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汉语汉字)

相(拼音:xiāng、xià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用眼观察树木,本义是查看,即观察形状,加以判断。相又引申为占视,即根据事物外貌、外形和情状来占卜祸福。又引申作名词用,指所观察的情状、形貌,又指起辅助作用的人。以上读xiàng。相又读作xiāng,表示亲自视察。另外,相还作副词用,表示动作交互或单方面的加于对方。

相(汉语汉字)

字源演变

会意字。“相”字早见于甲骨文,其形体为“图1”或“图2”,早期结构并不固定,或作上下结构,或作左右结构。金文为图3-图5。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的前一“相”字相近,只是金文的笔画变粗了些。金文目下或以“二”为饰笔(图5)。不论是甲骨文还是金文,其结构均由“木”和“目”构成,其中的“图A”就是今之树木。“图B”为人的眼睛,外边的轮廓像眼眶,里面像瞳孔,即今之“目”的象形字,此处表示看的意思。

学者们根据“相”字的结构,将其最初意义理解为看树木。由此可以得知,“相”字的构形,透露了先民喜欢树木的心理,同时也说明他们是一些爱看树的人。在他们看来,大地上的树木最值得看,而且百看不厌。许慎用“省视”来训释“相”,正体现了先民的这种心理。“相”作“细看”“认真看”的意思是从“看树木“的初义引申出来的。

也有的学者将“相”字中的“木”理解为木材。清代古文字学家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引戴侗日:“相,度才也。工师用木,必相视其长短、曲直、阴阳、刚柔之所宜也。相之取义始于此会意。“这就是说古代的工匠用木材做器具之前,必须认真选材,因此要仔细观察木材的质地。而“相”所表示的本义就是考察木材。此说也不无道理。以上的“相”均读为xiàng,动词。

“相”字由观察、了解进一步引申就成了选择。《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说:“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意思是好的禽鸟选择树木来筑巢,贤明的大臣要选择好的君主来共事。

“相”字的意义由选择再进而引申,就成了模仿。曲艺中“相声”的“相”就是模仿的意思。

观察、了解都是动词的意义,如果转化成名词意义,就是被观察者的形貌的意思。如“出洋相”就是闹笑话、出丑。

“相”字还有辅佐、扶助的意思。根据清代学者阮元的说法,辅佐、扶助的意思原来是用“襄”字来表示的。大概因为笔画太多,写起来不方便,后来就用笔画较少的同音字“相”来代替。

用作副词意义的“相”读作xiāng。“相”这一动作表示了“目”(即人)与“木”之间的相互关系。段玉裁注:“目接物曰相,故凡彼此相交接皆曰相。”如《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其意思是:四人彼此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心里感到很舒坦,于是一起结为朋友。句中的前一个“相”就是互相的意思。

现代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xiāng

副词

表示动作、情况是双方对等地。

表示动作、情况是一方对另一方地。

动词

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

相差。

名词

质地;实质。

(Xiāng)姓氏用字。

xiàng

动词

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

辅助;佑助。

随从。

选择。

治理。

名词

导引盲者的人。

宰相;古代辅佐帝王的最高官员。

古官名。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地位相当于郡太守。

某些国家中央政府的官名。

司仪赞礼的人。

指妻。

容貌;模样。

佛教语。谓一切事物的外观形状。

姿态。

古代勉励劳动的歌曲。

古乐器名。

琵琶颈部所镶的四块或六块山状物。以象牙、牛角或红木制成,用来确定音位。

农历七月的别称。

星名。

古城名。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又名亶甲城。

相位;某一物理量随时间(或空间位置)作正弦变化时,决定该量在任一时刻(或位置)的状态的一个数值。

物理学上指具有相同成分及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物质部分。

物理学上指交流电路中,多相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Xiàng)姓氏用字。

参考资料

近义辨析

象、像、相

区分“象、像、相”的不同用法,要点如下:1.三个字都有外观形态、样子的意思,其中“象”指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如:现象、形象、印象、景象、气象、天象;“像”指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也包括光线经反射、折射而形成的与原物相同或相似的图景,如:画像、雕像、像章、图像、音像、摄像、录像;“相”所指的外观形态侧重强调与事物内在情况的联系,如“真相”指事物内容的真实情况,而“现象、表象、假象”指的是外部的状态。“站相、苦相、病相、可怜相”等都不作“象”或“像”。用于“照相、相片、相貌”,一般不作“像”。2.像表示如同,用于“像……一样”“好像”,不作“象”,如:堆得像小山一样高|屋外好像有人敲门。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四】【目部】息良切(xiāng)

省视也。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於木。”《诗》曰:“相鼠有皮。”

说文解字注

省视也。《释诂》《毛传》皆云:“相,视也。”此别之云省视,谓察视也。

从目木。会意。息良切,十部。按,目接物曰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其交接而扶助者,则为相瞽之相,古无平去之别也。《旱麓》、《桑柔》、《毛传》云:“相,质也。”质谓物之质与物相接者也,此亦引伸之义。

《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於木。”此引《易》说从目木之意也。目所视多矣,而从木者,地上可观者莫如木也。《五行志》曰:“说曰:木,东方也。於《易》,地上之木为观。”颜云:“《坤》下《巽》上,《观》。《巽》为木,故云地上之木,许盖引《易·观卦》说也。此引经说字形之例。

《诗》曰:“相鼠有皮。”《庸风》文。

广韵

息良切,平阳心 ‖相声阳部(xiāng)

相,共供也。瞻视也。崔豹《古今注》云:“相风乌,夏禹作。”亦相思,木名。又姓,出《姓苑》。又息亮切。

息亮切,去漾心 ‖相声阳部(xiàng)

相,视也。助也。扶也。仲虺为汤左相。《汉书》曰:“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物。”亦州名,春秋时属晋,秦邯郸郡地。魏初以东部为阳平郡,西部为广平郡,兼魏王都,为三魏。后魏置相州,取河亶甲居相之义。周自故邺移於安阳城也。又姓,《后秦録》有冯翊相云,作《德猎赋》。又汉复姓,三氏。《前赵录》有偏将军相里览。又务相氏,廪君之姓也。晋惠时,空相机杀平南将军孟观。息亮切。又息良切。一。

康熙字典

相【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

又《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

又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又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

又《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

又《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

又《爾雅·釋詁》導也。

又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相者,一人敎導,卽贊勉也。

又《增韻》也。《周禮·春官·大宗伯》朝觀會同,則爲上相。《註》相,詔王禮也。出接賔曰,入詔禮曰相。相者,五人卿爲上。

又《廣韻》扶也。《禮·禮器》樂有相步。《註》扶工也。

又《小爾雅》治也。《左傳·昭九年》水屬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註》楚之先祝融,主治火事。

又選擇也。《周禮·春官·簭人》上春相簭。《註》謂更選擇其蓍也。

又送杵聲。《禮·曲禮》鄰有喪,舂不相。《註》相者,聲以相助,歌以助舂,猶引重者呼邪許也。

又相術。《左傳·文元年》內史叔服能相人。

又月名。《爾雅·釋天》七月爲相。

又官名。《呂覽》相者,百官之長也。《古三墳》伏犧氏上相共工,下相皇桓。《前漢·百官公卿表》相國,丞相,皆秦官。

又計相。《史記·張丞相傳》張蒼遷爲計相。《註》專主計籍。

又內相。《唐書·陸贄傳》贄爲翰林時,號內相。

又家相。《禮·曲禮》士不名家相。《註》主知家務者。

又《周禮·春官》有馮相氏。《夏官》有方相氏。

又樂器。《禮·樂記》治亂以相。《註》相卽拊也。亦以節樂,以韋爲表,裝之以穅。穅,一名相,因以名焉。

又星名。《石申星經》相星在北極斗南。

又江神,名奇相。見《博雅》。

又太史部有相風竿。《傅休奕相風賦》表以靈鳥,鎭以金虎。以祥風,以占吉凶。《古今注》作伺風鳥,夏禹所作也。

又藥名。《本草綱目》相,麻黃別名。相鳥,馬蘭別名。

又地名。《商書序》河稟甲居相。《註》在河北。令魏郡有相縣。

又州名。後魏置相州,唐曰鄴都。

又姓。《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出四姓,一曰相氏。《後秦》相雲。《北齊》相願。

又相里,務相,空相,熊相,倚相,京相,沂相,俱複姓。

又《字彙補》音禳。《禮·祭法》相近於坎壇,祭寒暑也。《註》相近當爲禳祈,王肅又作祖迎。

又叶思必切,音悉。《杜甫·漫興絕句》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陸游詩話》白樂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爲問長安月,如何不相離是也。此詩相欺,亦當讀入聲。《說文》易緯文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故从目从木。《正字通》相,俗作,轉注。相,思將切,省視也。,莫卜切,目不明也。分相爲二,非。

字形书法

【规范】“木”的末笔捺改点。

【写法】➊“木”宽“目”窄,顶部“木”高,底部“目”高。❷“木”,横起笔于横中线上方。❸“目”,左竖在竖中线右侧,起笔略高于“木”的横笔,框内上横在横中线上侧。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s

i̯aŋ

王力系统

s

ǐaŋ

董同龢系统

s

jaŋ

周法高系统

s

jaŋ

李方桂系统

s

jang

西汉

jang

ja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阳唐

jɑŋ

北魏后期北齐

阳唐

jɑŋ

齐梁陈北周隋

阳唐

jɑŋ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s

i̯aŋ

拟音/王力系统

s

ǐaŋ

拟音/董同龢系统

s

jɑŋ

拟音/周法高系统

s

iɑŋ

拟音/李方桂系统

s

jang

拟音/陈新雄系统

s

ǐɑŋ

韵书集成

韵书名称

字形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平声

下平十阳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息良切

sjɑŋ

去声

四十一漾

开口呼

三等

全清

息亮切

sjɑŋ

集韵

平声

下平十阳

开口呼

三等

次清

思将切

siɑŋ

去声

四十一漾

开口呼

三等

次清

息将切

siɑŋ

韵略

平声

思将切

去声

息将切

增韵

平声

息良切

去声

息亮切

中原音韵

阴平

江阳

齐齿呼

全清

siaŋ

去声

江阳

齐齿呼

全清

siaŋ

中州音韵

平声

江阳

西将切

去声

江阳

西酱切

洪武正韵

平声

十七阳

全清

息良切

siaŋ

去声

十七漾

全清

息亮切

siaŋ

分韵撮要

阴平

第九张掌帐着

阴去

第九张掌帐着

该文章由作者:【疗伤烧肉粽】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