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湖北省黄冈市辖县)

黄梅县,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全县共辖12个镇、4个乡,总面积1701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黄梅县常住人口787783人。

黄梅境内建县始于汉,初名寻阳。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县境北有黄梅山、黄梅水而得名黄梅。因地处吴头楚尾,荆楚文化与吴越文化在此激荡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黄梅文化现象。黄梅是佛教禅宗发祥地、黄梅戏发源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诞生地和国家级龙感湖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是全国武术之乡、楹联之乡、诗词之乡和挑花之乡。“黄梅戏”“黄梅挑花”和“黄梅禅宗祖师传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0年,黄梅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5.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9.35亿元,同比下降0.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8.12亿元,同比下降6.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7.92亿元,同比下降5.3%。

黄梅县(湖北省黄冈市辖县)

建制沿革

黄梅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晚期(1-4万年前)即有人类栖息。

夏、商、西周,根据《禹贡》的说法,当时全国划分为九州,黄梅地属扬州。

东周、春秋前期,属楚。

战国时分别属越和楚。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属九江郡。

汉高祖元年(前206年),项羽封英布为九江王,都六安(今安徽六安),属西楚九江国。四年(前203年)七月,高祖封英布为淮南王,属汉淮南国。六年(201年),置郡领县当时,周围邻县(蕲春、柴桑、松滋)均于是年置,黄梅居其中,既不属其领辖,史册又未明载置县。

汉初名寻阳。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分淮南置庐江国,以厉王长子阳周侯为庐江王,领县十二,寻阳为其一。县治约在今蔡山附近的古城村。

东汉顺帝时(126-144年),黄梅县归属扬州庐江郡,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分江夏郡置蕲春郡,领寻阳隶荆州,建安十四年(209年),吕蒙为寻阳令。魏黄初二年(221年),孙权改鄂为武昌郡,领寻阳隶荆州。同年,孙权改武昌郡为江夏郡,黄初三年(222年),黄梅县属魏荆州蕲春郡。吴黄武四年(225年),属吴扬州蕲春郡。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撤蕲春郡,划寻阳隶荆州武昌郡。太康二年(281年),还隶扬州庐江郡。永兴元年(304),划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二县立寻阳郡,黄梅县境始南北分治。北境划归豫州西阳国之蕲春县,县治今蕲春县八里湖土门城。南境仍属县治迁江南鹤问寨之寻阳县,隶江州寻阳郡。

永兴元年(304年),划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立寻阳郡,约以今之太白湖、龙感湖一线的“江北故道”为界,北境划归蕲春县,南境仍属县治迁江南之寻阳县。

东晋咸和初(326年),隶豫州西阳郡。太元三年(378年)为避宣太后郑春讳,改蕲春为蕲阳,隶豫州南新蔡郡,受江州督。

南朝宋孝建元年(454年),分豫州之西阳等六郡置郢州,蕲阳随西阳郡隶郢州。泰始五年(469年),随西阳郡还隶豫州。

南齐永明四年(486年)析蕲阳县之东境立永兴县。隋开皇初(581年),改永兴县为新蔡县。十八年(598年),改新蔡县为黄梅县。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史册初著此地侨置苞信县。梁末(556年),改苞信县为新蔡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省寻阳、南新蔡二郡及汝南、柴桑、新蔡3县,复置寻阳县。

隋开皇初年(581年),隋文帝撤州郡置总管府,改永兴县为新蔡县,隶蕲州总管府。新江北汊道以南地域仍属江州新蔡县。开皇九年(589年),改府为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新蔡县为黄梅,隶蕲州。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改蕲州为蕲春郡,领黄梅等五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黄梅为义丰、长吉、塘阳、新蔡四县,置南晋州领之。武德八年(625年),废州,省四县复为黄梅县。

五代十国,黄梅仍隶蕲州。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改取江北之地,属后周。

宋至道三年(997年),分全国为十五路,隶淮南路蕲州蕲春郡。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为东西二路,隶淮南西路,所隶州郡仍旧。嘉熙(1237—1240年)兵乱,县治侨于大江中洲(地属德化)。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于蕲州置淮西宣抚司,黄梅隶之。元十四年(1277年)改总管府,元十八年(1281年)撤总管府复州,上置蕲黄州宣慰司,黄梅隶之。元二十三年(1286年),撤宣慰司,属蕲州隶湖广行省。皇庆元年(1312年),迁县治于今黄梅镇。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隶湖广行中书省蕲州府。

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府为州,隶湖广布政司黄州府蕲州。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隶河南布政司,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还隶湖广布政司,上隶州府均不变。

清初(1644年),隶湖广布政司汉黄德道黄州府。康熙三年(1664年),分置湖北布政司,黄梅属黄州府隶之。

民国元年(1912年)废黄州府。直隶湖北省武汉黄德道。后改隶鄂东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鄂东道为江汉道,隶之。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江汉道,直隶湖北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湖北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隶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第三、四行政督察区合并为第三行政督察区,黄梅隶之。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设中原区,6月,撤中原区设中南区,下置湖北省,黄梅县属黄冈地区隶之。

1950年6月5日,经黄冈专署把蔡山区所辖新洲上的一部分划归广济县。

1954年撤销中南区,黄梅隶属省地未变。

行政区划

黄梅县共辖16个乡级行政区,包括12个镇、4个乡,分别是黄梅镇、孔垄镇、小池镇、下新镇、大河镇、停前镇、五祖镇、濯港镇、蔡山镇、新开镇、独山镇、分路镇、柳林乡、杉木乡、苦竹乡、刘佐乡。黄梅县人民政府驻黄梅镇广场路6号。

乡镇名称

村委会数

社区居委会数

村(居)委会名称

合计

469

43

黄梅镇

25

13

古塔、城乡、竹林咀、沙岭、城西、刘塘、东山、周岭、东禅、赤土坡、西河桥、茨林树、蔡枫树、李塘、石老屋、刘大屋、陈圩、段圩、张湖、滨湖、苗竹林、苗咀、七星、停刀口、蒋花园、五里墩、观塘岭、大胜坡、魏凉、王岭、向窑、潘湖、章大屋、程白马、商河、许铺、盘龙山、郭林桥(不含张湖农场的欧圩、三角垸、沙河3个村级分场)

孔垄镇

34

4

万年台、西厢、站前大道、张河长湖、郭湖、邓湖、刘桥、吴河、梅列、卢列、段列、邓渡、余墩、方畈、安墩、蒋营、洪碾、严闸、孔东、汤大墩、梅坝、邢圩、邢港、公口、杨树林、王坝、蒋油榨、洪铺、五里闸、七里湖、马坊口、新安、张塘、付渡桥、殷塆、德化、周碾

小池镇

40

17

石团湖、新河、水产场、港岸上、沿江、清江、自由贸易区、虞菜园、普济宫、帅龙凼、中列、五里桥、河桥、新河桥、妙乐、水月庵、涂咀、军列、腊列、杨泗、桥下、长列、泥池、芦段、彭列、顾家、徐桥、素列、杨武、大堰、业庄、冯圈、三列、沙池、陈坝、万家、汪列、姚湖、北关、戴营、农科所、石花屋、杨塘、王世九、板桥畈、马列、朱楼、吕弄、李大墩、王埠、唐司月、刘畈、周廊、杨列、张东垸、廖圩、殷垄

下新镇

19

1

下新、汪革、郭大屋、金星、马鞍、长岭、曹牌楼、罗岭、黄荆庵、石畈、老龙垸、张英楼、宋畈、郑垸、周咀、宛大屋、蜒螺地、李河、钱林、李圩

大河镇

48

1

街道、洪岭、陈九房、洪大屋、李埂、钱建楼、高墩、聂闸、花园山、万马、肖畈、戢畈、黄桥、雷咀、快岭、王福选、车路口、叶塘、李林、余苏、王枫树、王老屋、友恒、西河、王河、陈太山、吴祥、宋冲、下鸣水、吴箭楼、大庙、四渡河、团山、杨凼、徐铺、香炉山、栗子园、荷叶山、永安、义丰、赵畈、大河、大河桥、北港、徐墩、广文冲、天门、门山、袁山

停前镇

21

停前、三渠、金寨、海山、周塘、东冲、南冲、柴下、邓坳、胡寨、蔡桥、潘河、石仓、长冲、梅垅、江塝、蒋冲、刘壁、铁牛、界岭、童寨

五祖镇

20

3

一天门、白羊、张思永、刘岳、渡河桥、多云、花山、木桥、江河、卢府、洪楼、西冲、陈胜一、向桥、郝大屋、阻马岭、蔡田、天山、大坪、小坪、中山、向大院、土桥

濯港镇

42

张城、陶河、徐密、陈中畈、刘圩、白湖、夏圩、中湾、冯牛、徐郁、蒋咀、十里、张上屋、蔡垸、枫岭、洪垸、樊垸、张店、洪屠、胡牌、高桥、王世、浪口、栗林、吴元八、茶山、余显、胡六桥、五沙坡、杨柳湖、丁字街、桂坝、胡坝、李垅、芭茅、严畈、刘垸、程光、柳埂、吴咀、黄竹林、濯港

蔡山镇

51

1

蔡运、黄锡、竹林、刘记、曹坝、周上屋、张坝、李英、八号脚、庙垸、一号洲、张垸、下新墩、二号洲、上新墩、蔡山、黄泥塘、梅太六、梅勿二、陈墩、王三墩、聂福俊、刘湖、七里湖、东保、周应祥、舒家埠、王上屋、绩麻墩、梅济堤、费大墩、兰桥、田宝、张王桂、湖脚下、陈壕、王二房、白神墩、竹林窝、高士墩、胡家墩、许月堂、王墩寨、项家桥、梅学堂、许家垸、王太明、胡家桥、涂秀二、胡世柏、胡下屋、胡四房(周宣、知青场又叫稻场湖、水产场)

新开镇

33

1

新开口、外洲、渡口、下洲尾、白沙洲、蔡家渡、杨泗庙、边洲、西河头、王洲湖、袁李、泥堰头、团坡、上五房、郭王、黄哲府、扁担列、下港李、新列、宝兴、孙家列、陆家列、邹家列、皇府列、四房墩、柴子湖、张洲、单家洲、铁坝、单坝垸、邓垸、汪家庙、六家咀、农科所

独山镇

19

1

大坝、高岭、麻垄、何上屋、黎冲、尤詹、张福、凉岭、界子墩、花园、云湾、黎岭、周柴、严庄、枫岭、陈大屋、快活岭、骑龙、东观、柯思湖

分路镇

32

港西、圩坝、新坝、陶圩、沙列、聂弄、游家洲、戴坝、毛墩、戴垸、燕龙凼、濠湖桥、叉湖口、彭桥、何列、分路、张门、郭垸、镇南、五条路、余桥、裴刘杨、桂花庵、王会、聂墩、摘芦庵、霍桥、大兴、张垸、江垸、郭桥、香世庵

柳林乡

15

1

柳林、塔畈、古月石、陈湖咀、老铺、飞虎岭、南北山、北山、望江、徐东山、李牌楼、商子湾、杨山、沙子头、扯旗尖、朱山

苦竹乡

25

红苏、红花寨、中湾、乌珠尖、下垸、油铺、柳新屋、弹子岭、牛牧山、梅狮岭、小溪、苦竹口、吕世贵、柳塘、七里畈、杨谷志、郑友、张享堂、塔木桥、安山、养马岭、后山铺、石堰、徐碾、余塘岭

杉木乡

29

王寨、孙坝、安乐、朱穴、周铺、藕塘、邓旗杆、柴培塘、周染铺、文沟、于岭、蔡洼、柯岭、梅山、烟铺、柘林、项仁、桂畈、下河、鸭湖、杉木、蒋家咀、沙岭、程沙滩、雁鹅、湛畈、黄河、黄榜、程八房

刘佐乡

13

滨江、段窑、梅中垸、梅花屋、新农、梅祠堂、占圩、杨东垸、杨西垸、费垸、胡营、石流港、宏星

五祖(挪步园)风景区管委会

3

上鸣水、四祖寺、老祖寺

行政区划代码

名称

421127100

黄梅镇

421127101

孔垄镇

421127102

小池镇

421127103

下新镇

421127104

大河镇

421127105

停前镇

421127106

五祖镇

421127107

濯港镇

421127108

蔡山镇

421127109

新开镇

421127110

独山镇

421127111

分路镇

421127200

柳林乡

421127201

杉木乡

421127202

苦竹乡

421127203

刘佐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梅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大别山尾南缘,长江中下游结合部北岸,鄂、赣、皖三省交界,东与安徽省宿松县接壤,西与湖北省武穴市毗连,南与江西省九江市区隔江相望、两桥相连,北与湖北省蕲春县山水相依。地跨东经115度43分至116度07分,北纬29度43分至30度18分,东西最大宽度37千米,南北最大长度61千米。全县总面积170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黄梅县地势北高南低,呈三级阶梯状倾斜,北部山地属大别山余脉,中部为丘陵及垄岗平原,中南部为湖泊,南部为滨湖沉积平原和沿江冲积平原,平原和湖泊占全县总面积78%。

气候特征

黄梅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暖,年降水量1270毫米,年均气温16.8℃。境内气候有明显地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加之年际降水变化大,亦常有旱、涝、风、霜、冻、雹等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

自然资源

水利资源

黄梅县水域广阔,河流、湖泊、水库众多,塘堰密布,共计河流34条,大小湖泊29个,大中小型水库24座,长江水道59.2千米,全县可利用水资源装机2万千瓦。

矿产资源

黄梅县境内磷矿探明储量1300万吨;铁矿储量5800万吨,品位45%左右;重晶石储量约50万吨;硅石储量约1000万吨;钾长石储量约5000万吨;石膏储量约2.6亿吨;滑石粉储量2000万吨;瓷土、石灰石、花岗岩分布较广,储量甚为可观。

人口民族

2019年末总户数316459,年末总人口993076人,其中男性527646人,女性465430人。全年出生人口9301人,人口出生率9.4‰,死亡人口6047人,人口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长率3.3‰。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黄梅县常住人口787783人。

政治

刘欲晓:黄梅县委书记

县委书记:马艳舟

县长:刘欲晓

经济

综述

2018年,黄梅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3亿元,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7亿元,增长11%;外贸出口总额8989万美元,增长3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亿元,同口径增长8.8%;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307元、14789元,分别增长7.9%、9.6%。

2019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7亿元,增长7.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1%,地方税收收入占比74%,外贸出口增长29.6%,各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进入全市前三位,在全市党政目标责任年度考核中获优胜奖、进位奖。筹资6.2亿元决战“脱贫攻坚年”,实现贫困村全部出列、14709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37%,在全市扶贫考核中位列插花贫困县第一名。筹资1.5亿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整治突出环境问题35个,全面完成省市下达节能减排任务。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9.9%、9.6%,双双跑赢经济增速。公共财政85%以上投向民生领域,筹资6.8亿元推进城镇建设、4.3亿元补强交通短板、5.1亿元推动乡村振兴,投入11亿元办好教育事业、8亿元保障人民健康、1.4亿元促进文化发展。

2020年,黄梅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5.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59.35亿元,同比下降0.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78.12亿元,同比下降6.7%;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7.92亿元,同比下降5.3%。

第一产业

2019年,黄梅县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8581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63164万元,林业产值37907万元,牧业产值191849万元,渔业产值224415万元,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68477万元。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0.28千公顷,减少2.97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4千公顷,减少0.25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7.67千公顷,增加3.08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437313吨,比上年减少14643吨,减产3.24%。其中,夏粮产量24590吨,减产4.76%;秋粮产量395300吨,减产2.38%;其中,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产量426538吨,减产3.25%;小麦产量23161吨,减产5.77%。

全年棉花产量5430吨,减产0.91%。油料产量64700吨,增产12.45%。

全年肉类总产量42482吨,比上年减少5.63%。其中,猪肉产量32400吨,减少7.43%;牛肉产量1004吨,增长6.24%;羊肉产量251吨,增长1.62%;禽肉产量8827吨,增长0.02%。年末生猪存栏29.2万头,减产4.26%;生猪出栏43.33万头,减产9.16%。禽蛋产量25178吨,增长4.57%。

全年水产品产量92865吨,比上年增长7.08%。

2020年1月2日,黄梅县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第二产业

2019年,黄梅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3.6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轻工业产值146.2亿元,同比增长15.6%;重工业产值67.4亿元,同比下降3.3%;分行业看,纺织业产值59.3亿元,同比18.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41.8亿元,同比6.4%,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38.2亿元,同比13.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15.6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他产值58.8亿元,同比下降0.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1亿元,同比下降10.7%;实现利润总额5.4亿元,同比增长20.4%。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4.72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6家,比上年净增6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6.15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6.8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7.25万平方米。

全年新开工项目116个,全部施工项目达到208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45个。全年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2.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9.9%,民间投资增长13.7%,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到72.1%,比上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32.7%,第二产业投资额同比增长39.7%,第三产业投资额同比下降6.3%。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8.74亿元,同比增长12.2%。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72.94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32.86亿元。

第三产业

2019年,黄梅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1.6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分地区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2.91亿元,增长10.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8.72亿元,增长11.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132.62亿元,增长10.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9.01亿元,增长11.0%。

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165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6%。

交通运输

京九铁路、合九铁路在黄梅县境内交汇,并设三、四级站6个,通车里程73千米。

沪蓉、京福两条高等级公路穿黄梅县境内而过,全长64.6千米,105国道,蕲孔、黄标省道分东西和南北形成网络,黄上、黄塔、城下、独潘、新蔡、滨汪等县乡公路依托国省道,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黄梅县南部的小池镇与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于2000年3月开通了跨省城市公交路线17路公交,17路跨省公交线路全长24公里,其中在九江市14公里、桥上6公里、小池镇4公里。17路公交分设南线和北线,整体线路呈“Y”形。其中,北线从九江花果园停车场始发,南线则从九江市火车站始发,过九江长江大桥后的线路相同,均开往小池物流园。

截止2019年全县公路里程307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230公里。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达100%。

社会事业

医疗事业

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57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4005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3614人,其中执业医师1819人,注册护士1687人。

教育事业

全县共有普通中学33所,在校学生49025人,专任教师3941人;小学81所,在校学生66259人,专任教师2981人;职业高中2所,在校学生6913人,专任教师375人。

社会保障

全县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9841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6111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205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765791人。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黄梅境内建县始于汉,初名寻阳。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置庐江国,领县十二,有寻阳。此为寻阳县名见于史册之始。

西晋永兴元年(304年),划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立寻阳郡,约以今之太白湖、龙感湖一线的“江北故道”为界,北境划归蕲春县,南境仍属县治迁江南之寻阳。

北境,东晋太元三年(378年)改蕲春为蕲阳。南齐永明四年(486年)析蕲阳县之东境立永兴县。隋开皇初(581年),改永兴县为新蔡县。十八年(598年),改新蔡县为黄梅县。因县境北有黄梅山,黄梅水,故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黄梅为义丰、长吉、塘阳、新蔡四县,置南晋州领之。唐武德八年(625年),废州,省四县复为黄梅县。自此至今,县名未变。

文化遗产

戏剧

黄梅戏的前身为采茶调,后称黄梅戏。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流播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周边的区域。邢绣娘、余海先等一批先辈艺术家为黄梅戏的形成、发展和流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

建国后,黄梅戏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黄梅县现有黄梅戏专业剧团1个,半职业剧团23个,村级业余剧团161个,演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梅戏剧团曾数度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杨尚昆等作专场演出及多次晋京演出,并荣获领导、文化部的高度赞赏和鼓励。1995年2月,黄梅县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黄梅戏之乡”。1995年8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黄梅戏之乡”称号。2006年,黄梅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技能

岳家拳诞生于军中,专为士兵作战杀敌而创编,故以实战著称。岳家拳的每招每式都讲究实用,不追求花架与外形的刻意美观。流传下来的拳术套路主要有:一字拳、二梅花、三门桩、四门架、五法、六合、七星、八法、九连环、十字桩。十套拳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而且每一套动作都古朴自然,紧凑严密,节奏鲜明,简练易学。其中的任何一招一式,都可以为习练者在实战中具体应用。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工艺

黄梅挑花起源于唐宋时期的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是流传于黄梅县一带的民间工艺。黄梅挑花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的家机布,又称“大布”,艺人依靠一根针、一根线(7种颜色)在上面交替挑绣各种图案。黄梅挑花是用彩线挑绣,用针将五彩丝线挑制在底布经线和纬线交*的网格上,形成色泽绚丽、立体感强的图案。黄梅挑花构图种类多样,尤其是戏曲人物造型,如“四郎探母”、“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梁祝姻缘”、“桃园结义”等。2006年,黄梅挑花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文学

黄梅禅宗祖师传说:黄梅是中国禅文化的发源地,全国六座禅宗祖庭,黄梅县独占两座。驰名中外的千年古刹四祖寺、五祖寺分别坐落于境内西山和东山;禅宗六位祖师中,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都曾在黄梅县修行并传承衣钵。有关禅宗祖师的故事在这里广为流传,形成了“黄梅禅宗祖师传说”。2011年5月,黄梅禅宗祖师传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方特产

糯米堆花酒

糯米堆花酒,该酒采用纯糯米,运用传统制酒工艺制造而成。

黄梅青虾

“黄梅青虾”系指产于湖北省黄梅县境内源感湖及源感湖周边地区的青虾,黄梅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风景名胜

黄梅县名胜古迹众多,拥有各类文物点200多处,县中有省级保护单位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1处。黄梅县拥有“禅宗祖庭”四祖寺、五祖寺;有中华长梅寿星——蔡山晋梅;有新石器时代的焦墩遗址;有南北朝诗人鲍照墓,岳飞之子岳震、岳霆墓、宋代乱石塔;有避暑山庄挪步园、大源湖风景区、柳林乡漂流旅游村。

四祖寺

四祖寺位于黄梅县城西北15公里的西山之中,寺庙创建于唐武德七年(624年),是中国禅宗第一所寺院。

五祖寺

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东12公里的东山,前称东山寺,后世改称五祖寺。禅宗五祖大满禅师弘忍于唐咸亨三年(672年)创建,是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法道场,也是六祖慧能大师得衣之地。

挪步园风景区

挪步园风景区位于黄梅县城北27公里处的紫云山上,明末崇祯皇帝御赐给兵部书汪可受的风景宝地。挪步园风景区海拔1240米,景区方圆25公里。景区内拥有著名景点有巢云寺、修书洞、陆羽石、老祖寺、万家寨、登天柱、擎天松、听泉洞、火临洞、朝阳洞、法华洞、洗墨池、出木池、出米池、捉云台、白云洞、虎引洞、天灯塔、望郎石等20多处。

著名人物

姓名

生辰

出生地

简介

翟凤阳

1903-

黄梅县大河镇

曾任联合国著名的外交家、巴勒斯坦问题专家

梅汝璈

1904-1973

黄梅县孔垅镇梅列村

著名的法学家

邢慕寰

1915-1999

黄梅县

台湾经济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主任、研究院院长。

邢绣娘

1749-1818

黄梅县孔垅镇邢大墩

黄梅戏鼻祖,曾四次为乾隆皇帝献艺,并获得“黄梅名伶”的御赐墨宝。

向焱林

?-1926

黄梅县柳林乡望江村向铺

中共党员,1926年国民党在柳林大屠杀中被叛徒出卖,与其他六位将士壮烈牺牲

废名

1901-1967

湖北黄梅

曾为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京派代表作家。

张维国

不详

湖北黄梅

2012年9月,当选为十堰市人民政府市长。

吴仪

1938年11月-

黄梅县濯港镇吴元八村

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女性领导人、中国政府在对外贸易领域的谈判专家,有“中国铁娘子”之称。

周强

1960年4月-

湖北黄梅

现任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审判委员会委员、首席大法官。

梅文

1965年-

湖北黄梅

海军少将,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政委。于2017年晋升少将军衔

周濯街

1950-

湖北黄梅

黄梅籍国家一级作家

瞿金平

1957.6.4-

湖北黄梅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11日,经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2018年第一次“千年古县”专家认定评审会议鉴定,确认黄梅县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2019年2月2日,黄梅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0年6月30日,黄梅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1月14日,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名单”。

2021年2月,“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

2021年5月14日,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2021年10月19日,入选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名单。

该文章由作者:【黄辉冯】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