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学名 Ziziphus jujuba Mill. (《Flora of China》),英文名:Chinese-date。是鼠李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枣树,也是枣树的成熟果实。在中国各地都有栽培。花小多蜜,是一种蜜源植物。果实枣,长圆形,未成熟时绿色,成熟后褐红色。可鲜食也可制成干果或蜜饯果脯等。营养丰富,枣的品种繁多,大小不一,果皮和种仁药用,果皮能健脾,种仁能镇静安神;果肉可提取维生素C及酿酒;核壳可制活性炭。去水分的红枣肉还是加工红糖的原料。成熟的大红枣含有天然的果糖成分,还含有蛋白质、钙、铁、镁、胡萝卜素、维生素C、B1、B2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地域分布
产地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性耐干旱。主产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和内蒙古;伊朗,苏联中亚地区,蒙古,日本也有。果实味甜,供食用,有滋补强壮的功效;根及树皮亦供药用。
地理分布
青枣著名品种有金丝小枣,果实小,含糖量多,主要产地在山东省的乐陵市、庆云县、河北省的沧州市,湖南溆浦、耒阳。金丝大枣。河北省赞皇县,山场广阔,林果资源丰富。赞皇大枣在全国360多个大枣品种中是唯一的自然三倍体品种,具有个大、皮薄、肉厚、拉丝长等特点,是我国著名的七特产品和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获昆明世博会金奖,北京农博会名牌产品称号,国内外享有盛名。
北京密云等地。另外有晋枣,又名“吊枣”,主产陕西彬县,果实大,重达30~40克,长圆形,皮薄、肉厚,核小,味甜,九月下旬成熟。江苏泗洪的泗洪大枣,经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林厅及中国枣研究所专家的论证,在全国目前已知的700余个枣品种中,以泗洪大枣果型最大。该品种对枣疯病表现免疫,对缩果病、炭疽病的抗性优于其它品种。
枣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桃、李、栗、杏、枣)之一,历史悠久。大枣最突出的特点是维生素含量高。在国外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连续吃大枣的病人,健康恢复比单纯吃维生素药剂快3倍以上。因此,大枣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
我国栽培枣树范围极广,北边达到辽宁的锦州、北镇一带,以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安徽、浙江产量最多。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稀灌木,高达10余米;树皮褐色或灰褐色;有长枝,短枝和无芽小枝(即新枝)比长枝光滑,紫红色或灰褐色,呈之字形曲折,具2个托叶刺,长刺可达3厘米,粗直,短刺下弯,长4-6毫米;短枝短粗,矩状,自老枝发出;当年生小枝绿色,下垂,单生或2-7个簇生于短枝上。叶纸质,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3-7厘米,宽1.5-4厘米,顶端钝或圆形,稀锐尖,具小尖头,基部稍不对称,近圆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仅沿脉多少被疏微毛,基生三出脉;叶柄长1-6毫米,或在长枝上的可达1厘米,无毛或有疏微毛;托叶刺纤细,后期常脱落。花黄绿色,两性,5基数,无毛,具短总花梗,单生或2-8个密集成腋生聚伞花序;花梗长2-3毫米;萼片卵状三角形;花瓣倒卵圆形,基部有爪,与雄蕊等长;花盘厚,肉质,圆形,5裂;子房下部藏于花盘内,与花盘合生,2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2半裂。核果矩圆形或长卵圆形,长2-3.5厘米,直径1.5-2厘米,成熟时红色,后变红紫色,中果皮肉质,厚,味甜,核顶端锐尖,基部锐尖或钝,2室,具1或2种子,果梗长2-5毫米;种子扁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8毫米。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长习性
花期5~6月,果期9月。我国特产,主产黄河流域冲积平原,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为我国主要果树和木本粮食树种。已有两千年栽培历史。果味甜,富含维生素C,可生食,又可制蜜饯和果脯,酿酒。果入药能补脾胃、润心肺、益气养荣。木材坚硬致密,为制器具和雕刻用材。花期长,为优良蜜源树。其变种酸枣(var.spinosa)和枣的区别为:灌木或小乔木,核果小圆球形,果核亦近圆球形。喜光,适应性强,喜干冷气候,也耐湿热,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也耐低湿。生长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区、丘陵或平原。枣树长着小刺,四月里长叶,五月开白带青的花,各处都有栽种。
繁殖技术
枣树暖温带阳性树种。喜光,好干燥气候。耐寒,耐热,又耐旱涝。对土壤要求不严,除沼泽地和重碱性土外,平原、沙地、沟谷、山地皆能生长,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在pH5.5-8.5之间,以肥沃的微碱性或中性砂壤土生长最好。根系发达,萌蘖力强。耐烟熏。不耐水雾。
1、断根繁殖 首先选择一棵品质优良的枣树,在其发芽之前在枣树树冠外挖一个宽为35cm,深为50cm的沟。挖完之后,将枣树直接在2cm处进行根部切断,然后放入沟中,同时在沟中还要添加适当的农家肥,最后回填*。在进入到生长旺季,即可看见枣树根蘖苗的发生,此时可用生根剂再处理一下,并栽入苗圃中进行培育。
2、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繁殖方法,一般以芽接及枝接为主。在对枣树进行嫁接繁殖操作的时候,首先要保障接穗要足够新鲜,同时有充足的水分,然后将接穗与砧木对准并将接穗面削平。在接好后一定要注意要用嫁接膜将嫁接口环绕绑紧,最后在嫁接完成前的一周左右,在砧木圃中浇上是适当的水分,促进离皮。
3、根插繁殖 首先同样要选择一棵枣树,然后对其进行采根,具体操作就是将根部剪成25cm左右,直接2-3cm的长度,并将其放入至地窖中进行保存。待到第二年春天,选择合适的环境天气挖好育苗沟,并将根部栽入进行育苗。注意要将根穗以四十五度角刺进育苗沟中,地上部分露出两厘米左右,在刺进后及时浇水。
4、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也是用的比较多的一种繁殖方法,在扦插前首先就要准备好扦插床,并且在扦插前要注意用生根剂对根穗进行处理,插后覆膜。而在扦插的时候,要注意一边打孔,一边将插穗蘸取生根剂扦插,同时要避免打孔过小导致生根剂被擦掉,从而降低药效。另外,扦插不宜过深,容易造成根部腐烂,也不宜过浅,抽穗容易倒伏。
防治技术
(一)春季发芽前的防治技术。冬枣树的树洞、树皮裂缝和病虫枝,是病菌害虫的主要越冬场所。春季枣树发芽前,先刮树皮,堵树洞,剪病虫枝,然后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对枣树进行喷洒,可有效地破坏病菌害虫的越冬场所,消灭越冬的病菌和害虫,减少病虫来源。上述的系列化防治技术,可防治和预防全年的枣红蜘蛛、枣龟蜡蚧、枣粉蚧、梨圆蚧、桑白蚧、蚱蛾、枣粘虫、枣实虫、六星吉丁虫、枷口虫、六星黑点蠹蛾和豹纹蠹蛾等10多种害虫以及部分病害的发生。各地经验表明,这项措施运用的恰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冬枣树发芽期间的防治技术。冬枣树发芽期间,有多种害虫先后危害枣芽和嫩叶。这时,群众多采用看到什么虫就治什么虫的被动方法,既费工、费药,同时效果也差。为了达到一次喷药防治多种害虫的目的,可以在了解上述各种害虫的发生时间、危害情况的基础上,首先找出当年危害枣树的主要虫害作为防治对象,本着防治1虫为主、兼治多种病虫的原则,选择枣芽长到1厘米左右长的有利时机,喷布甲胺磷、久效磷等广谱内吸性杀虫剂,并与有关的触杀性药剂混合使用。这样,就可收到一次喷药、防治和兼治多种害虫的效果,主要防治的虫害有枣步曲、枣瘿蚊、绿盲椿象、枣叶壁虱、食芽象甲、大灰象甲和枣粉蚧等。
(三)春季营养生长旺季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在华北平原广大区域,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上旬,正是枣叶、枣吊旺盛生长和花蕾发育的时期,常有枣步曲 、枣瘿蚊、枣粘虫、绿盲椿象、枣叶壁虱、枣红蜘蛛及食芽象甲、大灰象甲、六吉丁星虫、桃天蛾、樗蚕等多种害虫先后危害枣叶、嫩枝和花蕾。这时,可以通过调查,先找出当时危害枣树的主要虫害作为防治主要对象,本着防治1虫为主、兼治多种病虫的原则,选用有内吸性作用的有机磷农药和触杀性杀虫、杀菌药剂及杀螨剂等,进行单独喷施或混合喷施,就可以起到一次喷药防治和兼治上述多种害虫的作用。由于这一时期虫害较多,各种虫害不可能同时、同期发生,且多世代重叠,因此5月上旬和下旬应连喷二次药,防治效果才最理想。
(四)花期坐果用药技术。
为了促进冬枣坐果,在花期一般都需要喷施某些促进坐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硼肥或一些叶面肥料,遇到干旱年份还要喷清水以调节枣园内的湿度。这些技术措施大部分都放在一起进行,如,可以将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枣丰灵等与硼酸放到一起喷施;可以将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枣丰灵等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放到期一起混施;也可以将上述几种酸碱度基本一致的药剂、化肥、微肥放到一起喷施等。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混施的时候,混施的种类最好不要进超过三种,否则,一旦掌握不当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五)冬枣幼果期病虫防治技术。在冬枣坐果以后至幼果期一段时间内(华北地区6月下旬至7月上旬)正是枣粘虫、枣红蜘蛛可能发生危害的时期,也是桃小食心虫越冬幼虫出土盛期;既是枣龟蜡蚧和刺蛾卵孵化期,也是二代棉铃虫上树危害幼果的重要时期。上述几种害虫,如枣粘虫、枣红蜘蛛、桃小食心虫、枣龟蜡蚧、二代棉铃虫都是冬枣树上的重要害虫,任何一种害虫除治不当(延误防治最佳时机或用药不对路)就可能遭到不可挽回的影响和损失。应随时注意农林技术部门的虫情预报、及时到枣园仔细观察和调查,找出这一时期各自枣园虫害的主治对象,安排好防治时间,确定好喷药种类,本着防治1虫为主、兼治多种病虫的原则,选用有内吸性作用的有机磷农药和触杀性杀虫剂及杀螨剂等。与此同时,这一时期还可能有枣叶壁虱、大灰象甲、枣实虫和枣小步曲等多种害虫发生,也能同时兼治。由于各种害虫的发生时期不同,且多为世代重叠,因此这一阶段的防治需要连续进行,一般要集中施药两次方能奏效。
(六)雨季病虫防治技术。进入雨季以后正是枣锈病将发生的时期,也是枣粘虫、枣食心虫等虫害猖獗危害的时期,由于这一阶段气温高、降雨也比较频繁,给用药防治病虫害带来了许多困难。第一,预防锈病的药剂大多属于碱性农药,这与我们常用的多数微酸性杀虫剂不能混用,不仅不能混用,而且两类农药施药后也必须间隔数天才合理。第二,防治或预防各种病害虫所用的杀虫剂、含杀菌剂、当施用后大部分农药需要保证1天以上的时间不被雨水冲刷、才能被枣树正常吸收利用,否则,药液被雨水冲刷后将达不到施药的目的。
此期降雨频繁,施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是抓紧有利时机(既要考虑虫情、也要兼顾天气变化)进行防治。连阴雨天气,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下雨。要抓住连阴雨天的雨停间隙施药,动作要快,所喷农药的杀灭速度也要快,即选用速效性农药,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很快地把害虫杀死,如磷胺、1605乳剂等杀虫剂,或托布津、多菌灵、叶枯净等杀菌剂,这类农药施用3~5小时后,80%以上的有效成分被吸收,即使下雨,仍可把绝大部分害虫、病菌杀死。
第二,在农药中加少许粘着剂。如洗衣粉,吐温等,由于它们都具有粘性,与农药一起喷施后,附着力增强,这样即使遇上中小雨,也不易把农药冲刷掉。值得注意的是,所用洗衣粉需要是中性的才能与一般微酸性农药混用。
第三,内吸性与触杀性农药配合施用。两种类型农药混用可以互补。开始是触杀性农药起作用,接着就是内吸性农药发挥药效。在触杀性杀虫剂中,除虫菊酯一类的杀虫剂应用比较普遍。这种具有触杀作用和一定的胃毒作用农药杀虫剂不仅广谱、高效、对人畜低毒、比较安全,而且残留量低,在自然界中易分解,不污染环境,同时有促进作物生长年和增产的作用。但是,该类农药易产生抗药性,应合理地轮换使用或与其他种类药剂混合使用。二是多数菊酯类农药对螨类防治效果差,若需要治螨、应与专用杀螨剂混合使用。三是这类农药的作用方式主要是触杀作用,因此喷药时一定要均匀周到。另外,这类农药对某种天敌杀伤力大,所以要限制其使用范围和次数。
(七)秋季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进入秋季以后枣园的病虫害以病害为主,同时某些虫害也时有发生。在这一阶段正是炭疽病、缩果病、枣褐斑病等多种病害发生的时期。
这个时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防治这类病害的原则是宜早不宜晚 在枣区大多数枣农都有是看到出现病害后才进行防治,其实已经延误了最佳的防治时期。
2、选择能够混用的农药一起混用这一时期不仅防治虫害、病害所用的农药不一样,就是在几种病害当中,由于感病的病菌类型一样,选择用药的种类也不相同。如对炭疽病、枣褐斑病等病的防治需用杀真菌的药剂,而对于缩果病则必须用杀死细菌的农药,同时还要考虑用杀虫剂、在除治其他虫害的同时,还需对引起缩果病的有害昆虫予以除治。由于病虫种类复杂,在选择用药时要注意各种农药的药性,按照能否混用的原则将几种药剂混合施用,从而达到一次使用、除治多种病害的目的。
(八)运用各种综合配套技术防治病虫害。对于危害严重,经常成灾,难以防治的病、虫,可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抓住其生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用农业、生物、化学和物理等防治方法,相互配合,环环相扣,形成配套防治技术。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就可以按照它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及危害枣树的时间顺序,采用春季地面封锁,夏季树上喷药、拣拾落果,秋季处理晒场和冬季挖掘越冬幼虫等一系列配套技术,积极进行防治,连续数年就能使局部地区的桃小食心虫的虫果率大幅度下降。
(九)枣粮间作枣园共同病虫害的跟踪防治技术。在枣粮间作这一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有多种病虫害同时发生。其中,有些病虫既危害枣树,同时也危害粮食作物;局部区域不同、发生的病虫害也不一样。对这种特定生态环境内的病虫害防治,只有采取何时发生、何时治,哪里发生就在哪里治的办法;一旦发现迁移其他地方、就跟踪防治到什么地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其扩散和互相影响。如棉红蜘蛛,在麦收前主要危害棉花和豆类等间作物,应及时喷药,就地防治,否则到夏季收麦后,棉红蜘蛛就大量转移到枣树上危害。在防治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应跟踪防治,另一方面还要树上、树下一齐防治,才能控制它的危害和再转移危害。枣、粮共同害虫比较多,如玉米螟和棉铃虫、蚜虫等,均可采用此种配套技术进行防治。
栽培品种
大枣又名红枣,古称美枣,含蛋白质很多,每百克枣中含120毫克左右。含糖量也很高,鲜枣为20%~30%,干枣可高达55%~80%。每百克含脂肪20毫克左右。大枣最大的特点是维生素的含量极高,每百克鲜枣中维生素C为380毫克~600毫克,比苹果、桃等高一百倍左右。所含维生素P,比起公认含维生素P很多的柠檬来还高十倍以上。具有润心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和百药、除肠胃癖气的功效。
冬枣枣中维生素C含量十分丰富,每百克新鲜枣果肉中含量为352毫克,是苹果维生素C含量的七十倍,梨的一百四十倍,金丝小枣的二十倍。摄入充足的维生素C,可以清除体内各种毒素,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并促进新陈代谢。在感冒高发季节,多吃点新鲜的冬枣无疑是抵御感冒病毒的有效方法。多吃冬枣还能软化血管,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
乌枣又名熏枣、焦枣,是选用熟鲜红枣,经水煮、窑熏、阴凉等工艺精制成的。色泽乌紫明亮,花纹细密,带有特殊的香甜味。乌枣不能代替大枣,其性热,主要起滋补作用;而大枣性平,在处方里主要用于补脾和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补肝、调营卫、解药毒等。
黑枣性味甘温,善于助阴补血,入肝走肾。临床上对肝肾阴虚患者,一般多用黑枣。好的黑枣皮色应乌亮有光,黑里泛出红色;皮色乌黑者为次;色黑带萎者更次;如果整颗粒皮表呈褐红色是次品。好的黑枣颗大均匀,短壮圆整,顶圆蒂方,皮面皱纹细浅。
南枣味甘入脾,滋而不腻。脾虚胃弱患者,需用枣作为辅助药,最好选用南枣。南枣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的功效,与补气药黄芪等配伍,用水煎煮半小时,饮汤食枣,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蜜枣味清甜而厚爽,润燥解毒作用较好。老年人常食蜜枣,对咳嗽少痰及肠燥便秘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蜜枣含糖量最高,最好用来熬粥,可以稀释蜜枣中糖的浓度。
酸枣的蛋白质、葡萄糖、维生素C、D、A、钙、磷、铁的含量较高。其中的维生素A、钙、磷、铁是儿童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它味酸性平,安中养神,平胃气、通九窍、补中气、增津液。用酸枣为原料制成的饮料有明显的抗衰老、降血脂、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更可化痰宽胸、安神敛汗、开胃醒脾、增进食欲。因其富含磷酸腺苷,对防癌也有一定的功效。老人心阴虚损、心肾不交而失眠、小便不禁者,可用龙眼肉、沙酸枣仁等量,加水适量煎药取汁代茶饮,可起到益肾固精缩尿的功效。
椰枣在中国一些古籍中称波斯枣、万年枣、香枣等。一公斤椰枣能产生大约3000卡的热量,即一个成年人一天活动所需要的热量。枣汁可与牛奶、羊奶混在一起食用,是一种美味的佳肴。用椰枣制成药膏可以治疗红肿、脓肿、脱臼和溃疡等症。
沙枣沙枣是一种极有地域特色的产物,在沙漠地区的绿洲内,那种大叶树结大如拇指的果,小叶树结小似米粒的果。不管大小、生长期,均个个脆、沙、甜,而到了成熟后又变得绵软、沙甜。在沙漠地区,沙枣是人们充饥的佳品。沙枣是治腹泻的良药。一旦犯病,吃上几把,见效快。
药用价值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
果实(大枣):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助-卜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体虚弱,大惊,四肢重,和百药。长期服食能轻身延年。但有齿病、疳病、蛔虫的人不宜吃,腹中胀满的人不宜吃,小儿不宜多吃。忌与葱同食,否则使人五脏不和。如与鱼同食,使人腰腹痛。李时珍说:“现在的人蒸枣大多用糖、蜜拌过,长期吃最损脾,助湿热。枣是益脾的,脾病宜食”。根(枣树根):甘,平。祛风,活血,调经。用于关节酸痛,胃痛,吐血,血崩,月经不调,风疹,丹毒,瘾疹。 树皮(枣树皮):苦、涩,温。收敛,止泻,祛痰,镇咳,解毒,止血。用于痢疾,泄泻,崩漏,咳嗽,刀伤出血。 叶(枣叶):甘,温。用于小儿外感发热,疮疖。 果核(枣核):苦,平。用于臁疮,走马牙疳。
园林价值
枣树枝梗劲拔,翠叶垂荫,朱实累累。宜在庭园、路旁散植或成片栽植,亦是结合生产的好树种。其老根古干可作树桩盆景。果可鲜食或加工成红枣、乌枣、蜜枣等食品。果实、根还可供药用。
养蜂用途
枣树始花为5月下旬或6月上旬,花期长25~30天,为高温型泌蜜植物,泌蜜适温25~33℃。枣的幼树开花少,10年生树始进入盛花期,20~50年树花朵密,泌蜜量大。正常年景每群蜂可产蜜10~25kg。
已有两千年栽培历史。果味甜,富含维生素C,可生食,又可制蜜饯和果脯,酿酒。果入药能补脾胃、润心肺、益气养荣。木材坚硬致密,为制器具和雕刻用材。花期长,为优良蜜源树。
食用价值
枣的果实味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P,除供鲜食外,常可以制成蜜枣、红枣、熏枣、黑枣、酒枣及牙枣等蜜饯和果脯,还可以作枣泥、枣面、枣酒、枣醋等,为食品工业原料。枣又供药用,有养胃、健脾、益血、滋补、强身之效,枣仁和根均可入药,枣仁可以安神,为重要药品之一。枣树花期较长,芳香多蜜,为良好的蜜源植物。
食用禁忌
1、不宜和黄瓜或萝卜一起食用。萝卜会有抗坏血酸酶,黄瓜含有维生素分解酶,两种成分都可破坏其他食物中的维生素。
2、腐烂变质枣忌食用
大枣腐烂后,会使微生物繁殖,枣中的果酸酶继续分解果胶产生果胶酸和甲醇,甲醇可再分解生成甲醛和甲醇。
3、不宜与维生素同时食用
枣中的维生素可使维生素K分解破坏,使治疗作用降低。
4、不应和动物肝脏同时食用
动物的肝脏富含铜、铁等元素,铜铁离子极易使其他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氧化而失去功效。
5、服用退热药时禁忌食用
服用退热药物同时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容易形成不溶性的复合体,减少初期的吸收速度。大枣为含糖量高的食物,故禁忌食用。
6、服苦味健胃药及驱风健胃药时不应食用
苦味及驱风健胃药是靠药物的苦味来刺激味觉器官,反射性地提高食物对中枢的兴奋性,以帮助消化、增进食欲。若服用以上药物时用大枣,则明显地影响药物的疗效。
7、龋齿疼痛、下腹部胀满、大便秘结者不宜食用,忌与葱、鱼同食。
营养价值
枣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可抑制癌细胞:药理研究发现,红枣能促进白细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胆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肝脏,红枣中还含有抑制癌细胞,甚至可使癌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物质;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因为鲜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少了,结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随之减少;枣中富含钙和铁,它们对防治骨质疏松产贫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经常会骨质疏松,正在生长发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发生贫血,大枣对他们会有十分理想的食疗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药物不能比拟的;对病后体虚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补作用;枣所含的芦丁,是一种使血管软化,从而使血压降低的物质,对高血压病有防治功效;枣还可以抗过敏、除腥臭怪味、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
文献记录
枣为中国原产,我国早已栽培,而且吃枣历史也很久了。《诗经》已有“八月剥枣”的记载了。《礼记》上有“枣栗饴蜜以甘之”;并用于菜肴制作。《战国策》有“北有枣栗之利……足食于民”,指出枣在中国北方的重要作用。《韩非子》还记载了秦国饥荒时用枣栗救民的事。所以民间一直视枣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之一。枣作为药用也很早,《神农本草经》即已收载,历代药籍均有记载,对其养生疗病的认识不断深化。至今,枣都被视为重要滋补品,有“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之说。现在,枣仍是中国烹饪中的主要干果原料之一。
中国枣约于公元1世纪经叙利亚传入地中海沿岸和西欧,19世纪由欧洲传入北美。
该文章由作者:【钢铁锅】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