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生物学著)

《昆虫记》(法语:Souvenirsentomologiques,即“昆虫学回忆录”或“昆虫学的回忆录”),是法国昆虫学家让·亨利·法布尔的主要著作。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和《昆虫世界》。该书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着,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在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被雨果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生活以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法布尔被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

昆虫记(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生物学著)

内容简介

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一个人一生专为“虫子”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些奇迹的创造者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将从昆虫世界的所见所得转化为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

这本书告诉我们: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象鼻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得到尊重。

《昆虫记》的确是一个奇迹,是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这样一个奇迹,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大门、地球即将迎来生态学时代的紧要关头,也许会为我们提供更珍贵的启示。

本书是“中小学生必读丛书”之一,系教育部推荐书目、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图书。本套丛书精选古今中外名着,为孩子们提供丰厚的精神食粮。时空瞬息万变,人生如白驹过隙,而经典总是一块稳定的所在,经受住时间的冲刷、侵袭。那些坦诚的语句、无畏的呐喊、对人类精神的思考,可以唤醒我们曾经的期望,鼓舞我们现在的勇气,使我们不再虚空浮躁、怀疑未来。这些智者的身影和流传已久的语句,净化我们的心灵,震撼我们的灵魂,使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可以错过但不会被磨灭的,什么是瞬间即逝却又最宝贵的。

作品目录

第一章蜣螂

■蜣螂第一次进入人们的生活至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时间。在古代埃及,农民在春天灌溉农田的时候经常见到这种昆虫。它们黑黑的、肥肥的,忙着向后推着一个圆球形的东西。这个奇怪的圆球让古代埃及农民感到很惊讶,同今天这里的农民一样。这个圆球被古埃及人想象成了地球的模型,并且蜣螂的动作也与天上星球的运转相合。因……

第二章登上旺杜峰

■旺杜峰位于普罗旺斯,是一座高耸的秃峰。它是法国境内阿尔卑斯山脉和比利牛斯山脉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峰。常年屹立于云端,在很远处就能看到它。因为它的周围没有其他山峰,或者说没有能与它比肩的山峰。多少年来,它就那样静静地、孤独地矗立在法国南部。旺杜峰是研究不同气候带植物分布的天然实验室,随时准备供科学家……

第三章荒石园

■在野外建立一个实验室是我年轻时最大的愿望。这是一个很奢侈的想法,因为当时我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我四十多年来一直有一种想法,那就是拥有一块小小的土地,把四面都围起来,谁也不得入内,任它长满荆草,变得荒芜。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黄蜂和蜜蜂最喜欢这种环境。在这里,我可以避开烦扰,用一种特殊的语言同我的……

第四章舍腰蜂

■许多昆虫非常喜欢与人们当邻居,它们会把巢穴建在我们的屋子旁边。这其中就有舍腰蜂,它是这些昆虫中最能够引起人们兴趣的。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舍腰蜂的身材十分美丽动人;第二,它的头脑非常聪明;第三,它的窠巢非常奇怪。但是,还是很少有人知道舍腰蜂这种小昆虫。就算是它们住进某一家人的火炉旁……

第五章蜜蜂、猫和红蚂蚁的寻家之旅

■关于蜜蜂的故事,我希望能够了解更多。有人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它被扔到哪里,它总能飞回到原处。我想亲自试验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此。我的屋檐下有一个蜂窝。这一天,我从这个蜂窝中捉了几十只蜜蜂,并把它们放到纸袋里。我安排我的小女儿爱格兰在屋檐下等候,然后我带着这些蜜蜂到了二里半路以外的地方……

第六章黑腹狼蛛

■蜘蛛的名声很坏,这可能与它们长的模样有关。它的模样是一副狰狞的面孔,让人看到之后便忍不住一脚将它踩死。但是在生物学家眼中,它既勤奋又勇敢,还有纺织的天赋,是昆虫中非常优秀的一员。即使不是生物学家,蜘蛛也是值得关注的一种动物,就像小狗、小猫、小鸡一样。有人会说狗、猫、鸡都是干净的,而蜘蛛身上有毒。……

第七章樵叶蜂

■在园子里漫步的时候,经常会在丁香花或玫瑰花的叶子上发现一些小洞。这些小洞非常精致,就像是有人用巧妙的手法剪出来的一般,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有些叶子上只有几个洞,而有的叶子上的洞实在是太多,以至于只剩下了叶脉。这到底是谁干的呢?它为什么要这么干呢?是把叶子吃掉了,还是在搞恶作剧。这些叶子上的洞……

第八章两种奇异巢穴

■我们知道,自己不会筑巢,只能借居在别人遗留或者抛弃的巢内的蜜蜂,并不是只有樵叶蜂。有的蜂会居住到泥匠蜂的故居中去,有的会找一个蜗牛的空壳,还有的会搬进掘地蜂曾经居住过的砂坑,总之是五花八门。其中有两种蜂的借居方式比较奇特。有这样一种蜂,它在芦枝上做一个棉袋,看上去就像睡袋一样,此后便寄居在这个棉……

第九章天牛吃路

■冬季来临之前,这里的天空总是灰色的。为了储备冬天供暖的用柴,我忙着收集大大小小的树枝。这项工作看上去很单调,但是我让它变得非常有趣。我的研究无处不在,我向伐木工人订购了一批木料,并要求他们将那些被蛀虫蛀满洞孔的树段锯下来交给我。木料场的老板很高兴,当然了,像我这样的客户可不多见,可谓是千载难逢。……

第十章新陈代谢的工作者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默默无闻的昆虫。尽管它们从来没得到过相应的报酬和称赞,但是它们依然在做着那些积极有意义的工作。一只鼹鼠死后,许多蚂蚁、甲虫和蝇类都会赶过去,在这个尸体上集合。你如果见过这种情景可能会觉得恶心,甚至起一身鸡皮疙瘩。你一定会觉得这些昆虫肮脏无比。这样想的话,你就错了。它们正在对这……

第十一章西班牙蜣螂

■还记得我们前面提过的神圣甲虫吗?就是那种会滚圆球的动物,它滚出的圆球既可以当食物,又可以深加工,制成梨形的巢。这种形状的巢对于小甲虫的生长有什么利处,又有什么害处,我在前面都说过。对于神圣甲虫的巢来说,再也没有比圆形的更适合它的形状了。保存在里边的食物不会发硬,也不会发干。我在前面说过一些极……

第十二章蝉

■对于蝉的歌声,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大熟悉,因为它生活在那种有许多洋橄榄树的地方。但凡读过拉封丹寓言的人,基本上都记得蚂蚁对蝉的嘲笑。尽管第一个讲述这个故事的人并不是拉封丹。故事中讲:蝉在夏天里无所事事,整日高歌,而蚂蚁则忙着储藏食物。到了冬天,蝉因为没有储存下粮食,整日饥肠辘辘。它到蚂蚁家去借粮食……

第十三章螳螂

■在南方有一种与蝉一样的昆虫,虽然它不怎么出名,但是很能引起人的兴趣。它不能像蝉一样唱歌,因为它没有钹。如果有的话,它的声誉肯定比那些有名的音乐家要大得多,因为它的形状与习惯都十分奇特,适合成为一名出色的乐手。在古希腊时期,这种昆虫被叫做螳螂,或先知者。它常常在太阳的焦灼中半身直起,立在青草上;……

第十四章椎头螳螂

■生物最初起源于大海。世界上的物种,人们至今无法统计出它们的数目;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动物,人们无法判断它们的类别。海洋深处就生活着许多动物的祖先,所以我们常说:海洋是一个丰富的宝库,人类离不开海洋。相对海洋来说,陆地上那些奇形怪状的动物已经不多了,大部分都灭绝了,少数遗留下来的大多是一些昆虫类的动……

第十五章伟大的父亲:西西弗

■在昆虫的世界中有许多伟大的母亲,我们已经见过了一些。现在,让我们关注一下昆虫中伟大的父亲吧!除了高级动物中会有好父亲之外,低级动物中的好父亲并不多。低级动物中,大部分父亲对家庭和子女都是漠不关心的。如果是在哺乳动物和鸟类中,这种父亲是要遭到唾弃的。况且,照顾一下子女并不会占用它们多长时间。但是……

第十六章我的学校

■好多人认为一个人的性格、才能和爱好主要是先天形成的,遗传是主要的成因。对于这种智慧来自祖先的说法,我不完全赞同。我想通过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明,我的性格和对昆虫痴迷的爱好并不是继承自我的哪个祖先。对于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来讲,他们对昆虫没有半点好感。我对我的外祖父没有什么印象,也了解不多,只是知道他……

第十七章潘帕斯草原食粪虫

■在我小的时候,我疯狂地迷恋上了罗宾逊,整日幻想着周游世界。我渴望到处走走,无论是陆地还是海洋,只要是我没去过的地方我都感兴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候,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和植物,这些都让我神往。幻想毕竟是幻想,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还是要面对现实。那就是生活枯燥乏味,整年都难得有机会外出。……

第十八章昆虫的着色

■南美洲潘帕斯草原上有一种食粪虫非常漂亮,当地人都称它为“米隆食粪虫”。按照昆虫学专业的分类,它的学名应该是“亮甲虫”。这个名字对它来说一点儿都不夸张,体现出了它的阳光、灿烂、英武。虽然终生与腐尸、粪便之类的污秽之物打交道,但是它的外表却是非常光辉,身体上就像镀了一层金属。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发出的……

第十九章白面螽斯

■在我居住的区域里生活着一种白色面孔的螽斯,它可以算得上是蚱蜢类的首领了,无论是从外表上看,还是比歌喉。它那灰色的身体、强有力的大腮、宽阔的面孔,都透露出一股首领风范。到了夏天最炎热的时候,在长长的草上、岩石下面、松树间都能看到它来回跳跃的身影。如果你想捉几只回去,也不是什么难事。白面螽斯这个……

第二十章绿螽斯

■现在是七月,虽然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但是气温高得吓人,酷暑仿佛提前来临。这几个星期以来,人们被这种高温折磨得非常难受。那天是国庆节,晚上人们聚集在小镇上狂欢。有人在地上生了一堆火,孩子们围着火堆欢快地跳舞。嘈杂的人群中还不时地传来鼓声。当时已经是晚上九点了,空气中有些凉爽。我躲在黑暗的角落里,……

第二十一章蟋蟀

■蟋蟀的名气是和蝉一样大,它的住所和它的歌喉是它拥有如此高的名气的原因。这两项缺一不可,毕竟,只拥有一项绝技的昆虫实在是太多了。拉封丹在寓言中提到了很多动物,但是关于蟋蟀的只有寥寥几句,看来,蟋蟀的天分和才气还没有被他注意到。不过,有位法国的作家倒是写过一篇关于蟋蟀的寓言。可惜的是,这篇寓言没有……

第二十二章松毛虫

■我花园中的那几颗松树每年都搞得我疲惫不堪,因为每年都会有松毛虫去树上筑巢,它们还吃掉几乎所有的树叶,我不得不在每年冬天去毁掉它们的巢。并不是我吝啬,实在是这些毛虫太过分了。再不把它们赶走,它们就要把我赶走了。要是放纵它们的话,我恐怕就再也听不到风吹松树发出的那种动听的声音了。尽管对它如此厌恶,……

第二十三章被管虫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如果你的眼睛正常的话,你就不会将一种小东西忽略。它们的身影在破旧的墙壁上,扬起尘土的大街上,或者是那些空旷的场所都可以见到。这个东西指的就是柴束,这原本是一种没有生命的东西,但现在它却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动,自由自在。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魔力让没有生命的东西能够跳动呢?等到走……

第二十四章白蝎“自杀”

■突然出现的惊吓会让人反应不过来,吓得站在原地不动。还有的久久回不过神来,更有甚者能被吓死。人且如此,更不用说昆虫了。突然的惊吓或者是撞击,会让昆虫陷入短暂的昏迷状态,身体在原地晃晃悠悠。昆虫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受到的惊吓并不是太严重的话,它们原地迷糊一会儿就能恢复过来;如果受到的惊吓非常严……

第二十五章化石书中的象虫

■在阿普特地区,你会发现许多奇怪的岩石。由于长时间的风化,它们已经变成了页片的形状。这些片状的岩石,看上去就像薄薄的纸板。这种岩石还可以燃烧,并且吐出火苗,冒出黑烟,就像是在燃烧真的纸板一样,还伴随着刺鼻的味道。这些岩石是从哪来的呢?它们来自远古时期巨大湖泊的湖底。当年那里生活着鳄鱼、乌龟和各种鱼……

第二十六章池塘中的世界

■当我面对着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从不感到厌倦。因为这是一个小小的世界,数不清的小生命在里面繁衍生息。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池塘边聚集,它们无忧无虑地在暖和的池水中追逐、嬉戏;有一种蝾螈肚皮是红色的,它缓缓地在水中游动,它那宽宽的尾巴看上去就像舵一样左右摇摆;在那边的芦苇草丛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用枯……

第二十七章石蚕

■我把一些小小的水生动物放进了我的玻璃池塘,它们叫石蚕。更准确地说,它们是石蚕蛾的幼虫,平时都很巧妙地隐藏在枯枝做成的小鞘内。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是石蚕生活的地方。它们经常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随波逐流。这时候,小鞘就是它们的房子。可以活动,可以随身携带的房子。这种小鞘既是简易的房子,也是精致的……

第二十八章孔雀蛾

■有一种长得非常漂亮的蛾叫孔雀蛾,欧洲的孔雀蛾是其中个头最大的一种。它们的衣服非常绚丽,红棕色的绒毛披满全身;一个白色的领结优雅地系在脖子上;许多灰色和褐色的小点洒在翅膀上;翅膀的周边还镶着白色的边。同时,它的眼睛又黑又大,眼帘由黑色、白色、栗色和紫色等色彩镶嵌而成。变成这种蛾的毛虫也非常漂亮,黄……

第二十九章林荫小道

■我很喜欢我家附近的一条林荫小道,那里曲径幽深,路边种的全都是丁香。到了五月,丁香花纷纷绽放,枝条也多姿多彩,相互交织。由于路两边的丁香太茂密,树冠便在小路上面架在了一起,像是搭起了一顶帐篷。林荫小路,拱形的帐篷,再加上幽静的环境,使这里看上去像是一座小教堂,我把它称做丁香小教堂。上午,阳光穿过……

第三十章斑纹蜂

■矿蜂身体纤细,个头有大有小。大的比黄蜂还大,小的比苍蝇还小。它们腹部的底端都有一条明显的沟,沟里藏着一根刺。这根刺可以在沟里来回地移动,当遇到敌人来侵犯时,可以用以保护自己。有一种矿蜂中身上长有红色的斑纹,这种蜂叫斑纹蜂。雌性斑纹蜂的斑纹要比雄性的更绚丽多彩,腹部上还环绕着黑色和褐色的条纹。它们……

第三十一章黄蜂

■我准备同我的小儿子保罗一起去参观黄蜂的巢。保罗眼力好,注意力集中,这对我们的观察都非常有帮助。当时是九月,风和日丽,我俩一边寻找黄蜂的巢,一边欣赏着路边的美景。忽然,小保罗发现了一个黄蜂的巢。他指着不远处激动地冲我喊:“看!黄蜂巢,那边有个黄蜂巢,没错,我看得一清二楚。”我朝着他指的方向看去,……

第三十二章赤条蜂

■赤条蜂的身材从它的名字上也能看出几分。它的腰很细,身材玲珑,肚皮是黑色的,上面围着一条红腰带。赤条蜂喜欢把巢穴建在小路边,或者是太阳照耀着的泥滩上。它对土壤的要求是疏松,容易钻透。知道了这些,在春季四月里我们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它们。赤条蜂的巢穴像一口井一样,是一个垂直的洞。洞大约有两寸深,直径……

第三十三章捕蝇蜂

■黄蜂是如何建巢,赤条蜂是如何寻找和猎取毛毛虫,这些我想你都知道了。不过,并不是每一种蜂都像它们一样生活。相比别的蜂来说,捕蝇蜂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每天都会捕捉新鲜食物来喂它的孩子。这种蜂会在泥土最疏松的地方建巢,还要有明亮的阳光,能看到天空。它们有时候出没在广场上,那里光秃秃的,没有任何阴凉。我就……

第三十四章寄生虫

■八九月间,光秃秃的山上被太阳晒得发烫。尤其是正对着太阳的斜坡,那里眼看就要被烧焦了。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么热的天气跑这里来呢?因为这里有我们想要观察的对象。黄蜂和蜜蜂以这种地方为乐土,真令人费解。它们往往躲在地下的土堆里忙碌着,忙什么呢?忙着盘点自己的食物。这些食物有象鼻虫、蝗虫、蜘蛛、蝇类和毛毛虫……

第三十五章蜂螨

■在卡本托拉斯乡下,有一座围绕着沙土地的高堤。黄蜂和蜜蜂非常喜欢到高堤附近活动。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一带阳光充足;二是这一带容易开凿,适合黄蜂和蜜蜂来此筑巢。五月份的时候,阳光温暖,天气适宜。高堤一带的蜜蜂主要有两种,都是泥水匠蜂。它们在地下建造起一个个的小屋。其中的一种蜜蜂,在……

第三十六章条纹蜘蛛

■很多人都不喜欢冬季。有人认为在冬季里很难看到虫子,因为它们大都躲在洞里冬眠。也并不完全是这样,有些虫子是可以在冬季观察的。有时候,人们在阳光照耀的沙地里,在树林里,或者在石头底下会发现一件有趣的艺术品,那就是条纹蜘蛛的巢。我就曾经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发现了这样的艺术品。当时非常激动,糟糕天气导致的……

第三十七章蟹蛛

■我们在上面讲过条纹蜘蛛。这种蜘蛛起初的时候为了给自己的子女营造一个温暖的环境,每天都在辛勤地工作,废寝忘食。可是到了后来它们却离开了这个家,看上去有些不负责任。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是它们的职责已经完成,小蜘蛛可以靠着阳光自己孵化出来;其次便是自然给它的生命太短暂了,第一轮寒流过后,它就会死去。它等……

第三十八章迷宫蛛

■蜘蛛织网就相当于人类纺织,它们是纺织方面的天才。这些网帮助它们不用自己出手就能捕获猎物。如果说它们这是“守株待兔”的话,这张网就是“株”。一些蜘蛛不善于织网,不过它们有一些其他绝技,同样可以帮助它们轻而易举地将猎物杀死。这样的蜘蛛实在是太多了,几乎所有以昆虫为主题的书都会提到它们。有一种蜘蛛叫……

第三十九章蛛网的建筑

■蜘蛛是一种很常见的昆虫,无论是路边还是花园中,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傍晚的时候,很多人喜欢出来散步。这时你注意观察一下路边的灌木和草丛的话,就会发现许多蜘蛛留下的痕迹。若不是遇到紧急情况,蜘蛛的爬行速度一般很慢。我们可以找个地方坐下,慢慢地欣赏它们活动。世界上像我这样的人不多,因为观察蜘蛛确实……

第四十章蛛网上的电报线

■圆蛛科是蜘蛛中的一类,条纹蜘蛛和丝光蜘蛛都属于这一科。这科中也只有它们这两种蜘蛛通常会待在网中央,即使是烈日当头也不肯到阴凉处歇一歇。至于其他的蜘蛛,白天连个影子都见不到,它们一般会选择白天休息。往往会在离网不远的地方,用丝线和树叶给自己卷一个隐蔽的场所,然后躲在其中。在那里它一动也不动,你不知……

第四十一章蛛网中的几何学

■我的花园里生活着好几种蜘蛛,有丝光蛛,也有条纹蛛。我在观察它们的网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尽管不同蜘蛛的网辐条数各不相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也适用于任何一个蜘蛛网。那就是辐条排列均匀,相邻辐条所成的角大小一致。这就导致每个网都被分成了若干等份儿。同一种蜘蛛织的网辐条数相同,被分……

第四十二章克罗多蜘蛛

■克罗多蜘蛛是很漂亮的一种蜘蛛,它那奇怪的名字是来自古希腊的一位女神。这位女神主管纺线,是古希腊三位命运女神中最年幼的一位。这种蜘蛛就是因为精通纺线,所以才被人们以这位女神的名字命名。它织出的线精美、舒适,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纺织大师。下面我们就去认识一下克罗多蜘蛛。它们的家一般会安在有岩石的斜坡上……

第四十三章胭脂虫

■五月的时候,阳光明媚,天气已经转暖。圣栎树也长出了一簇簇的枝叶。还有胭脂栎,这是一种长满小尖叶的灌木,它们丛生在一起,组成了杂乱无章的灌木丛。虽然矮小,但是这种栎树什么都不缺。不信你看,我们从圣栎树上能采到坚果,在它身上照样能采到。其他的栎树我们就不去看了,尤其是英格兰栎树,实在是太普通。我们想……

后记

1879年,56岁的法布尔总算买下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那是一块不毛之地,无法耕种,只能长满杂草。但这是法布尔梦寐以求的天堂,因为它可以成为昆虫的家园。直至去世,法布尔都住在这里,继续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笔记,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法布尔是个奇特的人。一个人耗尽一生观察“虫子”,不能不说是个……

内容提要

本书不仅是一部科学着作,它还称得上是一部出色的文学着作,在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贡献。探求真理使法布尔成为一名科学家,而从热爱生命的角度讲,他又是一位文学家。当他照顾喂养那些生动活泼的昆虫时,他是它们的朋友和家人;当他认真观察它们奇怪的习性本能时,他又成了它们当中的一分子。所以,法布尔在描述他的朋友们时,他的笔下充满了生动的情趣,同时他能敏锐地发现文学作品的错误,并劝诫人们不要想当然地褒贬任何一种昆虫。这样的巨着,只有对昆虫生活有着亲眼观察、亲身体验的人才能写得出来。法布尔是昆虫世界的一名最佳导游,把人们引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昆虫世界。

​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科学家、科普作家,生物学家。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实地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真实地刻录下各种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着。他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等桂冠。

法布尔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言和希腊语言,喜爱古罗马作家贺拉斯和诗人维吉尔的作品。他在绘画、水彩方面也几乎是自学成材,留下的许多精致的菌类图鉴曾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诗人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赞不绝口。法布尔晚年时,《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荷马”和“科学界诗人”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

法布尔虽然获得了许多科学头衔,但他仍然朴实如初,为人腼腆谦逊,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才华受到当时文人学者的仰慕,其中包括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德国作家荣格尔、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诗人马拉美、普罗旺斯文学家鲁玛尼耶等。由于《昆虫记》中精确地记录了法布尔进行的试验,揭开了昆虫生命与生活习惯中的许多秘密,达尔文称法布尔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

当他居住在塞利尼昂时,不少学者、文学家们纷纷前去拜访他。法布尔在自己的居所曾接待了巴斯德、英国哲学家米尔等学者,但与他们的通信并不频繁。公共教育部长维克多·杜卢伊将法布尔举荐给拿破仑三世,后者授予他荣誉勋位勋章。法国政治家雷蒙·普恩加莱途经塞利尼昂,特意绕道荒石园向他致意。

拥有多重身份的法布尔的作品种类繁多:作为博物学家,他留下了许多动植物学术论着,其中包括《茜草:专利与论文》、《阿维尼翁的动物》、《块菰》、《橄榄树上的伞菌》、《葡萄根瘤蚜》等;作为教师,他曾编写过多册化学物理课本;作为诗人,他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语写下了许多诗歌,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牛虻诗人”。此外,他还将某些普罗旺斯诗人的作品翻译成法语;闲暇之馀,他还曾用自己的小口琴谱下一些小曲。然而,法布尔作品中篇幅最长、地位最重要、最为世人所知的仍是《昆虫记》。这部作品不但展现了他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同时还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1915年,将一生奉献给昆虫研究的“昆虫荷马”法布尔逝世了,享年92岁,他在钟爱的昆虫的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

该文章由作者:【卢西】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