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旗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有耕地669万亩,草场330万亩,林地342万亩,大小河流56条,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44.53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66.6万千瓦。莫旗年产大豆15亿斤以上,以县为单位大豆产量居全国之首。达斡尔族勤劳、智慧,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歌舞、体育运动、服饰、饮食等方面独具民族风情。莫旗人文景观独具特色,旅游资源丰富,有风情独特的中国达斡尔民族园、达斡尔民族博物馆、神韵独具的雷击石、历史悠久的金界壕、风景秀丽的莫力达瓦山。素有大豆之乡、曲棍球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
简介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8月15日,是全区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是全国唯一的达斡尔族自治旗。位于呼伦贝尔市最东部、大兴安岭东麓中段、嫩江西岸。全境南北长203.2公里,东西长125公里,北与鄂伦春自治旗接壤,西、南与阿荣旗、黑龙江省甘南县为邻,东与黑龙江省讷河市、嫩江县隔江相望。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7个办事处、220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人。全旗有17个民族,主体民族是达斡尔族,有人口30,497人,占总人口的9%。
2001年全国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在莫旗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78亿元,设计总装机容量2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6.14亿度,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环保等综合效益,工程于2006年7月蓄水发电。水库蓄满水后会形成50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是极佳的旅游避暑胜地。
2002年和2003年莫旗连续被中国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评为西部进步最快、最具竞争力的县市之一,是各界人士投资兴业的最佳之地。2010年8月5举办全国第一届曲棍球节,历时三天。
位置面积
在祖国辽阔的东北部,大兴安岭横亘南北,松嫩平原坦荡无垠。在这高山阔野之间,大兴安岭东麓、嫩江右岸,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县 民族自治地方,它就是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以下简称莫旗)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部,东隔嫩江与黑龙江省的讷河市、嫩江县相望,西南与黑龙江省甘南县毗邻,北、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山水相接。地处北纬48°05′10″~49°50′50″,东经1233255 1251614。地域中部宽,南、北部窄,呈纺锤形,南北长299.2公里,东西宽125公里,全旗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2010年,莫旗辖10个镇3个乡4个办事处:主要包括尼尔基镇、红彦镇、哈达阳镇、汉古尔河镇、阿尔拉镇、西瓦尔图镇、宝山镇、塔温敖宝镇、奎勒河镇、腾克镇;库如奇乡、巴彦鄂温克民族乡、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登特科办事处、额尔河办事处、卧罗河办事处、坤密尔堤办事处。还有各种农场,包括甘河农场巴彦农场等等。
人口
2001年末,全旗总人口为298865人。男性人口154908人,女性人口143957人,各占总人口的51.83%和48.17%。在人口总量中,居住在农村的人口240131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8734人,各占总人口的80.35%和19.65%。
民族
2001年,全旗有16个民族。达斡尔族为28310人,占总人口的9.47%;汉族为238534人,其他少数民族为32021人,各占总人口的79.81%和10.71%。全旗有两个鄂温克族民族乡,巴彦鄂温克民族乡、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
经济
莫旗工业经济依托丰富的资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2002年以来,莫旗陆续投资了1.2亿元建设巴特罕工业园区,现入驻企业达到16家。“十五”期末,全旗实现工业增加值2.5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5.9%,是“九五”期末的5.3倍。截止2007年底,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家,完成总产值13亿元,完成增加值4.66亿元,实现利税2.2亿元。第三产业篷勃发展。“十五”期间,商贸、交通、金融等传统产业不断壮大,房地产、旅游、中介和社区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第三产业总量逐年提高,2005年全旗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亿元,比2000年增长2.1倍,年递增16.5%。成为带动我旗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该文章由作者:【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