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魔芋(Amorphophallustitanum),生长在苏门答腊热带密林里,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意大利人贝卡里于1878年发现。地下有扁球形富含淀粉的块茎,与一般栽植的魔芋同属。巨魔芋每隔12至37年才开花一次,它的花期相当短,一般只有一天就凋谢了,最长不过三四天。花开时会发出一种令人作呕如尸肉腐败的味道,因此,又称之为尸花(corpse flower)。
发现
意大利植物学家贝卡里曾于1878年在印度尼西亚西部苏门答腊岛热带密林里首先发现,他把种子分别寄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植物园和英国的邱园。1889年在邱园首次开花后,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中,世界范围内巨魔芋的开花记录也仅有90多次。
形态特征
巨魔芋会先开花后长叶,当花凋谢后,会由生长在地底的球茎上长出一片叶子,这片叶子很大,可以长到六米高,五米宽,近似于一棵小树。叶柄绿色,似树干,在叶柄的顶端会分叉为几个分枝,每个分枝上着生有许多小叶。叶柄通常高3-4米,叶片直径超过5米,覆盖面积超过20平方米。当生长季结束,地底的球茎储存到足够的能量后,老叶会萎凋掉落,接着魔芋将从地下长出花朵。
巨魔芋的花序高约3米,花外廊直径1.5米,是草本植物中最大的花序,外形似一支巨大的蜡烛插在烛台上。肉质穗轴的下部外包以外绿内红的佛焰花苞,呈喇叭形,颜色艳丽。花序长出时,生长迅速,一天可增加几十厘米。花开时散发出烂鱼般的恶臭,吸引苍蝇等昆虫前来。巨魔芋与大花草都是世界著名的臭花。巨魔芋的块茎用来是储存营养的地下部分,直径可达65厘米,最重可超过100千克。
繁殖习性
巨魔芋花只能开两个晚上的原因是生长需要巨大能量。为了在短暂的花期吸引昆虫到自己身上产卵,待幼虫发育成熟助其传播花粉,佛焰包的颜色和花纹使它看起来好像肉以吸引埋葬虫和食肉蝇。而开花时散发出的腐尸气味也是巨魔芋授粉的法宝,这种气味通过周期性的蒸汽散发,花序温度达到了36℃,科学家已经知道这是为模仿刚死动物的体温而发热,以进一步吸引食肉昆虫。
开花记录
野生的巨魔芋只生长在印尼苏门答腊的热带雨林里,一生只开两三花,且开花时间很短,顶多数,长出果实后很快就会枯萎。当生长季结束,地底的球茎储存到足够的能量后,老叶会萎凋掉落,球茎进入休眠期,大约会休眠四个左右。从20世纪九十年代算起,约有80株人工培育的巨魔芋在植物园开花,其中六次出现在德国波恩大学植物园,2000年、2003年和2006年为同一株巨魔芋连续三年开花。这种情况是不常见的,因为大多数巨魔芋在第一次开花后由于过度的营养消耗而死去。而这株巨魔芋以3.06米的高度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2011年4月22日,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巨魔芋经过75年的培育才首次开放。2011年5月28日,在北京植物园大温室内,随着一阵阵恶臭,高达2.16米的“大臭花”——巨魔芋的雌花开始绽放,这是中国巨魔芋第一次开花。2011年12月1日凌晨,巨魔芋在日本东京都调布市的神代植物公园开花。该植物在日本国内鲜少开花。2012年12月,世界最大最臭的植物巨魔芋花圣诞节期间在巴西贝洛奥里藏特植物园绽放,这次开花花期仅有72小时,吸引了数百游客前往围观。
该文章由作者:【杨思成】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