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里藏刀,汉语成语。拼音是xiào lǐ cáng dāo,意思是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出自《旧唐书·李义府传》。
成语出处
刘昫《旧唐书·李义府传》:“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要权,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当代·康笑胤《风云真空真》:李天豪笑呵呵的道:我之忠心,对天,对地,天地可知,何曾像你,卑鄙下作,笑里藏刀。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二折:他把我丕的来药倒,烟生七窍,冰浸四稍,谁承望笑里藏刀,眼见的丧荒郊。
徐慧珠表面上很热情,其实是笑里藏刀,别有用心,谁都猜不出她的葫芦里到底是卖的什么药。
元吴弘道《梅花引》套曲:“不做美相知每早使伎俩,左右拦障,笑里藏刀,雪上加霜。”
《红楼梦》第五五回:“他们笑里藏刀,咱们两个才四个眼睛两个心,一时不防,倒弄坏了。”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九:“他平日笑不离脸,可真是笑里藏刀。”亦作“笑里暗藏刀”、“笑处藏刀”。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我见先,他见后。他临行,我放刁,笑里暗藏刀,代官来到,不道咱轻放了。”
清·李渔《蜃中楼·点差》:“威权震主,势焰薰人,笑处藏刀,毒性有如蜂虿。”
成语典故
典故一
吴公子姬光对吴王僚即吴国王位十分不满,虽然表面上对吴王僚毕恭毕敬、唯命是从,但心里却无时不在篡夺王位。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姬光见他勇猛侠气、智勇双全,便把他纳为知己。伍子胥又将他的朋友——吴国勇士专诸推荐给姬光,姬光器重之。三人密谋:待时机成熟,就刺杀僚王。
姬光探知,吴王僚最喜爱吃炙烤出来的鱼肉,便让专诸专心学习炙鱼的烹饪方法。吴王僚12年,楚平王去世,吴王派公子盖余、烛庸领兵欲趁楚丧而攻打楚国,反而被楚军围困;这时,吴公子庆忌正出使卫、郑二国,姬光见王僚身边的大将都不在国内,认为时机成熟,急忙与伍子胥、专诸商议刺杀僚的策略。
姬光假惺惺、笑盈盈地邀请王僚前来吃炙鱼,王僚以防万一,身上穿了三层甲衣,一路上布满警卫,并带上一百名贴身警卫进入姬光家。姬光满面笑容地同王僚入座就席。席间,姬光假称脚痛而离席,专诸在王僚警卫的重重夹带下,手捧一碟香美的炙鱼来到王僚面前,突然,专诸飞快地从鱼肚里抽出“鱼肠”短剑,使劲地刺入王僚的怀里,短剑穿过三甲、从王僚的背部刺出,僚当场死亡,专诸也被王僚的警卫乱刀砍死。姬光、伍子胥率数百名伏兵从两侧杀出,迅速解决了王僚的卫队。姬光于是继吴王位,名号阖闾(庐)。
典故二
宋将曹玮,闻知有人叛变,他非但不惊恐,反而随机应变,谈笑自如,不予追捕,让敌人把叛逃者误认为是曹玮派来进攻的,把他们全部杀光。曹玮把笑里藏刀和借刀杀人之计运用得何其自如!古代兵法早就提醒为战者:切不可轻信对方的甜言蜜语、空头支票,要谨防他们暗中隐藏的杀机。总之,此计还多用于军事政治与外交的伪装上。
典故三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对外扩张,必须夺取地势险要的黄河崤山一带,派公孙鞅为大将,率兵攻打魏国。公孙鞅大军直抵魏国吴城城下。这吴城原是魏国名将吴起苦心经营之地,地势险要,工事坚固,正面进攻恐难奏效。公孙鞅苦苦思索攻城之计。他探到魏国守将是与自己曾经有过交往的公子卬,心中大喜。他马上修书一封,主动与公子卬套近乎,说道,虽然我们俩各为其主,但考虑到我们以前的交情,还是两国罢兵,订立和约为好。念旧之情,溢于言表。他还建议约定时间会谈议和大事。信送出后,公孙鞅还摆出主动撤兵的姿态,命令秦军前锋立即撤回。公子卬看罢来信,又见秦军退兵,非常高兴,马上回信约定会谈日期。公孙鞅见公子卬已钻入了圈套,暗地在会谈之地设下埋伏。会谈那天,公子卬带了三百名随从到达约定地点,见公孙鞅带的随从更少,而且全部没带兵器,更加相信对方的诚意。会谈气氛十分融洽,两人重叙昔日友情,表达双方交好的诚意。公孙鞍还摆宴款待公子卬。公子卬兴冲冲入席,还未坐定,忽听一声号令,伏兵从四面包围过来,公子卬和三百随从反应不及,全部被擒。公孙鞅利用被俘的随从,骗开吴城城门,占领吴城。魏国只得割让西河一带,向秦求和。秦国用公孙鞅笑里藏刀计轻取崤山一带。
典故四
三国时期,由于荆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217年,鲁肃病死。孙、刘联合抗曹的蜜月已经结束。当时关羽镇守荆州,孙权久存夺取荆州之心,只是时机尚未成熟。不久以后,关羽发兵进攻曹操控制的樊城,怕有后患,留下重兵驻守公安、南郡,保卫荆州。孙权手下大将吕蒙认为夺取荆州的时机已到,但因有病在身,就建议孙权派当时毫无名气青年将领陆逊接替他的位置,驻守陆口。
陆逊上任,并不显山露水,定下了与关羽假和好、真备战的策略。他给关羽写去一信,信中极力夸耀关羽,称关羽功高威重,可与晋文公、韩信齐名。自称—介书生,年纪太轻,难担大任,要关羽多加指教。关羽为人,骄傲自负,目中无人,读罢陆逊的信,仰天大笑,说道:“无虑江东矣。”马上从防守荆州的守军中调出大部人马,一心一意攻打樊城。陆逊又暗地派人向曹操通风报信,约定双方一起行动,夹击关羽。
孙权认定夺取荆州的时机已经成熟,派吕蒙为先锋,向荆州进发。吕蒙将精锐部队埋伏在改装成商船的战舰内,日夜兼程,突然袭击,攻下南部。关羽得讯,急忙回师,但为时已晚,孙权大军已占领荆州。关羽只得败走麦城。
典故五
战国时,秦国派卫鞅率兵攻打魏国,魏国闻讯,速派公子卬抵御。双方势均力敌。卫鞅想很快取得胜利已不可能,于是,卫鞅便筹划一场假讲和的骗术。这天,卫鞅派人给公子卬送去一封信。信中说:“我们曾是朋友,分别担任两国家的将领,说实话,我不忍心打仗,我愿和你讲和,成为盟友。咱们相约饮酒欢宴,互相退兵,使秦、魏两国人民永远和平、安宁。”公子卬见信后,甚为高兴,以为卫鞅真有诚意,便按照他指定的地点来参加宴会,谈判结盟。谁知,他还没有走到谈判地点,便遭到卫鞅埋伏军队的袭击,进而袭击公子卬的部队,并把公子卬及其全军俘虏到秦国。魏惠王听到这个消息,慌恐不安,连忙答应割让河西的大片土地给秦国。
典故六
在所有升官术中,告密被求官者视为升官最快、最省力的方法,既不花钱,又不用说好话,简单的通风报信,就可以飞黄腾达,青云直上。
袁世凯是中华民族的败类,此人两面三刀,阳奉阴违,丧尽天良,为虎作伥。袁世凯曾任驻朝鲜通商大臣,1895年起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1896年曾加入过康有为等组织的“强学会”,貌似进步,迷惑了一班子书生气十足的维新人士,光绪帝对他也寄予莫大的希望。
1897年,袁世凯任直隶按察使。为了寻求支持变法的军事力量,光绪帝于9月16日在玉澜堂接见了他。光诸帝先问他新政是否合宜?袁满口赞扬。光绪心里高兴,又问他:“要是让你统率军队,你肯对朕忠心耿耿吗?”袁马上磕头发誓:“臣当竭力报答皇上厚恩,一息尚存,必思报效。”
第二天,光绪帝就降谕拔擢袁世凯为侍郎候补,令其专办练兵事务,以此拉拢袁世凯支持变法。
1897年9月18日晚,维新派首领谭嗣同冒着生命危险,悄悄到法华寺袁世凯的住处,坦率说明自己来访的目的,动员袁杀掉荣禄,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等就范,保护新政,救护光绪。否则就请他去颐和园告发,牟取荣华富贵。袁当场慷慨激昂地表示:“袁某与谭君都受到光绪皇帝的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还拍着胸脯说:“诛荣禄如杀一狗耳!”
1897年9月20日,袁世凯离京请训时,光绪帝再一次在乾清宫召见他,除勉励袁好好训练新军外,还谆谆嘱咐,要他保护新政,并赐密诏一道,表示对袁的信任。以光绪帝、康有为等为首的维新党,既无政权,又无军权,两手空空,却要对付慈禧这一帮根深蒂固的封建顽固势力。大祸临头之际,只得孤注一掷,寄希望于这个外表拥护新法的袁世凯。谁知袁一到天津,便直奔荣禄住处告密。荣禄连夜赶回京城,直抵颐和园乐青堂求见慈禧太后。慈禧半夜爬起来听了荣禄的报告,气得七窍生烟,即刻带领大批随从摆驾还宫。于是,百日维新就此夭折,慈禧太后再次登上九龙宝座,开始“训政”,变法君子被杀,光绪被囚瀛台。
袁世凯因告密有功,受到慈禧的宠爱,官位一升再升,最终成了影响清政府内政外交的北洋集团的首脑人物。
典故七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国内外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其突出的表现是,国民党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要抢夺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并且要发动内战,消灭共产党员和八路军。然而,由于解放区人民武装力量的强大,也由于在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的呼声形成很大的舆论压力,以及当时的国际条件,对蒋介石的行动多有掣肘。特别是,蒋介石要完成进攻解放区的军事部署,还需要时间,所以,蒋介石经过密谋策划,决定在积极准备发动内战的同时,还玩弄“和平谈判”的手法,于1945年8月14日到23日,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家大计”,这就是有名的重庆谈判。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对国民党反动派玩弄的这套“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是洞若观火的。毛泽东当时就以十分明确的语言提醒全党同志:“必须清醒地看到,内战危险是十分严重的,因为蒋介石的方针早已定了”,“蒋介石对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我们呢?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但是,为了向全国、全世界人民表明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的决心和诚意,特别是为了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毛泽东主席决定冒着极大风险应邀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
毛泽东亲赴重庆这一招,是出乎蒋介石意料之外的,蒋介石原来以为,自己向毛泽东发出邀请,毛泽东会不敢来。那样,就可以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头上了。却不料毛泽东竟然来了,确实使他感到有些被动。毛泽东是8月28日由延安飞抵重庆的,第二天就要求与国民党的代表开始谈判,在会谈中,国民党代表一方面假惺惺地表示对毛泽东的“欢迎”和对和谈的“诚意”,另方面又提出中国从来没有发生过内战的论调,妄图把过去的十年内战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对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所搞的一系列军事摩擦和突然袭击,都看成是“剿匪”,而不是中国人民与反动派之间的压迫与反压迫的战争,以因为其以后发动大规模的内战作舆论准备。我党代表当即揭露了他们这种‘笑里藏刀”的欺骗伎俩,戳穿了他们企图在“没有内战”的烟幕下,积极准备打内战的阴谋。
接着,毛泽东又于同年9月2日、4日两度与蒋介石进行面对面的会谈。在会谈中,蒋介石满面堆笑,东拉西扯,言不及义,毛泽东则反复阐明中共关于解决国内问题的一贯主张。与此同时,周恩来也同国民党的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邰力子等,就和谈的具体问题和程序进行磋商。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方面只是拿和谈作幌子,事前对谈判无准备,连一个方案也拿不出来,只是派了几个代表来敷衍应付,今日宴会,明日请客,妄图使谈判得不出结果,把毛泽东拖在重庆……
说蒋介石在谈判期间没有任何动作,那也是不对的。实际上,就在蒋介石和国民党代表唱着和平高调,与毛泽东和中共代表握手言欢的同时,背地里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策划使内战升级,始而密令重新印发所谓《剿匪手本》,用法西斯信条在其军队内部实施反共的内战动员;继而又密令国民党反动军队先后在张家口、上党、邯郸等地区向我解放区大举进攻,妄图以此向我施加压力,逼我在谈判桌上就范,由于我军坚决执行毛泽东提出的“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早有准备,坚决击退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军事进攻。9月中旬,我军击退了逼近张家口的蒋匪军,10月间,我军又歼灭了进犯上党地区的阎锡山部3500余人,并俘获敌军长。师长多人,接着,又在邯郸地区消灭了沿平汉路进犯我晋冀鲁豫解放区的蒋匪军7000余人。三次战役的重大胜利,有力地支持了我方在重庆谈判中的斗争,蒋介石妄图以军事冒险来扭转政治局势的阴谋遭到沉重打击,他们的“假和平,真内战”、“笑里藏刀”的丑恶嘴脸进一步暴露了。
蒋介石军事冒险失败了,于是,在谈判桌上又表现出“诚意”,表示愿意承认和平团结的方针,继续进行和谈。在我方代表的努力下,经过43天的谈判,终于签订了一个《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毛泽东胜利地回到延安,以后便由周恩来代表我方与国民党继续进行谈判,又于1946年1月签订了《停战协定》。然而,事实证明,无论是《双十协定》,还是《停战协定》,对于蒋介石来说,却是不得已的缓兵之计。
就在这段时间里,蒋介石把大批军队分别从空中、海上和陆地运抵东北、华北。因此,尽管这时两个《协定》的墨汁未干,蒋介石认为其军事部署已经就绪,便于1946年6月,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援下,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革命内战,从而也就彻底地暴露了他高唱和平确实是“笑里藏刀”的真面目。
笑里藏刀是一种表面友善而暗藏杀机的策略,表面上装出谦恭敦厚、和蔼可亲的样子,以假诚恳争取真诚恳,以假同情换取真同情,而实际上却使对方不知不觉陷入自己设的圈套中。因为笑是美丽的,哭是丑恶的,所以上哭的当的人少,而上笑的当的人却很多。即所谓哭声不会淹没英雄,而笑声则足以埋葬豪杰,由于口蜜腹剑的人太多,所以,饱经世故的人,最提防的是见面笑嘻嘻、握手亲亲热热的人。
典故八
比如一个普通的桑拿浴,不管哪个城市,有30—50元保证能够享受到全套的标准服务。如果你不问明白附加服务价格,一不留神接受了面带微笑的小姐动情的推荐,那你就只有摸一摸荷包的厚度了。一般浴室里,一进来就让你选择一次性浴衣还是普通浴衣,当中,伺应生会推荐盐浴,奶浴,休息室里会问,喝什么,白开水,矿泉水,茶,咖啡等等,接下来问,来个什么样的按摩,中式,泰式,港式,甚至包含情色的服务,如果你不理会,他还会推荐只做头部或肢体按摩或脚部按摩。这一套下来,如果你都选择了复杂的服务,没有300—500大洋,你别想离开,因为他们对你微笑了,所以你就必须伸展脖颈接受利器的宰割了。歌舞厅,KTV的服务道理一样,除了固定的房间和时间费用外,如果你接受了他们提供的艳丽小姐陪伴,外加的饮料,啤酒,小吃或更为可怕的所谓洋酒助兴,她们微笑得比桑拿,餐饮小姐更美,但最后等待你的都是锋利的刀子。
餐饮小姐的微笑反而显得自然一些,最起码在你进餐的时候,有微笑为伴,会增进食欲,但也不排除当你高兴得喝高了的时候,酸奶,饮料,香烟和名酒,以及加菜的帐单会一古脑地把预算增加一倍。大家一般对餐饮业笑里藏刀都很明理。
该文章由作者:【罗雅文】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