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吉普212(北京汽车制造厂制造的乘用车)

北京212是我国最早生产的乘用车,BJ212诞生于1965年。从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主席乘敞篷“212”检阅红卫兵至今,土生土长的“212”已谱写了30多年畅销不衰的神话。据不完全统计,其市场保有量达60万辆,累计产量肯定是中国第一。

我国第一代BJ212采用软顶可拆式车身和高底盘设计,它借鉴了苏联伏尔加车桥技术,并受美国吉普外观的启示,由北京汽车制造厂自行开发设计制造。该车坚固耐用,价格低廉,维修简便,越野性能良好。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十几年间,BJ212那一身“绿军装”遍布全国。

诞生历程

上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后,苏方停止军用吉普“嘎斯”69的供货。1961年1月,总参、国防科委、一机部将研制军事指挥用轻型越野车的任务下达给北京汽车制造厂。

1961年3月,北汽轻型越野车项目正式上马,设计原则是以“东方红”轿车为基础,动力与传动系统等与“东方红”通用,车身、分动箱、前桥等重新设计,公提出210、210A、210B、210C、210D五种不通参数的方案,经反复筛选,最终确定采用BJ210C型。6月,北汽试制出BJ210C样车。

定型

BJ212正式投产于1966年。从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主席乘敞篷“212”检阅红卫兵至今,土生土长的“212”已谱写了30多年畅销不衰的神话。据不完全统计,其市场保有量达60万辆,累计产量肯定是国产吉普之首。令人惊奇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汽车销售普遍低迷时唯BJ212风景这边独好。

成长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开始在国内汽车市场中奏响时代的强音。国内汽车行业首家中外合资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1983年成立,引进了具有当时国际领先水平的美国切诺基吉普车。与之相比原生产的BJ212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并被列为淘汰产品,定于1990年结束生产。但自1987~1993年间,北京吉普公司在不断引进、消化、吸收切诺基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BJ212不断实施年度型改进和新技术嫁接。仅仅5年,BJ212一改老面孔,先后演变为BJ212L、BJ2020N、BJ2020S。

其中,首次在国内采用子午线轮胎,解决了危及行车安全的侧滑问题。选用四速变速箱,前进档之间采用了同步器,大大改善了换档性能。车身面漆也一改单调的“绿军装”,增添了白、红、蓝等多种颜色。一系列改进使老产品焕发了青春,其如火如荼的市场效应真正应验了“化腐朽为神奇”这句老话。一度险遭淘汰的BJ212如今正开足马力迎接21世纪,老兵的传奇还没有划上句号。

信息

BJ-212采用了可拆卸式的软顶设计,主要用于指挥员乘用、武器运载等用途,该车采用前后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具有相当强的越野能力,1966年终于实现量产。66款车身尺寸为3910mm*1760mm*1880mm,轴距为2310mm。2012款尺寸为4080mm*1840mm*1870mm,轴距为2300mm.

动力上BJ-212吉普车搭载了一台排量为2445cc的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采用四轮驱动,前后鼓式刹车,与发动机匹配的是一台3速手动变速箱,其最大功率为75马力,最大扭矩为172牛·米,车重1395kg,最快时速可达120-130公里/小时,百公里油耗约为14L。

生产厂家

北京吉普212的生产厂家为北京汽车制造厂,该厂在2001年改制重组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英文简称“BAW”)。

该文章由作者:【陶指导】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