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货币创造过程的经济学定义)

货币供给(money supply)是指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是指不同货币的购买力而仅以面值计算的货币供给量,而是及货币供给是治安货币能买到的货物数量来衡量的货币供给,或者说是用货币购买力来衡量的货币供给。

主要内容

货币供给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流通的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现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认为是货币,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随时转化为现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债、人寿保险单、信用卡)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质。/n一般认为,货币层次可以划分如下:/nM1=现金+活期存款+旅行支票+其他支票存款;/nM2=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散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nM3=M2+其他金融资产。/n货币创造(供给)过程是指银行主体通过其货币经营活动而创造出货币的过程,它包括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机制向流通供给货币的过程和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量而影响货币供给的过程。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n

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包括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中央银行调节商业银行的可运用资金量、商业银行派生资金能力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状况等因素。货币供给还可划分为以货币单位来表示的名义货币供给和以流通中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表示的实际货币供给等两种形式。

基础环节

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n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记账货币

过程

由于货币供应量包括通货与存款货币,货币供给的过程也分解为通货供给和存款货币供给两个环节。

通货供给

通常包括三个步骤:①由一国货币当局下属的印制部门(隶属于中央银行或隶属于财政部)印刷和铸造通货;②商业银行因其业务经营活动而需要通货进行支付时,便按规定程序通知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运出通货,并相应贷给商业银行帐户;③商业银行通过存款兑现方式对客户进行支付,将通货注入流通,供给到非银行部门手中。

存款货币供给

商业银行的存款负债有多种类型,其中究竟哪些属于存款货币,而应当归入货币供应量之中尚无定论。但公认活期存款属于存款货币。

在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与通货一样,充当完全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存款者可据以签发支票进行购买、支付和清偿债务。

供给问题

货币供给问题,历来受到各国中央银行和货币管理当局高度重视,也是各国经济学家一直关注的重大课题。其原因皆在于货币供给是否适当会直接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货币供给过多容易引起通货膨胀,货币供给不足又容易引起通货紧缩。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追求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时期,讨论货币供给的适度增长问题,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文章由作者:【马尔多纳多】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