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urban infrastructure)是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是城市中为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建设的各类设备的总称。它对生产单位尤为重要,是其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等工程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我国一般讲城市基础设施多指工程性基础设施。
设施特点
生产性
市场补偿–完全市场化运营模式
市场与财政复合补偿–半市场化运营模式
财政补偿–完全依靠财政投入模式
公用性和公益性
自然垄断性
成本沉淀性
承载性
超前性
系统性
设施范畴
按服务性质分为三类:
①生产基础设施。包括服务于生产部门的供水、供电、道路和交通设施、仓储设备、邮电通讯设施、排污、绿化等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设施;
②社会基础设施。指服务于居民的各种机构和设施,如商业和饮食、服务业、金融保险机构、住宅和公用事业、公共交通、运输和通讯机构、教育和保健机构、文化和体育设施等;
③制度保障机构。如公安、政法和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部门等。基础设施水平随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种类更加增多,服务更加完善。
1、能源设施/n/n液化石油气、暖气和新兴太阳能设施等;/n/n2、供、排水设施/n/n包括水资源保护、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排水和污水处理;/n/n3、对外交通设施、对内交通设施/n/n前者包括航空、铁路、航运、长途汽车和高速公路;后者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轻轨高架、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停车场、轮渡等;/n/n4、邮电通信设施/n/n如邮政、电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电视等。/n/n5、防灾设施/n/n如消防、防汛、防震、防台风、防风沙、防地面沉降、防空等。
经济效应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了应对空前的经济大萧条,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了著名的“罗斯福新政”,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建项目,不仅提高了就业,增加了民众收入,还为后期美国经济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为了应对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及国内诸多因素造成的经济下滑的巨大风险,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四万亿”经济刺激预计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其中近一半资金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和城乡电网建设,这不仅可以使中国加快摆脱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还可以扩大内需,刺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增长。配合中央政府的计划,全国各省市政府纷纷以基础建设项目为重点,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2008年全社会总投资将超过16万亿元。在这种形势下,海南省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力度,同时着力增强金融保障能力,多渠道筹集资本金,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投入。
绿色基础设施
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由城市中可以发挥调节空气质量、水质、微气候以及管理能量资源等功能的自然及人工系统和元素组成,这些系统和元素发挥着类似于自然过程与功能的作用。这一类基础设施中最为常见的内容包括林地、开放空间、草地与公园以及河流廊道等,也就是所有具有渗水性地表和能够支持植物生长的土壤的场地。因为它模仿自然系统,所以这种“绿地结构”具有整体性,同时也包括了由植被、土地和水体所产生的水系和微气候系统——本质上是城市系统所依赖的生态基础设施。
相关消息
湘鄂赣三省将共同设立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基金
湖北省住建厅党组成员、总规划师童纯跃在湖北省新闻办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湘鄂赣三省将共同出资设立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基金,重点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湖北省住建厅党组成员、总规划师童纯跃在湖北省新闻办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湘鄂赣三省将共同出资设立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基金,重点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优先支持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的项目,共同争取住建部等国家部委给予支持。
该文章由作者:【不置可否】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