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中国先秦时期诸侯国)

卫国是西周时期分封的最早一批诸侯国,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省黄河北部、河北省邯郸市及邢台市一部分、山东省聊城市西部一带,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野王。卫武公时一度强盛,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卫国是生存时间最长的诸侯国之一,立国前后共计838年,传35君。孔子在这游学10载,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赞赏“卫多君子,其国无患”。卫国在公元前254年,已被魏国灭亡。其领地,已成为魏国的一个封君之地。

介绍

卫国,中国周朝诸侯国,姬姓,周武王弟康叔后裔。先后建都于朝歌、楚丘、帝丘、野王,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一带。

周公平定殷商故土的叛乱后,封其同母少弟康叔于卫。康叔初封在康国(今河南禹县西北),康叔封此国号曰卫,即取旧地为名。金文中常见的康侯、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

周初卫康叔遵守周公教诲,“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来贯彻周法,治理的很成功。卫国成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

这样,卫国实际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统治。周厉王之前,卫国的历史少见记述。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卫武公时一度强盛,为诸侯首领之一,进入东周时期后由于内乱频凡而衰弱,前661年被狄人所破,荒淫奢侈的卫懿公被狄人所杀,卫也失国,仅剩五千遗民在宋、郑等国的资助下寄居于曹(河南滑县东)。依赖齐桓公的援助,前659年迁卫于楚丘(河南浚县东),重新建国,方才得以续存,从此沦为小国。

卫文公时,国力有所恢复。卫成公元年(前629年),卫为避狄人侵扰,又迁帝丘(河南濮阳),经百年休养生息,经济始现繁荣。春秋晚期,卫国孙氏、宁氏专权,王臣关系不和。在孙氏投晋、宁氏被灭之后,卫国又出现了卫后庄公与卫出公父子争国的事件,国力进一步削弱。进入战国,卫已衰败,夹在赵、魏、齐、楚之间茍延残喘。前343年,魏废姬姓卫君改立卫灵公的别支后裔子南氏为卫君。

前254年,卫终于被魏国兼并,成为其附庸。前252年,魏杀怀君改立女婿元君为卫君。前241年,秦攻魏,把卫国原有的濮阳一带归入东郡,立姬姓后代卫君角为卫君,并将迁到野王县(河南沁阳),卫又成了秦的附庸。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国灭亡。卫国是周诸侯国中最后一个被秦灭亡的国家。

汉武帝于元鼎四年(前113年)册封卫国子南氏之后为二王三恪。

卫国名人

子贡:(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名赐。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儒商鼻祖,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苟变:战国时期卫国名将。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今河南安阳市内黄县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吴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吕不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235年),今河南濮阳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聂政:(?―公元前397年),战国时侠客,以任侠著称,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之一。

荆轲:(?―公元前227年),今河南鹤壁人,姜姓,战国时期著名刺客。

仲由(子路):(公元前542年―公元前480年),字子路,又字季路,孔子得意门生,春秋末鲁国卞人。

许穆夫人:(约公元前690年―?),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姬姓,卫公子顽(卫昭伯)和宣姜的女儿。

该文章由作者:【小酒窝长睫毛】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