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安县隶属吉林省长春市,位于松辽平原腹地,东经124°31′—125°45′,北纬43°55′—44°55′。东临德惠市,南接省城长春市,西以公主岭市和长岭县为邻,北与松原市接壤。年均气温4.7度,无霜期145天,降水量507.7毫米,有效积温2800度。地势平坦,四季分明,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县幅员54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35万亩,林地95万亩,草原面积52万亩,水域面积33万亩。全县辖22个乡镇,376个村,总人口115万,其中农业人口85万,是全省幅员超过700万亩的10个县份之一,耕地超过400万亩的3个县份之一,人口超过百万的2个县份之一。县城所在地农安镇史称“黄龙府”,曾是辽金时期我国北方的政治军事重镇,以抗金英雄岳飞的誓言“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和“五四”运动领导人李大钊的诗句“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而闻名于世。目前,建成区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2万人。城区街路宽敞,市容整洁,楼房林立,初具中等城市规模。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11月1日零时农安县常住人口为867274人。
经济综合实力稳步发展,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8.1亿元,同比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35.3亿元,同比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118.9亿元,同比增长2.3%。三大产业结构比为47.3:12.1:40.6。
建制沿革
农安古城始建于古夫余国,两汉时曾是夫余国的都城。
隋为高句丽夫余城。
唐朝是为渤海国的夫余府。
农安古称黄龙府
农安古称黄龙府
辽灭渤海国后,改名为黄龙府,并设黄龙县。
辽保宁七年(975年),黄龙府的卫将燕颇反叛,杀了都监张琚,辽派大军平定了这起叛乱。后辽圣宗再次把黄龙府迁回古城(农安),为了避免重名,把一面城由黄龙府改为通州,把古城(农安)仍称黄龙府。统辖五州(盖州、安远州、威州、清州、雍州)、三县(黄龙县、迁民县、永平县),归属东京道(今辽宁省辽阳市)管辖。辽兴宗时于东北境伊通河地置怀德县,为祥州治(今农安万金塔乡)。辽重熙六年(1037年),辽在黑龙江下游地区设节度使,统辖女真五国部,隶属于黄龙府。
金收国元年(1115年),完颜阿骨打反辽。金国建立以后,曾定都黄龙府。天会四年(1126年),金攻入开封,掳走宋徽、钦二帝。天眷三年(1140年),金下诏改黄龙府为济州,又设利涉县。后因与山东的济州重名,且因黄龙府早有龙州之称,故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济州为隆州,有时亦写成龙州。金贞祐二年(1214年),将州升为府,称隆安府,亦作龙安府,为府治,属上京路。
蒙古窝阔台汗八年(1236年),仍称黄龙府,废利涉县。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将府升为路,黄龙府先后为开元万户府、辽东路、开元路治所。后来开元路治所迁到咸平(今开原市),黄龙府古城便被废弃。此后在战火的硝烟中慢慢变成一片废墟。
明洪武八年(1375年),归属辽东都司三万卫管辖,到永乐元年属奴尔干都司的亦东河卫,名为龙安站。明代中叶属兀良哈卫。明朝末年属蒙古科尔沁部,成为蒙古族的游牧之地。明朝末年,这一带变成了蒙古族的游牧之地。
清初为郭尔罗斯前旗地。1791年(清乾隆五十六年)招垦。一直到1882年(清光绪八年),由于关内流民来此耕种的日渐增多,清政府在这里设农安分防照磨,属长春厅。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正式设农安县。取用“农安”二字,为“隆安”“龙安”的谐音。俗名“龙湾”,曾名农安堡。隶属长春府。
民国二年(1913年)9月7日设扶农镇守使,使署驻农安县城,隶属吉林省。民国三年(1914年)6月东北实行省、道、县三级管理制,农安隶属吉林省吉长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接管辖,农安仍隶属于吉林省。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归吉合行政区;12月被国民党军占领。民国三十四年(1946年)1月,获得解放,归吉江区管辖;同年2月在前郭县的老钱柜屯设立长农县,归吉江区管辖;同年5月归辽吉区第三区,9月改归辽吉区第二专区。
1949年4月,划归吉林省,撤销长农县。
1956年,置农安镇。属怀德专署,1966年属德惠专署,1969年属长春市。
1997年,农安县面积5286平方千米,人口107.4万。辖14镇17乡:农安镇、鲍家镇、开安镇、合隆镇、烧锅镇、伏龙泉镇、靠山镇、三盛玉镇、哈拉海镇、高家店镇、华家镇、新刘家镇、巴吉垒镇、柴岗镇、万金塔乡、青山口乡、滨河乡、前岗乡、龙王乡、三岗乡、黄金乡、新阳乡、三宝乡、万顺乡、永安乡、杨树林乡、榛柴岗乡、小城子乡、黄鱼圈乡、城郊乡、新农乡。县府驻农安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1076134人,其中(13个镇、13个乡):农安镇204513人、伏龙泉镇38114人、哈拉海镇45845人、靠山镇29032人、合隆镇61674人、开安镇59060人、烧锅镇28034人、高家店镇31105人、鲍家镇23258人、华家镇41131人、柴岗镇26764人、三盛玉镇38240人、巴吉垒镇52010人、滨河乡31135人、前岗乡22626人、龙王乡26893人、三岗乡30033人、万顺乡38740人、杨树林乡36439人、新阳乡20097人、永安乡27812人、青山口乡31037人、黄鱼圈乡31021人、新农乡34003人、万金塔乡35048人、小城子乡32470人。
2003年1月23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3]1号文件,同意农安县将开安镇所属的马家村、德胜村、隆盛村划归合隆镇管辖。同日,吉林省民政厅下发吉民行批[2003]2号文件,同意农安县将滨河乡十八家子村、獾子洞村划归农安镇管辖。
2003年,农安县辖26个乡镇:农安镇、鲍家镇、开安镇、合隆镇烧锅镇、伏龙泉镇、三盛玉镇、哈拉海镇、高家店镇、靠山镇、华家镇、巴吉垒镇、柴岗镇、万金塔乡、滨河乡、前岗乡、龙王乡、三岗乡、新阳乡、万顺乡、永安乡、杨树林乡、小城子乡、黄鱼圈乡、青山口乡、新农乡。共有4个居委会,378个行政村,380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5万,总户数25万。
2004年,农安县辖:农安镇(镇政府驻农安街)、伏龙泉镇、高家店镇、哈拉海镇、柴岗镇(镇政府驻柴岗站)、开安镇(镇政府驻开安街)、烧锅镇(镇政府驻烧锅店)、靠山镇(镇政府驻靠山屯)、合隆镇、华家镇(镇政府驻华家站屯)、巴吉垒镇、鲍家镇(镇政府驻鲍家沟)、三盛玉镇、杨树林乡、常家乡、万顺乡(乡政府驻万顺堡)、龙王乡(乡政府驻盛家窝堡)、三岗乡(乡政府驻三岗屯)、黄鱼圈乡(乡政府驻三盛永)、新阳乡(乡政府驻裕民)、永安乡(乡政府驻毕家屯)、滨河乡(乡政府驻吴家屯)、前岗乡、青山乡(乡政府驻魏家岭)、新农乡(乡政府驻冯木铺)、小城子乡(乡政府驻老所长)、万金塔乡。2004年8月15日,全县辖13个镇,13个乡,4个社区,376个村委会。
2005年行政区域调整前的农安县:东经124°32′-125°45′、北纬45°44′-44°56′,南北长115千米,东西宽98千米,总面积5415平方千米,总人口111万人。
2005年,将农安县合隆镇划归长春市宽城区管辖。同年,农安县撤销鲍家镇、柴岗镇、滨河乡、新阳乡。
2006年底,农安县辖10个镇、11个乡,4个社区、376个村。
2015年12月升级为省直管县赋予部分地级市管理权限。
2016年11月,吉民行批【2016】5号文件批复,在农安设立4个街道,分别为兴农街道、宝塔街道、和谐街道和黄龙街道。
地名由来
关于黄龙府这个名字,有这样一段传说:公元926年(辽天显元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率兵攻打渤海国,他们先占领了夫余城。正月,又长驱直入攻打渤海王城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渤海王投降。二月改渤海为东丹,改年号天显,改忽汗城为天福城。此后辽太祖又回师夫余城,并在这里住下养病。七月,辽太祖病重。
某夜有一颗巨星落于太祖殿前。次日天刚亮,夫余城上空便有一条黄龙盘旋缭绕,身长一里多,浑身光芒四射,金光耀眼。后来黄龙钻进了太祖住的行宫,顿时紫气遮天,黑烟蔽日,经过一天时间才渐渐散去。不久太祖病故,终年55岁。从此辽将渤海夫余府改为黄龙府。这段传说当然不足为信,只是为了神化辽太祖,但黄龙府之名确是由此而来。
而农安地名是金代隆安府,元代龙安站的音转。据《满洲地名考》和有关资料记载,农安是土名龙湾的音转。俗名“龙湾”,曾名农安堡。龙湾之名是由于伊通河在此蜿蜒曲折,环绕山岗,其形像龙一样弯曲,故而得名。
历代归属
据史料记载,农安古城始建于古夫余(扶馀)国,两汉时为夫余(扶馀)国属地,当时的农安是夫余国的都城;南北朝、隋时(公元420-618年)夫余沦为高句丽的附属国。当时农安属高句丽北境,叫夫余城(扶馀城)。唐灭高句丽后为渤海国的夫余府境。辽灭渤海后,改名为黄龙府,并设黄龙县。
辽
公元975年(辽保宁七年),黄龙府的卫将燕颇反叛,杀了都监张琚,辽派大军平定了这起叛乱。战火给古城造成了重创,随后辽便放弃了黄龙府(农安),将黄龙府南迁至今四平市的一面城。自此古城降到了很不重要的地位。45年后,辽圣宗为了加强其东北部的防御力量,再次把黄龙府迁回古城(农安),为了避免重名,把一面城由黄龙府改为通州,把古城(农安)仍称黄龙府。统辖五州(盖州、安远州、威州、清州、雍州)、三县(黄龙县、迁民县、永平县)归属东京道(今辽宁省辽阳市)管辖。兴宗时于东北境伊通河地置怀德县,为祥州治(今农安万金塔乡)。1037年(辽重熙六年),辽在黑龙江下游地区设节度使,统辖女真五国部,隶属于黄龙府。此时是辽的极盛时期,当时黄龙府是各族人民杂居之地,人烟稠密,工商繁荣。据史料载:“凡聚会处,诸国人语言不能相通晓,则各为汉语以证方能辨之。”自黄龙府迁回之后,辽就对黄龙府加紧进行建设,使黄龙府成为“五京二府”七大重镇之一。黄龙府雄踞在伊通河西岸的高地上,呈正方形,城垣周长3 840米,四面除有大门外,在南、西、东三面还各有一个小门,四角各有一个高大的角楼。有名的农安古塔就是在这个时期修建的。该塔用砖砌成,八角13层,高33米余,是中国东北地区最早修建的佛塔,至今已有千年,仍矗立在古城农安。
金
到1115年(金收国元年),完颜阿骨打聚2500人誓师反辽,他的军队攻破黄龙府。而后阿骨打“命完颜娄室镇守黄龙府”。金国建立以后,曾定都黄龙府,接着便不断派兵进攻北宋政权,并于1126年(金天会四年)攻入开封,掳走徽、钦二帝。南宋初抗金英雄岳飞曾激励部下,“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即指此城。至今这段故事一直被传为佳话。当年完颜阿骨打在进攻黄龙府的途中,被松花江水所阻,附近又无船只,阿骨打急中生智,挥着马鞭向江对岸一指,命军队沿着他马鞭所指的方向涉水过江。结果人马行至江心,水深刚及马腹,大军顺利地过了江。等大军过后他再派人测量刚才走的地方,竟深不可测。为了纪念这次渡江成功,1140年(金天眷三年)金下诏改黄龙府为济州,又设利涉县。后因与山东的济州重名,且因黄龙府早有龙州之称,故于1189年(金大定二十九年)改济州为隆州,有时亦写成龙州。1214年(金贞祐二年),将州升为府,称隆安府,亦作龙安府,为府治,属上京路。
元灭金后,1236年(蒙古窝阔台汗八年),仍称黄龙府,废利涉县。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将府升为路,黄龙府先后为开元万户府、辽东路、开元路治所。后来开元路治所迁到咸平(今开原市),黄龙府古城便被废弃。此后在战火的硝烟中慢慢变成一片废墟。1375年(明洪武八年),归属辽东都司三万卫管辖,到1403年(永乐元年)属奴尔干都司的亦东河卫,名为龙安站,明代中叶属兀良哈卫,明朝末年属蒙古科尔沁部,成为蒙古族的游牧之地;清初属郭尔罗斯前旗游牧地,到1791年(清乾隆五十六年)招流民垦种,嘉庆五年(1800年)设长春厅,农安属长春厅境地。直到1882年(光绪八年)于农安城分设经历,由于关内流民来此耕种的日渐增多,清政府在这里设农安分防照磨,属长春厅。1889年(光绪十五年)长春厅升为府,正式设农安县,隶属长春府;农安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民国之后
民国时期,1913年9月7日设扶农镇守使,使署驻农安县城,隶属吉林省。1914年(民国三年)六月东北实行省、道、县三级管理制,农安隶属吉林省吉长道;1929年(民国十八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接管辖,农安仍隶属于吉林省。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归吉合行政区;12月被国民党军占领。1946年1月获得解放,归吉江区管辖;同年2月在前郭县的老钱柜屯设立长农县,归吉江区管辖;同年5月归辽吉区第三区,9月改归辽吉区第二专区。1949年4月,划归吉林省,撤销长农县。1956年置农安镇,聚落呈正方形网格状,今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底,农安县辖4个街道 [1] 、22个乡镇,377个行政村。
兴农街道 | 宝塔街道 | 和谐街道 | 黄龙街道 | ||||
农安镇 | 合隆镇 | 哈拉海镇 | 高家店镇 | 三盛玉镇 | 伏龙泉镇 | 巴吉垒镇 | 开安镇 |
华家镇 | 烧锅镇 | 靠山镇 | 三岗镇 | ||||
黄鱼圈乡 | 杨树林乡 | 永安乡 | 龙王乡 | 前岗乡 | 青山口乡 | 万金塔乡 | 新农乡 |
万顺乡 | 小城子乡 |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农安县隶属吉林省长春市,位于松辽平原腹地,东经124°31′~125°45′,北纬43°55′~44°55′。东临德惠市,南接吉林省城长春市,西以公主岭市和长岭县为邻,北与松原市接壤。幅员面积5400平方千米。
东临德惠市,南接吉林省城长春市,西以公主岭市和长岭县为邻,北与松原市接壤。
气候条件
年均气温4.7度,无霜期145天,降水量507.7毫米,有效积温2800度。地势平坦,四季分明,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貌
农安县地貌为冲积湖积平原区,主要地貌类型有台地、盆地、河谷平原、坨地。台地主要分布在县内西部和西北部,大部分在伏龙泉、永安等6个乡镇。一般海拔为250—270米。盆地主要分布在波罗湖、莫波泡子、老雁坑一带闭流区,该区四周为台地环绕,中心形成闭流盆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土壤盐碱化较重。河谷平原分布在松花江、伊通河、新开河两岸的十余个乡镇,面积较大。主要由河床、河漫滩、陆地组成。坨地分布在县内西北,以固定沙土为主,以杨树林、哈拉海等乡镇为主。
土壤
农安县土壤共分10个土类、20个亚类,50个土属和111个土种,地带性土壤为黑土、黑钙土。地方性土壤有草甸土、冲积土、盐碱土、沼泽土、风沙土。
河流
农安县境内松花江、伊通河、新开河穿境而过;波罗湖是吉林省的第三大泡塘,是长春市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吉林省中部的湿地。
自然环境
全县幅员54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35万亩,林地95万亩,草原面积52万亩,水域面积33万亩。全县辖21个乡镇,376个村,总人口115万,其中农业人口85万,是全省幅员超过700万亩的10个县份之一,耕地超过400万亩的3个县份之一,人口超过百万的2个县份之一。县城所在地农安镇史称“黄龙府”,曾是辽金时期我国北方的政治军事重镇,以抗金英雄岳飞的誓言“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和“五四”运动领导人李大钊的诗句“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而闻名于世,建成区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2万人。城区街路宽敞,市容整洁,楼房林立,初具中等城市规模。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13年,农安县天然气工业储量50亿立方米;油母页岩分布面积400平方千米,工业储量168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60%以上;陶土工业储量1000万吨,含三氧化二铝20%以上;二氧化碳气工业储量90亿立方米,纯度达98%以上;三岗乡宝泉村的天然矿泉水日涌量达2000吨。宝贵的资源是矿产加工利用企业充足的原料保证。
水资源
境内三岗乡宝泉村的天然矿泉水日涌量达2000吨。建有装机容量2万千瓦的引松工程,直接引松花江水入县城,日引水量可达11.3万吨。
植物资源
农安县县内的植被主要是羊草草甸草原群落,多分布在波罗湖等泡塘边沿等。在碱斑周围有碱蓬、灰绿藜、腺独行菜。近水域地带有三棱草、水稗草。泡塘浅水处有香蒲、芦苇等。西北台地区分布以针茅和隐子草为主的草原,木本植物多为人工林,以杨、柳为主。沿江河谷地可见灌丛。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农安县水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齐备,生产生活用水水质较好,能够满足人民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需要。松花江、伊通河、新开河穿境而过;有大中型水库4座。波罗湖是吉林省的第三大泡塘,是长春市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吉林省中部唯一的一大块自然湿地。县内有日处理4万吨的净水厂,建有装机容量2万千瓦的引松工程,直接引松花江水入县城,日引水量可达11.3万吨。由吉林省水务集团投资3.72亿元兴建的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农安支线工程正在建设当中,预计今年10月份可投入使用,日供水能力4.4万吨。并且,当实际需水量超过5.6万吨/日的规模时,吉林省水务集团将启动二期工程,最大设计供水规模将达到22.46万吨/日,完全可以满足城市和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社会资源
良好的人文环境、丰富的农畜产品、大量的矿产资源和充足的水电供应是农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而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园区配套设施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更使农安具备了独特的创业优势。
人文资源
沿寻历史,农安县有汲取不尽的丰富文化底蕴。县城农安镇曾为夫余国都城,史称“黄龙府”,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镇,以民族英雄岳飞的铿锵誓言“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和革命先驱李大钊的著名诗篇“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而声名远播。保存至今的辽代古塔等遍布全县的文物古迹是农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有力见证。
建设和谐农安,优化投资环境,是农安的不懈追求。在享受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关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县里出台了更加完善的优惠政策,在财政奖励、土地使用、收费减免、投资服务、中介奖励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优惠,营造了规范有序的投资软环境,形成了支持发展、维护发展、追求发展的浓厚氛围。
电力资源
农安县电力资源充足,66kv和220kv高压输电线路穿境而过,拥用一次变电站和二次变电站各一座,直接由东北电网供给,总容量可达到18万KVA,仅用4万KVA,尚有14万KVA余量。一次变电站紧临农安工业集中区,不用新建输电线路。
劳动力资源
坚实的工业和教育基础,使农安县有一流的制造技术和大量的人才储备,尤以锻造、铸造、服装、精密加工为最。全县有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劳动技能培训基地等40余家,每年培养各类职业技术人才近万人。全县115万人口中有剩余劳动力20万左右,为来工业集中区投资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保证。
人口
2016年末,农安县总人口达到114.7万人,同比下降0.43‰。户数为381442户,同比下降0.12%。全县人口出生率5.44‰,人口死亡率4.30‰,人口自然增长率1.14‰。 [10]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农安县常住人口为867274人。
政治
县长:孙宁
副县长:刘生贵
副县长、公安局长:李兴涛
县委常委、副县长:林凤生
副县长:玄立民
副县长:胡超著
经济
综述
2016年,农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7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90.6亿元,同比下降4.3%;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123.7亿元,同比增长5.1%;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216.4亿元,同比增长12.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1.0:28.7:50.3,被确定为国家三产融合试点县。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1.6亿元,同比增长61.5% 。其中:工业投资271.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64.4%。全年新建项目完成投资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29.1%;扩建项目完成投资126.9亿元,增长43.1%;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161.4亿元,增长96.6%。
201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1.8亿元,增长8.8%;全口径、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4.9亿元和14.3亿元,增长1.6%和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58.6亿元,增长10.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5100元和13429元,增长6.7%和7%。
2020年,农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8.1亿元,同比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35.3亿元,同比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118.9亿元,同比增长2.3%。
第一产业
2017年,农安县粮食产量301万吨,同比上涨4.5%。其中:玉米产量284万吨,同比上涨3.6%;大豆产量2.2万吨,同比增长29.4%;水稻产量7.05万吨,同比下降38.7%。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5.16万公顷,其中:玉米播种面积31.4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4万公顷。全年油料总产量4.2万吨,其中:葵花籽产量2.3万吨。蔬菜产量81.5万吨;瓜果产量28.5万吨。
积极探索智慧农业物联网建设,购置农机智能装备57台(套),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完成土地增减挂钩试点60公顷,流转土地17万公顷。投资4.5亿元实施河湖连通工程,成功实现“引松入湖”;完成农防林更新改造607公顷,清收还林2100多公顷;持续发力狠抓秸秆综合利用,发展专业合作社18个,打包机增加到 678台。
第二产业
2016年,农安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1亿元,同比增长1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4亿元。至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206户,比2015年增加40户。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138984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9%;医药制造业总产值8011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总产值305409.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6%,汽车制造业总产值15849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用电量69497.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9.3%。
第三产业
2016年,农安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9亿元,同比增长10%。
2016年,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31,65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2,487万元,同比增长10.0%;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45,52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8,854万元,同比增长3.7%。
分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128,06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6,243万元, 同比增长5.1%;地税部门完成86,15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3,088万元,同比下降3.5%;财政部门完成31,30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5,699万元, 同比增长22.3%。
从主要税种收入完成情况看:增值税(100%部分)完成54,71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1,509万元,同比增长26.6%。营业税(100%部分)完成22,0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2,068万元,同比增长10.4%。企业所得税(100%部分)完成24,47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1,201万元,同比增长84.4%。个人所得税(100%部分)完成4,9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收1,355万元,同比增长38.1%。消费税完成50,905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15,250万元,同比下降23.1%。
2016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计完成568,05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480万元,同比增长2.8%。
金融:全县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32.1亿元,同比增长23.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46.7亿元,同比增长15.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66.1亿元,同比增29.0%;其中,住户贷款余额53.0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313.1亿元。
交通运输
公路
农安县县城所在地距长春市区60千米,距长春龙嘉机场90千米,距大连港口700千米。珲乌高速(农安段)及辅道于2011年竣工通车后,县城至省会长春只需半小时,处于长春1小时经济圈内。
截至2013年,全县有各级公路3677.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88千米,国道93千米、省道39.4千米、专养县道297.5千米、非专养县道172.9千米、乡道294千米、村道2692.3千米;22个乡镇全部通水泥路、油路。
铁路
农安站是农安车务段下辖的三等站,位于农安县城所在地,是长白线上的一个重要车站,长白铁路纵贯南北,穿越合隆、开安、华家、农安、哈拉海5个乡镇,境内全长75千米,它是客、货、装运输的综合车站,设有客运车间,装卸车间,运输车间,由这三个车间来完成农安站客货运输任务。农安站外设有石油专用线,化肥专用线,西粮库专用线,煤炭专用线,糖厂专用线。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16年,农安县共有5所高级中学、41所初级中学、5所完全中学、284所小学、90所幼儿园和1所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人数共12643人。全县所有在校学生113307人,其中高级中学12880人,初级中学24138人,完全中学8231人,小学58377人,幼儿园11713人,特殊教育138人。
文体
截至2013年,农安县文化系统现有职工558人,其中局机关12人,县城8个事业单位361人,乡镇文化站35人。离退休职工150人。全系统具有中级以上职称89人,占职工总数的16%。有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创作室、文化稽查大队、体校和黄龙戏剧团,乡村文化站、农民书屋普及到22个乡镇,377个村。
县城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拥有国家一级文物4件,国家二级文物2件,国家三级文物33件。
卫生
截至2016年,农安县共有卫生机构(医院+乡村卫生所)410处,其中医院33处,乡镇卫生所(站)377处。全县卫生从业人员共有306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916人,拥有高级职称240人,全县每万人(常住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3.6人。全县共有床位2853张,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床位2.2张。
社会保障
2016年,农安县开发就业岗位8000个,新增就业77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8.5亿元。投入扶贫资金1.6亿元,完成脱贫15498人、28个村,发放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补贴3000万元。
文化
黄龙文化
黄龙府文化源远流长。在“左家山”、“元宝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琢制石龙、石雕人像,说明在七千年前,黄龙大地上的先民们就有了艺术形象思考,具有艺术创造和欣赏能力。这是农安历史上留下的最早的艺术品。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农安大地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先是夫余立都,继之以渤海、辽、金之盛,然后经元、明、清三代而中华一统,直至全县解放。这个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也是黄龙府文化艺术发生、发展、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黄龙文化所体现出的特点有四:一是北方民族畜牧与渔猎文明所表现出的雄健豪放风格;二是家国离乱的遗民心理产生的沧桑郁慨悲凉的风格;三是流民心态形成的轻松有趣的达观风格;四是解放新生心态下的围绕政治讴歌、赞颂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这些风格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黄龙府文化艺术体系。
戏剧文化
黄龙戏
黄龙戏,吉林省地方剧种,是农安县创作的地方戏曲新剧种,因农安曾是辽代有名的黄龙府而得名,黄龙戏产生之初,只有小生、小丑、小旦三行。后在实践中,充实了刀马旦、老生和老旦。音乐主要分生、旦、丑行当唱腔、表演及化妆、服装等基本上依照京剧的路子。黄龙戏诞生于1959年,她是以东北皮影戏音乐为基调。并吸收民间音乐而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新剧种。1958年12月,农安县文化主管部门根据吉林省文化局关于创地方新剧种的指示精神,决定创建本地戏曲剧种,1959年1月编演了大型剧目《樊梨花》,次年9月公演时获好评,新剧种受到肯定,1960年9月命名黄龙戏。
自上世纪80年代 初到90年代中期,由农安县剧团排演的《无事生非》、《风雨菱花》、《魂系黄龙府》、《鹰格夫人》等大型剧目,曾在中国第二届戏剧节、全国地方戏曲汇演,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展览活动中共获20个奖项,黄龙戏因此而声名远播。
黄龙戏属农客观存在地方戏剧种,因产生于古城黄龙府而得名。它的唱腔音乐以当地流行的“本地皮影”为基调,吸收了东北大鼓、太平鼓和民间小调的精华,融为一家,形成独具特色和唱腔的“民族瑰宝”—黄龙戏。黄龙戏的内容主要反映辽金时期历史人物在黄龙府一带的活动,听起来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极具表现力,其中四大剧目《魂系黄龙府》、《大漠钟声》、《圣明楼》、《摩托格夫人》曾多次在全国获大奖,也是其代表作。
一九八九年,黄龙戏在主奏乐件上进行了改革,黄龙琴诞生了。同时,由王福义创作的大型历史剧《魂系黄龙府》,登上了吉林省首届艺术节的舞台,囊括了本届艺术节的各项大奖,一举夺魁。并惊动了国内戏剧界的专家、学者,他们从全国各地云集黄龙府,在这里召开新兴剧种研讨会。中国剧协主席郭汉成说:“黄龙戏在剧种建设上确实有了一个了不起的飞跃,黄龙戏在全国只有一家,它不仅是农安的、长春的、吉林的,更是我们民族的、国家的!”郭老为黄龙戏挥笔题词:“民族魂宝”,给予极高赞誉。
一九九O年,经省文化厅推荐,文化部审批,《魂系黄龙府》奉调进京参加中国二届戏剧节,震惊了首都戏剧界。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说:“一个县级剧团,演出这样一出好戏,可以说是高水平的”。并挥笔题词:“喜看魂系黄龙府,剧坛新花又一枝”。该剧荣获优秀剧目奖,文华剧目奖。主演马宗芹摘取了中国第八届戏剧梅花奖的桂冠,雷霆捧来了文华表演奖的奖杯。编剧王福义获得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题材剧本“特别奖”,长白山文艺奖,作曲赵贵君获得“孔三传中国戏曲音乐金奖”,吴振荣参与的舞美设计参加了布拉格世界舞美展。从此,黄龙戏一发不可收,又接连上演了三部辽金历史剧,在国内都有影响,这三部戏是:《大漠钟声》、《圣明楼》、《鹰格夫人》。至此,黄龙戏名扬天下,誉满京华,它的名字被列入了《中国戏曲大词典》。
黄龙戏成熟了,是因为它拥有一批愿为它献身的艺术家,特别是初创时期的艺术家们,他们的名字将永垂黄龙戏的史册。他们是:当年的宣传部长苑梦侠同志、雷霆同志、陈继起同志、张兴权同志、刘景先同志、孙维新同志,还有邱福瑞、于雁飞、刘景达、刘青山等同志,以及为黄龙戏的发展鞠躬尽瘁的杨和茂、姜宝玉、赵桂荣同志,他们理应受到尊敬。
二人转
二人转剧团连出好戏,多次在全省会演中获奖,吉林省首届二人转新剧目推广会在农安召开。1990年该团受省委宣传部、省计生委的委托,带着《盼儿》、《这事怨谁》等剧目到全省各地巡回演出,历时7个月,行程万里,演出185场,观众达35万人之多。
诗歌文化
巴吉垒诗乡为黄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60年2月,全国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授予巴吉垒镇“巴吉垒诗乡”光荣称号。1960年3月2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著名女记者柏生专题报道——《美丽的巴吉垒诗乡》。新中国成立后,是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给农民输入了新文化血液,使这里人们的思想、精神发生了变化。在当地文化主管部门的组织引导下,巴吉垒人民从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从火热的生活中寻找灵感,满怀激情地创作出大量优秀诗篇。巴吉垒诗歌继承发扬了民族诗歌传统,又与厚重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具有鲜明的乡土特色,曾作为新中国农民心声的代表,唱响在黑土地上并享誉全国。
黄龙大秧歌火爆热烈,常年不断,遍及城乡;黄龙灯会灯山人海,新颖别致,巧思绝伦;歌唱家乡,振兴黄龙文艺会演连年不断,吸引着大批观众;黄龙文化广场活动花样翻新,不断给人送去欢乐;《黄龙诗萃》燃烧着黄龙府人火一样的诗情;黄龙书画,展示着黄龙府人的艺术才华。
黄龙春联散发着翰墨的馨香;《黄龙民间故事集》向人们讲述着美丽的传说;《黄龙府》刊载着黄龙府文化的优美篇章。
在民间,在专唱黄龙大鼓的老艺人高恩;有声名在外的唢呐世家“刘小班”,有八十高龄的剪纸艺术家赵桂芝,有出神入化的三弦演奏家高祥。这里民间故事、风物传说散如珍贝,俯拾皆是,退休干部王景贤搜集整理出百余篇,现已结集出书。
农安是电影《南京!南京!》的主要拍摄地,也是尔冬升指导,成龙、吴彦祖、徐静蕾等主演的《新宿事件》国内取景地。
农安古塔
农安古塔是农安最著名的的历史文物。建于辽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曾于二十世纪进行了两次修葺,恢复了原貌。关于造塔有许多传说,其中一说:辽国钦天监有一次夜观天象,忽见有巨星从天而降,落在黄龙府附近。急奏圣宗:“黄龙府一带恐怕要有土龙出世,应立刻修一座塔压住它。”圣宗闻听大惊,立刻答应,马上命钦差随钦天监赴黄龙府造塔。钦差带领大队人马,日夜兼程,走了七天七夜,来到黄龙府地界,当船行至祥州(今万金塔镇)时,发现土龙的头就在这里,于是就决定把塔修在祥州。谁知塔刚修了半截,有一天夜里那个钦天监又观天象,忽然又大叫不好,说土龙知道要在祥州压它,所以又掉头跑回黄龙府了!于是干活的民工只好停下来,连夜赶到黄龙府去修塔。为了快些把塔修好,别让土龙再跑掉,又征调了大批民工和车马,日以继夜地干。一晃过了3年3月零3天,塔终于修好了。这回土龙被压在下面不能动了,圣宗松了一口气,安心坐他的金銮殿了。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有人说这就是黄龙府地名的由来,也有人说,这就是俗名龙湾的由来。
民俗
农安一带的习俗,既有关东的共性(关内汉族习俗与东北少数民族习俗的融合),又有当地的特点。东北地区流传一首“关东城,三宗宝,人参、貂皮、靰鞡草”的民谣。关东除有“三宝”之外,还有“三怪”:“窗户纸糊在外,十七八的姑娘叼个大烟袋,生个孩子吊起来”。
在饮食上,农安盛产谷子,当地人喜欢吃小米饭,尤喜用大白菜叶包“饭包”,也称“捧包”。农忙季节和腊月,家家淘黄米,蒸豆包。
在居住上,因当地多大风,又有渗水性能差的碱土,故民户多建土平房,春季用碱土抹房盖不漏雨,不怕风剥。1978年以后,部分土平房逐渐改成砖瓦平房。
在语言上,农安一带土话较多,“嗯哪”(是)、“不远遐”(近),被外地人称为“农安县三大乏”。
农安有一种较独特的活动,俗称“打单鼓”,也叫“烧香”。因为有病“还愿”叫“还愿香”;庆祝丰收叫烧“太平香”,迷信色彩很浓。解放后,这种活动基本杜绝,但单鼓有多种鼓舞形式,音乐“九腔十八调”,为群众所喜闻乐见,解放后文艺工作者利用单鼓有唱有舞的形式,编写新词,做为群众一种文娱活动,称作“太平鼓”。
著名景点
农安辽塔
农安辽塔是吉林省重点保护文物,是农安县的标志性建筑,又称黄龙塔、龙湾塔,是辽代黄龙府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建于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三年至十年间(1023-1030),有近千年历史,是中国最北端的一座佛塔。辽塔为砖砌实心、密檐式,八角十三层,通高44米。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造型优美端庄,展现了辽代建筑艺术的风范。
金刚寺
金刚寺是1929年(民国十八年)开工,1936年建成。由开山和尚定海法师自己设计,从北京、上海、扶余等地请来的驰名工艺师,模仿宋、明寺庙的风格,几经推敲琢磨,精益求精,才建成了这座具有古刹风格的金刚寺。寺庙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山门名曰“极乐门”,正门楼上镶一宝珠,四面飞檐翘角,飞檐下按八卦方位雕刻十二条龙,正门楼上横额是三个涂金大字“金刚寺”,步入山门,两侧是钟楼和鼓楼,再向北是东西厢房,分别是五观堂和僧寮,中间为前、后殿,前殿是天王殿,后殿是大雄宝殿。近些年,金刚寺又陆续新建了观音亭、地藏殿、念佛堂、仿古楼、千佛塔等殿宇,扩建了文殊普贤殿、三圣殿。金刚寺有比丘尼四十多人,是东北三省最大的尼众道场。
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坐落于县城东北隅,毗邻金刚寺,总占地面积30公顷。公园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正门、人工湖、廊亭、甬路、环形沥清路、路灯、健身器材、旱冰场、门球场、休闲椅、茶舍、护坡、温室、风景墙、凉亭、艺术长廊、音响、喷灌泵房、排水沟等设施样样齐全。
雕塑
1985年在吉林省农安县左家山遗址出土了一件石灰岩琢制后雕刻的石龙,出土石龙长4.1公分,宽3.9公分,厚1.4公分,按出土层位分析年代距今6100—7000年之间,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石龙,被誉为“中华第一龙”,对研究我国龙文化的形式发展有着重要价值,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为赏析上古图腾,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龙文化,用花岗岩石雕刻了此件作品。雕塑高7米,座高1.5米,用石24块,重约210吨。
城市荣誉
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行列,居第91位
获得国家卫生县城荣誉称号
中国最美文化休闲旅游名县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7年12月2日,荣获“中国最佳运动休闲旅游名县”。
2020年7月10日,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2020年8月,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12月,被授予“吉林省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21年1月14日,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名单。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文物考古
吉林省农安县境内发现多处重要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2020年5月8-15日,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农安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在吉林省农安县境内开展了旧石器专项调查。由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陈全家教授带队,任进成博士等人共同参与。农安县地处松辽平原腹地,调查中总共发现旧石器地点8处,采集石器标本200余件,初步判断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本次调查填补了农安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空白,将早期人类在该地区的活动历史由左家山遗址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上溯至距今约3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些地点的发现将逐步深化该地区在东北亚石器技术发展和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探讨早期人类的迁徙扩散、文化交流及相关的适应生存行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
该文章由作者:【布兰顿罗伊】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