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学院(普通本科院校)

商洛学院是教育部批准、陕西省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秦楚文化交汇地、革命老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故乡——商洛市。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秦岭南麓,距离省会城市西安110公里,东临河南,东南接湖北,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交通区位优越便捷,生态旅游和物产资源丰富,享有“秦岭最美是商洛”“中国气候康养之都”之美誉。/n商洛学院肇始于1976年成立的陕西省商洛地区五七师范学院,1979年更名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198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商洛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整体上划由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2005年与陕西省商洛农业学校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改建为商洛学院,2011年成为省市共建高校,2014年被列入陕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入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确定的全国百所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高校,2018年被确定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会员单位。/n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健康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1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学研究部。

商洛学院(普通本科院校)

历史沿革

1976年,商洛学院前身“陕西师范大学商洛专修科”成立。/n

1984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商洛师范专科学校”。/n

2005年5月,商洛农业学校整体划转并入“商洛师范专科学校”。/n

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同时更名为商洛学院。/n

2011年7月5日,陕西省教育厅和商洛市人民政府举行省市共建商洛学院协议签字仪式,商洛学院成为陕西省第三所省市共建地方本科院校。/n

2013年,商洛学院全日制在校生将首次突破万人大关,达到10700人,提前两年实现“十二五”规划预定的万人办学规模。/n

2014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试点高校。/n

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n

2017年入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确定的全国百所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高校。/n

2018年被确定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

办学规模

院系专业

学院

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应用心理学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秘书学、英语

艺术学院

美术学、音乐学、学前教育

经济与管理学院

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管理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工程管理、土木工程

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

化学、应用化学、金属材料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生物技术、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

继续教育学院

师资力量

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723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18人(博士119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54人,有二级教授3人、三级教授3人,国家级师德标兵1人、陕西省师德标兵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6人,陕西省“百人计划”1人、“特支计划”1人、“青年杰出人才”4人,“三秦人才津贴”获得者3人。/n

陕西省教学名师:范新会、王思怀、刘宝盈、左晓民。

/n

教学团队

物理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

李 英

植物学科课程教学团队

吴 珍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黄元英

应用化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团队

王书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教学团队 

刘爱军

学科建设

商洛学院省级精品课程一览表

年 份

课程名称

所属院部

课程负责人

2003

商洛及陕西历史述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余方平

2011

教师表达技能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

杨 莉

2012

有机化学

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

金振国

2012

生物化学

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冀玉良

2013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

杨 军

201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王思怀

2014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

张 林

2014

药用植物学

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王新军

2015

计算机网络 

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

赵玉霞

2015

化工原理 

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

石启英

商洛学院省级教学成果奖一览表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人

级别

批准文号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周春生、王书民、刘彦峰、崔孝炜、任有良

省级一等奖

陕政办函 〔2015〕313号

2

思政课教学中“五步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 

王思怀、王英全、张亚强、刘敦俊、屈小莉

省级二等奖

陕政办发〔2013〕15号

3

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刘建林、马宁、任慧英、李四军、张锐

省级一等奖

陕政办发〔2012〕 3号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有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重点扶持学科:植物学。/n

教学建设

课程名称

所属院部

课程负责人

商洛及陕西历史述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余方平

教师表达技能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

杨 莉

有机化学

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

金振国

生物化学

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冀玉良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

杨 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王思怀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

张 林

药用植物学

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王新军

计算机网络

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

赵玉霞

化工原理

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

石启英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有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n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应用化学、物理学。/n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n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资源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n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n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商洛学院—陕西锌业有限公司理科实践教育基地、商洛学院——西安民诺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

商洛学院省级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

所属院部

课程负责人

商洛及陕西历史述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余方平

教师表达技能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

杨 莉

有机化学

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

金振国

生物化学

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冀玉良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

杨 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王思怀

大学计算机基础

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

张 林

药用植物学

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

王新军

计算机网络

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学院

赵玉霞

化工原理 

化学工程与现代材料学院

石启英

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社会影响持续扩大,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爱尔兰、西班牙、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师生出国(境)学习深造搭建了广阔平台。

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浙江万里学院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对口支援与合作办学友好关系。与鄂、豫、陕10所高校共同发起组建了汉江流域大学联盟,与陕南三市地方政府及高校联合成立了陕南发展研究院,积极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评价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排名第57位。

学术研究

科研成果

学校有陕西省优势学科1个,建成了7个省级研究平台(2个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国唯一的省级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商洛文化暨贾平凹研究中心、陕西秦岭特色生物资源产业技术研究院、陕西省商洛市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南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成了商洛市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中心、商洛市食品加工环节风险监测研判中心等7个市级科研平台、量子光学研究所等6个校级研究机构、3个校外博士工作站和2个农作物技术示范推广实验站。

建成了“秦岭植物标本陈列室”“秦岭矿产资源陈列室”和“商洛红色文化资料馆”3个大型资料馆室,是陕西省首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单位。拥有1支陕西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和6支市级科研创新团队。

近年来,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科技推广项目1项,省部级重大、攻关项目16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项、市厅级各类科技奖励247项,取得知识产权类成果402项。

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SCI、EI、ISTP等收录308篇,出版各类著作73部,《商洛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社科学报”“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社科学报”和“陕西高校精品期刊”。/n

科研机构

机构名称

级别

类别

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省级

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中医科学院商洛中药材GAP科研工程中心

省级

工程研究中心

数学研究所

省级

研究所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所

省级

研究所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图书馆藏有四库全书1套,馆藏纸质图书89.5万册,电子图书47.06万种,纸质期刊1219种,报纸55种,视听资料近5800多件。/n

学术期刊

《商洛学院学报》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商洛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A4开本,96页码。1985年10月创刊,原名《商洛师专学报》,1998年7月公开发行,2006年更名为《商洛学院学报》。

主要刊登哲学、文学、史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辟有“贾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贫困与反贫困研究”、“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数论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n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校徽是学校的象征,徽志为圆形。红色环形上方为白色的中文校名“商洛学院”,下方为英文校名;中间为英文“SHANGLUO”之缩写“SL”和飞翔的仙鹤结合在一起,体现学校的名称和办学地点。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佩戴的徽章底色为红色,校名文字颜色为白色;学生佩戴的徽章底色为蓝色,校名文字颜色为白色。/n

校歌

学校的校歌是由该校教师米忠良作词,作曲家王立平谱曲的《正道直行做栋梁》。

校歌

正道直行做栋梁

商山莽莽,洛水泱泱,秦风劲烈楚韵长。启古纳今传薪火,崇文尚理铸辉煌。教坛播真知,丹心迎朝阳。

英才济济,圣殿堂堂,五洲四海胸中藏。博闻强志展鸿图,正道直行做栋梁。贤俊建功业,荣校兴国邦。

精神文化

校训

博闻强志 正道直行。/n

释义:“博闻强志,正道直行”出自《史记》。意为博学广鉴,融会贯通;秉性刚直,行为端正。/n

社团文化

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环境保护协会、财经协会、天风诗社、马列学社、音乐协会、书画协会、科技创新协会、演讲与辩论协会、书画协会、科技创新协会、演讲与辩论协会、相声小品协会、英语学社、创业就业联社、球类协会、健与美协会、丹江文学社、计算机协会、摄影协会、影视协会、棋类协会、街舞学社等33个学生社团,学校每年5月和10月都要举行红”红五月艺术节“和”十月社团文化节”。/n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龙治刚

党委副书记、校长

范新会

党委副书记

彭虎军

副校长

刘宝盈、刘勇、王新军

知名校友

周树红:省九届人大代表,省十二届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省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十一届、十二届省纪委委员,十六届全国总工会执委。

张社民: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陕西省政协常委,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历任西安统计学院信息系副主任、系主任、西安财经学院信息学院院长、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陕西理工学院副院长。西安财经学院副院长。2016年6月任陕西理工大学校长。

王山稳:现任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省纪委派驻省政府办公厅纪检组组长。陕西省十二次党代会代表,省十一届人大代表。

杨效宏:陕西省农业厅工作,任党组成员、副厅长。

雷雨:商洛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督察长。省第十、十一届人大代表,省第12届党代表;市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市委委员,市第一、二、三届党代表。

李华:陕西省第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民进陕西省委常委,理学博士,西北大学/西安石油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石油大学副校长。

雷生辉:1985年起先后担任商州市(今商州区)纪委书记、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中共商洛地委委员、商州市委书记。1995年8月,调省级机关工作,先后任陕西省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党组副书记。2000年7月起,任陕西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陕北建设委员会、陕南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陕西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陕西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省委候补委员。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

熊良虎:陕西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该文章由作者:【猪女】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