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汉语词语)

问鼎,读音wèn dǐng,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图谋夺取政权,泛指觊觎侵占别国。触犯;过问。借指在比赛或竞争中夺取第一名。

基本解释

“问鼎”多义项说明:1、“问鼎”直接意思是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夺取某些体育运动的顶尖成绩。2、《问鼎》是由吉比特开发的一款以中国历代的历史人物为核心背景的MMORPG网络游戏。3、《问鼎》还是崔伟著作的一部小说。

出处与详解

1、图谋王位

《左传·宣公三年》:“ 楚子 伐 陆浑 之戎,遂至于 雒 ,观兵于 周 疆。 定王 使 王孙满 劳 楚子 , 楚子 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禹 铸九鼎, 三代 视之为国宝。 楚王 问鼎,有取而代 周 之意。后遂称图谋王位为“问鼎”。

《晋书·王敦传》:“敦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又“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论逆臣则呼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

《周书·于谨传》:“昔帝室倾危,人图问鼎。”

明,屠隆《彩毫记·渔阳鼙鼓》:“国号大燕,伪署文武官爵,敢肆问鼎之奸。”

2、泛指觊觎侵占别国。

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非报德也,非助英也,盖欲伺瑕导隙,借以问鼎神州。”

3、触犯;过问。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孙生》:“辛氏牀头常设锥簪之器以自卫。孙屡被刺剟,因就别榻眠。月馀,不敢问鼎。”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章一:“像《典论》那样的著作,是同时的诗人们所不敢轻于问鼎的。”

相关典故

传说禹筑了九鼎,传夏,商,周三代,成为政权的象征。

春秋时,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劳,“楚子(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思是说楚庄王有夺取周朝天下的意思(见《左传·宣公三年》)。后来用“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在某方面取胜。

《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宣公三年(-606年)》:楚子伐陆浑之戎(今河南省伊川县),遂至於雒,观兵于周疆(东周国都洛阳王城公园)。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王孙满,周大夫),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欲逼周取天下),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禹之丗),远方图物(图画山川奇异之物而献之),贡金九牧(使九州之牧贡金),铸鼎象物(象所图物,著之於鼎),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图鬼神百物之形,使民逆备之),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尔雅释诂云:若,善也;若,顺也),螭魅罔两(离,山神兽形。魅,怪物。罔两,水神),莫能逢之(逢,遇也),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民无灾害)。

桀有昬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尔雅云:商曰祀,唐虞曰载,周曰年,夏曰岁)。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不可迁)。其奸回昬乱(回音邪),虽大轻也(言可移)。天祚明德,有所厎止(厎音致)。成王定鼎于郏鄏(音夹辱,今洛阳西南),卜丗三十(一世,三十年),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律厯志云:周三十六王,八百六十七年。过卜数也)。

该文章由作者:【长虹饮涧】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