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福宫(北京故宫内宫殿)

建福宫,清乾隆七年(1742年)修建而成,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建福宫坐落于紫禁城御花园的西边,园内著名的宫室有:静怡轩、吉云楼、碧琳馆、慧曜楼、延寿阁、积翠楼、凝辉楼、香云亭、广生楼、妙莲花池等。

建福宫(北京故宫内宫殿)

简介

建福宫位于内廷西路西六宫西侧,清乾隆七年(1742年)利用乾西五所之西四所及其以南的狭长地段修建而成。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建福宫为一南北狭长的院落,东西宽约21m,南北长逾110m。整座院落从建福门起,以抚辰殿、建福宫、惠风亭和静怡轩4座重要建筑为核心,依次构成4进庭院。

格局

建福门是建福宫正门,位于南端宫墙正中,门内即第一进院落,抚辰殿居中而立。抚辰殿后即建福宫,其间以宽阔的甬道相连。抚辰殿后檐廊与建福宫前廊东西各接转角游廊9间,围合成廊院。建福宫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绿剪边卷棚歇山顶,檐下施斗拱,前后檐明间各安4扇三交六椀菱花扇门,次、梢间前檐为槛窗,后檐为砖墙。室内明、次间以扇分隔,形成“一明两暗”的格局。

明间后檐金柱间亦设扇,扇前设宝座,上悬乾隆御书“不为物先”匾。所有扇均为黑漆描金,心为双层灯笼锦棂条,中间夹纱,裙板、绦环板均绘五彩吉祥图案,工艺十分考究。东、西两次间后檐分设红漆描金炕罩和落地罩,西次间落地罩内供奉神位。房顶设软天花,顶棚及墙壁通贴团花图案银花纸。建福宫内装修色彩丰富,做工精致,是紫禁城建筑室内装修的代表作。由建福宫两侧游廊穿行可至第三进庭院,院中央即惠风亭。亭之北以红墙隔出最后一进院落,院中的静怡轩、慧曜楼后来划入西花园(建福宫花园)内。

宫殿花园

建福宫花园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乾隆皇帝将他最钟爱的珍奇文物收藏于此,并经常在花园内写诗赏画。嘉庆时,下令将其全部封存,成了名副其实的宝库。乾隆帝十分喜爱建福宫,时常到此游憩,吟咏亦颇多,著名之作有《建福宫赋》、《建福宫红梨花诗》等。咸丰皇帝曾奉皇贵太妃在此进膳;孝德显皇后、孝贞显皇后(慈安)的神位也曾设于此宫。

复建

1923年6月26日晚9点多钟,建福宫花园内的敬胜斋突然发生神秘的火灾。2000年通过国务院批准复建,由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资,在火场废墟上复建,在建筑形制上采用了外观、工艺依从古建原貌,内部装修符合现代使用功能和安防要求的方式。2006年5月16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捐助、经国务院批准、历时5年复建的建福宫花园已圆满竣工,并正式移交回故宫博物院。

建福宫复建竣工后,时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肖燕翼称,建福宫花园区用作接待各国高级贵宾、举办文博学术交流活动、记者招待会、小型内部展览等用途的特殊场所,不对公众开放。建福宫花园复建竣工后曾接待过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夫妇等捐资人,以及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等博物馆馆长。两岸故宫博物院具有历史意义的初次正式会谈也是在这里举行,还安排过外交部、文化部等重要国宾招待会。同时,也接待了来自港澳台和中国各地的多个社会团体和学生团体。故宫博物院相当多展览和研讨会等的新闻发布会都在这里举办。

该文章由作者:【老成谋国】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