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院诞生了中国人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是中国第一座电影院,就建在长安街上。
历史背景
在过去北京并没有专门播放电影的场所。首次放映电影的地方就是前门外打磨厂的福寿堂了。
1902年一个外国人在这里放映了3部影片——《黑人吃西瓜》、《脚踏车赛跑车》、《马由墙壁直上屋顶》,这是北京人第一次真正看到电影。后来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些戏院也开始播放电影,但都算不上是正式的电影院。
北京的第一家电影院,是1913年开业的大观楼。提到这,不得不提任庆泰。他是辽宁人,原是名匠,后来学习了摄影,曾为慈禧太后照相。
1905年,他拍摄了《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电影。由于当时抗战的原因,大部分的戏院不能正常开门,就被迫改放电影了。也颇有收获。后来有的场所干脆把二者兼容。因此,北京电影院又有影剧院之称。
有趣的是,早期的北京电影院是不允许男女相邻。影院中一边是男座,一边是女座,中间隔着一人多高的木栅栏,即使夫妻二人也要分座。
最早允许男女混杂的是平安影院,因为是洋人经营,观众也是洋人,一般人不敢管。以后渐成风气,其他影院也不开始分座了。
直到抗战胜利,北京解放不久,中央政府从紧张的建设资金中拿出钱来装修了5家电影院。即紫光电影院、交道口电影院、新街口电影院、广安门电影院和花市电影院。
历史发展
专为外国人放映的首家电影院
1907年北京有了最早的专业电影院,专为外国人放电影的北京第一家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在东长安街路北,王府井大街南口以东,由外商经营了一家电影院。
因为离东交民巷较近,它专为当时驻京的外交人员和外国人放电影,为北京第一家专业电影院。放的是一些纪录片或仅有简单情节的侦探、滑稽片。
两年后停演扩建。1911年7月改名为兴利平安电影公司重新开业。
1925年4月,平安电影公司第一次放映了法国当时最新发明的所谓电光魔术片,即最早的要戴上红绿眼镜观看的“立体电影”。
当时《晨报》载文称:“灯光尽熄时,请君戴上眼镜就看到斗大的蜘蛛在你们头上飞过,叫你疾呼救命,半天高的梯子向你面前倒下叫你躲闪不及,天仙美的少女在你面前舞蹈,叫你情不自禁……”
1926年,有声电影发明。1929年平安电影公司购买了能够放映有声电影的放映机。同年11月放映了美国华纳公司拍摄的有声电影《歌声泪影》。
新中国成立后,平安电影公司改为儿童电影院,专放儿童影片。
直至在兴建东方广场时被拆除。
该文章由作者:【平均速度】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