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奇缘》是由张多福、陈健执导,邱心志、李佳麟、高秀敏、午马、黄小蕾等主演的古装轻喜剧。
该剧取材自清代李渔的戏剧《风筝误》,讲述了流落民间的真龙天子方文生与崔如意因风筝引起的一段美好的爱情故事。于2004年5月31日在武汉一套首播。
剧情简介
明朝中叶,明皇病危托孤,嘱三位心腹大臣辅佑年幼的太子弱冠之时摄政登基。并钦赐印符一枚,日后惟有三印合一,方可开启密匣,览阅先皇遗昭。不料,明皇驾崩之日,风云陡起。三大臣之一的文大人遭另两位大臣宦官刘公公和潘相爷陷害而自毁面容携印符潜伏民间,令两奸贼食寝难安。
十八年后,小皇上摄政之日渐近,遍寻印符下落的刘公公和潘相爷终于将目标锁定在江南某镇,并各自派出人马入镇探查。镇上住着边关节度使崔大人一家,崔大人有两女,一女吉祥天生豪爽顽劣,大大咧咧。一女如意美若天仙,琴棋书画无一不精。镇上方员外家有两个公子,大公子方文生才智过人,风流倜傥,行止洒脱,二公子方虎生是丑人多做怪。一日,虎生求助文生在风筝上题诗一首,以使自己也能凑趣示爱。文生哈哈一笑,随即题写打油诗一首,不意这风筝断钱之后,果真落到如意小姐的绣楼上,如意一见,暗动芳心。良辰吉日,崔家二位小姐上妙峰山无量观许愿,而方家二位公子恰好也遵父命来此避灾。为表爱慕之情,文生假借非非道长(文大人部将申屠)之名,为两姐妹解签。文生与如意顿生爱意,相见恨晚,而虎生与吉祥却因为移位错恋,分别害了单相思。
在潘阁老之子潘安设下的圈套里,文生竟痛打乔装街头无赖的小皇上朱小三。小皇上非但不加罪于他,竟钦点他为头名状元。方文生奉旨骑马夸街,与常常女扮男装的潘阁老之女天真同乘一匹马前行,此景被喜滋滋赶来的如意看见,心生不悦。皇宫大殿前,一场龙争虎斗,刀光剑影,乱世贼子终于伏法。
皇上顺利登基,谁料想,小皇上坐上龙椅,却恋情不舍,无义毁约,硬要搞一出啼笑皆非的三对新人殿上大婚。当然,如意是要留给自己的。大婚日,万面红旗漫卷,三顶喜轿狂颠,结果大出人们所料,意是文生配如意,虎生配天真,皇上配吉祥。更出人们所料的是,当年的印符当场现身,真正的皇上却是方文生。原来,当年先皇病危文大人怕年幼的太子被奸臣所害,经与皇后商议,故将自己的儿子与太子调换。正当人们似梦惊醒,寻呼真龙天子登基的时候,在五彩斑斓的风筝招引下,文生带着如意泛舟远去,采菊东篱去了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 角色 |
邱心志 | 方文生 |
李佳璘 | 崔如意 |
午马 | 非非道长 |
高秀敏 | 大夫人 |
金莉莉 | 二夫人 |
侯煜 | 方虎生 |
黄小蕾 | 崔吉祥 |
刘牧 | 皇上 |
普超英 | 皇太后 |
林好 | 梅香 |
谢沅江 | 潘安 |
席与立 | 潘天真 |
樊志启 | 潘阁老 |
郭碧川 | 文大人 |
程逝寒 | 刘公公 |
毛玲萍 | 杜月娘 |
武志勇 | 方大人 |
沈保平 | 崔大人 |
张斌 | 小笼包 |
王磊 | 茗烟 |
蔡玲飞 | 秋菊 |
卢映 | 葫芦仙 |
张亚坤 | 小鲤鱼 |
白楠楠 | 木瓜 |
姚义辉 | 媒婆甲 |
谢金天 | 媒婆乙 |
延梅 | 媒婆丙 |
职员表
出品人 | 戚晓东、张晶、杨韬 |
制作人 | 孙浩文、张宝银、马文 |
监制 | 张虹娟、张新慧、唐敏 |
导演 | 张多福、陈健 |
副导演(助理) | 武志勇、曹振宇 |
编剧 | 高大勇、闫刚、张多福 |
摄影 | 昌进祥、葛岩松 |
剪辑 | 刘淼淼 |
道具 | 王绍君、王绍江 |
美术设计 | 王云庄 |
动作指导 | 张峰 |
造型设计 | 刘健萍 |
服装设计 | 朝克 |
灯光 | 张铁军、杨军 |
录音 | 宋宁宁 |
场记 | 李红宣、冯雷、杨威 |
布景师 | 王绍卿、杨海坤、赵书平等 |
发行 | 张晶、马策、李文莉 |
角色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音乐原声
歌曲 | 演唱 作词 作曲 | 备注 |
《风筝颂》 | 姚贝娜 冯述 捞仔 | 片头曲 |
《缘》 | 张江 冯述 捞仔 | 片尾曲 |
幕后花絮
因为故事以风筝为主线,制景工作人员搜寻了各式各样的风筝,“蟠龙找凤”“福禄财寿喜”大型风筝有5组,另外还找来了“载人风筝服”。
该剧是高秀敏的第一部古装戏,有大段的“二人转”,高秀敏只给其中的一部分配完音就匆匆地走了,余下的部分只能由其弟子代替。
剧中高秀敏只有8集的戏,但为了塑造不同的荧屏形象,她与何庆魁为此斗了几句嘴,并坚持出演。
在拍摄放风筝的戏时,邱心志学会了放不同风筝的技巧。
播出信息
播出时间 | 播出平台 |
2004年5月31日起 | 武汉一套 |
2004年7月13日起 | 广东电视公共频道 |
2005年11月3日起 | 天津电视台三套 |
2007年12月1日起 | 烟台广播电视台 |
剧集评价
该剧故事情节鲜活、生动,将爱情、武打、宫廷秘闻、恩仇公案等观众喜爱的戏剧因素巧妙的在全局中表现出来,人物身份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宫廷官衙、茶楼酒肆到江南古镇、荒郊古寺等背景各具形态,跃然戏中。剧中场景多达200余场,气势宏大,情节起伏跌宕,笑料富有哲理,噱头新奇,内涵深刻,使其具备了很强的观赏性,好看而不落俗套,通俗却有品位。此外,昆剧、京剧、评剧、东北地方戏、花鼓戏等戏剧曲牌曲调的巧妙运用,也渲染了该剧的喜剧氛围。(北方网评)
该文章由作者:【徐易容】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