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是一所以高素质舞蹈人才培养、高水平舞蹈理论研究和作品创作为主要任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为北京舞蹈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所专业舞蹈学校。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北京舞蹈学院,隶属于文化部,2000年划转北京市人民政府。学校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教育高等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全面的舞蹈知名院校,被誉为“舞蹈家摇篮”。
根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占地86亩,设有12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11个,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在编教职员工近600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300人(本科生1300余人、研究生近200人、附中学生800余人),有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学生约7000余人。/n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为北京舞蹈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第一所专业舞蹈学校。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北京舞蹈学院,隶属于文化部,2000年划转北京市人民政府。学校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教育高等学府,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全面的舞蹈知名院校,被誉为“舞蹈家摇篮”。
1954年2月,在新中国舞蹈教育的第一批教员在东城区香饵胡同一个四合院里接受了苏联专家的系统训练,拉开了中国舞蹈教育的序幕。
1954年的9月6日,北京舞蹈学校在白家庄举行了“建校典礼”,时任文化部部长的茅盾为学校剪彩。
1955年,学校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了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的比赛,由贾作光编导的《鄂尔多斯》获得了第一枚国际金质奖章。
1956年,学校上演了第一部完整的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
1958年7月,学校第一次成功公演了世界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诞生了由该校培养的第一位白天鹅:白淑湘。
1959年,学校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实验芭蕾舞团——北京舞蹈学校附属实验芭蕾舞团,它也是中央芭蕾舞团的前身;同年,学校推出了第一部自编自演的民族舞剧《鱼美人》,标志着中国民族舞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960年,学校推出了第一批教材:《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古典芭蕾基本训练》、《古典芭蕾双人舞教学法》。这些教材在日后成为全国舞蹈院校的示范教材;同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东方音乐舞蹈班,该班也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歌舞团的前身;同年,学校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毕业生第一次支援地方,成立了国家级重点中专——上海舞蹈学校。
1962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的舞蹈比赛中,学生陈爱莲第一次为中国在世界大赛中一人独得两枚金质奖章。
1978年,北京舞蹈学校改制成“北京舞蹈学院”。
2000年,北京舞蹈学院划转为北京市管理。
2001年,北京舞蹈学院新增了音乐剧、艺术传播和艺术设计等学科。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在编教职员工近600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0余人;
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教学团队4个。
北京市教学名师:孙颖、潘志涛、王玫、韩春启、高镀、袁禾、李春华、庞丹、黄奕华、宋海芳、杨越、李莘、张军荣
北京市优秀教师:田露
北京高校第十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丁琳、池咚咚
名称 | 负责人 | 级别 | 获评年份 |
中国古典舞教学团队 | 王伟 | 国家级/北京市市级 | 2008年 |
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团队 | 高镀 | 国家级/北京市市级 | 2007年 |
芭蕾舞教学团队 | 李春华 | 北京市市级 | 2008年 |
国际标准舞教学团队 | 张平 | 北京市市级 | 2009年 |
院系设置
根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下设12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11个。
精品课程 | ||
课程名称 | 级别 | 获评年份 |
中国汉唐古典舞 | 国家级 | 2010 |
中国汉唐古典舞 | 北京市市级 | 2006 |
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课(男班) | 北京市市级 | 2007 |
单人舞编导基础理论与技术技法 | 北京市市级 | 2008 |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 | 北京市市级 | 2010/n |
学科建设
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 [5]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根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3门,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4门,有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北京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舞蹈编导、舞蹈表演
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剧院
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民族民间舞蹈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舞蹈学
北京市市级特色专业:舞蹈学、舞蹈编导、舞蹈表演
北京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舞蹈学院实验剧场、北京舞蹈学院多媒体实验室、北京舞蹈学院服装打版间
序号 | 课程名称 | 级别 | 获评年份 |
1 | 中国汉唐古典舞 | 国家级 | 2010 |
2 | 中国汉唐古典舞 | 北京市市级 | 2006 |
3 | 中国民族民间舞传统典型组合课(男班) | 北京市市级 | 2007 |
4 | 单人舞编导基础理论与技术技法 | 北京市市级 | 2008 |
5 |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 | 北京市市级 | 2010 |
教学成果
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获奖人或主要研究人员 | 获奖成果名称 | 所获奖项 | 获奖时间 |
黄奕华、惠彤、张晓梅、李卿 | 革新机制深耕文化拔尖人才——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实践机制的改革与创新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019年1月 |
万素 | 舞蹈编导课程“中国式即兴”教学 |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19年1月 |
苏娅 | 《中国古典舞学术评述》 |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第九次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 2016年 |
邓佑玲 | 《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教育概论》 | 国家教育部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6年 |
苏娅 | 《中日韩古典舞蹈比较研究》 | 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第八次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奖一等奖 | 2013年 |
袁禾、刘建、许锐、平心、温柔 | 发展与推进中的中国舞蹈史论课程体系 | 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09年5月 |
艺术研究
建设成果
根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十二五”期间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4项,校级科研项目311项,取得803项学术成果。2016-2017年间获得国家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4项,校级科研项目66项。
获奖人或主要研究人员 | 获奖成果名称 | 所获奖项 | 获奖时间 |
慕羽 | 《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 | 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苏娅 | 《中日韩古典舞蹈比较研究》 | 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4年 |
吕艺生 | 《坚守与跨越——舞蹈编导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三等奖 | 2015年 |
肖苏华 | 《当代编舞理论与技法》 | 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三等奖 | 2015年 |
刘建 | 《舞蹈身体语言学》 | 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 2015年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类别 |
京津冀表演艺术团体运营现状与协同发展研究 | 马明 | 青年项目 |
唐代敦煌飞天的艺术形象研究 | 赵乔 | 青年项目 |
获奖人或主要研究人员 | 获奖成果名称 | 所获奖项 | 获奖时间 |
苏娅 | 《中国古典舞学术评述》 | 二零一六年度中国文艺评论优秀作品奖 | 2016年 |
科研平台
根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北京市市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基地11个。
北京市市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
校级研究基地(11个):中国舞蹈研创中心、中国艺术管理研究中心、中国街舞文化研究中心、敦煌舞蹈文化研究中心、舞蹈教育研究中心、中国芭蕾舞研究中心、中国音乐剧研创中心、中国剑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舞蹈考级与教材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国家传统舞蹈研究中心、中国舞蹈科学研究中心。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图书馆现使用面积2240平方米,设有1个双层书库和1个单层开架书库、3个阅览室、2个计算机多媒体教室、1个多功能报告厅等。本馆将馆藏方向定位于全面收集古今中外的舞蹈图书及有关音像资料,全面建立舞蹈特色资源数据库。图书馆收藏中外图书、期刊、录音录像带、光盘、照片及散页资料共20余万册,其中舞蹈专业资料占总量的50%25以上,是全国收藏历史最长、品种最全、资料价值最高的舞蹈专业资料。
学术期刊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是北京舞蹈学院主办的舞蹈学术期刊,中国国家级刊物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涵盖舞蹈基础理论研究、舞蹈教育研究、舞蹈创作与表演研究、舞蹈科学研究等栏目。
合作交流
2004年9月,学校成功举办了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的国际舞蹈教育发展论坛。
2010年8月,学院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了有来自60多个国家800位学者参加的“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
2012年6月,经国家汉办授权批准,学校与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联合共建的全球第一家舞蹈与表演孔子学院在英国正式挂牌成立。
2006至2012年,学校举办了4届每两年一次的“北京国际舞蹈院校芭蕾舞邀请赛”。
2009年至2013年,学校和台北艺术大学、英国米德萨斯大学三方合作连续举办了4期“跨艺—舞动无界”项目。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释义:标志主体图形元素取材于东汉时期的“汉画砖舞蹈人”,以此图作为创作元素,意在挖掘舞蹈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传承性,并借此体现北京舞蹈学院对中国舞蹈事业发展的使命。
历史性:历史的厚重感,符号舞院的发展历程。
文化性:舞蹈文化渊源感,符号舞院文化积淀。
专业性:舞蹈人形的动态突出了舞蹈的专业性,突出了舞蹈艺术的特点。
国际性:运用提炼后的传统图形元素“汉画砖舞蹈人形”与单纯的圆形结合,是一组纯粹的国际化视觉语言符号,可读性强,符号舞院国际化学院形象的传达需求。
标志的色彩设定为金黄色,寓意舞院肥沃的舞蹈土壤及璀璨的明天。
校旗
校旗为红色长方形旗帜,中上方印有黄色校徽,中下方印有黄色、规定字体的“北京舞蹈学院”校名。
规格为:288cm×192cm、240cm×160cm或192cm×128cm
精神文化
校训
遵道崇德,天地人和,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校训含义:“遵道崇德,天地人和”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出做人做事的深刻道理;“文舞相融,德艺双馨”集中凝练了艺精德劭、品德与艺术相并重的要求。 [26]
校歌
《舞恋》
所获荣誉
2020年9月1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民族民间舞蹈
相关报道
2021年11月1日,综艺节目《舞千年》官宣13家舞团名单,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 杨丽萍北京现代舞团 、甘肃省歌舞剧院、洛阳歌舞剧院、中央芭蕾舞团、北京歌剧舞剧院、扬州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柳州市艺术剧院 、广州市歌舞剧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无锡市歌舞剧院、北京闲舞人舞蹈工作室将参与节目。
现任领导
职务 | 名单 |
党委书记 | 巴图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郭磊 |
党委副书记 | 刘岚 |
党委常委、副院长 | 张强、许锐 |
副院长 | 邓佑玲 |
知名校友
入学年份 | 民间舞系 | 民族舞系 | 音乐剧系 | 古典舞系 | 芭蕾舞系 | 其他专业 |
1987级 | – | – | – | – | – | 刘孜 |
1988级 | – | – | – | 孙俪 | – | – |
1990级 | – | 王艳 | – | – | – | – |
1993级 | 姚晨 | 李小冉 | – | – | – | – |
1996级 | 赵涛 | – | – | – | – | – |
1997级 | 张晓龙 | – | – | 乔振宇 | – | – |
1998级 | – | – | – | 孙菲菲 | – | – |
1998级 | – | – | 迟帅 | – | – | – |
1999级 | – | – | – | 乔振宇、王亚彬 | – | 苑冉、曲栅栅 |
1999级 | – | – | – | 刘岩 | – | – |
2000级 | – | – | 王力可 | – | – | – |
2001级 | 景甜、王丽坤、吕一 | – | 李泰 | – | – | – |
2002级 | – | – | – | – | 刘诗诗 [29] | – |
2003级 | – | – | 管乐 | – | – | – |
2004级 | – | – | 黄轩、高洋 | 李欣汝 | – | – |
2005级 | – | 宋茜 | – | – | – | – |
2006级 | – | – | 李欣聪、韩鹏翼 [30] | 唐诗逸 | – | – |
2007级 | – | 金晨 | 安悦溪、于晓璘 [30] | – | – | – |
2009级 | – | – | 郑云龙 [30] 、阿云嘎 [30] 、辛雨锡 | – | – | – |
2010级 | 张慧雯 | – | – | – | – | – |
2011级 | – | – | 吕星辰 [30] | – | – | – |
该文章由作者:【学而知之】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