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这是动物或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一些有毒箭蛙的体液常被涂在箭头上用以捕猎;胡蜂用它有毒的蛰针对其他昆虫发起致命的攻击;夹竹桃虽可观赏,但其茎叶却有毒。这些生物对捕食者构成了威胁或伤害,其艳丽夺目的体色成为捕食者终身难忘的预警信号。
基本内容
这是动物或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使敌害易于识别,避免自身遭到攻击。如毒蛾的幼虫,多数都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花纹,如果被鸟类吞食,其毒毛会刺伤鸟的口腔粘膜,这种毒蛾幼虫的色彩就成为鸟的警戒色。一些有毒箭蛙的体液常被涂在箭头上用以捕猎;胡蜂用它有毒的蛰针对其他昆虫发起致命的攻击;夹竹桃虽可观赏,但其茎叶却有毒。还有鲜艳的毒蘑菇,为了防止被误食,产生了对一些植食动物警告的色彩。这些生物对捕食者构成了威胁或伤害,其艳丽夺目的体色成为捕食者终身难忘的预警信号。
与保护色和拟态的区别
研究者因切入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别。保护色和拟态现象都表现为与环境色彩相似,不易被识别,从而可以保护自己。而警戒色则表现得与环境不同,容易被发现,而且具有警戒色的动物和昆虫一般都具有潜在的伤害性,据此可把警戒色与其他两者区分开。
对基因的影响
昆虫的警戒色和不可食性往往是与群居习性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味道不好、色彩鲜艳的蝶类及其幼虫常常群居,而隐蔽性的近缘蝶类则过着独居生活。同一群的个体之间一般都有亲缘关系,如果少数个体遭到捕食而使捕食者学会将尝到的苦头与警戒色联系起来,那么支配不可食性的基因和警戒色的基因就会通过亲缘选择而逐渐增加其在后代基因库中的频率。/n
该文章由作者:【旱獭】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