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简称“内科大”,坐落在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内蒙古科技大学始建于1956年,最初为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包头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两校合并组建包头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隶属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高等学校。2000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2003年与包头师范学院、包头医学院联合组建内蒙古科技大学。199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据2020年1月内科大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地1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馆藏纸本图书115万余册、电子图书215万种(册),中外文数据库检索系统60多个,中外文电子期刊5万多种;设有20个教学院系(部),开办66个本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19名,其中高级职称70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227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349人(校外兼职导师148名),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6167名。 /n
历史沿革
包头钢铁学院
建国初期为了发展钢铁工业,1954年国家在包头兴建钢铁基地-包头钢铁公司。
为适应形势的发展,1956年2月,重工业部决定在包头成立“重工业部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重工业部包头建筑工程学校”。
1957年4月,冶金工业部决定包头钢铁工业学校与包头建筑工程学校合并,成立“冶金工业部包头工业学校”。
1958年9月,冶金工业部决定,包头工业学校与包头钢铁公司大学筹备组合并成立了“包头工学院”。
1959年6月,包头工学院更名为“包头钢铁工业学院”。
1960年2月,冶金工业部决定,包头钢铁工业学院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
1964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校(中等专科学校)。
1978年,恢复大学建制,恢复校名包头钢铁学院。
1985年,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1992年,硕士研究生自主招生。
1997年11月,学院顺利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
1998年12月,包头钢铁学院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运行体制。
2000年3月,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03年4月,与包头师范学院、包头医学院共同组建科技大学,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
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将原内蒙古科技大学一分为三,原包头钢铁学院保留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名。三校分开办学,成为独立的办学实体,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2006年9月,学校迎来建校五十周年校庆。
2008年6月,学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
2009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3年,学校顺利通过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整体验收。同年,内蒙古科技大学及其冶金工程、矿业工程2个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至此,该校正式具有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
2018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
据2020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19名,其中高级职称70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227人,博士生导师29人,硕士生导师349人(校外兼职导师148名)。教师队伍中拥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内蒙古首次“科教兴区”特别奖获得者、内蒙古首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还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特支计划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自治区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等。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李梅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梅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梅
自治区教学名师:刘宗昌、张璞、张雪峰、武文斐、蔡禄、石琳、罗果萍、崔桂梅、杨吉春、赵根田
团队名称 | 带头人 | 获评时间 |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 贺根有 | 2014年 |
结构力学教学团队 | 刘香 | 2014年 |
企业管理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 张璞 | 2012年 |
院系概况
据2020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系,开办6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术、教育等学科。
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校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学、土木工程等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产品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3个专业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内蒙古科技大学共有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专业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2年2月,学校新增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城市设计专业、应急管理专业、眼视光医学专业、针灸推拿学专业。
二级学院 | 专业设置 |
能源与环境学院 | 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
数理与生物工程学院 |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 |
矿业工程学院 | 地质工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矿物加工工程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 |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建筑学、城市规划、工程造价、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工程力学、环境艺术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工科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 |
化学与化工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 |
材料与冶金学院 | 冶金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3个,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自治区品牌专业25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2个,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自治区精品课程49门,9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冶金工程
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采矿工程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冶金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冶金工程、采矿工程、自动化、稀土工程
自治区品牌专业: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土木工程、采矿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建筑学、生物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物理学、安全工程、工商管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程力学、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
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金属材料工程、土木工程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内蒙古科技大学-深圳市讯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自治区精品课程(名单不全):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结构力学、理论力学、钢结构设计原理、大学物理、线性代数、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学实验、生物信息学、大学物理实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动力学、食品化学、工程测量、工厂供电、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控制测量学、矿井运输与提升设备、VB程序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厂供电、微生物学、信号与系统、大学物理实验、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
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不全):基础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材料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学生成绩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2009年以来,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课外科技文化活动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85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75项,学生公开发表论文113篇,实用新型专利89项;连续出版发行了《内蒙古科技大学学生获奖科技作品集》4部和《内蒙古科技大学李保卫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成果集》1部;2010年,学校荣获第五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团体第一名;2011年,荣获自治区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2012年,捧回第六届“挑战杯”全区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最高荣誉“挑战杯”;2010年、2012年两次获得全区大学生辩论赛本科组冠军,2012年,首次组队的蒙古语组获得了全区大学生辩论赛亚军。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该校报送的3件作品中有2件获奖。在2014年“创青春”金谷农商银行全区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中,该校获6项金奖、4项银奖、11项铜奖,并以团体总分第二的佳绩获得“优胜杯”。在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中共获5项铜奖。在2015年第九届“挑战杯”全区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该校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6项,并以团体总分第二的佳绩获得“优胜杯”。
同时,在中国国内外体育竞赛中获自治区级及以上奖牌295枚,其中国际体育竞赛金牌8枚,国家级体育竞赛金牌21枚,省级体育竞赛金牌118枚,特别是2007年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该校学生褚亚飞获得20公里竞走冠军。2010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学校夺得团体总分第六名的好成绩;201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田径半程马拉松比赛中,由该校运动员组成的中国队获得银牌;2012年,在全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上,该校获得一金一银三铜破一次全国纪录,破两次全国大运会纪录;2012-2013年,中国大学生排球甲级联赛中,该校女子排球队荣获第四名;2013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学校夺得团体总分第八名;2013年;在第二十七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该校获女子半程马拉松第三名,竞走团体第四名;2014年,在世界大学生越野锦标赛中,该校获得男子团体第八名;2014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学校夺得团体总分第五名;2015年,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上,学校夺得(乙组)团体总分第一名;2015年,在第二十八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该校获得女子半程马拉松团体第二名、男子竞走团体第二名、女子竞走团体第二名。2012年全国第九届大学运动会上学校首次获得“校长杯”殊荣。
学科建设
据2020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2个。本科专业66个,其中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2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53门。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采矿工程、钢铁冶金、材料加工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热能工程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结构工程、企业管理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冶金工程、软件工程、历史学、物理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机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
合作交流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先后与包头钢铁集团公司、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太原钢铁集团公司等企业,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院校以及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瑞典、日本等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邀请李冠兴、杨叔子、顾秉林、陈立泉、彭苏萍、薛其坤等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海因里希·罗勒博士等中国国内外知名学者到校作兼职教授或开展学术交流;选派教学、科研及管理骨干出国进修培训、执行合作科研项目、参加国际会议、担任访问学者、进行博士后深造;招收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蒙古、韩国、吉尔吉斯斯坦、日本、瑞典、印度等国家60余名长短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语言生和交换生等各层次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主办和承办了“第20届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2014年第一届国际稀土开发研讨会”、“2014年内蒙古国际创新战略报告会”等多项国际及地区性的会议。
社会评价
2020年7月,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进步榜排名第33位。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6个自治区工程技术中心,1个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1个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此外该校还拥有国家特支计划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创新团队7个,引进创新团队1个。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白云鄂博矿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白云鄂博矿稀土及铌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院士专家工作站:矿业工程院士专家工作站、稀土资源综合利用院士专家工作站
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名单不全):内蒙古自治区先进陶瓷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冶金工程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新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高效清洁燃烧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白云鄂博矿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煤化工与煤炭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自治区工程技术中心(名单不全):内蒙古自治区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冶金工程技术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装备制造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安全开采与利用工程技术中心等
自治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新材料生产力促进中心
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自治区产业信息化与产业创新研究中心
自治区创新团队:高附加值钢铁材料成型及组织控制团队(任慧平)、材料加工过程模拟团队(麻永林)、稀土能源材料团队(张羊换)、先进纳米材料团队(张建旗)、信息控制与技术团队(吕晓琪)、新能源发电团队(魏毅立)、可再生资源生物技术综合利用研究团队(蔡禄)
科研成果
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2006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669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工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环保部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77项,省部级项目504项;出版专著、教材379部;发表学术论文8206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1171篇。申请专利292项,专利授权20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4项,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内蒙古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内蒙古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3项。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即原包头钢铁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2005年学报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扩展板)学术期刊;学报还在2007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优秀期刊称号。2011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定为化学期刊收录源期刊。2014年被评为“内蒙古精品学报”。
馆藏资源
据2016年1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该校图书馆以收集工科文献为主要特色,兼收管理、文学、理学、法学等各科文献。其中,纸本文献102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检索系统50多个,分别为:Elsevier Science Direct数据库、Engineering Village 2数据库、Springer数据库、EBSCOhost(BSP/ASP)数据库、国道数据库;外文电子图书全文数据库;CNKI知识总库、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博看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五车数字图书馆、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中宏教研支持系统、银符时代考试题库、新东方在线、北大法意网、方正中华数字书苑等;累计引进购入中外文电子图书376万种(册);各类中外文电子期刊3万多种;学位论文近170万篇;会议论文170万余篇。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名
校徽
新校徽以内蒙古科技大学的校名、校训、建校时间为设计元素,造型上以印章的形式体现,校训采用“经典繁印”篆刻字体,此字体方正、稳重、硬朗能充分体现出该标志的立意。
此标志外形为正圆形,圆形象征和谐、完美,也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天圆地方的理念。环绕中心的分别为内蒙古科技大学的蒙文、中文和英文名称。这些字体在动静、虚实等方面相互映衬,形成较佳的视觉效果。
校徽颜色采用正红色(在色谱中标值为C=0 M=100 Y=100 K=0),红色在中国代表着传统与喜庆,是中华民族最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颜色。同时红色还是炼钢高温钢水的颜色,深刻体现着百炼成钢的寓意。
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
自强不息,敢为人先
学校校训
百炼成钢
出自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指该校师生不怕失败;经过长期刻苦的锻炼;意志才能坚强。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成涛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任慧平 |
党委副书记 | 冯志强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杨建林、赵增武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檀宝文 |
历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任职年限 |
王宗文 | 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党总支书记 | 1956-1957 |
刘云 | 包头建筑工程学校党总支书记 | 1956-1957 |
王宗文 | 包头工业学校党委书记 | 1957-1958 |
柳林 | 包头钢铁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 1959-1964 |
朱文廑 | 包头钢铁学校党委书记 | 1964-1966 |
张继勋 | 包头钢铁学校代理党委书记 | 1966-1966 |
杨奠清 | 包头钢铁学校代理党委书记 | 1966-1966 |
周启明 | 包头钢铁学院党委书记 | 1976-1978 |
何静 | 包头钢铁学院党委书记 | 1981-1982 |
郭兴和 | 包头钢铁学院党委书记 | 1982-1983 |
郭元传 | 包头钢铁学院党委书记 | 1983-1986 |
赵永科 | 包头钢铁学院纪委书记 | 1983-1986 |
郭元传 | 包头钢铁学院党委书记 | 1986-1991 |
郭元传 | 包头钢铁学院党委书记 | 1991-1994 |
颜树清 | 包头钢铁学院党委书记 | 1996-1998 |
宝音伊里奇 | 包头钢铁学院纪委书记 | 1991-2000 |
郝兆兴 | 包头钢铁学院党委书记 | 2000-2003 |
郝兆兴 | 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 2005-2008 |
姓名 | 职务 | 任职年限 |
左纬芝 | 包头建筑工程学校校长 | 1956-1957 |
左纬芝 | 包头工业学校校长 | 1957-1958 |
杨维 | 包头钢铁工业学院院长 | 1958-1959 |
杨维 | 包头钢铁工业学院名誉院长 | 1959-1960 |
齐光 | 包头钢铁工业学院院长 | 1960-1961 |
王振华 | 包头钢铁学校校长 | 1964-文革 |
王振华 | 包头钢铁学校校长 | 1966-1968 |
李存全 | 包头钢铁学校革委会主任 | 1973-1976 |
赵益新 | 包头钢铁学校革委会主任 | 1969-1977 |
李存全 | 包头钢铁学院革委会主任 | 1976-1977 |
崔宝璐 | 包头钢铁学院革委会主任 | 1977-1979 |
崔宝璐 | 包头钢铁学院院长 | 1982-1989 |
肖铿 | 包头钢铁学院代院长 | 1989-1992 |
贺友多 | 包头钢铁学院院长 | 1992-1994 |
李含善 | 包头钢铁学院院长 | 1996-2002 |
郝兆兴 | 内蒙古科技大学校长 | 2003-2005 |
杰出校友
1、原冶金部人事教育司司长、现任中国冶金教育协会会长:崔宝璐
2、国务院国资委冶金机关服务局局长:段广平
3、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惠勤
4、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志民
5、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委委员、组织部长:文民
6、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文华
7、广东省珠海市政协副主席:吕明智
8、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政协副主席:时素珍
9、包头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崔臣
10、中国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孟星
11、神华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海勃湾矿业公司董事长、神华乌海煤焦化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李怀国
12、信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殿洲
13、中冶东北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霍春义
14、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启文
15、北京多维钢结构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剑云
16、上海宝冶建设工程安装分公司总工:陈桥生(和郭剑云共同承担国家体育场鸟巢08奥运会主会场的钢结构制作工程)
17、北京城建四公司项目经理:吴晓东(承担国家大剧院建设工程等)
18、62届优秀毕业生、高级工程师:杨春秀(由于业绩突出,已入编《中华魂·中国百业英才大典》和《中国专家大辞典》)
19、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程首席研究员:樊俊飞
20、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民盟山西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汾阳市第四届政协委员:李晓奇,笔名若寒
21、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世博城市之星”,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正式注册大学生记者,香港传播使者:鲁续
22、国家体育运动员:褚亚飞
学校荣誉
2021年4月20日,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入选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工人先锋号拟表彰集体名单。/n
该文章由作者:【张义潮】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