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阵(白龙山景区)

天门阵是累累的山石群,它在由两山夹峙而形成的山门内。山门宽约200米,高达500余米,遥对乐清湾。两山植被葱郁,门内石体众多,各岩体形态奇异,多为垒堆垂立状。内有诸葛布阵、龙山佛祖峰、圣僧石、降魔杵石、神龟浴目、观音峰、将军授印、芭蕉扇、化身猴等景。

景区简介

“诸葛布阵”是一块象形山石,高约10米,其形若诸葛亮头裹方巾,翘首仰望,一手置于身后,一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神态正操练着面前的人马。而立于此石周围大大小小高低不一的岩石则如奇兵罗列。

“将军授印”是由形象逼真的峰石形成的景致。将军岩体积巨大,高约100米,宽约40多米,厚近20米,其色青白,如一披盔戴甲的将军端坐山门内的侧面,威武严肃,镇守着山门。距将军岩七八十米的山巅上有一块四方石,状如印玺,此二石构成了“将军授印”一景。

“芭蕉扇”也是象形岩石,石高20余米,其顶端似一芭蕉扇,扇柄朝南面弯曲。还有“化身猴”是一奇特象形山石,其高约10米,色呈青白,由数个表面整洁光滑的岩石垒堆而成,因其形如一站立的“猴化石”而得名。

天门阵内登天表柱,柱高50米,宽10米,海拔800米,岩石形如帆船,即“九州扬帆”,帆船奇在其前后各一神龟护航,船头坐着龙山佛祖,目视苍生;船后一位观音踏浪拂袖而前。天门阵内神龟背驮降魔杵,圣僧身披袈裟向东升红日朝拜。东边有猪八戒岩和万猿石;峰顶竖立石猴偷桃石。石猴手抱仙桃,似得意洋洋地招呼万猴举行庆桃会,古称“万猴石”。

西边蹲伏着被龙山佛祖用降魔杵降伏的老虎岩,即虎岩。南边崖峰上立着一对和平鸽,亦即石玉燕。天门阵周边有朱雀石、玄武岩、砚池岩、狮子岩、二龙阵、三才阵、四面埋伏阵、诸仙阵、万仙阵、群仙赴会、七星阵、龙女巡山、龙王观海、龙母座、罗汉石、五虎岩、巡山将等景点。天门阵万象俱全,登临天门阵,向四周膝望,万里河山尽收眼底。为此有好事者联云:此地绕手秋风月,偶来作伴日神仙。正如探索者叶松开题:“神仙叠石自成峰,变化多姿各不同;谁解天门藏阵势,千秋探秘在其中。”

进出条件:“天门阵”位于白龙山景区内,从山脚顺山路而上约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保护开发:“天门阵”保护现状良好,均未受人为破坏,今尚处于未开发状态。

相关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据说,此阵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泰山南天门,天门前,悬崖壁立,巍峨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年,穆桂英出其不意,从后山杀他个措手不及,凭降龙木,一举拿下天门阵。

宋仁宗年间,辽国派兵南侵,杨家六子杨六郎率兵迎战。辽国设天门阵困住宋朝兵马。杨六郎的独子杨宗保舍身救父,遇上穆柯寨女少主穆桂英,两人私定终身。杨六郎为救杨宗保,被穆桂英走马生擒。他不但没有恼怒,反而认为穆桂英真是女中豪杰,定下了"斩子纳贤"之计,引穆桂英救夫归宋。

穆桂英来到三关,与杨宗保完婚,登台拜帅,统领兵马,攻打天门阵。天门阵按五行八卦所摆,共是一百单八阵,大阵套小阵,纵横交错,星罗棋布,异常凶险。穆桂英周密调查,深思熟虑,在她的恩师等几位世外高人的协助下,杨家将祖孙、母女、父子、夫妻全部上阵,齐心协力,一举攻破了北辽的天门阵。自此,辽国一厥不振,再也没有力量南侵了。

该文章由作者:【诸葛正我】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