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对半(医学术语)

乙肝两对半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乙肝两对半是一组常用的检测乙肝感染状况和免疫状况指标的简称,包括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代表已感染乙肝病毒,伴e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即俗称的“大三阳”,伴e抗体和核心抗体即俗称的“小三阳”,此时再注射乙肝疫苗已经无效。

正常值

1(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定性:阴性定量:<0.5ng/ml(毫微克/毫升)

2(HBsAb-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定性:阴性或阳性定量:<=10MIU/ml

3(HBeAg-乙肝病毒e抗原)定性:阴性定量:<=0.5PEIU/ml

4(HBeAb-乙肝病毒e抗体)定性:阴性定量:<=0.2PEIU/ml

5(HBcAb-乙肝病毒核心抗体)定性:阴性定量:<=0.9PEIU/ml。

就诊意义

1、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感染乙肝病毒2-6个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目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评价胶体金测试卡检测乙肝两对半的性能。方法选用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100例,阳性者200例,用胶体金测试卡和ELISA分别检测乙肝两对半对比结果和检测用时。

2、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常在乙型肝炎恢复后期出现阳性。此时乙肝表面抗原已转阴数月。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持续时间也越长(3-5年以上)。再次感染乙肝病毒后,乙肝表面抗体可在2周内滴度明显升高。但也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乙型肝炎者,这种情况可能为不同亚型感染。90%结束乙肝疫苗注射者的乙肝表面抗体可转阴。极少数情况下表面抗原和抗体均为阳性,常见于不同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血液中的乙肝表面抗体常不能处理表面抗原,或是感染了S基因发生了变异的乙肝病毒。

3、乙肝e抗原

在乙肝病毒感染后表面抗原阳性同时或其后数日可测得乙肝e抗原。乙肝表面抗原在血内高峰期是乙肝e抗原的高峰期。在肝炎症状出现后10周内逐渐下降,在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前可先转阴。如果乙肝e抗原持续阳性,则可发展为慢性持续性感染。乙肝e抗原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乙肝e抗原指标转阴而乙肝e抗体转阳过程中临床上可出现明显的肝功能恶化,极个别情况下可见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而乙肝e抗原为阳性。

4、乙肝e抗体

在乙肝e抗原转阴后数月出现乙肝e抗体阳性。乙肝e抗体阳性预示患者的传染性已显着或相对降低。病毒复制程度已降低或明显缓解。发现个别乙肝e抗体阳性,但乙肝病毒核糖核酸亦为阳性者的病情迁延不愈,这是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临床上不可忽视。

5、乙肝核心抗体

通常在乙肝表面抗原出现后3-5周,肝炎症状出现前即可在血清中检出。高滴度的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常标志乙肝病毒症状复制,有传染性,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低滴度的乙肝核心抗体表示乙肝病毒既往感染。

该文章由作者:【芝麻人】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