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塞尔多夫(德国城市)

杜塞尔多夫(德语:Düsseldorf或,英语:Dusseldorf),人口57万,位于莱茵河畔。杜塞紧邻世界著名的鲁尔区,是欧洲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地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首府,是德国广告,服装,展览业和通讯业的重要城市,欧洲物流中心城市。市内有十三至十八世纪古迹、艺术学院、著名陶器博物馆等。杜塞尔多夫还是19世纪德国著名诗人海因里希·海涅的出生地。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163名。

历史背景

德语Dorf是“村庄”之意,因此有人戏称杜塞尔多夫是“欧洲最大的村庄”。七百年前的杜塞尔多夫还只是杜塞尔河畔的小村庄。当罗马帝国正向整个欧洲巩固其地位之时,一些日耳曼族群在莱茵河东岸沼泽之地定居下来。到了七,八世纪之时,在杜塞尔河流入莱茵河之处,已有了以耕作和捕鱼为生的部落,杜塞尔多夫从而发展起来。

杜塞尔多夫原本只是莱茵河畔的一个小渔村,并未受到太多重视,直到公元13世纪,此地因成为博格公爵的居所才逐渐有了城市的规模,并开始因莱茵河之助发展贸易和经济,因靠近当时德意志第一大城科隆而得到更多重视。

杜塞尔多夫最早的文字记载可回溯于1135年。1186年,杜塞尔多夫于被纳入伯格(Berg)的管辖地(伯格是中世纪时代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一个领地)。在1280年,伯格的行政署被迁到此处。过后,杜塞尔多夫在1288年8月14日被赐城市地位。1380年,杜塞尔多夫成为伯格领地的区域首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时,杜塞尔多夫几乎被同盟国军的日夜轰炸夷为平地,但在战后积极地被重建。杜塞尔多夫在1946年成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首府。

地理位置

杜塞尔多夫北邻鲁尔工业区,东南方是科隆,内城和大部分市区都位在莱茵河的东岸,河西部分只有13公里的辖区,是德国西北部靠近荷兰的重要工业城、德国工业的大动脉、鲁尔採煤区的中心城市,是一经济发达、文化兴盛的重要城市。

气候状况

德国因位居海洋型与大陆型气候交匯处,加上坐落在北纬47度至55度的中高纬度区间,所以四季变化非常明显,平均温度从隆冬一月的零下6度,到盛夏时分七月下旬的26度,变化相当大,但是大致上说来还算舒适。最适合旅行的季节是5月至10月初的这段期间,不仅温度适宜,日照时间也相对较长,加上日光节约时间的实施,晚上几乎都是9点过后才日落,对观光客而言相当有利於时间的运用。

交通状况

航空系统:

位於城北11公里的Dusseldorf-Lohausen机场,是一国际线班机起降频繁的国际兼国内机场,目前从亚洲的东京、新加坡、香港等地都有班机直达,而由此再转往德国境内各地亦相当便利。机场下层就是德国国铁车站,每隔20分鐘一班列车直达市区的中央火车站,15分鐘即可到达。

铁路系统:

杜塞尔多夫的十字路口地位虽不如科隆般明显,但由於此地至科隆中央火车站仅需25分鐘,利用科隆转车相当方便,因此亦可称得上四通八达。

公路系统:

公路方面的状况和铁路差不多,均是和科隆附近的复杂路网相连,和科隆市此区域公路网上的二大中枢。

市区系统:/n

国铁、地下铁、市营电,车、巴士交织成极便捷通畅的网路,是市民和观光客最常利用的工具,这些交通工具通用一种票券,在售票后的40分鐘内,乘客可在往同一方向的路线上任意换搭其他车种,不必另外买票。為了便利观光客,另有1日券和4张一组的回数票出售,可视各人需要购买。计程车数量虽多但少有街头巡迴车,一般均是在计程车招呼站候客或是以电话向计程车中心叫车后才到指定地点接客。

该文章由作者:【格泽曜日】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