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大冒险》改编自1958年日本派遣越冬观测队的真实事件,由弗兰克·马歇尔执导,保罗·沃克、布鲁斯·格林伍德、贾森·比格斯和穆恩·布拉德古德等联袂出演 。影片于2006年2月17日在美国上映。
讲述了八条雪橇犬在残酷的大自然中努力集体求生的故事。这八条被留在冰天雪地南极的狗儿们不畏冰雪,奋勇求生。这场生存竞赛是在跟时间赛跑,狗儿们克服风雪的考验,再度跟主人重逢。
剧情简介
本片讲述的是动物与人之间真情流露的感人冒险故事,在空无人烟、遍地冰雪的南极洲大陆,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一位探险队员Gerry Shepherd与研究学者执行一次研究任务,他们带着八只雪橇狗一同跨越冰原探险,没想到却因为一次意外发生,同行的学者受伤必须立刻送医,Gerry为了要拯救伙伴的性命,被迫必须留下他忠心的雪橇狗而继续前行,Gerry离开时也许下誓言,要尽快赶回来将狗儿们带走。
这八只被留在冰天雪地的狗儿们不畏冰雪,依然奋勇求生守在原地,这场生存竞赛是在跟时间赛跑,狗儿们能不能克服风雪的考验,再度跟主人重逢?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 角色 |
保罗·沃克 | 杰瑞·夏洛德 |
布鲁斯·格林伍德 | 戴维·斯麦克拉伦 |
贾森·比格斯 | 查利·库珀 |
穆恩·布拉得古德 | 凯蒂 |
热拉尔·普兰 | 安迪·哈里森博士 |
奥古斯特·斯彻伦伯格 | 米多 |
温迪·古逊 | 夏娃·麦克拉伦 |
贝琳·达梅斯 | 罗斯玛丽 |
克里斯托弗·康纳 | 埃里克·麦克拉伦 |
邓肯·弗雷泽 | 洛维特上尉 |
丹·兹斯基 | 海军司令 |
迈克尔·戴维·西姆斯 | 阿明·巴特勒 |
职员表
制作人 | 道格·戴维森、布鲁斯·亨德里克斯、大卫·郝伯曼 |
导演 | 弗兰克·马歇尔 |
编剧 | 大卫·迪吉里奥、石堂淑朗、藏原惟缮、野上龙雄 |
摄影 | 唐‧柏盖斯 |
剪辑 | 克里斯多福‧劳斯 |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 | 得奖者 | ||
2007年 | 电影电视音乐奖 最高票房电影 | 全体剧组 获奖 | ||
2006年 | 卫星奖 最佳青年DVD影片 | 全体剧组 提名 |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制作
拍摄外景地
①在选景方面,导演请来了罗宾·蒙塞——山地安全方面的世界级专家,同时是冰川、雪景、水景以及边远地带方面的技术顾问。蒙塞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理想的拍摄王国,最终选定了3个外景地。
②加拿大的斯麦瑟镇:高海拔的滑雪小镇,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以北750英里处。斯麦瑟镇坐落在一个非常独特的桌面形小高原上,四面都是看不到树木的旷野,可以说是再现南极原野风貌的理想之地。影片主要场景拍摄地,包括美国和意大利科考基地的营地,冰冻火山和影片中小狗杜伊摔下冰崖的场景。
③丹麦的格陵兰岛:充满魔力的北方国度,到处都是冰川和海岸冰原。影片中最为壮观的自然场景就是在那里拍摄的。
④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斯图尔特:距离阿拉斯加海得尔边界不远,是影片一些动人心魄的远景拍摄地。
拍摄过程
①在斯麦瑟镇拍摄不会像在南极拍摄那样艰苦,但同样也非常不容易。因为那里的天气会在10分钟内发生巨变,摄制组每天要准备好拍摄3种不同的场景,以便能够根据天气条件随机拍摄其中的任意一场。摄制组必须在寒冷而潮湿的雪天拍摄,不仅不能让雪花落在镜头上,而且还要担心在乳白天空条件下的能见度问题以及回放问题,还包括布设电缆问题。
②影片的绝大部分镜头在外景地拍摄,但是有少数镜头在外面拍摄过于危险。为了拍摄那些人和狗在冰冻的水下面临危险的关键镜头,剧组在一个大摄影棚里搭建了一堂景,被人们称之为“冰景”。搭建“冰景”,一方面再现格陵兰岛一带的冰冻峡湾,一方面还必须是一个能够操纵动画模型海豹并且供雪橇犬表演的地方。设计师威利特曾4次造访格陵兰岛,逼真地表现冰层光是制作不同的冰层就需要13道工序,包括透明的冰、河冰、雪冰和冰山上的冰 。
狗狗培训
①培训场地最初在加州。在影片开拍前3个月,为了适应寒冷和冰雪的环境,它们和20多名驯养员转移到了斯麦瑟镇附近一个大雪覆盖的乡下农场。最初的训练涉及表达感情,如吠叫和龇牙,还有很多头部动作。随着训练的深入,雪橇犬开始进行技能培训。包括从跃起追踪飞鸟(利用拖动拴在线绳上并填充了食物的玩具引诱它们)一直到在冰面上爬行,甚至还对它们进行忍受埋在雪堆中的训练。
②拍摄时每条狗都有两名驯养员和它们一起工作。连拉雪橇对于这些狗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因为它们本能地会把雪橇拉出去很远,但是在影片中为了剧情需要却经常要求它们拉5英尺远便突然停下来。而训练过程中,这些雪橇犬在彼此相处中建立起了独特的关系,而这种社会等级制度却恰恰和影片中对角色的要求基本吻合 。
制作发行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加拿大 Canada | 2006年2月17日 |
意大利 Italy | 2006年3月31日 |
法国France | 2006年4月26日 |
巴西 Brazil | 2006年5月12日 |
澳大利亚 Australia | 2006年3月10日 |
德国Germany | 2006年3月23日 |
英国 UK | 2006年4月21日 |
新加坡Singapore | 2006年4月13日 |
荷兰Netherlands | 2006年10月4日 |
参考来源
幕后花絮
1.杜威和杜鲁门的名字来自1948年参加美国总统竞选的候选人托马斯·杜威和哈里·S·杜鲁门。
2.那头吓人的海豹是假的。奥斯卡特技美术奖获得者斯坦·温斯顿的团队应邀为雪橇犬和海豹大战场景制作生性顽强的动画模型海豹。弗兰克·马歇尔曾经与温斯顿共同创作过《侏罗纪公园》 。动画模型海豹完成后需要涂上一层薄薄的花生酱,以便引诱雪橇犬攻击它。
3.日本版的电影《南极物语》与该片相比结局要残酷得多。而真实事件中,一共有十五只狗,最后只有两只生还。
4.尽管电影中狗狗们以白天戏居多,但真实事件中的狗狗们却不得不忍受南极圈冬天漫长的黑夜。
影片评价
影片中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巍为壮观,科学家掉进冰层裂缝的场景,雪橇犬在茫茫冰雪中孤独行走的场景,它们在南极极光里好奇仰望的场景,以及营救狗狗的破冰船破冰前进的镜头等等,这些镜头和段落都让观众感叹影片中的南极大陆逼真而有气势 。(新华网评)
影片情节和结构的设置并不出彩,尤其是人物部分,招招是俗套———带点小波折的爱情,插科打诨的配角,关键人物关键时刻心理转变,让故事柳暗花明,直奔或许并不完全圆满但基调肯定是喜剧的结局。 而片中那些训练有素的雪橇犬挽救了这部本该坠入平庸无底洞的电影,是它们让《南极大冒险》成了一部至少不会招人嫌,而且应该很讨爱狗人士欢心的作品。而导演弗兰克·马歇尔采取了与纪录片相似的风格拍摄那些在冰天雪地中挣扎生存的雪橇犬们,真实的震撼和感人至深,成了电影真正的杀手锏。(新华网评)
这部电影是根据1958年日本派遣越冬观测队的真实事件。是的,这不是人类的南极冒险,而是八只雪橇犬的南极冒险故事。很令人感动。(搜狐网评)
该文章由作者:【船到桥头自然沉】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