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矛是灌木,小枝常具2-4列宽阔木栓翅;冬芽圆形,芽鳞边缘具不整齐细坚齿。叶卵状椭圆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光滑无毛;叶柄长1-3毫米。聚伞花序1-3花;花序梗长约1厘米,小花梗长5毫米;花白绿色,4数;萼片半圆形;花瓣近圆形;雄蕊着生花盘边缘处,花丝极短,花药宽阔长方形。蒴果1-4深裂,裂瓣椭圆状;种子椭圆状或阔椭圆状,种皮褐色或浅棕色,假种皮橙红色,全包种子。花期5-6月,果期7-10月。/n中国除东北、新疆、青海、西藏、广东及海南以外,各省区均产。生长于山坡、沟地边沿。分布达日本、朝鲜。带栓翅的枝条入中药,叫鬼箭羽。
基本信息
学 名:Euonymus alatus (Thunb.)Sieb.
英文名:Winged Euonymus科 名:卫矛科Celastraceae
属 名:卫矛属Euonymus
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至长江流域各地;日本、朝鲜也有分布。适应性强,耐寒,耐荫,耐修剪,耐干旱、瘠薄。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生长较慢。嫩叶及霜叶均紫红色,在阳光充足处秋叶鲜艳可爱,,蒴果宿存很久,也颇美观;常植于庭院观赏。
形态特征
灌木,高1-3米;小枝常具2-4列宽阔木栓翅;冬芽圆形,长2毫米左右,芽鳞边缘具不整齐细坚齿。叶卵状椭圆形、窄长椭圆形,偶为倒卵形,长2-8厘米,宽1-3厘米,边缘具细锯齿,两面光滑无毛;叶柄长1-3毫米。
聚伞花序1-3花;花序梗长约1厘米,小花梗长5毫米;花白绿色,直径约8毫米,4数;萼片半圆形;花瓣近圆形;雄蕊着生花盘边缘处,花丝极短,开花后稍增长,花药宽阔长方形,2室顶裂。蒴果1-4深裂,裂瓣椭圆状,长7-8毫米;种子椭圆状或阔椭圆状,长5-6毫米,种皮褐色或浅棕色,假种皮橙红色,全包种子。花期5-6月,果期7-10月。
主要变种
毛脉卫矛(变种)
与原变种主要区别在于:本变种叶片多为倒卵椭圆形,叶背脉上被短毛。
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及内蒙古。生长于山坡、林缘较干燥地带。模式标本采自黑龙江。
生长习性
喜光,也稍耐荫;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能耐干旱、瘠薄和寒冷,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上均能生长。萌芽力强,耐修剪,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
产地生境
除中国东北、新疆、青海、酉藏、广东及海南以外,中国名省区均产。生长于山坡、沟地边沿。分布达日本、朝鲜。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繁殖方法
以播种为主,扦插、分株也可。秋天采种后,日晒脱粒,用草木灰搓去假种皮,洗净阴干,再混沙层积贮藏。第二年春天条播,行距500px,复土约25px,再盖草保湿。幼苗出土后要适当遮阴。当年苗高约750px,第二年分栽后再培育3-4年即可出圃定植。扦插一般在6、7月间选半成熟枝带踵扦插。移栽要在落叶后、发芽前进行。小苗可裸根移,大苗若带宿土移则更易成活。
栽培技术
扦插苗床
卫矛扦插苗床应选择在温室里进行,扦插床面宽为 1 m,长 7 m ~ 10m,高 12 cm ~ 20 cm。苗床应排水良
好,质地疏松,土壤细碎。扦插床应做成 “v” 型沟槽的高低床,目的是积水多时便于滤水。床背和沟槽做好后,要用平耙把床面搂平,确保床面平整和松软。
扦插基质
卫矛根系纤细,所以要求基质通气良好,排水通畅,有机物质含量高。通过试验,在田园土、松针、 5 %的饼肥和腐熟鸡肥组成的人工基质中长势良好。基质中应有少量的可溶性盐分,且应具有较高的持水(肥)性。据试验,基质一般按 5 ∶ 3 ∶ 1 的比例配制。即园田土 5 份、 松针 3 份、 饼肥和腐熟鸡肥 1 份。
土壤消毒
为使扦插苗木不受病虫害侵扰,扦插床做好后要进行全面的细致消毒。其方法是,用 40 %的锌硫磷稀释成 500 倍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同时进行喷洒,然后密封床面 3 d ~ 5 d,打开后再用清水喷淋一遍即可。
插穗选择
应选择母枝健壮、生长旺盛、无病害的当年生木质化枝条。插穗的品质非常重要,关系到未来苗木产量、质量、 抗性强弱,以及适应性大小等环节。
扦插时间及方法
扦插时间最好选择在 9 月中旬,最迟应在 11 月上旬完成,此时扦插最适宜。
扦插方法:插穗应截成长 9 cm ~12 cm,并保留上部叶片。 如叶片过大,应剪去一半,下部叶片去掉。留芽时
应根据实际情况,留芽 4 个 ~ 6 个。 底部应剪成马蹄形,顶部剪成平形,茬口平整,无撕裂。下切口放整齐,随采随插,最好不要过夜。为防止扦插苗底部在扦插时擦皮,应采用长条板,在板面上钉一排大钉子,然后压一排
扦插洞,压一排插一排。按株距 1 cm、行距 4 cm,进行扦插。插后浇足水,立即用竹片做成小弓棚,再用塑料薄膜封严实。这样做能提高地温,增加湿度。 以后随着天气逐渐变化,每隔 3 d~ 5 d 观察一次,同时放风 20 min。最好在每天中午 14 h ~ 15 h 之间。
生根期管理
第一阶段:萌发阶段( 20 d ~ 25 d)此时,扦插穗无根也无叶,通过插穗自身原有的水份,插穗下切口与土壤相接处,经过木质部导管从土中吸收水份。这时插穗组织基本愈合,温度应保持在 18 ℃ ~ 24 ℃,湿度保持在
85 % ~ 90 %。在第一阶段始终应保持潮湿,但不要过湿。
第二阶段:生长阶段。这时插穗地下部分已生出不定根,能吸收地下水份和养分,地上部分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根系生长快,生出次侧根,故此时应适当降低土壤的湿度,但不要过于干燥。因为,此时根系对高浓度
的可溶盐特别敏感。这时可进行叶面施肥,可追氮、 磷肥料,促进苗木生长。要喷施 0.20 %磷酸二氢钾,施肥与浇水交替进行。
第三阶段:发育阶段。这个阶段从长出真叶开始,到有 95 %的苗木根系已经形成。此期间空气湿度需逐渐降低,每次浇水之前可以让土壤有一个干透的过程,从而形成干湿循环,有利于促进根系发育。
苗期管理
翌年春天,天气逐渐变暖,应将塑料薄膜和竹片取掉,然后在温室上盖 70 %的遮阳网。 4 月中旬,逐步把温室上面的塑料薄膜打开放风,并且每10 d ~ 15 d 浇 1 次透水。同时,要拨掉床面上的杂草,每天观察苗木生长情况。
移植管理
扦插苗一般在 5 月 ~ 6 月份可以进行移栽,此时幼苗已经分杈,根系变成褐色。移栽的时候,最好选择阴天或半阴天,起苗时应把幼苗根系沾好泥浆,在栽植幼苗的前 3 d,把畦面浇一次水,以防幼苗在栽植过程中失去水份。栽植密度 30 cm × 20 cm。畦面最适做成宽 2.50 m、长度不限,根据当地的情况而定。过 3 d ~ 5 d 可进行浅锄,这样做可防止土壤板结,减少水份蒸发。 7 月中旬追施尿素肥,具体做法是,每 667m2 施肥 12.50 kg;8 月份施磷肥,每 667m2 追施 10 kg,这样能促进苗木木质化。10 月至 11 月中旬,把苗木用塑料布进行复盖,盖前浇足封冻水,这样苗木第二年开春后不会抽梢。在清明节前后根据天气、气温变化情况,在中午时候对幼苗进行放风。移植苗在大田经过约 14 个月左右生长到高 70 cm、冠径 30 cm,分枝5枝-6枝,这样就可以出圃。
地理分布
山区有野生,生于山间杂木林下、林缘或灌丛中;长江下游各省至吉林,黑龙江都有分布。多为庭园栽培植物。
化学成份
叶含表无羁萜醇、无羁萜、槲皮素、卫矛醇。种子油中含饱和脂肪酸(20%)、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已酸、乙酸和苯甲酸等。尚含草乙酸。
品种考证
鬼箭羽以卫矛之名始载于《本经》,列为中品。陶弘景云:“其茎有三羽。”《纲目》谓:“鬼箭生山石间,小株成丛,春长嫩条,条上四面有羽如箭羽,视之若三羽尔。青叶,状似野茶,对生,味酸涩。三、四月开碎花,黄绿色。结实大加冬青子。”按其所述及附图应为本种。《植物名实图考》收入木类,载:“卫矛,即鬼箭羽。湖南俚医谓之六月凌,用治肿毒。”所附之图亦似本种。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用水浸透,捞出,切段,晒干。《雷公炮炙论》:采得(鬼箭)后,只使箭头用。拭上赤毛,用酥缓炒过用之。每修事一两,用酥一分炒,酥尽为度。
药用价值
药用信息
木翅入药,称“鬼箭羽”,有破血、止痛、通经、泻下、杀虫等功效;种子油做工业用油。 全株含卫矛醇、糖类等成分。
释名:鬼箭、神箭。
主治:
1、产后败血(脐腹坚胀,恶露不快)。用当归(炒)、卫矛(去中心木)、红蓝花各一两。每服三钱,以酒一大碗,煎至七成,饭前温服。
2、疟疾。用卫矛、鲮鲤甲(煤灰)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取二、三分,病发时鼻中。又方:用卫矛末一分,砒霜一钱、五灵脂一两,共研为末。病发时冷水冲服一钱。
【别名】鬼箭羽、麻药[广东]、八树[陕西]、篦梳风[湖南]
【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 (Thunb.) Sieb.,以根,带翅的枝及叶入药。全年采根,夏秋采带翅的枝及叶,晒干。
【性味】苦;辛;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吴普本草》:苦,无毒。
③《药性论》:有小毒。
④《日华子本草》:味甘涩。
⑤《纲目》:味酸涩。
【归经】:肝经。
①《本草撮要》:入足厥阴经。
【功效与作用】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主症瘕结块;心腹疼痛;闭经;痛经;崩中漏下;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下;疝气;历节痹痛;疮肿;跌打伤痛;虫积腹痛;烫火伤;毒蛇咬伤。
①《本经》: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
②《别录》:主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令阴中解。
③《药性论》:破陈血,落胎。主中恶腰腹痛。
④《唐本草》:疗妇人血气。
⑤《日华子本草》:通月经,破症结,止血崩、带下,杀腹脏虫,及产后血绞肚痛。
⑥《概物名实图考》:治肿毒。
【临床应用】行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月经不调,产后淤血腹痛,跌打损伤肿痛。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为具翅状物的圆柱形枝条,顶端多分枝,长约40-60cm,枝条直径2-6mm,表面较粗糙,暗灰绿色至灰黄绿色,有纵纹及皮孔,皮孔纵生,灰白色,略突起而微向外反卷。翅状物扁平状,靠近基部处稍厚,向外渐薄,宽4-10mm,厚约2mm,表面深灰棕色至暗棕红色,具细长的纵直纹理或微波状弯曲,翅极易剥落,枝条上常见断痕。枝坚硬而韧,难折断,断面淡黄白色,粗纤维性。气微,味微苦。另,市售也有用木翅的,木翅为破碎扁平的薄片,长短大小不一,宽约4-10mm,两边不等厚,靠枝条生长的一边厚可至2mm,向外渐薄,表面土棕黄色,微有光泽,两面均有微细密致的纵条纹或微呈波状弯曲,有时可见横向凹陷槽纹,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平整,暗红色,气微,味微涩。用枝者以枝梗嫩、条均匀、翅状物突出而齐全者为佳。用翅状物者,以纯净、色红褐、无枝条、无杂质、干燥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枝条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壁显着突起,被厚角质层。皮层为10馀列细胞组成,外侧为2-3列,形较小。壁微增厚的厚角细胞,其下方数列不规则形薄壁细胞,内含叶绿体;内侧的薄壁细胞较大,壁有时微木化,部分细胞具壁孔,薄壁细胞中含较多的草酸钙簇晶,直径约17-34μm。韧皮部较薄,细胞大多皱缩,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较宽,由导管、管胞、木纤维等组成,胞壁厚,木化。射线细胞单列,木化,具壁孔。木质部常有年轮。髓部由薄壁细胞组成,常呈斜“十”字形,有少数草酸钙簇晶。枝翅由下皮部位的表皮破裂后,变为数列扁平薄壁性的分生细胞,并不断向外分裂和栓化而成。
粉末特征:枝翅全为木栓化细胞的碎片,淡黄棕色,细胞长方形或方形,一般长约58μm,宽约49μm,壁微增厚。枝条中常见有方形的木栓细胞,片状增厚的厚角细胞碎片、纤维及网状。螺纹增厚的导管和散在的簇晶。纤维直径17-20μm,导管直径13-17μm,簇晶大小为17-34μm。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0g,加乙醇50ml,热提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氯仿溶解,取氯仿溶液作如下试验:
①取溶液1ml,蒸去氯仿,残渣加1ml醋研溶解,加入1滴浓硫酸,醋酐层成绿色。(检查甾醇类化合物)
②取溶液1ml,加入浓硫酸1ml,氯仿溶液自黄色转变成深红色。(检查植物甾醇、三萜) 薄层色谱
取上述氯仿溶液,以6β-羟基豆甾-4-烯-3-酮、β-谷甾醇、豆甾-4-烯-3,6-二酮及豆甾-4-烯-3-酮作对照,同点于硅胶G板上,以苯-乙醚(3:2)为展开剂,展距:17.5cm。用1%香草醛硫酸显色,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对应位置上显黄棕色或紫色斑点。
药理作用
降血糖作用:卫矛煎剂中提得的草酰乙酸钠对正常或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的家兔有降低血糖、尿糖及增加体重之作用。对正常麻醉犬,静脉滴入能引起显着的血糖下降。大鼠口服5-10mg/天,共40天可引起低血糖及胰岛细胞之增殖,胰β-细胞增生,同时有胰α-细胞之萎缩,说明草酰乙酸钠能刺激β-细胞,调整不正常的代谢过程,加强胰岛素的分泌。给糖尿病人口服,100-1000mg/天,可有一定效果。同属植物欧卫矛种子中含强心甙,作用类似毒毛旋花素,但还有中度的降低血压的作用,此外能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并能收缩豚鼠肠管。调节血脂作用:曳箭羽水煎液3.6g/〔kg?d〕灌胃,共60d,对喂高胆固醇饲科的日本鹤鹑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作用,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酵和血浆总胆固醇(TC),升高HSL2-c,使HSL2-c/HSL3-c比值升高,增加卵磷脂 胆固醇酰速转移随(LCAT)活力,从而调节脂质代谢和减轻动脉粥样破化(AS)病变程度。
性味:苦;辛;寒
《本经》:味苦,寒。
《吴普本草》:苦,无毒。
《药性论》:有小毒。
《日华子本草》:味甘涩。
《纲目》:味酸涩。功能主治:破血通经;解毒消肿;杀虫。主症瘕结块;心腹疼痛;闭经;痛经;崩中漏下;产后瘀滞腹痛;恶露不下;疝气;历节痹痛;疮肿;跌打伤痛;虫积腹痛;烫火伤;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9g;或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常用配方
治腹内包块:卫矛6g,赤芍9g,红花9g,赤木3g。水煎服。(《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经闭,瘀血腹痛:鬼箭羽9g,丹参15g,赤芍12g,益母草30g,香附9g。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治月经不调:卫矛茎枝15g。水煎,兑红糖服。(《湖南药物志》)
治血崩:卫矛10g,当归10g,甘草10g。水煎,口服2次。(《东北药用植物》)治产后败血不散,儿枕块硬,疼痛发歇,及新产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快,脐腹坚痛:红蓝花、鬼箭(去中心木)、当归(去苗,炒)各一两。上为粗散,每服三钱,酒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粥食前温服。(《局方》当归散)
治产后血晕,闷绝欲死:鬼箭羽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益母草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童子小便半盏、酒半盏相和,暖过,调下二钱。(《圣惠方》鬼箭羽散)
治妇人乳无汁:鬼箭五两。以水六升,煮取四升,一服八合,日三。亦可烧作灰,水服方寸匕,日三。(《千金要方》单行鬼箭汤)
治风入心腹挛急:鬼箭羽如鸡子大一块,甘草一尺(炙,锉),麻黄四两(去根节煎,掠去沫,焙干),石膏如鸡卵一块。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空心、临卧各一服,慎外风。(《圣济总录》鬼箭汤)
治肾炎:鬼箭羽茎皮60g。水煎取汁,用药汁打鸡蛋茶喝。(《河南中草药手册》)
治鬼疟:鬼箭羽、鲮鲤甲(烧存性)各一分。上二味,捣罗与细散。每服一字,(口畜)在鼻中,临发时用。(《圣济总录》一字散)
治风湿痛:卫矛茎(连翅)60~90g。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干咳:卫矛、红枣各30g。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治感冒:卫矛茎枝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治跌打损伤:卫矛50g,赤芍25g,红花、桃仁各15g,大黄5g,共研细粉,每服5g,日服3次。(《东北药用植物》)
用于正骨手术局部麻醉:麻药(卫矛)60g,黑老虎30g,牛耳枫30g,珍珠盖浪伞30g。浸酒适量外用。(《粤北草药》)
治漆性皮炎:鬼箭羽枝叶适量,加白果叶等量,煎水洗患处。或单用本品枝叶亦可。(《陕西中草药》)
治全身时痛时痒:卫矛9~12g,穿山甲6g,大蒜500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治风疹:卫矛、蝉蜕、刺蒺藜各9g,防风6g。水煎服。(《河北中草药》)
治烫火伤:鬼箭羽木栓质翅研成细粉,撒患处,或蛋黄油调敷患处。(《陕西中草药》)
其他资料
栽培要点
放置场所:卫矛性喜光,宜放置于阳光充足,空气流通之处,夏季要适当遮荫,防止烈日曝晒。秋季在光照下有利于叶色及早转红。冬季可在室外越冬,埋盆于向阳处土中即可。浇水:卫矛盆景平时保持湿润,不干不浇,宁可偏干,不可偏湿。春夏生长期要适当浇水,以利生长和开花结果。秋季叶色红时应扣水,盆土稍干为宜。冬季休眠期,每5~7天浇水一次即可。
施肥:卫矛好肥,在生长期每两周施一次稀薄腐熟的饼肥水。以磷钾肥为主,少施氮肥,以免徒长。秋后宜少施肥或不施肥。冬季在盆中放些腐熟饼肥屑作基肥。
修剪:春季抽生新枝叶时,应适当剪短,保持树冠浓密而不披散。秋季落叶后进行整形修剪。剪去萌发枝、徒长枝、交叉重叠枝,保持一定造型树姿。
翻盆:可每隔2~3年翻盆一次,在春季2~3月抽芽放叶前为宜,秋季亦可。翻盆时结合修剪过长根系,去掉旧土,换上肥沃疏松的培养土,拌上适量饼肥屑和砻糠灰。如培养提根式,可逐渐将植株上提,露出基部主根。
病虫害防治:卫矛有黄杨尺蛾、黄杨斑蛾等食叶虫为害,防治法在4~5月幼虫活动期用敌百虫或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
观赏价值
卫矛枝翅奇特,秋叶红艳耀目,果裂亦红,甚为美观,堪称观赏佳木。卫矛新叶亦红,夏季适当摘去老叶,施以肥水,可促使再发新叶,增加观赏期。为使秋叶及早变红,夏季应择半阴处放置,使叶质不致增厚,易于形成优美红叶。落叶后,枝翅如箭羽,宿存蒴果裂后亦红,冬态也颇具欣赏价值。
应用配伍
用于经闭,症瘕,痛经,产后瘀阻腹痛,瘀滞崩中,跌打伤痛,疝气痛,关节痛。鬼箭羽苦辛行散入血,既善破瘀散结,又善活血消肿止痛,药力较强,凡瘀血阻滞之证,旨可酌选。治经闭、症瘕、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常配当归、红花、益母草等药,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力,方如《局方》当归散、《圣惠方》鬼箭羽散;治崩中下血,可配三七、蒲黄、茜草等药,以增强化瘀止血之功;治跌打伤痛,可配大黄、红花、赤芍等药,以增强化瘀消肿止痛之效;治疝气痛,可配川楝子、延胡索、荔枝核等药,以增强疏肝理气止痛之功;治关节痛,常配羌活、独活、牛膝等药,以共奏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之功。用于虫积腹痛。鬼箭羽既能止痛,又能杀虫,古云其能治虫积腹痛,可配苦楝皮、槟榔、南瓜子等药,以增强杀虫之力。用于疮肿,毒蛇咬伤。鬼箭羽既能化瘀消肿,又能解毒杀虫,常用于风邪、热毒、虫毒漫淫肌肤诸疾。冶疮肿,可配蒲公英、地丁草、金银花等药,以增强解毒之力;治疹毒瘙痒,可配白蒺藜、地肤子、蛇床子等,共奏祛风解毒止痒之功;治毒蛇咬伤,可配半边莲、蚤休、徐长卿等药,以增强解毒之力。
文化底蕴
《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第方书治女子经闭有牡丹皮散中入此味,而治男子胀满有见晛丸,亦用此味,即苏颂所述古方之治,犹未言专治女子也。大抵其功精专于血分,如女子固以血为主,较取效于男子者更为切中耳。苏恭谓疗妇人血气大效,非无据也。
《本经逢原》:鬼箭,专散恶血,故《本经》有崩中下血之治。《别录》治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即腹满汗出之治。今人治贼风历节诸痹,妇人产后血晕,血结聚于胸中,或偏于胁肋少腹者,四物倍归,加鬼箭羽、红花、玄胡索煎服。以其性专破血,力能堕胎。
《本经》: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
《别录》:主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令阴中解。
《药性论》:破陈血,落胎。主中恶腰腹痛。
《唐本草》:疗妇人血气。
《日华子本草》:通月经,破症结,止血崩、带下,杀腹脏虫,及产后血绞肚痛。
《植物名实图考》:治肿毒。
参考文献
《本经逢原》:公元1695年,清康熙帝34年。张璐编着
《本经》:即《神农本草经》
《别录》:西汉.刘向撰
《药性论》:磐如玉书坊
《唐本草》:唐高宗显庆
《日华子本草》:宋.掌禹锡考
该文章由作者:【魔法鸡块】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