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圣(台湾导演、编剧)

魏德圣,台湾导演、编剧。2008年因执导《海角七号》获得票房佳绩,声名大噪。从事电影创作多年,曾任电影《麻将》的副导、《双瞳》的策划、着有半自传的《小导演失业日记》一书、一直想拍台湾原住民抗日电影《赛德克.巴莱》却因资金问题未能如愿、正负债三千多万台币拍摄一部叫作《海角七号》的轻喜剧。但如果你在九月之后再搜寻魏德圣这个名字,你会发现他执导的《海角七号》竟然卖座直上云霄,成了台湾史上最卖座的华语片,不可避免地,他也成了干涸已久台湾电影界的新希望。

魏德圣(台湾导演、编剧)

人物介绍

魏德圣,1968年8月16日出生于台湾台南市永康区,中国台湾男导演。 1993年,魏德圣开始进入杨德昌电影工作室工作,1994年,首次编写的剧本《卖冰的儿子》获得台湾官方颁发的优良电影剧本奖。之后执导的短片《夕颜》、《对话三部》等多次获金穗奖肯定。2008年,魏德圣自编自导的电影《海角七号》获得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和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个人获得年度杰出台湾电影奖和最佳导演奖 。2011年,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人拍摄自编自导的史诗英雄电影《赛德克·巴莱》正式上映 。

演艺经历

1997年魏德圣在电视上看到东部原住民为“还我土地”的运动,2000年他完成讲述“雾社事件”始末的剧本《赛德克·巴莱》,获得当年优秀剧本奖。之后魏德圣在策划由好莱坞出资、依照好莱坞制作模式拍摄的《双瞳》后(同时也担任副导演一职),他有感于台湾电影长期以来缺乏大笔资金挹注,电影工作者及技术人员在窘迫的工作环境下饱受压抑,亟须有一部能跃登国际的大格局制作让他们释放能量,证明自己的能力,因而决心放手一搏,独力投入200多万元资金,依照国际级制片规格,完成五分钟长《赛德克·巴莱》片段(前导片),希望能以这段精心打造的前导片吸引国、内外资金,将当年领导雾社抗日事件的赛德克族英雄莫那鲁道转换成现代的银幕英雄,带领出一股风潮。

无奈在釜山电影节等地,卖家对《赛德克·巴莱》大表赞赏但却没有愿意投资。随着2008年卖座电影《海角七号》刷新台湾电影票房纪录,很多人开始知道世界上有个导演名叫魏德圣。电影最终问鼎多项2008金马大奖,成为2008年台湾华语电影的大赢家。

1993年金鳌勋筹拍军教片《想飞——傲空神鹰》,魏德圣担任该片场记,认识了杨德昌电影工作室人员,因而在工作结束后进入杨德昌电影工作室担任助理。

1994年魏德圣首次创作的剧本《卖冰的儿子》获得了台湾官方颁发的优良电影剧本奖。1995年摄制了一部短片《夕颜》,去参加台湾政府为鼓励年轻人制作非商业性剧情影片设立的金穗奖,得到了第十八届金穗奖优等录影带。

1995年日本导演林海象来台拍摄日台合作片《海鬼灯》,魏德圣出任该片制作助理。

1996年在导演杨德昌筹拍的新片《麻将》中,魏德圣于短期间从场务、助导而升任副导。20实际90年代末因为杨德昌制作一部电影的周期实在太长,魏德圣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一个电影梦想,所以选择离开杨德昌的导演工作室。

1996年开始魏德圣以16mm底片拍片,短片作品包括《对话三部》、《黎明之前》、《七月天》等,除了同获金穗奖肯定外,也日益受到国内外影展的重视。

1997年魏德圣偶然翻到邱若龙的漫画《雾社事件》,深受触动,开始提笔写剧本。2000年他完成讲述“雾社事件”始末的剧本《赛德克•巴莱》,获得台湾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奖”。2003年他花费200万新台币拍了5分钟的预告片,希望吸引投资,以失败告终。

2002年出版图书《小导演失业日记-黄金鱼将撒母耳》。

2003年编写的剧本《火焚之躯──西拉雅》获得台湾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奖”。

2008年魏德圣执导的电影《海角七号》成为台湾最卖座的华语片,并获得了第三届亚洲电影大奖纪念杨德昌亚洲新秀大奖。

2009年史诗巨片《赛德克•巴莱》项目正式启动,魏德圣担任电影导演,吴宇森出任该片的监制,并且为该片筹措了1千万美金的制作成本,影片将于2011年9月上映,电影因为时长的关系,分为上下两部公映,上部名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下部名为《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赛德克•巴莱》摘得了2011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

2012年担任棒球电影《KANO》的监制,而且电影的前期剧本也是由魏德圣撰写。

个人作品

导演

2008年 -电影《海角七号》

2011年—电影《赛德克·巴莱》

副导演

1996年 -电影《麻将》

2002年 -电影《双瞳》

策划

2002年 -电影《双瞳》

短片

1995年-《夕颜》(video作品,剧情片)

1996年-《对话三部》(16mm剧情片)

1997年-《黎明之前》(16mm剧情片)

1999年-《七月天》(About July,16mm剧情片)

2003年-《赛德克·巴莱》(前导片)

剧情长片

1996年《麻将》副导演

2002年《双瞳》策划

2008年《海角七号》策划,导演,监制,剧本

2011年《赛德克·巴莱》导演,剧本

剧本

1994年《卖冰的儿子》

2000年《赛德克·巴莱》

2003年《火焚之躯──西拉雅》

2008年《海角七号》

书籍

2002年《小导演失业日记-黄金鱼将撒母耳》

2011年《导演.巴莱》

综艺节目

2012年《快乐大本营》0512期

所获荣誉

剧本《卖冰的儿子》获得1994年台湾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奖”

短片《夕颜》获得1995年第十八届金穗奖“优等录影带”

短片《对话三部》获得1996年第十九届金穗奖“优等短片”

短片《黎明之前》获得1997年第二十届金穗奖“优等短片”,

比利时布鲁塞尔影展“优等短片”

短片《七月天》获得1998年电影短片及纪录长片辅导金补助

剧本《赛德克·巴莱》获得2000年台湾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奖”

剧本《火焚之躯──西拉雅》获得2003年台湾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奖 ”

电影《海角七号》获得2006年新人组辅导金500万元

台湾2008年台北电影节剧情长片百万首奖首奖

日本亚洲海洋电影展“最佳影片”首奖

美国夏威夷影展剧情片类最佳影片奖

第45届金马奖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2年度表彰大会年度港台导演

人物评价

相比台湾大多数导演,魏德圣出身相当草根。他甚至没有读过大学,也没专门进修过电影,对所谓的大师作品也知之甚少。魏德圣告诉记者,他在精神上主要受到杨 德昌很大的影响。“我与老一辈的导演一起工作,才知道他们是多么有耐心去对待、克服拍摄电影过程中的各种困扰、困难。对于现在的年轻导演来说,他们不太懂 得什么是坚持,经常会被环境所迫,要去妥协。事实上,对于老一辈的电影人来说,他们就是不知道怎么去妥协。”魏德圣说。

魏德圣由于充满理想性格且具有坚持自我理念的傲骨,致使委外作品不多,但细数魏德圣自行执导、拍摄的作品,仍可以清楚见到魏德圣不断自我突破、自我成长的轨迹(成都日报评)。

人物争议

由于魏德圣成名以来的电影作品(2008年《海角七号》、2011年《赛德克巴莱》、2014年《KANO》)题材皆涉及台湾日据时代的历史,引起部分人士指责魏德圣立场“媚日”,批评者的言论时常偏离电影内容而更倾向政治立场斗争。有自称“抗独史阵线”的七名成员未看过电影就批评媚日;匿名者冒充不同身分“一稿二投”发表影评等,可看出这种针对性攻击的迹象。

众说纷纭

某娱乐杂志曾经议论:魏德圣在台湾可能一直从事间谍活动,并参与日本对侵华战争的篡改,意图改变日本侵占台湾的历史,为日本侵华“正名”。魏德圣曾言:赛德克族和大和民族双方各执立场而战,只是他们忘了,无论是信仰彩虹,还是太阳,他们信仰的,是同一片天空。言外之意,就是并不认为日本侵华是错误的,把“雾社事件”从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反日反抗行动变质为个人与个人,种族与种族的相互猜忌,不理解而发生的“对抗事件”。

该文章由作者:【生活妆】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