南东50~60°,一组为北西30°。西北部群山绵亘,其余丘陵地区沟壑纵横,地层出露甚为完整。
地形地貌
新安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境内地形复杂,山地、丘陵、河谷川地等各类地形齐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气候
新安县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潜力大,降水时空分配不均,以干早为主的灾害性天气时常出现。年平均日照时数2186.9小时,日照率49%。年太阳辐射总量115.3千卡每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4.2°℃,西北山区、东南丘陵和河谷川地呈垂直变化,地域差异明显。年平均降水量642,4毫米,年均无霜期216天。
水文
新安县有黄河、青河、黟河、金水河、润河、磁河6条主要河流,均属黄河水系。其中青、嗲河直接注入黄河。金、涧、磁河属洛河支流,间接注入黄河。级山为黄河与洛河的分水岭。郎山以北,直接注入黄河的流域面积625.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53,9%。郭山以南,属于洛河的流域面积53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46.1%。各河流有主要支流88条,2一3级以上支流469条,其中常年有水的175条。川、沟、涧、溪共621条,其中常年有水480条,其余多为季节性河沟。
土壤
新安县土壤分为2个土类、6个亚类、10个土属、15个土种。以褐土为主,其次是棕壤。
植被
新安地处北暧温带南沿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暖温带植物区系。西北部山地以落叶栎树为主植物片。广大丘陵川区有“四旁”落叶乡土树种、成片人工造林及果木树植被。大面积植被以乔、灌木及荒草为主。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新安县地下水资源主要是靠大气降水补给,其次是灌溉回补及地表水的恻渗补给。年平均降水补给量5643.2万立方米,灌溉回补量643.74万立方米。地表水体渗补量1699万立方米。总计地下水资源量7885.94万立方米。如包括同地表水的重复量,地下水资源储量1.21亿立方米,中等干早年(P=75%)1.05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0.799亿立方米。实开采利用量0.13亿立方米,占16.5%。
土地资源
新安县土地总面积1160.3平方千米,折合1740450亩。其中:耕地623062亩,占总面积35.80%。农业人均1.4亩。其中含水地81586亩,占耕地面积13.1%。旱地547616亩,占耕地面积86.9%。林地218033亩,占总面积12.53%。牧业用地(草场)174600亩,占总面积10.03%。乡村企业占地1640亩,占总面积0.68%。
生物资源
新安县已查明药用植物资源240种,其中野生216种,人工栽培24种。动物主要有牛、马、驴、鸡、鸭、鹅、鸽等。
矿产资源
新安县已探明的有:煤、铁、黄铁(硫磺)、铝及耐火铝土、白云岩、石英岩、耐火红砂等10多个品种,总储量数百亿吨。
人口民族
截至2021年8月,新安县总人口54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新安县常住人口为483375人。
经济
综述
2020年,新安县地区生产总值530亿元,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14亿元,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4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8312元、18596元。民生支出36.9亿元,占财政总支出83.8%。
第一产业
2020年,新安县新发展高效经济作物5万亩,特色产业种植面积2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1万亩,粮食总产4.9亿斤,增长11.9%。
第二产业
2020年,新安县规模以上企业25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2家,“小巨人”“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11家。实施“三大改造”项目56个,完成投资76.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656亿元,占全县93.6%。
第三产业
2020年,新安县电商交易额36.75亿元,网络零售额累计9.2亿元,分别增长8.2%、8.4%。
2020年,新安县接待游客1104.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2.47亿元。市场主体增长5452家,召开银企洽谈会7次,协调企业融资33亿元,新增减税降费3.7亿元。
2020年,新安县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4个,总投资255.5亿元。利用省外境内资金88.6亿元,省内资金52.4亿元,吸收外资3亿美元。
交通运输
陇海铁路、连天公路、郑西高铁、310国道、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宁洛高速穿过新安县。
截至2020年,新安县干线公路共210.34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条,总里程27.049千米。国道2条,55.207千米。按道路等级分:二级里程76.357千米,三级里程39.581千米。四级里程7.331千米,等外里程4.816千米。按路面类型分:沥青路面115.938千米,简易铺装路面里程12.147千米。农村公路共2059.353千米。县道13条,总里程166.84千米。乡道66条,总里程426.889千米。村道1131条,总里程1465.158千米。
政治
县委书记: | 宗国明 |
县长: | 王智 |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8年,新安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21所,在校生9.9万人,其中幼儿园在校生1.4万人,小学在校生3.8万人,初中在校生2万人,高中在校生1.2万人,中职及特殊教育在校生1.5万人。各类学校在职教职工627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
2020年,新安县新建、改扩建幼儿园4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600个,完成12所学校改造。
科学技术
截至2020年,新安县共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32家、院士工作站2家、国家级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111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
2020年,新安县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108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32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8%。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图书馆:新安县图书馆。
截至2018年,新安县共有文化馆1个,各乡镇综合文化站11个,图书馆1个,藏书187144册,智慧城市书屋8个,藏书共32000余册,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57处。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6%,有线电视终端户62090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8.8%。
医疗卫生
截至2018年,新安县共有卫生机构379个(含民营、村卫生所),卫生机构病床床位2552张,卫生技术人员2456人,其中执业医师806人,助理执业医师303人,注册护士1096人。乡(镇)卫生院12个,卫生技术人员376人,注册护士111人。
社会保障
2020年,新安县建成农村幸福院25个,新增养老床位200张,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93户,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每人每年4400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5亿元,新增城镇就业6416人。
2020年,新安县整合扶贫资金1.47亿元,实施扶贫项目305个,完工率100%,2.04万名贫困劳动力全部就业,最后823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
地方特产
新安樱桃
新安樱桃,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新安境内自北向南有黄河、青河、畛河、金水河、涧河等主要河流,其沿岸均有河谷川地分布。这里地势平坦,河渠纵横,为农作物主要产区。新安县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太阳辐射、地形地势和季风影响,各种气象因素变化明显,四季分明,适宜种植樱桃。新安樱桃果型整齐,圆润晶莹,色泽鲜艳,果肉细嫩多汁,酸甜可口,芳香味佳。
2017年12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新安樱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风景名胜
综述
新安是河洛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实物为证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秦时置县推算,迄今也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早在几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和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华夏文化。相传黄帝、炎帝曾在这一带活动,因而人们又称新安为“表里山河”、“帝王之乡”、“华夏之祖”、“炎帝之根”。境内有多处仰韶文化遗址,有著名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最大的墓志铭博物馆——千唐志斋,还有汉函谷关、王乔洞、洞真观等人文景观。“诗圣”杜甫《三吏三别》中的《新安吏》就是写于新安。
新安县地处豫西山区,靠近古都洛阳,总面积1160平方公里,其中可供游览面积近500平方公里。有世界地质公园1处(黛眉山),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单位1处汉函谷关,AAAA级景区1处(龙潭峡),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千唐志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境内自然风光秀美、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有青要山、荆紫山、黛眉山、始祖山、鹰嘴山,有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后形成的168平方公里的广阔水面,占整个小浪底水库面积60%左右。且高峡平湖,群山环抱,山水相连,整体形成了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文化为脉的旅游格局。旅游产业优势十分突出,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景点景观多,省政府小浪底旅游总体规划中,一级景观11处,新安县占4处,二级景观24处,新安县占19处,三级景观70处,新安县占44处;二是景点有特色,具有垄断性、独占性和排他性,主要有: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万里黄河第一湖—万山湖,中国嶂谷第一峡—龙潭峡,中国第一馆—千唐志斋(我国唯一的一座墓志铭博物馆,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AAA级旅游景区),黄河第一关—汉函谷关,黄河绝版奇石—奇石山庄,中原第一寨—黛眉寨,黄河明珠—荆紫山,黄帝密都—省级风景名胜区青要山。
由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形成的黄河新安万山湖、黄帝密都青要山、黄河明珠荆紫山、黄帝故居始祖山、双龙峡谷、峪里峡谷、龙潭峡谷、黄河小三峡,令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面积328平方公里的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集山地、丘陵、台地、河流、湖泊等各种地貌为一体。尤其是作为其核心景区的龙潭峡,典型的丹霞嶂谷地貌,记录着距今25亿年以来地壳的海陆变迁和古海洋的潮涨潮落。
龙潭大峡谷
洛阳龙潭大峡谷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是洛阳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是一条以典型的红岩嶂谷群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峡谷景区。洛阳龙潭大峡谷景区谷内经过十二亿年的地质沉积和260万年的水流切割旋蚀所形成的高峡瓮谷、山崩地裂奇观,堪称世界一绝,人间少有,享有“中国嶂谷第一峡”、“古海洋天然博物馆”、“峡谷绝品”和“黄河水画廊”等美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专家两次盛赞龙潭大峡谷景区是“世界上最美的峡谷”和“全世界人人都该来的地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出中国最美的四十个景点,龙潭大峡谷景区是河南唯一入选的景区。
千唐志斋博物馆
千唐志斋位于洛阳新安县铁门镇西北隅,是辛亥革命元老、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张钫先生所建,是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张钫先生酷爱金石字画,并广泛征集,在故宅花园“蛰庐”内建斋收藏,由王广庆命名、章炳麟题额为“千唐志斋”。斋中镶嵌墓志、碑碣1419件,其中唐代墓志1191件。内容涉及皇亲国戚、相国太尉、郡王太守、尉丞参曹,以至处士墨客、佛僧道士、宫娥彩女等各阶层人物,为研究唐代社会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有证史、补史、纠史的作用,被史学界称为“石刻唐书”。1997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3年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
汉函谷关
函谷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汉函谷关遗址位于新安县城东500米的东关村,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第一道门户,2007年被国家确定为丝绸之路捆绑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关楼坐西向东,北接陇海线,南连青龙山,西通县城,东临涧水。关前有天然屏障八陡山,古称八特坂或八将山,是著名的古战场遗址。史称“汉函谷关”,又称为汉关。
青要山
青要山曾为轩辕皇帝“密都”,位于新安县西北部,距洛阳市66公里。
新安县博物馆
新安县博物馆,位于新城世纪广场东侧,2007年2月对外开放。外观鼎形,占地九亩,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分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内设展厅6个。
著名人物
张忱
张忱,河南新安人。1937年9月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河北省曲阳县动员委员会妇女部副部长、唐县妇救会主任。核工业部党组书记、部长。
汪滨
汪滨,1923年11月生于河南新安。194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家林业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荣誉称号
2013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 2014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 2015年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
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 | 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 | 第二批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
2019年国家卫生县城 | 国家园林县城 |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
全国文化先进县 |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 | 2018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
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 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 | 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 第二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
河南省森林城市 | 河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 | 河南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县 |
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 第四批河南省食品安全县 | 河南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 |
该文章由作者:【移不动】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