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木,从鲁,鲁亦声。“鲁”本义为“鱼儿摆尾”。“木”与“鲁”联合起来表示“木制的仿生鱼尾”。本义:木制仿生鱼尾。因“鲁”可以指“鲁国”,故“橹”也可以理解为“鲁国的木盾”。橹的名字有时采用八卦的方位名,比如干橹,即西北角楼,巽橹,即东南角楼。橹在中国起源的具体时间尚难确定,它最早出现的年代目前尚不可考,传说鲁班看见鱼儿在水中挥尾前进,遂削木为橹。橹的外形有点像桨,但是比较大,一般支在船尾或船侧的橹檐上,入水一端的剖面呈弓形,另一端则系在船上。
基本解释/n
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摇橹过江。/n
详细解释
【名】
(形声。从木,鲁声。本义:大盾牌)
同本义〖bigshield〗
橹,大盾也。——《说文》
蒙之以甲以为橹。——《左传·襄公十年》
泰山为橹。——《汉书·司马相如传》
礼义以为干橹。——《礼记·儒行》
流血漂橹。——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橹楯(大盾);橹子(方言。手枪)
顶部没有覆盖的远望楼〖watchtower〗
修橹。——《孙子·谋攻》
又如:楼橹(古时军中用以侦察、防御或攻城的高台);橹巢(上古人类的居处。有柴谓橹,在树曰巢);橹棹(橹和棹都是划船的工具)
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安在船尾或船旁〖yuloh〗
在旁曰橹。——《释名》
又如:橹人(船工);橹声(摇橹声)
方言集汇/n
粤语:lou5
潮州话:罗污2罗乌2,lu2lou2(lúlóu)
该文章由作者:【幻域】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