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汉语常用字(一级字),读作jūn,最早出自金文,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指围成营垒,引申义为驻扎等
字源演变
形声字。《说文》:“军,圜围也。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军,兵车也。”段玉裁注:“于字形得圜义,于字音得围义,凡浑、军声之字皆兼取其义。”桂馥义证:“圜围也者,《广雅》:军,围也。《宣十二年左传》:晋之余师不能军。杜注:不能成营也。”从中山王鼎铭文、战国楚简的军字形体看,其字形结构明显从车匀声,那么其他从勹、皆为“匀”形之省变,而秦汉时代军字从冖,从宀皆为进一步演变。军队编制单位当为“军”字之本义,甲骨文称军队为“师”,西周金文亦如此,至春秋金文叔夷钟、庚壶铭文等始见称军队为军
详细释义
词性 | 释义 | 例句 |
动词 | 围成营垒 | 军,圜围也。——《说文》 |
军,围也。——《广雅》 | ||
军于庐柳。——《国语·晋语》 | ||
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银雀山汉墓竹简》 | ||
攻杀 |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周礼》 | |
指挥作战 | 祝聃射中王肩,王亦能军。——《左传·桓公五年》 | |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饶阳。饶阳无备,因取之。——《新唐书》 | ||
驻扎 | ||
从军 | 越国女,尚耍白猿,教俺替爷军。——明·徐渭《雌木兰》 | |
名词 | 军队 | 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
虽入军无忿争之心。——《韩非子·解老》 | ||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三国志·诸葛亮传》 | ||
两军人马杂遝。——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 ||
英法联军。——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 ||
军队的编制单位 | 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周礼·小司徒》 | |
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周礼·夏官·序官》 | ||
万人为一军。——《国语·齐语》。注:“齐制也。” | ||
全军为上。——《孙子·谋攻》 | ||
兵种,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 | ||
士兵 | 军皆殊死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 |
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 | ||
部队中的官兵 | ||
营房,军营 | ||
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 奉化军节度。——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 |
唐于设兵戍守之地 | ||
阵地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 |
同“君” | 政脩则民亲其上,乐其君,而轻为之死。故曰:凡在於军,将率末事也。——《荀子·议兵》 |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四】【车部】军圜围也。四千人为军。从车,从包省。军(车),兵车也。举云切〖注〗,古文。
说文解字注
圜围也。
於字形得圜义。於字音得围义。凡浑䡣煇等军声之字皆兼取其义。
四千人为军。
王氏鸣盛说此句必譌。按唐释玄应引字林四千人为军。是吕忱之误也。许书当作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见周礼大司马职。旅篆下云。军之五百人为旅。师篆下云。二千五百人为师。旣皆偁之,则此必偁无可疑者。百人为卒。卄有五人为㒳。不偁者以其制於字义相远耳。若万二千五百人以为圜围。乃此篆之所由制。
从包省。从车。
包省当作勹。勹,裹也。勹车,会意也。举云切。十三部。
车、
逗。
兵车也。
上车各本误军。今正。此释从车之意。惟车是兵车。故勹车为军也。
康熙字典
〔古文〕《广韵》举云切《集韵》《韵会》拘云切,音君。《玉篇》众也。《周礼·地官》五师为军。《注》万二千五百人。周制: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又军礼。《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军礼平邦国。《注》谓威其不协僭差者。又师所驻曰军。《左传·桓六年》军于瑕以待之。《战国策》军于邯郸之郊。《注》屯也。又姓。冠军侯之后,因氏。又《说文》军,圜圉也。一曰军,兵车也。
音韵汇集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军 | 广韵 | 臻 | 平 | 文 | 见 | 合 | 三 | 全清 | 举云切 | kjuən | |
集韵 | 平 | 文 | 拘云切 | ||||||||
韵略 | 平 | 文 | 拘云切 | ||||||||
增韵 | 平 | 文 | 拘云切 | ||||||||
中原 | 阴平 | 真文 | 见 | 全清 | kiuən | ||||||
中州 | 平声 | 真文 | 居云切 | ||||||||
洪武 | 平 | 真 | 见 | 古 | 全清 | 规伦切 | kyən |
该文章由作者:【大水獭】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