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汉语汉字)

位(拼音:wèi),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位”在甲骨文中与“立”同形,模拟人正面站立的样子。后来在“立”的基础上加“人(亻)”分化出“位”字。“位”的本义一般认为的人所站立的地方,特指朝廷中群臣的列位;又引申为人所处的地方,即位置。由群臣的列位引申为爵次、等列,又引申为官爵、职务、职位、地位等。“位”又可用作量词,用于指人。

位(汉语汉字)

文字源流

在甲骨文和西周金文中,“位”和“立”字形相同。图1是甲骨文,上部是一个人正面站立的形态,站立的下方是一条横线,这条横线表示人站立的位置;属指事字。这一字形即可读为lì,表示“站立”,动词;又可读作wèi,表示“位置”,名词。后人将这个一身二任的字分成了两个字:“立”用作动词,表示站立;“位”用作名词,表示所在地地方。分化的早期形式是增加声旁“胃”(图3);后来是新增意符“人”(图4),这一写法一直延续到现代。从“人”,表示这个位置是人所站立的。

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位”本指朝廷中群臣的位列,而在上古时代,君臣在朝廷上都是站立在他所应占据的位置上的。应当说明,这种按照人们的不同身份地位而确定各自特定站位的制度并不仅限于明堂之上,而是全面贯彻于古代各种祭祀、典礼、朝会等比较重要的场合。显然,既然人们总是站在他应在的位置上,“位”字以“立”为表义符号也就非常自然了。

从“位列”意义中人所占位置的含义,“位”可引申泛指一般的人、物所占所在的地方,“铺位”“舱位”“席位”乃至“座位”之“位”,都是这种引申的用法。

由朝廷中群臣的列位引申,“位”又指爵次、等列,又引申为官爵、职务、职位、地位等。人的职位可以最充分地显示人的社会地位,出于同样的思维逻辑,表示“职位”的“位”又可以演化为一个表敬的人称量词,如“诸位”“列位”“各位”等等。

现代释义

读音

词性

释义

wèi

名词

所在或所占的地方。

人在某一社会领域所处的位置。

特指朝廷中群臣的位列。

爵次;等列。

天子或王侯的统治地位。

古代祭祀神鬼所设立的牌位。

数位,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

动词

使占据其应有的位置。

授予职位。

元代称皇室成员。

量词

用于个体的人(含敬意)。

用于称物。

用于算术上的数位。一个数有几个数码就是几位数(小数点后分开记)。

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的地位(多跟序数词搭配)。

动词

同“立”。站立。

通“莅”。到,临。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n

说文解字

【卷八】【人部】于备切(wèi)

列中庭之左右谓之位。从人、立。

说文解字注

列中庭之左右。当作?又。

谓之位。“庭”当作“廷”。字之误也。廴部曰:“廷,朝中也。”《释宫》曰:“中庭之左右谓之位。”郭云:群臣之列位也。《周语》注亦曰“中廷之左右曰位。”按,中廷犹言廷中,古者朝不屋,无堂阶,故谓之朝廷。朝士掌外朝之位: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面三槐,三公位焉。司士,掌治朝之位。王南乡,三公北面东上,孤东面北上,卿大夫西面北上,王族故虎士在路门之右,南面东上,大仆、大右、大仆从者在路门之左,南面西上,虽有北面南面之臣,皆以左右约举之。《左传》云:“有位于朝是也。”引伸之,凡人所处皆曰位。

从人立。会意。于僃切,十五部。按,《小宗伯》“掌神位”,故书“位”作“立”,古文《春秋》“公即位”为“公即立”。古者立位同字,盖古音十五部,与八部多合韵。

广韵

于愧切,去至匣 ‖ 立声内1部(wèi)

位,正也。列也。莅也。中庭之左右謂之位。于愧切。一。

康熙字典

【子集中】【人部】位;康熙笔画:7;部外笔画:5

《广韵》于愧切。《集韵》于累切。《韵会》喻累切。《正韵》于位切,並音壝。《说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广韵》:正也。《易·系辞》:圣人之大宝曰位。《周礼·天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

又凡所坐立者,皆曰位。《礼·曲礼》:揖人,必违其位。注:出位而揖,礼以变为敬也。

又所也。《论语》:君子思不出其位。朱注: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

又姓。明位安。

又高丽人呼相似为位。见《三国志》。

本作〔⿰亻?〕。俗作位。

方言集汇

客家话:[梅县腔]wi5 wui5[海陆丰腔]wui5 wui6[客英字典]vui5[沙头角腔]wui5[宝安腔]wui3[台湾四县腔]wui5 wui5[东莞腔]wui3[陆丰腔]wui6[客语拼音字汇]vui4

粤语:wai2 wai6

赣语:vii5

字形书法

“亻”窄“立”宽,顶部左右旁齐平,底部“立”高。“亻”,两笔在横中线上方相接。“立”,上横略短,起笔于竖中线左侧,在横中线上方;第三笔点写在竖中线;撇起笔于横中线上侧;末笔长横从“亻”下侧起笔。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时代

声韵系统名称

韵部

声母

韵母

先秦

高本汉系统

ɡ

i̯wæd

王力系统

ɣ

ǐwəi

董同龢系统

缉/微

ɣ

juəb/juəd

李方桂系统

gw

jəbh

西汉

东汉

jiəd

jiəd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脂微

jiwəd

北魏后期北齐

jiwed

齐梁陈北周隋

脂之

jiwed

隋唐

拟音/高本汉系统

j

wi

拟音/王力系统

ɣ

wi

拟音/董同龢系统

ɣ

jei

拟音/周法高系统

j

iuei

拟音/李方桂系统

j

wi

拟音/陈新雄系统

j

ǐue

韵书集成

韵书

字头

小韵

韵摄

声调

韵目

声母

声类

开合

等第

清浊

反切

拟音

广韵

去声

六至

合口呼

三等

次浊

于愧切

ɣjei

集韵

去声

六至

开口呼

三等

次浊

力至切

liɪ

去声

六至

云/匣

合口呼

三等

全浊

于累切

ɣiuɪ

入声

五质

云/匣

合口呼

三等

全浊

越笔切

ɣiuet

礼部韵略

去声

于累切

增韵

去声

于累切

中原音韵

去声

齐微

合口呼

全清

ui

中州音韵

去声

齐微

汪贵切

洪武正韵

去声

七队

次浊

于位切

ouei

分韵撮要

阳去

第二威伟畏

该文章由作者:【联系人】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