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10号线(中国上海市境内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上海地铁10号线(ShanghaiMetroLine10)是中国上海市第十一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于2010年4月10日开通运营主线龙溪路站以东及支线部分(新江湾城站至航中路站), 于2010年11月30日开通运营主线剩余段(龙溪路站至虹桥火车站站), 于2020年12月26日开通二期(新江湾城站至基隆路站),标志色为淡紫色。

上海地铁10号线主线西起闵行区虹桥火车站站,途经长宁区、徐汇区、黄浦区、静安区、虹口区、杨浦区,终点止于浦东新区基隆路站,支线西起闵行区航中路站,终点止于长宁区龙溪路站。线路连接了上海市东北地区、中心城核心区、城市西南地区。 

截止至2021年6月,上海地铁10号线全长46千米;其中高架线5千米,地下线41千米,共设37座车站,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站32座;列车采用6节编组A型列车。

2019年3月8日,上海地铁10号线单日客流量达106.7万人次。 

上海地铁10号线(中国上海市境内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建设历程

一期工程(含航中路支线)

上海地铁10号线通车(5张)2009年6月15日,上海地铁10号线凯旋路主变受电成功。 同年9月13日,系着淡紫色标识腰带的上海地铁10号线首列列车运抵上海,开始调试。 

2010年4月10日,上海地铁10号线主线龙溪路站以东及支线部分(新江湾城站至航中路站)开通运营。 同年11月30日,上海地铁10号线主线剩余段(龙溪路站至虹桥火车站站)开通运营。 二期工程(新江湾城站至基隆路站)

2020年12月26日,上海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新江湾城站至基隆路站)开通试运营 。

线路站点

车站列表

据2021年6月上海地铁官网信息显示,上海地铁10号线共设37座车站,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站32座。[7-15] 

序号

车站名称

换乘线路

站台形式

开门方向

所在行政区

往基隆路

往虹桥火车站/航中路

支线段

支1/n

航中路站

——/n

地下岛式/n

左侧/n

右侧/n

闵行区

支2/n

紫藤路站

——/n

左侧/n

支3/n

龙柏新村站

——/n

主线段

1/n

虹桥火车站站

上海地铁2号线

上海地铁17号线

地下岛式/n

右侧/n

右侧/n

闵行区/n

2/n

虹桥2号航站楼站

上海地铁2号线/n

(部分出站换乘)/n

*注2

地下三岛式/n

双侧/n

3/n

虹桥1号航站楼站

——/n

地下岛式/n

右侧/n

长宁区

4/n

上海动物园站

——/n

左侧/n

左侧/n

5/n

龙溪路站

——/n

地下一岛一侧式/n

*注3

右侧/n

6/n

水城路站

——/n

地下岛式/n

左侧/n

左侧/n

7/n

伊犁路站

——/n

8/n

宋园路站

——/n

地下侧式/n

右侧/n

右侧/n

9/n

虹桥路站

上海地铁3号线

上海地铁4号线

地下岛式/n

左侧/n

左侧/n

10/n

交通大学站

上海地铁11号线

徐汇区

11/n

上海图书馆站

——/n

12/n

陕西南路站

上海地铁1号线

上海地铁12号线

黄浦区

13/n

一大会址·新天地站

上海地铁13号线

地下侧式/n

右侧/n

右侧/n

14/n

老西门站

上海地铁8号线

地下岛式/n

左侧/n

左侧/n

15/n

豫园站

上海地铁14号线

(在建)

16/n

南京东路站

上海地铁2号线/n

17/n

天潼路站

上海地铁12号线/n

虹口区/n

静安区

18/n

四川北路站

——/n

地下侧式/n

右侧/n

右侧/n

虹口区

19/n

海伦路站

上海地铁4号线/n

地下岛式/n

左侧/n

左侧/n

20/n

邮电新村站

——/n

地下侧式/n

右侧/n

右侧/n

21/n

四平路站

上海地铁8号线/n

杨浦区/n

虹口区/n

22/n

同济大学站

——/n

地下岛式/n

左侧/n

左侧/n

杨浦区

23/n

国权路站

上海地铁18号线

(在建)

24/n

五角场站

——/n

25/n

江湾体育场站

——/n

26/n

三门路站

——/n

27/n

殷高东路站

——/n

28/n

新江湾城站

——/n

地下双岛式/n

*注4(b)

*注4(a)

29/n

国帆路站

——/n

地下岛式/n

左侧/n

左侧/n

30/n

双江路站

——/n

高架侧式/n

右侧/n

右侧/n

浦东新区

31/n

高桥西站

——/n

32/n

高桥站

——/n

33/n

港城路站

上海地铁6号线

高架一岛二侧式/n

34/n

基隆路站

——/n

高架侧式 

*1:虹桥火车站站——虹桥1号航站楼站为左行区间。/n

*2:自2017年12月30日起,虹桥2号航站楼站中,2号线往浦东国际机场方向和10号线往基隆路/航中路方向可站内同台换乘(其他方向的换乘仍需出站换乘或穿车厢)。/n

*3:龙溪路站是一岛一侧式站台,由基隆路站开往航中路站和虹桥火车站站方向的列车开右侧门,停靠侧式站台。/n

由虹桥火车站站开往基隆路站的列车开右侧门,停靠岛式站台(B侧站台)/n

由航中路站开往基隆路站的列车开左侧门,停靠岛式站台(A侧站台)/n

*4:新江湾城站为小交路终点站,其站台层示意图如下 :/n

(a)运营交路终点站为虹桥火车站或航中路的列车,停靠在①号站台或②号及③号站台,当列车停靠在①号站台时开左侧门,当列车停靠在②号及③号站台时开双侧门;/n

(b)运营交路终点站为新江湾城的列车,停靠在②号及③号站台,开双侧门;/n

运营交路终点站为基隆路的列车,停靠在④号站台,开左侧门。/n

线路走向

上海地铁10号线主线东北起自浦东新区基隆路站,途经港城路、淞沪路、四平路、河南南路、复兴中路、淮海路、虹桥路等客运交通走廊,下穿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串联起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江湾城第三代国际社区、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老城厢豫园地区、核心城区中央商务区、老西门地区、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终点止于闵行区虹桥火车站站。/n上海地铁10号线是国内首条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的大容量轨道交通线路,线路穿越中心城区、衔接虹桥交通枢纽,采用“Y”字型主支线运营。二期工程是10号线一期的东延伸段,西起新江湾城站,东至外高桥保税区基隆路站,全长约10公里。/n上海地铁10号线线路示意图与走向图

运营情况

运营时刻

首末班车

据2021年10月9日上海地铁官网显示,上海地铁10号线各站点的首末班车时间如下表所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地铁最新的首末班车时刻请访问“Metro大都会”app或申通地铁集团官方网站获取。 )

上海地铁10号线虹桥火车站站至新江湾城站区段每周五、周六延长运营时间。(遇国家法定节假日,将另行通知。实际情况以车站现场运营为准。) 

常态末班车后定点加班车

上海地铁10号线虹桥火车站站往五角场站方向常态末班车后加开定点加班车,据2021年8月14日上海地铁官网显示,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定点

加班车

途经上下客站

途经下客站

终点站

虹桥火车站

(周日-周四)

虹桥2号航站楼

(周日-周四)

虹桥1号航站楼

(周日-周四)

虹桥路站、陕西南路站、南京东路站、海伦路站、四平路站/n

五角场站/n

第一班

22:45/n

22:46/n

22:49/n

第二班

23:00/n

23:01/n

23:04/n

运行间隔/n据2021年8月14日上海地铁官网显示,上海地铁10号线各运营区间段各个时段的列车间隔信息如下所示: 

名称

时段

列车间隔

航中路↔龙溪路

虹桥火车站↔龙溪路

龙溪路↔江湾体育场

江湾体育场↔新江湾城

新江湾城↔基隆路

早高峰时段

07:00至09:00/n

平均10分/n

平均4分20秒/n

往江湾体育场方向:/n

平均4分/n

平均5分/n

平均10分/n

往龙溪路方向:/n

平均3分/n

平峰、晚高峰

时段

09:00至22:30/n

平均10分/n

平均6分/n

平均3分45秒/n

平均5分/n

平均10分/n

其余时段

平均10分/n

平均5分/n

平均10分/n

名称

时段

列车间隔

航中路↔

龙溪路

虹桥火车站↔

龙溪路

龙溪路↔

江湾体育场

江湾体育场↔

新江湾城

新江湾城↔

基隆路

高峰

时段

07:00/n

至22:30/n

平均10分/n

平均6分/n

平均3分45秒/n

平均5分/n

平均10分/n

其他时段

平均10分/n

平均5分/n

平均10分/n

名称

时段

列车间隔(虹桥火车站↔新江湾城)

延时运营

22:30至运营结束/n

平均20分/n

客运流量

2018年3月9日,上海地铁10号线单日客流量达99万人次。 

2019年3月8日,上海地铁10号线单日客流量达106.7万人次。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上海地铁10号线首批列车由南京浦镇——阿尔斯通联合体设计生产,采用6节编组的A型车制式,每辆核定载客人数为2500人,最高运营速度可达80千米/小时。上海地铁10号线首批列车大量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设备,国产化率高于70%。列车车厢内乘客信息系统(PIS)中,整合了视频监控,采用360度全景摄像技术,可将车辆运营状态信息及车厢内视频图像信息实时传输至控制中心,便于调度人员在故障及突发紧急情况下,获取信息并采取有效措施。车内加装有烟感及温感报警装置,提高了列车的安全性。列车还采用了网络控制、新型空调系统等先进技术,可以针对车厢早晚温差适当调整车厢内温度,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度。 

运行系统

上海地铁10号线设有一个停车场(吴中路停车场)。供电系统采用集中110/35千伏两级供电方式,一期工程全线设两座主变电所,主变电所从城市电网引入110千伏电源,共设14座牵引变电所,其中正线13座,吴中路停车场1座。 

主要工程

配套工程/n上海地铁10号线车站与周边地块地下空间相结合,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江湾体育场站通过构建地下步行系统,改善地面人行交通环境,使城市空间功能复合化、多样化,促进了五角场地区的经济发展;豫园站南端设地下大通道,连通了周边主要的商业设施,成为豫园地区城市地下空间的核心;上海图书馆站利用车站建设将与上海图书馆之间的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完善上海图书馆功能设施,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资源。 

建设难题

上海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全线为地下车站,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车站和区段位于豫园老城厢、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五角场、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城等市区文化、商业中心及交通要道,沿途十几次穿越外环高速公路、上海中环线、上海内环线、上海延安高架路、上海南北高架路、上海地铁1号线、上海地铁2号线、上海地铁7号线隧道及复兴中路、四平路下立交等10条道路、高架和隧道,地下环境复杂,建设场地狭小,施工难度大,风险点多。 

上海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海伦路站至邮电新村站区间隧道需穿越城市交通主干道四平路上的沙泾港桥桩基,桥梁两侧建筑林立、管线众多,无法按常规施工法拆除老桥拔除桩基,另建新桥确保四平路畅通和盾构穿越,且四平路作为主干道路无法封闭施工。建设者组织科技攻关,采用了桥梁桩基托换、区间盾构直接切削桥桩的施工工艺,多次攻克风险点,历时一年时间艰难施工,盾构成功穿越桥梁桩基。经检测,桥梁及盾构均符合规范及使用要求。 

技术创新

上海地铁10号线在部分路段采用了隔振效果较好的浮置板道床,有效控制振动噪声。但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工序,传统散铺法浮置板施工进度约为6至10米/天,无法满足进度要求。建设者设法研究工艺改进,将施工进度提高到平均50米/天,突破了浮置板轨道应用及施工领域的瓶颈,缩短工期3至4个月,确保了整体项目的建设工期。 

上海地铁10号线首次在上海轨道领域使用对称三开道岔技术,铺设于宋园路站、一大会址·新天地站、四川北路站存车线,可有效减少地下车站土建规模,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防水管片涂层在上海地铁建设中被首次应用在上海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过江隧道。 

文化特色

车站文化上海地铁10号线在装修风格上呈现“都会旋律”的主题,在空间意境上突出怀旧、时尚的气息。江湾体育场站:首次在地铁车站采用一组LED屏作为艺术表现媒介,通过多种变化,呈现出动感、变化与活力。同济大学站:将同济大学历代传承的“同舟共济”精神与文化,艺术形式以“色彩”为元素,具有的韵律美组合成建筑形态,喻义着共进。海伦路站:通过浮雕壁画,展现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让车站成为城市文化的聚集地。南京东路站:通过主题艺术墙营造出南京路步行街商圈的原创性环境特色。画幅采用印象画派风格,用蒙太奇手法展示出繁华缤纷的“中华第一街”。豫园站:将老上海人的工作、生活场景与现代休闲和谐生活场景罗列展示。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角度,展现本土文化在生活中的投影。上海图书馆站:立体造型艺术墙通过从古到今中国汉字的演化及上海图书馆馆藏经典图书等影本资料表达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和谐文化。交通大学站:通过立体浮雕壁画,反映出交大百年的历史进程。 

所获荣誉

2015年10月23日,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上海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荣获2015年度“FIDIC(菲迪克)优秀工程奖”。  

价值意义

上海地铁10号线是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基本网络规划中一条重要骨干线路,串联起了豫园老城厢、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城市文化及商业中心、著名史迹和景点。上海地铁10号线与其他线路的换乘点,为乘客出行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选择。由于和上海地铁8号线在杨浦方向大致平行,可以起到分流的作用。(上海市人民政府评) 

该文章由作者:【周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