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仓量(经济学术语)

持仓量,指投资者现在手中所持有的币品市值(金额)占投资总金额的比例。

期货市场中,持仓量指的是买入(或卖出)的头寸在未了结平仓前的总和,一般指的是买卖方向未平合约的总和,也叫订货量,一般都是偶数,通过分析持仓量的变化可以分析市场多空力量的大小、变化以及多空力量更新状况,从而成为与股票投资不同的技术分析指标之一。在期货图形技术分析中,成交量和持仓量的相互配合十分重要。

正确理解成交量和持仓量变化的关系,可以更准确的把握图形K 线分析组合,有利于深入了解市场语言。

简介

期货持仓量指投资者持有的某个合约的未平仓合约总量。持仓量等于该合约未平仓的多仓和空仓之和。值得指出的是,未平仓合约中,多仓总量与空仓总量总是相等的。持仓量有某类商品单个合约持仓量、所有合约持仓量、某个市场各种商品所有合约持仓量之分。在国外存在期权的情况下,持仓量的计算还包含期货期权所对应的期货合约数量。

期货持仓量的概念类似于股票的流通盘。当合约首日挂牌交易时,该合约的持仓量为零。若只有投资者A看涨和投资者B看跌,则他们会在共同认同的价格上分别开仓买入和卖出等量合约,成交后,该合约就有了相应数量的持仓量。股票流通盘在送配或增资前是保持不变的,但期货合约持仓量在交易期间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随着更多投资者加入看多和看空的队伍进行交易,持仓量会不断增加;而当亏损的投资者止损平仓和获利的投资者套现平仓时,持仓量会逐渐减少。

若某笔成交开仓数量大于平仓数量,持仓量就会增加。若某笔成交开仓数量小于平仓数量,持仓量就会减少。若某笔成交开仓数量等于平仓数量,持仓量不发生任何变化,只是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出现了换手。

持仓量与成交量的关系

成交量逐步增加,持仓量同步增加

此种情况在期货走势中最常见,多发生在单边行情开始时期,价位趋势处于动荡之中。多空双方对后市的严重分歧,形成市场中资金的比拼,但价格此时还未形成统一的整理区间,价格波动幅度快速而频繁,使短线投资者有足够的获利空间。此时,成交量的扩张是由于短线资金的积极进出,而持仓量的扩张则显示了多空能量的积蓄。在此情况下,可以从盘面上感到多空力量强弱的变化,同时结合前期行情的走势,判断行情的变化方向。

成交量逐步减小,持仓量逐步增加

这种情况往往是大行情来临的前兆,此时多空双方的力量和市场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市场在动态中达到了一种平衡。成交的减少,是由于价格波动区间的逐步平衡,使短线资金无利可图,但持仓量的增加,则意味着多空双方看法分歧加大,资金对抗逐步升级。由于分歧结果并未明朗,因而多空互不让步,纷纷加仓,无一方首先打破僵局,成交逐步减少,等待最后的突破。此情况后续的走势十分凶猛,很少有假突破发生,一旦爆发,至少应有中级行情出现,因而投资者应作好资金管理工作。

成交量逐步增加,持仓量逐步减小

此情况一般发生在一段行情中继的过程中,并且伴有多杀多、空杀空的现象。由于行情有利于多空其中的一方,从而使相反一方纷纷出逃,持仓逐步减少。但价位的快速运动为短线炒作提供了良机,因而短线资金积极介入,成交并未减少,有时短线持仓的增加掩盖了长线资金的出局,造成持仓量减少的趋势并不明显。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伴有中期反弹行情,由于反弹的剧烈,往往给人一种转势的感觉,但原趋势仍将保持下去。

成交量逐步减少,持仓量逐步减少

此种情况多发生在一波行情逐步结束时,成交量和持仓量的同步收缩,证明多空双方或其中一方对后市失去信心,资金正逐步退场。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发展,会为新资金介入提供有利的条件,成为变盘的前兆。由于成交量和持仓量都比较小,行情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价位波动随意性很强,会给投资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成交量是推动行情发展的基本动力,成交量增加价位变化趋于活跃,成交量减少价位变化趋于缓和;持仓量是行情发展的内在动力,增仓是一段行情的开始,而减仓是一段行情的结束。

持仓量的不同概念

  1. 在中国的期货市场中,持仓量指的是买入(或卖出)的头寸在未了结平仓前的总和,一般指的是买卖方向未平合约的总和,所以一般都是偶数;
  2. 国外期货市场的持续仓量是指所有交易商到当日收盘为止累计的未平仓合约的总数,是买盘或卖盘的单边总和,并不是双方之和,所以持仓量是奇数和偶数都有;
  3. 但我国金融期货交易中,沪深300指数期货应用的也是单边总和,所以持仓量也同样是奇数和偶数都有。

总持仓量

“市场总持仓量”的含义是市场上所有投资者(包括多头和空头)在该期货合约上总的“未平仓合约”数量。投资者在交易时不断开仓、平仓,市场总持仓量也因此在不断变化。股指期货市场的总持仓量是按单边计算的,这与目前商品期货市场双边计算不同。例如,在交易某一个合约时,一个投资者买入1张合约并持有,另一个投资者卖出1张合约并持有,股指期货市场总持仓量显示为1张合约,而商品期货市场总持仓量显示为2张合约。市场总持仓量是机构投资者入市的重要参考指标。

黄金持仓量

黄金ETF基金,是指一种以黄金为基础资产,追踪现货黄金价格波动的金融衍生产品。由大型黄金生产商向基金公司寄售实物黄金,随后由基金公司以此实物黄金为依托,在交易所内公开发行基金份额,销售给各类投资者,商业银行分别担任基金托管行和实物保管行,投资者在基金存续期间内可以自由赎回。/n

黄金ETF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投资者可像买卖股票一样方便地交易黄金ETF。交易费用低廉是黄金ETF的一大优势。投资者购买黄金ETF可免去黄金的保管费、储藏费和保险费等费用,只需交纳通常约为0.3%至0.4%的管理费用,相较于其他黄金投资渠道平均2%至3%的费用,优势十分突出。/n

黄金ETF持仓量很高,所以他们的黄金买进卖出操作一般均会影响黄金市场的价格。

辅助指标

持仓量:判断走势的辅助指标

持仓量是期货市场独有的概念,指某一时点上某合约未平仓合约的数量。类似于股票市场中的流通股本,只不过流通股本只有多头。而一手合约对应多、空双方,持仓量统计有单边、双边之分。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持仓量是按双边统计的,而股指期货市场却是按单边统计。

持仓量增加,表明资金在流入市场,多空双方对价格走势分歧加大;持仓量减少则表明资金在流失,多空双方的交易兴趣下降。理论上,期货市场中的持仓量是无限大的,尤其在“逼仓”的情况下持仓量往往创出天量。

持仓量与价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在上升趋势中,持仓量增加是稳健的上升趋势信号,持仓量减少则意味着其后价格可能转为震荡甚至下跌;在下降趋势中,持仓量只要不出现明显下降,都是看跌信号。实际上,持仓量代表着市场情绪,分歧伴随着价格的运动到一定幅度后,结果逐渐明朗,亏损或者盈利方离场趋势行情结束;如果在市场横向整理期间持仓量增加明显,那么一旦发生向上或向下的价格突破,随后而来的价格运动将十分剧烈。

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仅两个多月,持仓量的借鉴意义还比较有限。但是一个例子已经证明持仓量分析的作用,5月31日~25日沪深300现货指数在2700点~2800点的区间窄幅震荡,其间股指期货总持仓量结束了前期的快速增长,仅仅从22592手增加至24467手。但在6月28日持仓量大幅增长10%,再创上市以来新高,随后近一个月的窄幅震荡格局被打破。6月29日期现均破位下行。

股指下跌是基本面因素主导,持仓量变化只是作为判断价格走势的辅助指标,如果与主力持仓分析结合起来运用更佳。另外主力合约换月期间的持仓量变化不能作为判断价格趋势的依据,为了规避换月,可以用IF指数的价格和持仓量进行分析。

该文章由作者:【长虹饮涧】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