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加工成型等多方面知识,具有宽厚、扎实的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研开发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聚物化学与物理的基本理论和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知识及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的方法;
2.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关系;
3.掌握聚合物加工流变学、成型加工工艺和成型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具有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设计和分析测试,并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及产品的初步能力;
5.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6.具有对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加工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化工原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精细高分子化工应用、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验、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材料成型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简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化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主干学科,学习高分子的分子设计、合成、结构与性能、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计算机的应用等现代科技和设计手段;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理工交叉的特点,学生既可以从事新型聚合材料的研究,又可以从事材料制备、加工工艺技术开发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主要专业课有: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等有机化学、物质结构、材料学概论、材料科学基础、聚合物成型加工与应用等课程。/n/n/n/n/n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在科研、教学、企业等从事相关工作。/n/n/n/n/n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石油、原材料、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n/n/n1石油/化工/矿产/地质/n/n2原材料和加工/n/n3新能源/n/n4汽车及零配件/n/n5其他行业/n/n6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n/n7机械/设备/重工/n/n8医疗设备/器械/n/n/n/n/n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研发工程师、工艺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n/n1研发工程师/n/n2工艺工程师/n/n3销售工程师/n/n4材料工程师/n/n5技术研发工程师/n/n6产品工程师/n/n7注塑工程师/n/n8锂电池工艺工程师/n/n/n/n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n
高分子材料是任何行业不可或缺的,小到穿衣吃饭、电脑手机,大到建筑楼房、航空航天。社会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在不断扩大,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对口的工作并不难找,难就难在怎么找到有前途的工作。直观数据显示,高分子材料专业就业率比较高,在92%以上。前辈们选择国有企业的占26.34%,民营及私营企业占13.17%,三资企业占11.93%,科研设计单位6.26%。师兄师姐们的经验之谈是,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方向都有工作可寻,比如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粘合剂以及涂料,在交叉领域中还有复合材料,这些方向中偏化工类的相对来说比较好找工作。
开设院校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10003 | 清华大学 |
1000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0497 | 武汉理工大学 |
10008 | 北京科技大学 |
102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0248 | 上海交通大学 |
10335 | 浙江大学 |
10699 | 西北工业大学 |
10007 | 北京理工大学 |
10010 | 北京化工大学 |
10056 | 天津大学 |
10145 | 东北大学 |
10358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0533 | 中南大学 |
10561 | 华南理工大学 |
10610 | 四川大学 |
10698 | 西安交通大学 |
10005 | 北京工业大学 |
10141 | 大连理工大学 |
10183 | 吉林大学 |
10216 | 燕山大学 |
10246 | 复旦大学 |
10247 | 同济大学 |
10251 | 华东理工大学 |
10255 | 东华大学 |
10280 | 上海大学 |
10284 | 南京大学 |
10285 | 苏州大学 |
10291 | 南京工业大学 |
10422 | 山东大学 |
10459 | 郑州大学 |
10487 | 华中科技大学 |
10611 | 重庆大学 |
90002 | 国防科技大学 |
10055 | 南开大学 |
10080 | 河北工业大学 |
1021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0286 | 东南大学 |
1028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0288 | 南京理工大学 |
10299 | 江苏大学 |
10359 | 合肥工业大学 |
10384 | 厦门大学 |
10488 | 武汉科技大学 |
10530 | 湘潭大学 |
10532 | 湖南大学 |
10558 | 中山大学 |
10613 | 西南交通大学 |
1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10674 | 昆明理工大学 |
10700 | 西安理工大学 |
1070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10058 | 天津工业大学 |
10060 | 天津理工大学 |
10110 | 中北大学 |
10112 | 太原理工大学 |
10142 | 沈阳工业大学 |
10289 | 江苏科技大学 |
10403 | 南昌大学 |
10426 | 青岛科技大学 |
10427 | 济南大学 |
10464 | 河南科技大学 |
10486 | 武汉大学 |
10491 | 中国地质大学 |
10708 | 陕西科技大学 |
10731 | 兰州理工大学 |
11414 | 中国石油大学 |
11845 | 广东工业大学 |
10109 | 太原科技大学 |
10150 | 大连交通大学 |
10186 | 长春理工大学 |
10190 | 长春工业大学 |
10214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10337 | 浙江工业大学 |
10360 | 安徽工业大学 |
10385 | 华侨大学 |
10386 | 福州大学 |
10408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10490 | 武汉工程大学 |
10512 | 湖北大学 |
10619 | 西南科技大学 |
10657 | 贵州大学 |
1070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10702 | 西安工业大学 |
10730 | 兰州大学 |
11065 | 青岛大学 |
10004 | 北京交通大学 |
10079 | 华北电力大学 |
10128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10222 | 佳木斯大学 |
10290 | 中国矿业大学 |
10292 | 常州大学 |
10294 | 河海大学 |
10295 | 江南大学 |
10338 | 浙江理工大学 |
10356 | 中国计量大学 |
10357 | 安徽大学 |
10406 | 南昌航空大学 |
10423 | 中国海洋大学 |
10589 | 海南大学 |
10590 | 深圳大学 |
10595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10596 | 桂林理工大学 |
10615 | 西南石油大学 |
10015 | 北京印刷学院 |
10081 | 华北理工大学 |
10144 | 沈阳理工大学 |
10146 | 辽宁科技大学 |
10149 | 沈阳化工大学 |
10153 | 沈阳建筑大学 |
10407 | 江西理工大学 |
10424 | 山东科技大学 |
10460 | 河南理工大学 |
10500 | 湖北工业大学 |
10559 | 暨南大学 |
10593 | 广西大学 |
10710 | 长安大学 |
10856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10878 | 安徽建筑大学 |
11035 | 沈阳大学 |
11660 | 重庆理工大学 |
90038 | 海军工程大学 |
专业发展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面向方兴未艾的现代化新材料研发与生产领域。在专业设置上采用学科研究方向为导向,以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研究与开发为专业特色,加强教授负责制的教学与学术团队建设,设有高分子合成、聚合物成型加工、环境材料等专业方向;在培养方案上,以化学系列课程为主干学科基础,选修生物、环境、仪器等相关学科知识,强化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等专业核心课程,突出聚合物制备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专业方向的自主选修;在培养模式上,推行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实验教学,拥有北京燕山石化、秦皇岛科技园等实习基地,正在形成双语教学和计算机合成设计应用等专业选修特色课程。本专业为大型国企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研究院所提供应用型人才,具有稳定、灵活的就业渠道。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根据国家教委相关指导性文件精神,根据国家相关行业发展趋势,加大了除高分子外其它材料知识及实践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在其它材料领域如陶瓷材料、环境修复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领域一展才华。
特色及优势
(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已经从教学型专业转变成为学科型专业。以高层次的学科建设构建高水平的教学平台,以高素质的学术队伍和前沿的科研工作确保高质量的教学与人才培养。
(2)本专业已经形成高质量规模化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合格人才体系。全面覆盖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结构与性能、高分子表征、高分子成型加工和材料改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高分子化工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知识。
建设目标
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科学的教育思想观念为指导,体现“严谨治学、因材施教、理工结合、鼓励创新”的办学传统,充分反映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基本规律,发展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具备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多学科综合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了解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国际视野、能在高分子材料设计、合成、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的全面发展型的高级研究和工程人才.
该文章由作者:【密斯特岗】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