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袈裟》是由徐小明执导,徐向东、林秋萍、于荣光、吴秋花、陈沁、高佳敏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明朝末年,锦衣卫抢夺少林信物木棉袈裟、掌管少林的狂妄企图,被少林武当联手回击,合力铲除的故事。1984年嘉民影业公司与福建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一部动作电影,于1984年在中国上映。
。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惠能 | 徐向东 | 童自荣 |
林樱 | 林秋萍 | 丁建华 |
祁天远 | 于荣光 | 伍经纬 |
林仪 | 吴秋花 | – |
林珊 | 陈沁 | 程晓桦 |
林敏 | 高佳敏 | 刘广宁 |
王澄 | 俞大陆 | 乔榛 |
林苍 | 道尔基 | 翁振新 |
圆慧 | 杨永才 | 盖文源 |
玄玑真人 | 丁金友 | 戴学庐 |
玄玑真人师弟 | 曾乃梁 | – |
马强 | 朱洪绪 | – |
马大嫂 | 米金蓓 | – |
慧慈 | 徐芳毅 | – |
清风 | 陈思坦 | – |
悟真 | 陈祖荣 | – |
悟清 | 白彬彬 | – |
悟心 | 祁文生 | – |
圆慧师弟 | 张大勇 | – |
武僧 | 冯坚江、杨荣宽、曹伟民、王卫星、王华 | – |
锦衣卫 | 王祥、代林彬、张小平、穆玉春 | – |
职员表
监制 | 韩培珠、宗克谦 |
导演 | 徐小明 |
副导演(助理) | 林炳坤 |
编剧 | 徐小明 |
摄影 | 李万杰 |
配乐 | 顾嘉辉 |
剪辑 | 黄铭林、雍宜惠 |
道具 | 万介康、翁佩辛、林贞进 |
美术设计 | 刘南阳 |
动作指导 | 徐小明 |
服装设计 | 刘惠芳、陆月影、林秀榕 |
灯光 | 冯燎、曹宗斌、罗达城、涂小凡、孙建平、林达宏 |
剧务 | 李国平、周肖林 |
场记 | 田迪、王燕齐 |
布景师 | 陆根发 |
角色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音乐原声
曲目名称 | 作曲 作词 演唱 | 备注 |
《木棉袈裟》 | 顾嘉辉 卢国沾 徐小明 | 主题曲 |
《误会了》 | 顾嘉辉 卢国沾 徐小明 | 粤语插曲 |
《何必当初相识》 | 顾嘉辉 白桦 徐小明 | 国语插曲 |
获奖记录
奖项名称 | 获奖情况 | 获奖方 |
1984年文化部优秀影片特别奖 | 获奖 | 《木棉袈裟》 |
1984年金鸡百花电影节合作片特别奖 | 获奖 | 《木棉袈裟》 |
幕后花絮
于荣光是一名京剧演员,整个剧组只有他不是练武术的,他笑称,平时大气都不敢喘,生怕得罪了哪位高人,被打个鼻青脸肿
少林寺的方丈自焚坐化的一场戏,是真实场景拍摄的。
在拍“双雄马上大战”的时候,徐向东和于荣光还都不会骑马,但他们仍然坚持不用替身,两位演员为此进行了几个月严格的马术训练。
幕后制作
《木棉袈裟》在中国内地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拍摄场景横跨塞北、中原和武当山,还在鼓山涌泉寺、闽侯荔园度假村等地方拍摄,动用直升机的支援,航拍万马奔腾等场面。演员大部分都是武术高手,包括群众演员也有武术功底,拍摄时出手太重伤及对方,都习以为常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 嘉民娱乐有限公司(中国香港) |
海峡世纪(福建)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中国) | |
发行公司 | 南方影业公司(中国香港) |
协助拍摄 | 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 |
国家//地区 | 日期 | 备注 |
中国香港 | 1985年2月15日 | 首映 |
中国内地 | 2008年7月25日 | 北京新东安影城重映 |
影片评价
一部《木棉袈裟》成为“后少林时代”的武侠扛鼎之作,也让内地观众认识到导演徐小明的全能功力,他不仅能让《大侠霍元甲》和《陈真》的迷踪拳脚虎虎生风,也能让身披《木棉袈裟》的于荣光打出内家拳的绵里藏针。(搜狐娱乐评)
《木棉袈裟》是一部以少林为题材的优秀动作故事片,延续了武术片故事紧凑、情节明快、武打真实的特点。片中没有天上飞来飞去那种夸张表演,一招一式都实实在在。影片厚重的故事渊源和历史背景,给一正一反两个人物平添了不可推卸的文化色彩。慧能与祁天远在影片中,表现了各自门派的武功特点,又通过文戏,展现出少林武当惩恶扬善的道德修行,以及江湖世事尘缘儿女的爱恨情仇。其中,马上大战,花样翻新,难度高,时间长,拍得空前激烈。(中央电视台评价)
该文章由作者:【一言】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