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肌位于小圆肌的下侧,其下缘为背阔肌上缘遮盖,整个肌肉呈柱状,起于肩胛骨下角背面,肌束向外上方集中,止于肱骨小结嵴。起止点:位于小圆肌的下侧,其下缘为背阔肌上缘遮盖,整个肌肉呈柱状,起于肩胛骨下角背面,肌束向外上方集中,止于肱骨小结嵴。作用:肩关节旋内、肩关节内收、肩关节后伸(在无阻力的运动中,不表现出电的活动,但在做抗阻力动作时,它是原动肌),由于该肌对手臂的作用同背阔肌很相象,所以,被称为“背阔肌的小助手”。
基本概念
位于小圆肌下方,起自肩胛骨下角背面,肌束向上外方,经臂的内侧、肱三头肌长头前面,止于肱骨小结节嵴的肌。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大圆肌的应用解剖
目的:研究大圆肌的形态特点及血管神经蒂特点。
方法:对44侧固定尸体的大圆肌的肌腹、肌肉起止点以及血管神经蒂进行解剖与测量。
结果:大圆肌肌腹上缘长11~18cm,下缘长6~8cm,肌性起点占63.6%,半腱半肌性起点36.4%,腱性止点占79.5%,半腱半肌性止点20.5%。血供来自旋肩胛动脉72.0%,胸背动脉6.8%,肩胛下动脉20.5%,血管蒂呈多级分支,自起点至入肌点可分离长度2.1~7.6cm,直径1.0~2.9mm,若分离至腋动脉,可分离长度6.6~18.1cm。神经支配来自肩胛下神经下支,与血管伴行,呈多级分支,自发出点至入肌点可分离长度3.43~10.90cm,直径0.86~2.11mm。
结论:大圆肌的肌肉及血管神经蒂的特点,可用于肩肘功能重建手术中的动力肌,且手术切口隐蔽,利于美观。大圆肌神经支配主要来自C5、C6,肱三头肌神经支配来自C7为主,大圆肌可在肱三头肌瘫痪时代替其功能。冈上肌、冈下肌、肱三头肌虽然也属C5、C6支配,但在臂丛神经不全损伤的患者中,经过自然病程或神经手术以后有肌肉恢复不平衡的现象,可能大圆肌恢复至4度以上的肌力,冈上肌、冈下肌、肱二头肌恢复不佳,仍可应用大圆肌重建功能。
该文章由作者:【越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