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屠杀纪念日(纳粹大屠杀遇害者纪念日)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波兰境内的奥斯维辛死亡集中营,这一天被英国、意大利和德国等许多国家定为纳粹大屠杀遇害者的纪念日。2005年11月1日,第60届联大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由104个国家共同提交的一项决议草案,决定将每年的1月27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简介

2005年11月1日,第60届联大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由104个国家一同提交的一项决议草案,决定将每年的1月27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这项决议反对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做法,要求所有国家教育并帮助下一代了解有关屠杀的罪行,妥善保存包括纳粹集中营在内的大屠杀遗址等。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表声明说,联大的这一决定有助于国际社会牢记种族大屠杀惨剧并吸取教训,提醒国际社会防止种族屠杀的悲剧重演。

来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为镇压异己和推行种族主义政策,在国内和被占领国共修建了1000多座集中营。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修建的最大的集中营,位于波兰南部奥斯威辛市附近。德国纳粹在这里监禁过数百万人,并屠杀了其中的110多万人,受害者绝大部分是犹太人。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为铭记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惨痛教训,记录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等许多国家都将这一天定为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

2005年11月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60/7号决议,指定1月27日为一年一度缅怀大屠杀遇难者的国际纪念日。决议通过后,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说这特殊的一天是“提醒世人牢记大屠杀的普遍教训的重要日子,对这一独特的罪恶,不能简单地让它成为历史并遗忘”。

2007年1月,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谴责任何否定纳粹大屠杀历史事实的做法。

设立宗旨

2010年1月27日是面积最大、罪恶最为深重的奥斯威辛-比克瑙集中营解放65周年的纪念日。潘基文秘书长发表致词指出,大屠杀的幸存者所传递的精神、启示和教训必须保存下去。世人不仅要为此建立纪念碑和开展教育,更要不遗余力地防止种族灭绝和其他严重罪行的发生。

潘基文说,在奥斯威辛和其他集中营,数百万人民遭到系统的虐待和折磨。他们当中,以犹太人为多,但也不乏其他族裔的民众。在奥斯威辛,就有数千名罗姆和辛提“家庭集中营”的难民遭遇不幸。

秘书长指出,无数的男子、妇女和儿童经历了犹太区和纳粹死亡集中营惨无人道的境遇,但最终还是逃过了劫难。幸存者向人们传递了重要的启示,这就是人类精神胜利的启示。他们以自己的生命证明暴政也许横行一时,但不能得逞一世。同时,幸存者还谆谆地告诫世人,务必铭记大屠杀的教训。

潘基文表示,大屠杀的幸存者不会与我们永远相伴,但是他们的“幸存遗产”必须保存下去。联合国全面致力于开展保存“幸存遗产”的工作,希望各方和联合国一起,将大屠杀的纪念工作进行下去。

纪念活动

纪念仪式

联合国2009年1月27日在纽约总部通过举办纪念仪式、研讨会和展览等活动,纪念一年一度的“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米吉罗,第63届联大主席德斯科托·布罗克曼和联合国负责新闻与传播事务的副秘书长赤坂清隆等联合国官员出席了在托管理事会大厅内举行的纪念仪式。

建立和平的世界

米吉罗代表正在欧洲访问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读了一份致辞。潘基文在致辞中强调必须继续探寻世界未能防止大屠杀发生的原因,以便更好地打击反犹太主义及其他形式的不容忍行为。潘基文还强调必须继续让后代了解历史教训,以帮助他们在未来建立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

德斯科托在仪式上发表讲话指出,呼吁向年轻一代传授相互尊重与和平共处的价值观,以防止类似的大屠杀和种族灭绝行为再次发生。

专题研讨会

纪念仪式结束后,专家学者和大屠杀幸存者举办了题为“大屠杀--被挽救的和拯救者”的专题研讨会。在联合国秘书处大楼内还举办了大屠杀题材的图片和绘画展。联合国新闻部当天发起了名为“希望的脚印”的活动,希望通过与世界各地的学校合作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年轻一代进一步了解大屠杀历史并汲取教训。

该文章由作者:【纽币】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