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汉语汉字)

贞(拼音:zhēn)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贞最早和“鼎”是同一字,“鼎”在卜辞借用为贞卜的贞。后来在“鼎”的基础上加“卜”分化出“贞”。“贞”后来又假借为“坚贞”或“有操守”之义,如:坚贞不屈。另外,在封建社会中的一种压迫妇女的道德观念,专指妇女不能改嫁为“贞”,就是所谓“贞节”。

贞(汉语汉字)

文字源流

“贞”最早与“鼎”同字,作图1、2。“鼎”是古代的一种炊具,也是一种礼器。甲骨文的“鼎”就是对这一类器物的描摹。甲骨文中鼎字大量地被借用作贞,其前辞的固定格式“某某卜某贞”、“某某卜贞”、“某某卜,在某贞”等都离不开贞。为了区别这一用法,后期甲骨文在“鼎”的基础上加上“卜”造了“鼑(贞)”字,如图3。《说文解字》:“贞,卜问也……一曰,鼎省声。”明显见《说文》所引京房说带出部分贞字正确的演化线索,弥足珍贵。“鼑(贞)”字最先见于商代,就是在鼎上加上形旁卜,此后西周甲骨文、金文、春秋金文都接受了此种结构。战国时主流结构的最大变化是声旁鼎远离象形,简化,下部的构件由原来的“鼎”变成“贝”。“鼎”变为“贝”的大致流程为图A-图E。非主流变化也是在这种演变大势下进行的。鼎或作图F、图G、图H(鼎足近似为皿),或作图I,或成贝形(图11,复加金为形旁)。《说文》整理为从卜从贝,实际贝是由鼎省变而成,表示鼎声。楷书作繁体作图14,简化作贞。

“贞”本义是占卜、卜问的意思。所以在甲骨文中把占卜的人称为贞人。在古人眼内,这些占卜的人都是品行端正的人,所以“贞”字又引申为言行一致,端正,如成语“坚贞不屈”。在封建社会里,把妇女死了丈夫而守节称为贞女,要为她树贞节坊。这里的“贞”就是品行端正,忠贞不屈。

详细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zhēn

(旧读zhēng)

动词

卜问;占卜。

指遵守信约。

竹木等植物经寒不凋。

匡正;整肃。

指对赋税的减省。

担当,承受。

征收。

名词

《易》卦的内卦。即下三爻。

旧时称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等的道德观念。

正轨,正道。

君长,首领。

下下,最低的等级。

规定。

正楷,楷书。

形容词

忠于自己所信守的原则;坚定不变。

诚信。

端方正直。

坚固;坚致。

稳定;安定。

良善;美好。

正(与偏斜相对)。

通“桢”。主干。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三】【卜部】陟盈切(zhēng,今读zhēn)

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一曰:鼎省声。京房所说。

【注释】①贽(zhì):初次拜见尊长时的礼物。这里泛指礼物。②京房:西汉今文《易》学京氏学的创始人,本姓李。京氏学宣扬“天人感应”。

说文解字注

卜问也。《大卜》:“凡国大贞。”大郑云:“贞,问也。”国有大疑,问於蓍龟。后郑云:“贞之为问。问於正者。必先正之,乃从问焉,引易师贞丈人吉。”

从卜贝。会意。

贝,此字今补。

㠯为贽。说从贝之意。

一曰鼎省声。京房所说。一说是鼎省声,非贝字也。许说从贝,故鼎下曰“贞省声”。京说古文以贝为鼎,故云“从卜,鼎声”也。陟盈切,十一部。

广韵

陟盈切,平清端‖贞声耕部(zhēng,今读zhēn)

贞,正也。陟盈切。六。

康熙字典

【酉集中】【贝】贞·康熙笔画:9·部外笔画:2

古文:?

《唐韵》陟盈切。《集韵》《韵会》知盈切,并音祯。《说文》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徐曰:《周礼》有大贞礼,谓卜人事也。

又《易·乾卦》:元亨利贞。疏:贞,正也。又《文言》:贞者,事之干也。《书·太甲》:一人元良,万邦以贞。疏:天子有大善,则天下得其正。

又《书·洪范》:曰贞,曰悔。传:内卦曰贞,外卦曰悔。

又《礼·檀弓》:故谓夫子贞惠文子。疏:谥法,外内用情曰贞。

又《释名》:贞,定也。精定不动惑也。

又木名。《本草》:女贞,木名。蘇颂曰:女贞,负霜葱翠,故贞女慕其名。一名冬青。

字形书法

“⺊”,首笔竖写在竖中线。“贝”,“ㄇ”顶部在横中线上方;竖撇从田字格中心起笔。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t

i̯ĕŋ

王力系统

t

ǐeŋ

董同龢系统

t

jeŋ

周法高系统

t

ieŋ

李方桂系统

t

rjing

西汉

东汉

jieng

jie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jieŋ

北魏後期北齐

庚耕清青

jieŋ

齐梁陈北周隋

庚耕清青

jieŋ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ȶ

i̯ɛŋ

拟音/王力系统

ȶ

ǐɛŋ

拟音/董同龢系统

ȶ

jɛŋ

拟音/周法高系统

ʈ

iæŋ

拟音/李方桂系统

jäng

拟音/陈新雄系统

ȶ

ǐɛŋ

韵书集成

韵书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下平十四清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陟盈切

ȶjɛŋ

集韵

平声

下平十四清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知盈切

ȶiæŋ

中原音韵

阴平

庚青

齐齿呼

全清

tʂiəŋ

中州音韵

平声

庚青

知声切

洪武正韵

平声

十八庚

全清

诸成切

tʃiəŋ

分韵撮要

阴平

第七英影应益

该文章由作者:【张宇轩】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