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无战事》由孔笙、李雪执导,刘和平编剧、总制片,刘烨、陈宝国、倪大红、王庆祥、程煜、廖凡、董勇、沈佳妮、祖峰、王凯、王劲松、姜瑞佳等人主演,焦晃特别友情出演。
该剧改编自刘和平同名小说,讲述了1948年,潜伏于中国国民党空军的中共地下党员方孟敖,为和平解放北平,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为人民的幸福与安宁,做出艰难抉择的故事。于2014年10月6日在北京卫视、天津卫视和河南卫视首播,并获得2014年国剧盛典最佳电视剧、第21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电视剧奖、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第2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
剧情简介
1948年,国共两党已届决战,国统区经济全面崩溃。潜伏于国民党并任空军上校的中共地下党员方孟敖,受命于蒋经国彻查北平民调会和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贪腐案,北平分行行长正是其父方步亭。蒋经国的“孔雀东南飞”行动命何其沧与方步亭推行币制改革,目的是从人民手中掠夺黄金白银外汇。围绕这一重大经济战线的斗争,中共地下党及北平学联的进步青年和潜伏在中共的国民党要员梁经纶以及各方的贪腐势力展开了惊心动魄的较量。
蒋经国密令方孟敖执行“孔雀东南飞”行动,负责将掠夺来的黄金白银外汇运往台湾,千钧一发的时刻,中共中央为了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和平解放全中国的更多城市,答应傅作义将军和谈要求,让方孟敖执行新的命令,让方孟敖及其飞行大队运走了国民党在北平金库的黄金白银外汇。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 角色 |
刘烨 | 方孟敖 |
陈宝国 | 徐铁英 |
焦晃 | 何其沧 |
倪大红 | 谢培东 |
王庆祥 | 方步亭 |
程煜 | 马汉山 |
廖凡 | 梁经纶 |
董勇 | 曾可达 |
沈佳妮 | 何孝钰 |
祖峰 | 崔中石 |
李晨 | 齐慕堂 |
王凯 | 方孟韦 |
王劲松 | 王蒲忱 |
姜瑞佳 | 谢木兰 |
陈丽娜 | 程小云 |
谢钢 | 严春明 |
高鑫 | 张月印 |
孙之鸿 | 孙朝忠 |
马少骅 | 林大潍 |
毕彦君 | 陈方 |
刘钧 | 李宇清 |
韩青 | 王克俊 |
白玉 | 王贲泉 |
曹卫宇 | 杜万乘 |
赵达 | 赵广达 |
赵小锐 | 陈继承 |
刘奕君 | 刘云 |
冯辉 | 单福民 |
曹磊 | 王副官 |
王永泉 | 刘初五 |
王一楠 | 叶碧玉 |
罗京民 | 工商界代表 |
杨新鸣 | 马临深 |
许敏 | 陈长武 |
匡牧野 | 郭晋阳 |
胡春勇 | 邵元刚 |
岳旸 | 李吾志 |
李克伟 | 王一行 |
马岩 | 调度主任 |
刘凌志 | 特务营长 |
赵志军 | 法官 |
啜二勇 | 侯俊堂 |
李泽锋 | 金警班长 |
李培明 | 李营长 |
魏伟 | 青年军军官 |
刘红星 | 执行组长 |
苗克 | 孔副主任 |
金丰 | 一女子 |
马波 | 警察 |
朱子墨 | 崔伯禽 |
徐熙涵 | 崔平阳 |
善亭 | 索菲亚 |
王宏 | 宪兵连长 |
张陆 | 飞行少校 |
冯启龙 | 值班指挥 |
廖亮 | 司机小李 |
李靖 | 特务甲 |
张震 | 特务乙 |
郭东岳 | 小张 |
贺德光 | 孟祥峰 |
贺溟龙 | 张洧铭 |
孙伟峰 | 张震 |
陈宏昭 | 马依然 |
徐恒华 | 姜海涛 |
李路遥 | 柯俊豪 |
文月明 | 陈俊豪 |
– | 老鹰 |
– | 胡安强 |
余皑磊 | 钱佑生 |
– | 许惠东 |
– | 刘瑶章 |
– | 郑营长 |
– | 徐永昌 |
– | 小王 |
– | 范亦农 |
– | 张叔 |
职员表
出品人 | 柯利明、李力、杨晓伟、吕芃 |
制作人 | 李力、柯利明 |
监制 | 陈思劼、张恒、 严澍 、郭彦、黄洪、高建、田茂麟、梁乐忠、汪汛 |
导演 | 孔笙;李雪、(执行)王永泉;刘红星 |
副导演(助理) | 李靖;王光;刘洪超 |
编剧 | 刘和平 |
摄影 | 孙墨龙;郭增友;史成业;郑杨;孔兮 |
配乐 | 董颖达;崔晓 |
剪辑 | 李刚;刘庆良 |
道具 | 刘超;吕义栋 |
选角导演 | 魏伟;张震 |
配音导演 | 姜广涛 |
美术设计 | 王火;邵昌勇;史永斌;韩立省 |
服装设计 | 茹美琪;韩广仁;蒋永智;程翠捧 |
视觉特效 | 孔歌子 |
灯光 | 孙宏良;张要辉 |
录音 | 刘磊;施永隆;秦祥;翁成勇 |
剧务 | 曹雅茜;高艳涛;侯俊杰;李兴全;卢意;屈亚乐;杨金奎;尹强;张冬虎;张雪辉;赵雷 |
场记 | 赵一鸣;易昕 |
布景师 | 陈学山;田庆卫 |
角色介绍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
音乐原声
歌名 | 编曲 | 演唱 |
《雪朝》插曲 | 宋雨、董颖达 | 张小青 |
获奖记录
奖项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人/作品 |
2014年安徽卫视国剧盛典 | 最佳电视剧 | 《北平无战事》——获奖 |
最佳导演 | 孔笙、李雪——获奖 | |
最佳编剧 | 刘和平——获奖 | |
最佳男配角 | 祖峰——获奖 | |
第5届澳门国际电视节 | 最佳男主角 | 陈宝国——获奖 |
最佳电视剧大奖 | 《北平无战事》——获奖 | |
第21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 | 最佳中国电视剧 | 《北平无战事》——获奖 |
最佳编剧 | 刘和平——获奖 | |
最佳导演 | 孔笙、李雪——提名 | |
最佳男配角 | 倪大红——提名 | |
第17届华鼎奖 | 全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剧 | 《北平无战事》——获奖 |
第11届中美电影节 | 优秀中国电视剧金天使奖 | 《北平无战事》——获奖 |
第30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 重大题材类优秀电视剧奖 | 《北平无战事》——获奖 |
优秀导演奖 | 孔笙——获奖 | |
优秀编剧奖 | 刘和平——获奖 | |
优秀男演员奖 | 陈宝国——获奖 | |
第2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 优秀电视剧奖 | 《北平无战事》——获奖 |
最佳照明奖 | 孙红良——获奖 | |
最佳编剧 | 刘和平——提名 | |
最佳美术 | 王火——提名 | |
观众喜爱的男演员 | 陈宝国、倪大红、王凯——提名 | |
2017年中国电视剧导演年度榜样 | 2015最佳电视剧男配角 | 陈宝国——获奖 |
第11届全国电视制片业十佳表彰大会 | 优秀电视剧奖 | 《北平无战事》——获奖 |
2019年11月27日1978卓越大奖 | 建国70周年全国十佳电视剧奖 | 《北平无战事》——获奖 |
2020年首届新时代电视文艺精品荣誉评说大会 | 2020年“新时代电视文艺精品评说大会”荣誉 | 《北平无战事》——获奖 |
幕后花絮
刘和平透露,陈宝国拍的一些戏里没有一句台词,都是需要他配合别人。陈宝国很敬业,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给足、到位,很多辛苦、委屈的戏陈宝国也都亲身去拍。焦晃也是如此,为了把对方的戏抬上去,自己什么身段都能放下。
剧本虽然完成,但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最初,有七家投资方先后奔着刘和平而来,却又因为觉得剧本的内容太冒险,担心市场不买账,就没有动过投资念头。但这个过程丝毫没有影响刘和平对历史原则的坚持,他觉得描写这个中华民族转型时代的作品,是自己身为创作者的责任。
刘烨表示,方孟敖是这么多年来他演过的最丰富和最完整的角色,为此投入特别多的感情。
陈宝国表示,接演大反派徐铁英是因为剧本打动了他,而且十几年没演过反面人物,于是就有了这个尝试演反派的机会。
虽然该剧台词量很大,但王庆祥觉得刘和平剧本的语言结构、叙事逻辑性非常强,所以背起来感觉还不是很难。
2009年就表示不再演电视剧的焦晃,为了这部剧也破了例出演该剧。
剧中女演员若是穿着旗袍拍戏,那么在拍摄一整天里女演员都不敢坐,因为怕坐出褶,而高清镜头会放大所有的细节。
剧中有一场戏是在一大片高粱地里拍摄的,但拍摄期间很难找到这样的外景。为此,剧组提前半年在怀柔区买了17亩地,并且请了农民天天在地里守着种高粱。另外,为了拍好剧中的航空戏份,剧组还动用了航空博物馆的原型飞机作为道具。
十几个演员都有大段的台词,并且台词中涉及很多专业知识。为此,剧组准备许多工具书,供演员们背台词时查询专业名词,以更好地领会台词的含义。
剧中很多演员都是降低一半身价出演,有些一线老演员甚至一集都不到十万元,甚至一些演员连一分钱都没拿。最后,片方在排名时很伤脑筋,但每个人都说没关系,包括陈宝国等都排后面,当时80岁的焦晃老师也不计报酬、不计排名。
在刘和平构思剧本时,一直和焦晃有联系,因为焦晃的父亲本身就是燕京大学经济学系的学生,又在当时的中央银行任高级职员,所以焦晃对那段历史非常熟悉,刘和平在写剧本时,都是写一段就传一段给焦晃看,请他提意见。
该剧是导演组头一次边查资料边拍,对引用的诗词、典故一一重查学习考究。
播出信息
播出日期 | 播出平台 | 播出剧场 |
2014年10月6日 | 北京卫视 | 红星剧场 |
天津卫视 | 快乐生活剧场 | |
河南卫视 | 星光剧场 | |
山东卫视 | 精英剧场 | |
2014年11月1日 | 广东卫视 | 活力剧场 |
2015年2月15日 | 陕西卫视 | 华夏剧场 |
2015年4月12日 | 新疆卫视 | 1001夜剧场 |
2017年7月31日 | 重庆卫视 | 热血剧场 |
2019年1月9日 | 内蒙古卫视 | 北方剧场 |
2019年6月12日 | 贵州卫视 | 上午剧场 |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刘和平花了五六年时间创作出剧本,他希望通过文学艺术虚构的故事,来照亮北平那段历史和现实生活。该剧不以战争来构筑全剧,而是从经济战线作为切入点。它选取了1948年国民党经济全面崩溃,蒋经国强制推行币制改革以最后一搏这样一个历史节点。2020年“新时代电视文艺精品评说大会”荣誉。
剧本创作
为了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刘和平曾多次到台湾地区、美国胡佛研究院研读大量的历史资料,包括一些未解密的日记等研究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历史。剧中事件对应的史实以及人物原型如下列表格所示。
名称 | 史实 |
7·5惨案 | 1947年底,国民党在东北战场节节败退,为招揽学生,国民党宣称要在北平建立东北大学、临时中学,吸引众多学生流亡北平。1948年7月4日,北平当局通过《救济来平学生办法》,决定停发东北流亡学生的公费,并企图将学生编入傅作义的军队。7月5日,流亡北平的东北大、中学生数千人,群集愤怒抗议。时任华北剿总副总司令的陈继承下令镇压,9人被打死(官方承认3人),100余人受伤。 |
币制改革 | 国共“内战”爆发前,法币就已严重通货膨胀。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以总统命令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规定发行总限额为20亿元金圆券为本位币,限期以金圆券1比300万的比价兑换法币。但不足两月,金圆券的发行量就已突破限额,很快沦为废纸。加上限价令导致所有交易转入地下,市场混乱,取消限价令之后,物价再度崩溃,至1949年6月,金圆券发行总额竟达一百三十余万亿元,甚至出现一百万的面额,沦为笑柄。 |
蒋经国“打老虎” | 1948年,国民党军事战场节节失败,在经济战线也濒临崩溃。在这种情势下,蒋经国临危受命,去执行“扑灭奸商污吏,肃清腐恶势力,贯彻新经济政策”的“救国大任”,俗称“打老虎”。可打掉杜月笙儿子之后,杜月笙公开表示,支持蒋经国打老虎,但是有本事就打扬子公司。蒋经国也满口应承。结果,就是扬子公司,直接导致蒋经国打虎失败。 扬子公司老总叫孔令侃,孔祥熙的儿子,宋美龄的外甥。蒋经国彻查扬子公司,孔令侃立刻找到自己的姨妈宋美龄,宋美龄与蒋经国谈判未果,就找到了蒋介石。蒋介石无奈,说服了蒋经国,随后查办扬子公司一事不了了之,蒋经国宣布辞职,打虎行动宣告失败。 |
新老派系之争 | 1945年,蒋经国被任命为三民主义青年团组训处处长以及青年军编练总监部政治部主任,自此,蒋经国开始培植少壮派精英,一方面是和共产党争夺青年人,一方面是要培养自己的政治力量。 1948年,蒋介石对元老派系的控制越来越弱,蒋经国也得以坐大,并成立“铁血救国会”。这是一个隶属于蒋经国的少壮派特务组织,渗透到了军统中统甚至学联等多个部门。这场派系之争一度是蒋经国占尽上风,在剧中,撤掉了陈继承华北剿总副司令的职务,在现实,跟何应钦在军费划拨的对抗上获胜,但是最终,随着“打老虎”的失败,蒋经国还是暂别了政治舞台。 |
笕桥机场 | 笕桥机场位于杭州市东北郊,1931年由清末八十一标马队、炮营校场改建为军用飞机场。1930年,蒋介石决定在原中央军校航空班的基础上,择址杭州笕桥,扩建为中央航空学校。1931年春,校舍和机场等建成,设立机构,采购飞机,招生办学,并先后在洛阳、广州设立分校。至1937年抗战前,共培训学员500余名。抗战爆发后,航校迁走,而笕桥机场作为空军的主基地使用。抗战初期,中国空军曾与日本空军正面交锋,也曾创下辉煌的战绩,但终因整体实力上的差距,最终几乎拼光老本,失去了战斗力和制空权。在电视剧《远去的飞鹰》和《血战长空》中,中国空军多由笕桥机场起飞,抗击日寇。杭州解放后,笕桥机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接管,仍作为航空学校和军用机场使用。1957年,改为军民两用机场。2000年,因杭州萧山机场建成使用,民航撤出笕桥机场。 |
民食调配委员会 | 国共三年内战期间,经济凋敝,民生堪忧,国民政府在各地成立民食调配委员会,以解燃眉之急。北平市民食调配委员会成立后,负责向工厂、手工行业、学校、医院、慈善团体等特定对象配米,所需粮食由粮食部供给。从1947年到1949年的两年时间里,这个组织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秩序和市民生活的稳定,保证了中下层市民基本的生存和粮食消费。但是,当时国民党内部腐败严重,“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是常态,民食调配委员会掌握的物资,也成了走私和贪污的重灾区,有市民靠分得的粮食勉强糊口,但有更多的市民和学生并不能得到保障,处在饥寒交迫的状态中,因而“反内战,反饥饿”的学潮不断,《北平无战事》中对此多有表现。历史上的北平市民食调配委员会,未能解决恶性通货膨胀及其导致的物价飞涨局面。 |
戡乱救国 | 1947年,为解决军事、政治危机,蒋介石问计于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得到答复是“采取紧急措施的时刻,恐怕已经来到了”。7月4日,蒋介石颁布《戡乱共匪叛乱总动员令》,实行戡乱救国。基本内容为:“戡乱”所需之兵役、工役及其他有关人力,应积极动员,凡规避征雇及妨碍征雇等行为,均应依法惩处:“戡乱”所需之军粮、被服、药品、油、铜铁、通信器材等军用物资,均应积极动员,凡规避征用及囤积居奇等行为,均依法惩处;凡怠工、罢工、停业关厂及其他妨碍生产及社会循序之行为,均应依法惩处;对于“煽动叛乱”之集会及其言论行动,应依法惩处等等。据此,“戡乱救国”实为一项紧急动员令,为的是顺利调集物资和人力,与共军展开决战。而在剧中,这个口号被多名军政人员用以唬人,达成私人目的。 |
“一次革命、两面作战”与铁血救国会 | 1948年春,国民党军在东北、华北战场完全处于劣势,江淮战场也是危机四伏;更为严重的是蒋介石的部下和亲信也开始众叛亲离。对此蒋介石焦虑不安,经常发怒骂人,他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爱子蒋经国身上,希望以他为核心,重新纠集力量,建立一个新的秘密组织,发挥控制和指挥的作用。 1948年4月中旬,蒋经国在南京召开秘密会议,每个人座位上放着一份油印的《铁血救国会章程》和《誓词》,出席会议的有胡轨、王升、李焕、江国栋、方庆延、萧涛英、许功锐等30多人。蒋经国发表讲话:“亲爱的同志们,你们都是我一直最信任、最肯干、最忠诚于领袖和三民主义伟大事业的骨干……我希望大家成为疾风劲草和中流砥柱,要永远忠于三民主义,忠于领袖;要做孤臣孽子,坚决执行校长的政策和指示,不成功便成仁,至死不渝……当前国民党内部腐化,共产党恶化,都不能成功,我们主张 一次革命、两面作战',既反对共产党的恶化,也反对国民党的腐化,两大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为了完成这个伟大使命,就必须发展第三种势力,今天成立 铁血救国会 ,就是以此作为领导反共的核心组织。” |
孔令侃与扬子公司 | 孔令侃1936年大学毕业后,任财政部特务秘书,随后进入新成立的中央信托局。1943年宋美龄到美国访问,孔令侃担任秘书。孔令侃利用这个机会,同美国著名大公司进行洽谈,并取得了很多大公司在华经销其产品的合同,为其回国建立扬子公司创造了条件。因为一年前也就是1942年,执掌国民政府金融大权的孔祥熙,被蒋介石解除了职务,孔令侃从政的阶梯失去了支撑。孔令侃回国后,利用孔家的财产和影响,利用自己在美国多年建立的关系,在抗战胜利不久开办了一家扬子公司。 扬子公司由孔令侃独资经营,实际上背后却有孔、宋两大家族的背景。虽然孔祥熙与宋子文二人水火不容,但宋美龄却对孔令侃钟爱有加。宋美龄一生不能生育,蒋经国、蒋纬国已渐渐长大成人,她急需在下一代中找几个侄辈的来与之抗衡。宋氏一门几个兄弟,都是晚婚而且儿女稀少,只有孔家人丁兴旺,而其中孔令侃又是她最喜欢的一个。因此宋美龄对孔令侃“情有独钟”,并极力培养他来与蒋经国、蒋纬国抗衡。 1948年,国共内战后期,中国出现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政府进行金圆券改革,蒋经国到上海督导经济管制,以铁腕手段抑制物价,查封孔令侃的扬子公司,由于蒋介石和宋霭龄的干预,受到挫败。此后,孔令侃将资金转移到海外,本人定居美国。宋美龄到美国后,住在孔令侃在曼哈顿上东城为她购买的公寓内。1992年,孔令侃在纽约去世,年76岁,无后嗣。 |
“新生活运动” | 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和宋美龄联手发动“新生活运动”,试图改造中国国民之习性。新生活运动(以下简称“新运”)横跨八年抗战。新运虽然标榜“新”生活,内容却是“旧”的儒家伦理思想。 “礼义廉耻”(四维)是新运的中心思想。蒋介石要民众把“礼义廉耻”结合到日常的“食衣住行”各方面。“三化”就是实践理论的行动指引。所谓“三化”,就是“生活艺术化、生活生产化、生活军事化”,其中“军事化”在《新生活纲要》中列于最末,但却是“新生活”的核心所在。在《新生活运动之要义》中蒋介石有这样的陈述:“所谓军事化,就是要整齐、清洁、简单、朴素,也必须如此,才能合乎礼义廉耻,适于现代生存,配做一个现代的国民!” |
角色 | 原型 |
马汉山 (马汉三) | 马汉三早年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后投靠蒋介石,加入军统组织。历任军统局华北实验区区长,军统局北平办事处处长、国民党北平行辕肃奸委员会主任委员、北平市民政局局长等职。后因与毛人凤发生矛盾,又违背蒋介石的旨意,支持李宗仁竞选副总统,1948年,马汉三在南京被毛人凤秘密处死。 |
陈继承 | 陈继承是江苏省靖江人,黄埔军校战术教官,国民党陆军中将。早年先后就读于江苏陆军小学、陆军第四中学、保定军校。他几乎参与了国民党史上历次重大军事行动:两次东征、北伐战争、“剿共”、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在抗日战争结束后,1945年10月10日陈继承获“忠勤勋章”。后来,他出任第十一战区第一副司令长官,兼北平前进指挥所主任,在北平主持华北日军受降。1946年8月任扩编以后的北平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1947年2月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撤销,他改任保定绥靖公署副主任,兼保定绥靖公署北平指挥所主任、北平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等职务。1947年12月1日,保定绥靖公署同张垣绥靖公署合并为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傅作义任总司令),陈继承任第一副总司令,后因同傅作义发生矛盾而被调离。 |
王蒲臣 | 王蒲臣(1902—2006),浙江江山人,1913年春考入江山文溪高等小学堂。1935年在江苏省民众教育馆工作时,往访戴笠,戴即介绍王蒲臣加入军统。先后任忠义救国军浙赣办事处主任,陆军第41军司令部少将参议,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部稽查处少将处长,第八战区调查室少将主任,军统局平津总督察兼肃奸委员会督察组组长,保密局驻北平少将督察长,后赴台。他在1995年用自己的退休金设立助学基金会,每年资助10多名考上高校但家境贫困的学生完成大学学业。 |
对于剧中的《月圆花好》歌曲以及“花长好,月长圆,人长寿”祝愿的桥段,刘和平表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唱“柔情蜜意”的歌曲很多,但《月圆花好》有着特别不同的意境。因为花无法长好,月无法长圆,人的生命更是有限的,虽然人们做不到,但还是会去企盼那些如此美好的事物。刘和平认为,“花长好,月长圆,人长寿”表达了那个时代的“崔中石和方孟敖们对信仰的坚守,其源头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中华民族的“家国梦。
剧集评价
同类作品一般都是通过艺术的方式揭示历史,但编剧刘和平的这一作品不然,他首先把历史吃进去,把历史消化了,把历史打碎了,重塑历史,他所重塑的历史是艺术化的历史,达到了艺术真实的历史,这段历史里观众们可以感到历史真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评)。
故事构架宏大而聪明,看似描述牵连不清的众生相,实际都是为了以国民党视角审视反腐,人文情怀深厚值得研究。该剧将偌大的政治风云聚集在1948年至1949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平铺整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在编剧构建的宏大精神格局剧中讲述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最后的溃败过程,明线反腐暗线潜伏,剧中军政商互相牵连,光国民党组织就涉及到通讯局、保密局、国防部、作战部、警察局、剿总、民食调配委员会、中央银行、扬子公司、铁血救国会等。故事环环相扣,过程又险象重生。
故事方面,第一,《北平无战事》选择的是1948年这个大众并不太了解的历史时期,整体剧情的时间跨度不足两个月,鲜少被影视剧还原的特殊历史时期极大地引发了观众的好奇心,它所承载的极厚重主题一定意义上涉及了禁区探讨为故事提供了悬念。第二,剧情节奏冲突性强,各方势力轮番登场,悬念层层展开。除了像蒋经国代表的国民党改革派、孔令侃等代表的国民党贪腐派、林大潍等代表的共产党、谢木兰代表的热血青年等,剧中几乎7成以上主要演员都有两种身份状态,不停地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切换,策反与反策反,潜伏与反潜伏的剧情设置很好的增加了剧集的耐看性,为观众奉献了高智商故事,稍不留神就会有看不懂的现象。第三,故事构架宏大而聪明。《北平无战事》涉及金融运作、青年选择、特工潜伏、看似牵连不清的众生相,实际都是为了以国民党视角审视反腐,通过展现国民党组织内腐败滋生导致的利益不均进而暗含反腐教育。
(以上为凤凰娱乐评)
该文章由作者:【三次函数】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