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王苹执导的电影)

1958年在中国上映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王苹执导的剧情片,由孙道临、袁霞主演。2021年9月21日,该片4K彩色修复版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10月6日,修复版在全国公映。

该片主要以李白烈士的事迹为原型 ,讲述了中共党员李侠潜伏在敌占区,为革命事业奉献出生命的故事。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王苹执导的电影)

剧情简介

1938年的上海。这里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也是蒋介石勾结日寇搞卖国活动的秘密接头点。我党地下组织的电台被敌人破坏了,延安解放区我军电台政委李侠奉命前往上海,加强秘密电台的工作。地下党组织同时还派何兰芬与李侠假扮成夫妻,协助李侠工作。李侠白天的身份是湘绣商人,晚上就到阁楼上去收发电报。 何兰芬本是纱厂女工,扮成太太很不习惯。李侠耐心的说服她上海是更危险的前线,并把她带到阁楼上,向她讲明自己的工作岗位对革命的重要意义。在战斗中,李侠与何兰芬产生了感情,二人经过组织批准,结成了真正的夫妻。

李侠通过电波揭露国民党右派的投降阴谋、传播我党抗日主张,使敌人深感恐慌。上海被日军全面占领后,日寇通过分区停电等方式发现了秘密电台并逮捕了李侠。李侠在敌人的酷刑下,严守党的秘密,不卑不亢从容应对,自始至终只说“我是中国人”。敌人无奈将他释放。而与李侠同牢的国民党特务姚苇误以为李侠是重庆派来的人,在出狱后力邀李侠参与传递密谈降日情报的活动。李侠借机将这些情报转送到延安。

日本投降后,李侠夫妇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斗争。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这时,李侠的电台被发现了。党组织通知李侠撤回根据地去。就在撤离前夕,李侠得到两份重要情报。他为将两份情报发送出去,让妻子带着儿子转移,自己则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姚苇测出了李侠的电台所传出的信号并带人包围了他所在的地方。在敌人即将到来的危急时刻,李侠争分夺秒坚持将情报发完。敌人的枪口对准了李侠,李侠镇定地将电报稿吞进肚里,向战友们深情地发出最后的话:“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角色

袁霞 饰 

何兰芬

孙道临 饰

 李侠

邢吉田 饰 

孙明仁

黄婉苏 饰 

白丽君

陆丽珠 饰 

柳尼娜

王心刚 饰

 姚苇

王孝忠 饰 

中村

盂庆芳 饰

 小仓

刘江 饰 

国民党厅长

里坡 饰 

八路军首长

吴凡 饰 

施祥宝

张璋 饰 

打手、特务

曲云 饰 

邻居

刘秉章 饰

 李侠战友

李力 饰 

印刷工

朱毅之 饰 

精神病人

颜碧君 饰

 房东

张帆 饰 

查户口的、买衣服的

王毅 饰 

延安电报员

张亨利 饰

 警卫员

职员表

制作人

陶申(制片主任)

导演

王苹

副导演(助理)

董兆琪

编剧

林金

摄影

薛伯青、冀明(副摄影)

配乐

李伟才

剪辑

罗玉

美术设计

王伟

服装设计

颜碧君

录音

何宝锭

特技

何如

伴奏

中央乐团交响乐队

指挥

李德伦

合唱指挥

秋里

角色介绍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于

音乐原声

音乐类型

曲名

作词、作曲

片中插曲

《延安颂》

莫耶、郑律成

获奖记录

获奖奖项

获奖方

1978年南斯拉夫第七届索波特“为自由而斗争”国际电影节

最佳女演员

袁霞 

幕后制作

导演王苹认为孙道临有地下工作者的眼神,因此选他作为主角。孙道临为了演好角色,探访了李白夫人裘慧英及多位真正地下工作者,并学会了发电报。一向扮演英雄人物的王心刚破天荒地在片中扮演反派,是影片的另一大看点。

剧集评价

剧作上的省略使该片情节发展迅速且充满张力,但关键的时候却又把观众的胃口吊足。剪辑上很有创意,在上海和延安之间通过电波来回呼应的一组镜头蒙太奇的组接,构思相当的精妙。孙道临在塑造高大全角色时不忘加入生活化的片段,极大地增加了李侠这个人物的丰富性。而王心刚的表演颇具诙谐效果,让人们对于这个糊涂的反派有了复杂的情感认知。(网易娱乐评)

该文章由作者:【黄金书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