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上映的《铁皮鼓》是由君特·格拉斯的同名小说《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改编成,由德国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指导。讲述了奥斯卡三岁时目睹成年人世界的丑恶,决心拒绝长大,反抗他的父母、纳粹、舅舅、情人个人反抗史。
影片获得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第32届国际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剧情介绍
奥斯卡是一个德国乡村男孩。他的外安娜还未婚的时候,一个叫约瑟夫年轻人为了逃避追捕钻进她的大裙子下,而成为了奥斯卡的外祖父。母亲阿格内斯和她的表弟布朗斯基深深相爱,但由于近亲不能结婚,只好嫁给商人阿尔弗莱德。奥斯卡出生了,但谁是他真正的父亲也许只有母亲阿格内斯知道。奥斯卡三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了一个“铁皮鼓”作为礼物,他高兴的整天挂着它。他在桌子底下玩,发现了布朗斯基舅舅和妈妈的私情,他觉得成人的世界里充满着邪恶和虚伪,他决定不再长大。他从楼上跳了下来,结果他真的就不再长高,身体停留在三岁的高度。从此以后,每当有不满的情绪,奥斯卡就敲击他的小铁皮鼓以示抗议,当他大声尖叫时,可以把周围的玻璃震碎。希特勒上台后,父亲加入了纳粹党。母亲还是频频和舅舅幽会,母亲发现自己怀孕了,没完没了的吃起了鱼,结果由于过量而死去。母亲死后不久,舅舅也被纳粹杀害了。外祖母带了一个女仆玛利亚回来,奥斯卡和父亲都占有了她的身体,并且生了一个孩子。奥斯卡认为孩子是他的,但玛利亚成为了自己的“母亲”,孩子成为了自己的“弟弟”。1945年,苏军攻占了但泽,父亲被杀,他埋葬了父亲,也埋了伴随他20年的鼓。他的“孩子”不小心用石头砸了他脑袋,这时候发现,奥斯卡恢复了生长。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Oskar Matzerath | 大卫·本奈特/David Bennent |
Alfred Matzerath | 马里奥·阿多夫/Mario Adorf |
Agnes Matzerath | 安吉拉·温科勒/Angela Winkler |
Jan Bronski | 达尼尔·奥勒布里斯基/Daniel Olbrychski |
Maria Matzerath | 卡特琳娜·塔巴赫/Katharina Thalbach |
Anna Koljaiczek | Berta Drews |
Joseph Koljaiczek | Roland Teubner |
Uncle Vinzenz | Tadeusz Kunikowski |
Lina Greff | Andréa Ferréol |
Greff | Heinz Bennent |
Gretchen Scheffler | Ilse Pagé |
Scheffler | Werner Rehm |
Mother Truczinski | Käte Jaenicke |
职员表
制作人 | Anatole Dauman、Franz Seitz、埃贝哈特·容克斯多尔夫Eberhard Junkersdorf、Hans Prescher、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 |
导演 | 沃尔克·施隆多夫/ Volker Schlöndorff |
副导演(助理) | Wolfgang Krake、布兰科·拉斯蒂格Branko Lustig、Richard Malbequi、Andrzej Reiter、Alexander von Richthofen |
编剧 | 让-克劳德·卡瑞尔Jean-Claude Carrière、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沃尔克·施隆多夫/ Volker Schlöndorff、Franz Seitz |
摄影 | Igor Luther |
配乐 | 莫里斯·雅尔Maurice Jarre |
剪辑 | Suzanne Baron |
艺术指导 | Piotr Dudzinski、Zeljko Senecic |
美术设计 | Nicos Perakis |
服装设计 | Inge Heer、Dagmar Niefind、Yoshio Yabara |
角色介绍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获奖记录
奖项名称 | 获奖者 | 获奖/提名 |
1980第52届最佳外语片 | 沃尔克·施隆多夫/ Volker Schlöndorff | 获奖 |
奖项名称 | 获奖者 | 获奖/提名 |
1979第32届金棕榈奖 | 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 | 获奖 |
奖项名称 | 获奖者 | 获奖/提名 |
1982第5届最佳外语片 | 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 | 获奖 |
奖项名称 | 获奖者 | 获奖/提名 |
1980第5届最佳外国电影 | 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 | 提名 |
奖项名称 | 获奖者 | 获奖/提名 |
1979第29届杰出故事片奖 | 铁皮鼓 | 获奖 |
1979第29届最佳男主角 | 马里奥·阿多夫/Mario Adorf | 提名 |
1979第29届最佳女主角 | 安吉拉·温科勒/Angela Winkler | 提名 |
1979第29届最佳女配角 | 卡特琳娜·塔巴赫/Katharina Thalbach | 提名 |
1979第29届最佳导演 | 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 | 提名 |
制作发行
上映时间
国家/地区 | 时间 |
西德West Germany | 1979年5月3日 |
中国香港Hong Kong | 2001年4月27日 |
法国France | 1979年9月19日 |
丹麦Denmark | 1979年9月28日 |
瑞典Sweden | 1979年10月31日 |
芬兰Finland | 1979年11月2日 |
美国USA | 1980年4月11日 |
英国UK | 1995年1月20日 |
美国USA | 1996年8月2日 |
澳大利亚Australia | 1998年8月27日 |
新加坡Singapore | 1999年11月28日 |
幕后花絮
德国新电影流派名导施隆多夫的扛鼎力作,也是影史最著名的反纳粹电影之一。影片气势恢弘,改编自德国名作家格拉斯的《德意志三部曲》之一,以一个畸形的侏儒一生的颠簸遭遇和奇特视角来揭示整个德国民族的历史和纳粹的丑恶。这是一部寓意电影,用儿童的视角抨击成人世界的虚伪和丑陋,尤其是纳粹的罪恶和荒唐行径。有一场戏中,他躲在台子下,而鼓点声声入耳,搅乱了一场纳粹会议。影片充满黑色幽默,对纳粹的兴起作了独到而尖锐的抨击。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和戛纳金棕榈奖。
影片评价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4月13日在德国去世,终年87岁。1999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诺奖颁发给君特·格拉斯,颁奖理由是格拉斯的作品《铁皮鼓》“以嬉戏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网易评)
《铁皮鼓》电影曾获奥斯卡奖格拉斯出生于1927年10月16日,其小说《铁皮鼓》于1959年出版,随后被翻译成24种语言在全球发行,他也因此成为全世界最知名的作家之一。据此拍成的同名电影还获得了198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1999年,格拉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该文章由作者:【华智冰】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