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少艺校创建于1974年,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龟湖路197弄8号,是一所小学基础教育与少儿艺术教育相结合的特色学校。学校坚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形成了“以艺术教育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被温州人称为心目中的“艺术家摇篮”。学校办学成绩显着,被授予“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首批“浙江省文明学校”、“温州市一级示范学校”等光荣称号,成为温州市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接待过日本、美国、马来西亚、前苏联、乌克兰、英国、挪威、荷兰等国友好代表团以及多批海外侨胞,被国务院侨办指定为“华文教育基地”。
学校简介
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创办于1974年,是一所小学基础教育与少儿艺术教育相结合的特色学校。学校坚持“立足素质教育,培养艺术特长,全面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以“开启孩子多彩的心灵”为办学理念,以“知行合一、德艺双馨”为校训,形成了“追求美、奉献爱”的良好校风,构建了以美储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怡情、以美辅劳的办学模式,成果斐然。学校创编的文艺节目获国际、全国艺术大赛奖项近500个。
先后应邀前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奥地利、乌克兰、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访问演出。学校已为各级艺术团体输送了近400名文艺人才,其中有许多已在文艺界崭露头角,有的已是艺术界璀璨的明星,如黄豆豆、毛戈平、谷好好、柯绿娃、张志、曹众、张晓灵、应真、卢伟中、金承志等。并为温州本地培养了群艺领军人物和一大批文艺爱好者。
历史沿革
1974年的那个夏天,温州市一群忠于教育事业和文艺事业的工作者在一座破旧楼房上挂起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的牌子,从此以后,以追求育人育才为目标,他们开始了艰辛而又充满希望的征程。学校开办伊始,白纸一张,路如何走?培养目标如何定?文化课和艺术课关系如何处理?学生如何选拔?课程如何设置?教材从何而来?最重要的,办学资金如何筹集?一切都没有现成模式可以仿效,他们有的,只是温州人“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
全体师生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探索,大胆创新,终于逐步形成了一条独特的办学路子:确立了“立足素质教育,培养艺术特长,全面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以美育为突破口,形成了“以美促德,以美促智,以美促体”的办学模式。几十年风雨兼程,几十度春华秋实,他们终于可以自豪地清点自己的丰硕成果了。
从温州少艺校走出的一代代人记忆犹新:四面透风的小练功房、安在走廊上的琴房、一踩一颤动的危楼教室、借用其它单位的洗手间……正是这简陋的条件,培养了全体师生的奋斗精神。
学校已拥有了花园式校园:教学楼、文艺楼、综合楼、住处楼、小剧场,师生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是一个具有浓郁现代气息和艺术氛围的美好环境。回到现代化的母校,走出去的艺术精英们无限感慨,他们说,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母校的优良传统,忘不了为他们贡献了汗水和青春的老师们。
教学特色
多年来,温州少艺校一直在探索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路子。在这个学校,每一个老师都不仅是知识技艺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道德教育的楷模。以校长池渌为例,30年来,她以校为家,吃苦在前;她对党的教育事业有着深刻的理解,把育人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她创造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在她的带领下,少艺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敬业爱生,勤勤恳恳。
记者参观学校时看到,校园干净整洁,学生彬彬有礼;课堂上,老师耐心和蔼,学生认真而不失童真,处处呈现出一派师生平等、互相尊重、民主和谐的景象。据参加校庆的老校友介绍,少艺校不仅给予了他们优秀的艺术素质,而且赋予了他们自信、乐观、拼搏的人生态度。正是这种校园文化,使他们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始终有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有一种奋斗精神,有一个远大的理想。
温州少艺校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注重课堂和实践相结合。30年里,该校创作编排的各类音乐舞蹈戏剧作品数以百计,多次参加国际、国内艺术大赛,获奖300多次,其中包括全国蒲公英奖、全国少儿歌舞比赛创作演出一等奖、全国比赛一等奖、全国小荷风采一等奖、全国少儿韵律操比赛冠军、全国小梅花比赛金奖等,还应邀到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意大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乌克兰、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和演出;两次应邀进京在中南海和中央领导人共度“六一”;2003年学校舞蹈组还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联欢晚会一展风采。
办学成绩
由于温州少艺校办学成绩显着,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首批“浙江省文明学校”、“温州市一级示范学校”等光荣称号,成为温州市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接待
过日本、美国、前苏联、乌克兰、英国、挪威、荷兰等国友好代表团以及多批海外侨胞,被国务院侨办指定为“华文教育基地”。
不久前,党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温州少艺校育人育才的成功经验,无疑值得借鉴
主要团队
舞蹈队
温州市少艺校舞蹈团是一个团结协作、和谐奋进的团队,遵循“培养舞蹈兴趣,挖掘艺术潜能”的教育理念,我校的舞蹈教学注重营造欢快的氛围,运用“以声带形”的教学方法,使其尽能生活化、趣味化。学校舞蹈队创作编排的《跑马灯》、《老头和小猴》等300个舞蹈作品在国际、全国大赛中获奖,我校舞蹈组多次应邀进京在中南海与国家领导人共度“六一”,还有幸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一展风采。我校挖掘孩子舞蹈表演潜能上卓见成效,培养了黄豆豆、张志等一大批闻名全国的优秀舞蹈人才。
合唱团
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合唱团是一支富有特色而朝气蓬勃的队伍,多年来,坚持刻苦训练、博采众长,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合唱团成员均来自该校声乐专业学生,凭着“用歌声开拓视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宗旨,培育了一支天真活泼、功底扎实、富有特色的优秀少儿合唱团。
该团活跃在国内、外各类演出与大赛之中,先后获得数十个奖项,曾在全国童声合唱和其它少儿音乐比赛中屡获佳绩。曾获上海童声国际合唱节“金像奖”、全国第三届童声合唱节金奖、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金奖、浙江省首届中小学生合唱节(少年宫、艺校组)一等奖,还曾作为中国十大少年合唱团之一受邀参加香港全球杰出华人青少年歌唱节。
2005年还成功举办了获奖节目汇报专场音乐会,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中国儿童音乐频道等媒体播出,获得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器乐组
少艺校办学以来,器乐教学就是不可或缺的。器乐组的器乐教学多以个别课和小组课的形式进行,教材的选用根据乐器的种类、学习的年限、年龄的大小决定,让学生各施所长、各取所需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管弦乐团、民乐团的组建和发展,为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辟了一方沃土。独奏、齐奏等表演多次在全国、省市各级比赛中获奖。先后向各类高等院校输送了大批人才,如瑞士皇家歌剧院小提琴首席卢伟中,全国女子打击乐首席张晓灵等。
其它相关
温州人在中国乃至世界闻名,以他们精明的商业头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温州人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和才能。记者来到温州这个经济发达地区,参加温州市少年儿童艺术学校建校30周年的庆祝会时见到,居然许多在全国赫赫有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都出自于温州少艺校门下,他们之中有:舞蹈界的黄豆豆、张志、孙慎逸、郑武、刘迎宏、关一毅、蔡丽雯,歌唱界的柯绿娃、卢伟中、张晓灵、陈一涵,戏曲界的谷好好、郑曼丽、黄依群,影视界的曹众、应真,著名化妆师毛戈平等等,他们汇聚一堂,真诚地奉献出自己的艺术才情,真情地诉说着母校赋予的精神财富。
相关新闻
国侨办华教基地温州少艺校获全国少儿舞蹈最高奖
第七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2013年8月在北京落下帷幕,国侨办华文教育基地温州少艺校22名小演员表演的舞蹈《百子纳福》,获大赛金奖“小荷之星”奖,这是比赛的最高奖项。
据悉,两年一届的“小荷风采”少儿舞蹈展演的“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是全国少儿舞蹈最高级别的赛事,也是全国喜欢舞蹈的孩子们梦想登上的舞台,此前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本届少儿舞蹈展演的主题是“青青小荷梦飞扬”,全国各地共推选出近500个优秀节目参评,入围的140多个精品节目分5场在北京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参加决赛展演。
据介绍,温州少艺校选送的舞蹈节目《百子纳福》,取材于“百子图”,自投入排练以来,几经修改,着力以百子迎福、嬉春等意境动态,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喜庆、祥福的良好祝愿。22个“小福娃”以憨态可掬的造型、丰富生动的神态、活泼灵动的舞姿,构成了一幅中国传统年画,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该文章由作者:【以热爱祖国为荣】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