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碱性磷酸酶(磷酸单酯水解酶类之一)

碱性磷酸酶(ALP))属磷酸单酯水解酶,是一组特异的磷酸酯酶。该酶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以骨、肝、乳腺、小肠、肾中含量较高,其大部分由骨细胞产生,小部分来自肝,经胆汁排入肠道。ALP测定方法主要是比色法和连续监测法。

血清碱性磷酸酶(磷酸单酯水解酶类之一)

辨别原理

(1)比色法:ALP在碱性条件下使磷酸苯二钠水解,生成磷酸和游离酚,后者与4-氨基安替比林作用,并经铁氰化钾氧化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其颜色的深浅与ALP活性成正比。

(2)连续监测法:ALP在碱性条件下,使磷酸对硝基苯酚(4-NPP)释放出磷酸基团,AMP参与磷酸酰基的转移,促进酶反应速率,生成游离的对硝基苯酚(4-NP),并形成黄色的醌,其吸光度的增高速率与酶活力成正比。

介绍

碱性磷酸酶几乎存在于机体的各个组织,但以骨骼、牙齿、肝脏、肾脏含量较多。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ALP经肝胆系统进行排泄。所以当AKP产生过多或排泄受阻时,均可使血中AKP发生变化。临床上常借助ALP的动态观察来判断病情发展,预后和临床疗效。正常人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主要来自肝和骨骼,碱性磷酸酶测定主要用于诊断肝胆和骨骼系统疾病,是反映肝外胆道梗阻、肝内占位性病变和佝偻病的重要指标。

正常值

酶速率法(37℃):成人:40~160U/L;儿童:<350U/L;磷酸苯二钠法:成人:3~13Kat单位;儿童:5~30kat单位;动态法:成人:20~110U/L;青少年:1.男性:<750U/L;2.女性:<500U/L;儿童:<500U/L;婴儿:50~240U/L。

临床意义

升高:阻塞性黄疸,黄疸型肝炎,肝癌等均可引起。骨损伤或疾病使成骨细胞所含高浓度的碱性磷酸酶释放入血液中,引起ALP增高。主要来自肝和骨骼,碱性磷酸酶测定主要用于诊断肝胆和骨骼系统疾病,是反映肝外胆道梗阻、肝内占位性病变和佝偻病的重要指标

试剂

比色法

①0.1mol/L碳酸盐缓冲液(pH10.0):称取无水碳酸钠6.36g,碳酸氢钠3.36g,4-氨基安替比林1.5g,溶于800ml蒸馏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内,加蒸馏水至刻度,置棕色瓶内保存。②20mmol/L磷酸苯二钠溶液:称取磷酸苯二钠(AR)2.18g,迅速加入已煮沸的500ml蒸馏水中,冷却后加入氯仿2ml防腐,冰箱保存。此为基质液。③铁氰化钾溶液:称取铁氰化钾2.5g,硼酸17g,分别溶于400ml蒸馏水中,混合后加水至1000ml,置棕色瓶内避光保存。出现蓝绿色应弃去。④酚标准贮存液(1mg/ml):称取重蒸馏酚1.0g,溶于0.1mol/L盐酸中,并加至1000ml刻度。也可购买标准液。⑤酚标准应(0.05mg/ml):取酚标准贮存液5ml,加蒸馏水至100ml。

连续监测法

①1.8mol/L AMP缓冲液(pH10.3):称取2-氨基-2甲基-1-丙醇(AMP,MW89.14)160g,加1mol/L盐酸320ml混合,加500ml新煮沸已凉的蒸馏水,调pH至10.3±0.02(30℃),并加上述蒸馏水至1000ml,置紧塞瓶中于冰箱保存。

②10.5mmol/L氯化镁溶液:称取氯化镁(MgCl2·6H2O,MW20 3.31)0.21g,溶于水中,并稀释至100ml,室温保存。

③31.5mmol/L磷酸对硝基苯酚溶液(4-NPP):称磷酸对硝基苯酚二钠盐(含6分子水,MW 371.15)120.8mg,溶于100ml蒸馏水中,置棕色瓶内于冰箱保存。

④底物缓冲液(0.84mol/L AMP,15mmol/L 4-NPP,0.5mmol/L MgCl2,pH10.3)将AMP、4-NPP和MgCl23种溶液按10∶10∶1混合,37℃预温待用。

偏高原因

代谢异常原因。

碱性磷酸酶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都会使碱性磷酸酶偏高。

胆道排泄异常:碱性磷酸酶是需要经过肝脏,然后由胆汁排出,当排泄过程中出现异常,那就会引起碱性磷酸酶偏高。

骨骼组织原因: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骨质疏松等血清碱性磷酸酶会升高。

该文章由作者:【生活妆】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