佻(汉语汉字)

(形声。从人,从兆,兆亦声。“兆”意为“远”。“人”与“兆”联合起来表示“边远地区的人”、“边鄙之人”。本义:边鄙之人的鄙俗行为,如轻薄,言语举止随便,不庄重)同本义[frivolous]

字源演变

〈形〉

(1)

佻,愉也。――《说文》案:边鄙之人不懂都市礼貌礼节,举止天真自然,自得其乐,故有自我愉悦之义。

视民不佻。――《诗·小雅·鹿鸣》

佻,偷也。――《尔雅》

奸人为佻。――《国语·周语》

雄鸠之鸣逝兮,予犹恶其佻巧。――《楚辞·离骚》

险躁佻反覆,谓之“智”。――《韩非子·诡使》

(2)

又如:佻巧(轻薄取巧);佻脱(轻佻草率);佻率(轻薄草率);佻横(轻薄骄横);佻险(轻薄阴险);佻轻(刻薄轻率);佻环(轻薄浪荡);佻狡(轻浮而狡猾);佻侻(轻率简单);佻急(轻躁,轻率急躁);佻谬(轻率荒谬)

佻tiāo

〈动〉

窃取[steal]

而却至佻天之功以为己力,不亦难乎?――《国语·周语中》

或佻窃虚名,而躬自为之。――《抱朴子·外篇·刺骄》

佻薄tiāobó

[impudent;frivolous]轻薄;轻佻

tiāotà

[frivolous;impudent]轻薄放荡;轻浮;戏谑

佻tiāoㄊㄧㄠˉ

(1)轻薄,不庄重:轻~。~薄。~巧(a.轻佻巧诈;b.文辞细巧而不严肃)。

(2)窃取,偷:“~天之功以为己力”。

古籍解释

《广韵》徒聊切《集韵》《韵会》《正韵》田聊切,?音条。独行貌。

又《尔雅·释言》佻,偷也。《屈原·离骚》余犹恶其佻巧。

又行不耐劳苦貌。《诗·小雅》佻佻公子,行彼周行。

又窃取名。《周语》佻天以为己力。

又佻人,国名。《河图玉版》佻人长三十丈五尺。

又《集韵》《韵会》《正韵》?徒了切,迢上声。义同。

又《正字通》馀韶切,音姚。缓也。荀子王霸篇,佻其期日,而利其巧任,如是则百工不苦矣。杨愼曰:佻与徭同。晏子春秋,景公为露寝之台,令使佻其日而不趣。欲上悦乎君,而游民足乎食也。今均徭之法,用徭字,欲其征役之缓也。

又《扬子·方言》佻抗,县也。赵魏之闲曰佻。

又县物于台之上曰佻。

又《字汇补》直绍切,音肇。《前汉·郊祀歌》佻正嘉吉弘以昌。如淳读。

该文章由作者:【萨鲁法尔】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