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汉语汉字)

博(拼音:bó)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一般认为指大;引申指丰富、宽广,如:渊博;又引申指广泛、普遍,如:博览;又引申指通晓、知道得多,如:博古通今;又指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拿财物作注比输赢。一说本义是搏斗,丰富、宽广是假借义。但实际上,“博”很少用来表示打斗。现代汉语中,“博”不能与“搏”通用。

博(汉语汉字)

字源演变

“博”最早见于金文。金文(图1、7、8)和小篆(图3、6)均从“十”和“尃”,此构型和本意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会意字,字从“十”和“尃”,《说文解字》对“十”的解释是“数之具也”,意思是说“十”是数字完备的标志,亦有齐全的意思。“尃”有两个读音:fū和bù,意思分别是分布和普遍。“尃”不论哪个音作意符都符合“博”的意思,对于这个从属还尚未明确,但将其与“十”合起来的寓意基本相同,表示四方中央齐备,即分布广泛。

另一种说法是形声字。“十”在金文中与“干(指盾)”和“盾”字的写法比较接近,而盾是战斗时用的。“尃”与“博”声纽均为唇音,韵为对转,从“尃”得声的“搏”、“镈”、“膊”、“缚”等均在铎部,因此“博”是“搏”的本字,本意是搏斗。与“戎”一样(“戎”中的“十”是“盾”的变体)。且“博”本身具有博弈、博得的意思。说明“十”是某种兵器的象形字变来的。“宽、广、面积大”则为假借义。

“博”在周代晚期才出现,有的构型与现代相同,如图1;有的与现代相反,左为“尃”,右为“十”(图7、8)。发展到小篆阶段,已把“十”移到了字的左旁。“尃”下部本为“又”,到了小篆变为“寸”。以后便将小篆作为基文,发展为汉隶(图4、5)和楷书。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多,广,大:广博。渊博。博学(学问广博)。博览。博爱。博物。

知道得多:博古。

用自己的行动获得:博取。博得。聊博一笑。

古代的一种棋戏;后泛指赌财物:博奕。赌博。

详细字义

【形】

(形声。从十,尃(fū)声。“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尃”有分布之义。本义:大)

同本义。与“小”相对〖large;big〗

博,大通也。——《说文》

戎车孔博。——《诗·鲁颂·泮水》

岂必褒衣博带。——《淮南子·泛论》

丰丽博敞。——王逸《鲁灵光殿赋》

倚沼畦瀛兮遥望博。——《楚辞·招魂》

不学博依。——《礼记·学记》

又如:宽衣博带;博硕(粗大;宽大);博硕肥腯(古时献牲祭神的祝祷辞,是说六畜肥大)

宽广;广搏〖extensive〗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广博(范围大,方面多);博闻(见闻广博);博引旁搜(考证完备广博,引证资料丰富充实)

众多;丰富〖abundant;plentiful;rich〗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

又如:地大物博;博祸(多种祸害);博富(丰富广博);博杂(多而杂乱)

广泛;普遍〖extensively;generally〗

风雨博施。——《荀子·天论》

又如:博览群书;博施(普遍施与);博物洽闻(博见广闻);博考(广泛地考查)

渊博,知道得多〖profoun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又如:渊博(学识深而且广)

【动】

赌,博弈〖gamble〗

与闵公博。——《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则博塞以游。——《庄子·骈拇》

或以游博持掩为事。——《后汉书·王符传》

不有博奕者乎。——《论语·阳货》

或饮或博。——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博剧(博戏,赌博);博弈(古六博戏与古围棋)

取得〖get;win〗

博个封妻荫子。——《水浒传》

又如:博笑(谦词。换取别人一笑);博鬻(换取);博名(获取好名声)

换取〖exchangesth.for;getinreturn〗

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清·黄宗羲《原君》

又如:博易(交易;贸易);博征(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征收)

通“搏”。争斗,博斗〖struggle〗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博爱

bó’ài

〖loveforhumanity;fraternity;brotherhood〗广泛地爱一切人,特别是对朋友或同胞的爱;兼爱

长者能博爱,天下寄其身

博采

bócǎi

〖collectwidely〗广泛采取

博采众长

博大

bódà

〖broad;wide〗∶宽广;区域广阔

〖extensive〗∶知识、学识等具有广度的

他的学问博大而精深

博大精深

bódà-jīngshēn

〖bebroadanddeep〗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博得

bódé

〖win;gain〗∶取得;得到

迷人的声音博得了听众的欢心

〖draw〗∶获得〖应该得到的东西〗

博得全场喝彩

博古

bógǔ

〖conversantwithancientlearning〗通晓古代的事情

雅好博古

博古通今

bógǔ-tōngjīn

〖havebothancientandmodernknowledge;becruditeandinformed〗通晓古今一切知识和事情,形容知识渊博。亦称“博古知今”

博见

bójiàn

〖readextensively〗看得远,看得广。博,广、远,状语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博览

bólǎn

〖readextensively〗广泛阅览

博览群书

博览会

bólǎnhuì

〖internationalfair〗大型的产品展览会

博览群书

bólǎn-qúnshū

〖readomnilegently〗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形容学识渊博

博洽

bóqià

〖learned〗学识广博

博洽多闻

博取

bóqǔ

〖trytowin;court〗用言语、行动取得信任、重视等

博取同情

博识

bóshí

〖knowledgeable〗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博识洽闻

bóshí-qiàwén

〖knowledgeable;extensiveinformationandlearning〗见多识广,学识博大

博士

bóshì

〖courtacademician(infeudalChina)〗∶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明清仍之,稍有不同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learnedscholar〗∶博通古今的人

〖doctor〗∶学位名。学位的最高一级

文学博士

医学博士

〖master〗∶古代对茶坊伙计、手工艺者的尊称,犹后世称人为师傅

茶博士

酒博士

博士后

bóshìhòu

〖postdoctoral〗指在取得博士学位后,以取得科研经验、提高科研能力为目的、继续从事一定时间的科研活动的教学制度。也指从事博士后活动的人

博士买驴

bóshì-mǎilǘ

〖longandtedious〗《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博士:古代专精一艺或传授经学的职官)后用‘博士习驴’讽剌文章冗长,不得要领

博闻多识

bówén-duōshí

〖welllearnedandinformed〗见闻广博,知识丰富

博闻强识

bówén-qiángshí

〖havewidelearningandaretentivememory〗识:记忆。闻,学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礼记·典礼上》

亦作“博闻强志”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博物

bówù

〖naturalscience〗∶旧时对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knowledgeable〗∶知道许多事物

博物洽闻

博物馆

bówùguǎn

〖museum〗征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实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

博学

bóxué

〖erudite;learned〗知识渊博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

博学多才

bóxué-duōcái

〖versatile;beofgreatlearningandgreatability〗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琪虽博学多才,拙于遵养时晦,知时不可为,然犹多山支取进,动而见排,由已不能镇静也。——《旧五代史》

博雅

bóyǎ

〖learned;showdeepmastery〗渊博雅正

博弈

bóyì

〖gamblingandchess〗下棋

博引

bóyǐn

〖quotecopiouslyfrommanysources〗从多方面引证

旁征博引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原文〗

大通也。从十从尃。尃,布也。补各切(bó)

〖注释〗

①大通也: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当是大也、通也。《玉篇》:‘大也、通也。’”

②从十从尃: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四方中央无不尃也。“

〖译文〗

广大,精通。由“十”、“尃”会意,尃是分布的意思。

说文解字注

大通也。

注:凡取于人易为力曰博,《陈风》郑笺:交博好也。

从十、博。

注:会意。

尃,布也。

注:亦声。补各切。五部。

康熙字典

【子集下】【十部】博·康熙笔画:12·部外笔画:10

《唐韵》:补各切。《集韵》《韵会》《正韵》伯各切,竝(并)邦入声。《说文》:大通也。从十尃。尃,布也,亦声。徐曰:十者,成数也。《玉篇》:广也,通也。《增韵》:普也。《荀子·修身篇》:多闻曰博。

又《韵会》贸易也。古琴曲有不博金。

又六博,局戏。《家语》:君子不博,为其兼行恶道故也。

又州名。《韵会》:春秋,齐之聊摄随为博州。

又姓。《韵会》:古有博劳,善相马。

广韵

补各切,入铎帮‖甫声铎部

广也。大也。通也。从十、尃。亦州名,春秋时齐之聊摄也,秦为东郡地,隋为博州,因博平县以名焉。又姓,古有博劳,善相马也。补各切。二十。

该文章由作者:【李一凡】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