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职业技术学院(An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一所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获批为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5年入选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8年,1959年升格为安徽纺织工学院,举办过普通本科教育;1999年,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2003年,原安徽省轻工业学校、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和安徽工业经济学校并入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并更名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19年12月,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共有新、老两个校区,占地1298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8亿元,图书馆藏书100多万册;设有14个教学院部,开设有近60个高职专科专业,共有在校学生17000余人,现有教师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00多人,正教授38人。
历史沿革
安徽纺织工学院
1958年秋,安徽省轻工业厅根据安徽省委批复精神,在“安徽省纺织技训班”的基础上建立“安徽省纺织工业学校”,隶属于省轻工业厅,校址在合肥市东门蚌埠路7号。由于原纺织技训班有棉纺、棉织、财会、统计4个专业4个班近200名学员尚在校就读,保留“安徽纺织技训班”牌子。
1959年,安徽工业专科学校的纺织科并入后,改称“安徽省纺织专科学校”,属省委工交部领导。设大专部和中技部,设有棉纺、机织、丝绸、印染、电气、机械、针织等专业,当年开始招生,在校生500余人。
1960年,经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纺织专科学校”升格为“安徽纺织工学院”;设有本科、专科、中专各专业共12个,在校生800余人,教职工300余人。
1961年,根据安徽省委关于学校调整问题的批示,安徽纺织工学院停止招生。
安徽省轻工业学校
1962年,安徽纺织工学院中技部吸纳安庆、阜阳两所轻工学校,组建“安徽省轻工业学校”,继续招生。
1964年,学校共有4个专业10个班,在校学生500多人,教职工约100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止招生。
1969年秋,在校生全部毕业离校,教职工集体下放到安徽霍邱县,学校停办。
1973年下半年,停办4年的学校得以恢复,经省轻工业厅的安排,将原安徽交通学院转交给原省第二轻工业厅作为手工业管理干训班的地方定为学校复办的校址(即现学院东区校址),学校定名为“安徽省轻工业学校”,规模450人,隶属于省轻工业厅领导。
安徽材料工程学校
1979年,经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安徽省建材工业学校,隶属安徽省建材工业局领导;该校筹建于1981年,校址在合肥市濉溪西路40号。
1983年7月,安徽省建材工业局报经安徽省计划委员会批准,重新选址于合肥市南郊葛大店。新校区于1984年春节后破土动工,1985年7月竣工。
2002年4月,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学校更名为安徽材料工程学校。
安徽工业经济学校
1979年,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开办安徽省化学矿山学校;
1985年,经安徽省劳动厅批准,成立安徽省石油化学工业厅技工学校,与安徽省化学矿山学校是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1995年安徽省教育委员会同意安徽化学矿山学校更名为合肥化学工业学校;
2000年经安徽省编委办公室批准,合肥化学工业学校与安徽省职工电视中专学校合并,并更名为安徽工业经济学校。
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1980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安徽省纺织工业学校”,校址选在南郊合巢路东侧(即现学院本部校址),占地80余亩,隶属于安徽省纺织工业局。
1999年10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安徽省纺织工业学校基础上组建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隶属安徽省纺织总会。
2000年下半年,省直机构改革中,安徽纺织总会、安徽省轻工总会相继撤销。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轻工业学校也相继划归安徽省教育厅直属管理。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2003年1月,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合并安徽省轻工业学校、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安徽工业经济学校,同时更名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直属安徽省教育厅管理。
2007年,获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验收。
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4年,与合肥学院联合培养“四年一贯制”应用型本科人才。
2015年,获批为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
2017年,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合肥铁路工程学校和安徽能源技术学校将三校合并。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共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环境与化学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财经商贸学院、管理学院、铁道学院、基础教学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3个教学院部,开设74个高职专科专业。
教学系 | 专业名称 |
建筑工程学院 | 材料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 |
电气工程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制冷与冷藏技术、楼宇智能化技术、电子声像技术 |
纺织服装学院 | 现代纺织技术、染整技术、纺织品贸易与检验、纺织品设计、服装设计、服装工艺技术、服装表演、针织技术与针织服装 |
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广告与会展设计、文秘、社区管理与服务 |
化学工程学院 | 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生物化工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
院经贸学院 | 物流管理、会计、电子商务、营销与策划、商务英语 |
机械工程学院 | 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 |
艺术设计学院 | 装潢艺术设计、动漫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形象艺术设计 |
汽车工程学院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
铁道学院 | 铁道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铁道运输经济、高速铁道技术 |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9月,学校共有正式在编教职工512名(非编教工184),其中专任教师449名(含双肩挑教师),管理岗人员59名,工勤岗位17名。
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职称及以上教师193名,其中正高职称教师33名,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具有硕士学历(学位)的教师314名,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教师7名,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9.9%;被省教育厅认定为“双师型”教师245名,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0.1%。另外,聘请校外兼职教师82名;校外兼课教师128名。
学校有多名教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坛新秀光荣称号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一批教师被国家教育部、安徽省政府评为优秀教师。学院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7人,省级教坛新秀5人,省级教学团队13个,省级专业带头人23人,获省教育厅省级专业带头人培养资助9人,省级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和省级优秀青年人才项目共计23项,大师工作室8个。
教学建设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共有国家精品和教改示范专业1个,省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8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2个;
拥有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6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3个省级开放性公共实训基地,2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1个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1个。
2015年,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共有省级教学研究项目7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
应用化工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国家精品和教改示范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
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品贸易与检验、纺织品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省级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服装设计、现代纺织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模具设计
省级特色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染整技术、服装工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物流管理、数控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机械设计与制造、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化技术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生物化工工艺、纺织品设计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服装纺织实训基地、电工电子实训基地
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高素质应用型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现代纺织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
LTE通信工程技能型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多媒体技术专业卓越技能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服装实训中心、酒店管理实习实训中心、应用化工示范实训中心、LTE综合实训中心、光电缆接入网通信工程实训中心、物流实训(实验)中心
省级开放性公共实训基地:
现代纺织技术开放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开放实训基地
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
化工创新实践基地、“校中厂”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高等职业教育工程类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
合作交流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与韩国韩瑞大学、尚志大学、圆光大学、美国纽约大学坎顿学院,马来西亚林登学院,德国下萨克森州诺特海姆第一职业学校等学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
有50多名学生通过学院与国外高校的合作渠道,赴韩国和美国留学深造;选派教师赴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新加坡等国参加各类培训,聘请了韩国籍、加纳籍和美国籍教师担任外语教学任务。
2014年,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先后组织代表团前往韩国韩瑞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德国诺特海姆第一职业学校进行合作交流,并接受了这些院校来院的实地访问考察。
该校邀请了韩国韩瑞大学服装设计系主任朴明绪教授来校进行为期四天的讲学与学术交流活动。2014年,学院有2名学生赴韩国韩瑞大学留学深造。
学校荣誉
作先进单位 | 安徽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 2009年12月 |
安徽省女教职工工作先进集体 | 安徽省教育工会 | 2010年3月 |
2009年度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 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 | 2010年3月 |
全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 | 安徽省教育厅 | 2010年4月 |
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 | 安徽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安徽省总工会 | 2010年4月 |
2009年度财务工作先进单位 | 中国教育工会安徽委员会 | 2010年4月 |
2010年首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 安徽省教育厅 | 2011年2月 |
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 教育部 | 2011年5月 |
2011年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 | 共青团安徽省委 | 2011年5月 |
第十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 | 2014年11月 |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 教育部 | 2019年6月 |
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都市人民政府 | 2019年11月 |
该校“高分子材料生产工艺及其装备制造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公示名单 | 教育部 | 2021年7月 |
学术研究
研究成果
项目名称 | 姓名 | 类别 |
传感器检测水污染中蓝藻素的方法研究 | 高燕 | 重点项目 |
面向扩散渗析回收碱用杂化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调控 | 郝建文 | 重点项目 |
过滤回收的聚丙烯酸酯浆料再利用的研究 | 袁传刚 | 重点项目 |
一种交通道口非机动车及行人光电液自动控制隔离装置的设计开发 | 汪功明 | 重大项目 |
基于巢湖蓝藻和硫酸工业废弃物为前驱体制备磁性纳米材料对工业废水处理的研究 | 李德明 | 重点项目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文献为主体,兼有工、理、管、经、文等覆盖所有学科门类的多类型、多学科、多种载体的综合性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截至2012年底,该馆馆藏纸质文献达70余万册,其中,人文书库主要收藏哲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律、管理、语言、文学、艺术等类文献;
科技书库主要收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服装、纺织、环境、材料、水利、电工、动力、土木建筑、机械、城市建设与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计算机科学、大地测量、印刷技术、光学电子仪器设计与制造、电子信息技术、基础医学、自然科学、综合类图书、丛书等类文献。
典藏书库主要收藏以采用“中图法”分类的中文样本图书、中文古籍图书、丛书、工具书、种类齐全、无复本及其它有特藏意义的文献。
图书馆入藏有期刊种类达1100余种,其中专业期刊600余种,核心期刊(二~四类)300余种,报纸近百份,外文资料30余种学术刊物。
学术期刊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该刊为季刊,每年3、6、9、12月出版,以发表应用工程技术和高职研究方面的论文为主,兼顾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论文,主要栏目有科学研究、技术与应用、高职论坛、经济与政治、哲学与法学、文学与艺术、教育教学探讨、学术争鸣、发展动态等。
2002年11月起,该刊先后加入了《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期刊服务(CEPS)》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2003年10月,《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理工农医类院校学报优秀设计奖,2005年6月,被评为全国高职院校优秀学报。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 校徽
1、标志组成外形为英文A字形象,表明学院为安徽具有代表性的职业院校。同时具有树的形状,传达了中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
2、标识的构成为书本托起齿轮、尖塔的图形,象征学院工科专业为主的职业教育特征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知识结构。
3、标志采用象征理性、科技的蓝色,和学院理工科为主的背景相一致。
精神文化
- 校训
团结、奋发、严谨、求实
团结——赋予坚不可摧的力量
奋发——坚守永不懈怠的执著
严谨——激励一丝不苟地践行
求实——指引兢兢业业地探索
- 学院精神
艰苦奋斗、自强自息、勇于创新、敢为人先
学校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李方泽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孙敬华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郭淼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陈行 |
知名校友
李克明,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
陶满,合肥永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2008年北京奥运会合肥地区火炬手,安徽十大经济人物候选人
岳光明,合肥神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电器工业技术专家
张存铨,国际图论专家
王彦民,中共中央党校科研部管理处处长,硕士生导师
焦文军,中国十大杰出CFO”称号获得者,天狮集团副总裁、集团CFO,天狮国际生物技术集团公司CFO及董事,天狮国际投资集团总经理。同时担任中国津投期货经纪公司监事会主席,天津津投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
荣德芳,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设计获奖者
宋春红,安徽山水空间艺术设计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安徽省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主任委员、合肥市装饰协会副会长、安徽省青年联合会委员
何宏满,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第七届“蚌埠市十大杰出青年”、第六届“安徽省优秀青年”
张孝军,华东探测技术有限公司计算中心主任,兼工程安全部副部长,马鞍山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许先进,安徽中伟车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省政协委员、安徽省工商联电动车行业商会会长、安徽省民(私)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孟小蔷,无锡依梦都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首席设计师
汪纯健,安徽海螺集团浙江区域常务副主任、安徽海螺集团浙江区域总经理
相关新闻
据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官网通告显示,2017年3月27日上午,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兼直属党支部书记李庆华同志(男,55岁)坠楼身亡。
通告中称,据了解,李庆华同志因患颈椎、腰椎等疾病,且长期失眠,痛苦难忍。李庆华同志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严谨细致、公道正派,为学校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公安部门调查,排除案件可能。
该文章由作者:【上海文庙】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